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男性接触人群急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临床特征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文静 张欣 +3 位作者 李伟华 夏炜 魏飞力 闫惠平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了解MSM人群急性HI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HIVRNA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定期随访观察100例急性HIV感染者,采用核酸依赖性扩增法(NASBA)检测血浆HIVRNA;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淋巴细... 目的了解MSM人群急性HI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HIVRNA水平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定期随访观察100例急性HIV感染者,采用核酸依赖性扩增法(NASBA)检测血浆HIVRNA;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HBsAg和抗一HCV;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法初筛梅毒螺旋体,对阳性梅毒螺旋体以明胶凝集试验方法确证。结果100例患者中年龄20~50岁96例。HBsAg阳性9例,抗-HCV阳性4例,合并梅毒感染40例。感染HIV后第1、3个月CD4+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510、499/μL;感染第1、3、6、24个月时,H1VRNA分别为4.37、4.00、4.3l和4.43 lg拷贝/mL。各随访时间点CD8+T淋巴细胞计数基本无变化。38例快速进展者的初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58.0±134.6)/μL,非快速进展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559.2±203.4)/μL;快速进展者初始HIVRNA为4.71lg拷贝/mL,非快速进展者的HIVRNA为4.18lg拷贝/mL。快速进展者与非快速进展者初始CD8+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250.1、1247.2/μL。结论MSM人群HIV感染者呈年轻化,急性期的初始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RNA水平可以预测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同性恋 男性 CD4淋巴细胞计数 RNA 病毒 病毒载量 预测
原文传递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乙肝病毒耐药位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金怡 魏飞力 +1 位作者 马丽娜 陈新月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961-965,共5页
目的总结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t)ide analogue,NA]长期治疗应答不佳患者的临床特征,便于在耐药检测前或不具备耐药检测条件时对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初步判断,指导治疗。方法使用直接测序法对89例NA相关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 目的总结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t)ide analogue,NA]长期治疗应答不佳患者的临床特征,便于在耐药检测前或不具备耐药检测条件时对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初步判断,指导治疗。方法使用直接测序法对89例NA相关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其耐药变异位点,总结耐药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89例长期使用NA治疗应答不佳的CHB患者的耐药位点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未用药的对照组(44.9%vs.6.7%,P<0.001)。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耐药相关病例的耐药位点检测阳性率为45.0%。阿德福韦酯(ade-fovirdipivoxil,ADV)耐药相关病例的耐药位点检测阳性率为20.0%。ADV相关耐药位点检测阳性组应用ADV的疗程明显长于阴性组[(23.82±14.13)个月vs.(7.79±11.74)个月,P<0.001]。发生病毒学突破(或反弹)组耐药位点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无应答组(58.33%vs.29.27%,P=0.006)。LAM治疗失败ADV再治疗患者比ADV初治者耐药检出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42.86%vs.11.54%,P=0.010)。多药组的耐药检出率明显高于单药组(62.75%vs.21.05%,P<0.001),且多位点联合耐药检出率高(P=0.004)。结论长期NA治疗应答不佳患者耐药人群的临床特征是:多药使用者、病毒学突破(或反弹)者、长疗程ADV用药者。了解这些高危人群的特点对于在耐药检测前或不具备耐药检测条件时对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初步判断,进而挽救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耐药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
下载PDF
不同肾功能指标在HIV感染者肾功能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熠 娄金丽 +2 位作者 赵艳 郭鸿雁 张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901-906,共6页
目的 分析不同肾功能指标在艾滋病患者肾功能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78例艾滋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传染途径、肾功能指标、合并感染及机会感染,并利用CKD-EPI制定的基于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CysC)两种... 目的 分析不同肾功能指标在艾滋病患者肾功能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78例艾滋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传染途径、肾功能指标、合并感染及机会感染,并利用CKD-EPI制定的基于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CysC)两种指标的方程来计算eGFR_(cr)、eGFR_(CysC)、eGFR_(cr-CysC),比较各指标在不同CD4计数水平艾滋病患者中的差异。结果978例艾滋病患者中,CD4<200/μL的患者占11.1%(109/978),CD4≥200/μL的患者占88.9%(869/978),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比例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以男男同性恋患者为主;CD4≥200/μL组发生梅毒感染、合并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CD4<200/μL组(P<0.05),发生卡氏肺孢子虫(PCP)、结核感染的比例显著低于CD4<200/μL组(P<0.05),两组之间发生乙肝、梅毒+乙肝、丙肝、梅毒+丙肝、肿瘤、机会感染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指标中,CD4≥200/μL组的血清肌酐、eGFR_(CysC)、eGFR_(cr-Cys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D4<200/μL组(P<0.05)组的患者,但CysC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D4<200/μL组(P<0.05),尿素(BUN)、eGFR_(cr)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_(CysC)显著高于eGFR_(cr)、eGFR_(cr-CysC)评价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分别与血清肌酐、eGFR_(cr)、eGFR_(CysC)和eGFR_(cr-CysC)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在艾滋病患者中肾功能指标eGFR_(CysC)和eGFR_(cr-CysC)的一致性较差。结论 探讨不同指标对不同CD4计数水平HIV患者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发现联合CysC、eGFR_(CysC)在HIV不同感染阶段中对肾功能损伤的评价,较仅检测血清肌酐、BUN、eGFR_(cr)和eGFR_(cr-CysC)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CD4 CYSC eGFRCysC 肾功能损伤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及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蕊 王洋 李威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53-458,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的发病率超过74.8万人,早期肝细胞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原位肝移植或局部消融达到治愈,但是患者往往发现时已是肝细胞癌晚期,因此不适宜用外科切除或介入手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的发病率超过74.8万人,早期肝细胞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原位肝移植或局部消融达到治愈,但是患者往往发现时已是肝细胞癌晚期,因此不适宜用外科切除或介入手段。分子靶向药具有特异性高、不良反应轻微等特点,目前在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索拉菲尼作为首个可用于临床治疗晚期HCC的分子靶向药物,近年来所获得临床效果不可忽视。本文就分子靶向药物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以及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肝癌中的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进展期 分子靶向药物 治疗
原文传递
B细胞的自身免疫与免疫调节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茜 刘翠娥 +1 位作者 焦艳梅 吴昊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210-212,共3页
B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可以发挥多种功能.主要是通过递呈抗原和产生抗体起到免疫调节作用。B细胞与其他淋巴细胞相似.既可以诱发疾病.也可以阻止疾病的发展、减轻疾病的严重性。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B细胞释放自身抗体损伤靶组织.因... B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可以发挥多种功能.主要是通过递呈抗原和产生抗体起到免疫调节作用。B细胞与其他淋巴细胞相似.既可以诱发疾病.也可以阻止疾病的发展、减轻疾病的严重性。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B细胞释放自身抗体损伤靶组织.因此.被认为是致病因素;但是,其所释放的自身抗体也可以通过清除凋亡细胞、减少自身抗原负载,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节作用 B细胞 自身抗体 抗原负载 保护性作用 免疫系统 淋巴细胞
下载PDF
新型HIV-1表型耐药系统临床检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萌 绳波 +1 位作者 袁霖 陈德喜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85-292,共8页
目的应用新型HIV-1表型耐药系统对经过HAART治疗的40例临床患者样本进行表型耐药检测,通过比较表型和基因型耐药的结果,实现这一新型HIV-1表型耐药体系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方法、Gateway重组技术、体外细胞功能试验,... 目的应用新型HIV-1表型耐药系统对经过HAART治疗的40例临床患者样本进行表型耐药检测,通过比较表型和基因型耐药的结果,实现这一新型HIV-1表型耐药体系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方法、Gateway重组技术、体外细胞功能试验,得到表型耐药结果。结果成功构建含有患者基因的用于假病毒表型耐药的假病毒株40株,在总数达54个表型耐药性检测中,与基因型耐药性检测一致性达75.9%(41/54)。其中蛋白酶抑制剂(克力芝)试验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3TC)试验组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EFV)试验组的表型耐药性检测,与基因型耐药性检测一致性高达100.0%;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AZT)试验组共6个表型耐药性检测,与基因型耐药性检测一致性为66.7%(4/6);2组多药试验共24个表型耐药性检测,与基因型耐药性检测一致性为54.2%(13/24)。其中显示出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AZT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表型检测结果大多低于其基因型耐药检测的耐药水平(68.75%,11/16)。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个新型表型耐药系统对HIV耐药性进行检测,通过40例临床样本的检测,充分证明新型HIV-1表型耐药检测体系可以准确地反应样本耐药水平并对其进行定量。这一方法弥补了以往假病毒表型耐药检测方法中载体不能重组所有药物靶点的缺陷,证明该新型HIV-1表型耐药体系具有广阔的临床检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表型 耐药 假病毒
原文传递
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HIV/AIDS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绳波 徐萌 +2 位作者 杨籽翾 计云霞 李威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788-792,共5页
目的 探讨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HIV/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及其相互合并感染的关系,分析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 目的 探讨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HIV/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及其相互合并感染的关系,分析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2009-08 ~2014-03收治的200例住院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流行病学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0例HIV/AID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17.18-60岁年龄段占89.0%,60岁以上年龄段占8.5%.性传播感染占39.0%,未知传播途径感染占33.0%.患者就诊以感染科病房为主,占90%.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的患者占77.05%,HIV病毒载量>1×105 copies/ml的患者占30.5%.抗病毒治疗采用一二线治疗方案的占44.5%.HIV/AIDS患者常伴随HBV、HCV及TP合并二重或多重感染.多数患者就诊时具有2种及其以上临床表现. 结论 入院HIV/AID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且伴随HBV、HCV及TP合并二重或多重感染情况严重,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示,急切加强宣教干预和提高诊疗水平,从而控制AIDS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临床特征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螺旋体
下载PDF
Δ133p53异构体在内质网应激诱导自噬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华银 任锋 +7 位作者 刘凯 江瑛 石英 李莉 刘秀红 娄金丽 段钟平 陈德喜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953-955,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p53异构体Δ133p53在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其对自噬的调节。方法应用p53缺失型1299细胞和Δ133p531299细胞为模型,利用Tunicamycin(20μg/ml)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导致细胞凋亡;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分别进行凋亡蛋... 目的研究p53异构体Δ133p53在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其对自噬的调节。方法应用p53缺失型1299细胞和Δ133p531299细胞为模型,利用Tunicamycin(20μg/ml)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导致细胞凋亡;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分别进行凋亡蛋白M30检测以及采用活细胞染料acetoxymethyl(AM)/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对活细胞/死细胞检测以评价细胞凋亡。转染GFP-LC3质粒并通过自噬体点状结构计数以及Real-timePCR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细胞自噬体的形成。结果在内质网应激条件下,Δ133p531299细胞比1299(p53-/-)对细胞凋亡的诱导更加敏感。与1299(p53-/-)细胞相比,在Tunicamycin诱导下,在Δ133p531299细胞中,凋亡蛋白M30高表达并且死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在对自噬的调节方面,在内质网应激条件下,Δ133p53显著提高细胞自噬的形成。与1299(p53-/-)细胞相比,Δ133p531299细胞中自噬体点状结构计数增加较多,并且自噬相关基因ATG5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在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Δ133p53通过诱导细胞自噬而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Δ133p53 自噬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魏飞力 乔录新 +2 位作者 李庆 石英 陈德喜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表达载体,验证其在HepG2细胞系中的复制和表达。方法通过引物设计合成,以实验室构建的HBV C1亚型质粒通过PCR、酶切、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HBV复制表达载体。利用转染试剂(Fugene HD Transfection Re...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表达载体,验证其在HepG2细胞系中的复制和表达。方法通过引物设计合成,以实验室构建的HBV C1亚型质粒通过PCR、酶切、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HBV复制表达载体。利用转染试剂(Fugene HD Transfection Reagent)将载体质粒导入HepG2细胞,分别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HBV DNA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载体构建成功,通过瞬时转染细胞证实培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HBsAg、HBeAg和HBV DNA。结论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构建了HBV复制表达载体,可以在HepG2细胞系中复制表达。通过进一步改造,可以为HBV表型耐药以及复制活性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子 HEPG2 瞬时转染
下载PDF
1790例妇科门诊就诊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10
作者 杨籽翾 李威 +5 位作者 徐萌 绳波 王熠 计云霞 王蕊 李岚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对1 790例妇科门诊就诊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对1 790份妇科门诊收集的宫颈组织样本进行HPV的初筛检测,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HPV阳性率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 目的对1 790例妇科门诊就诊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对1 790份妇科门诊收集的宫颈组织样本进行HPV的初筛检测,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HPV阳性率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 790份标本中检测出708份HPV阳性标本,阳性率40.0%。在临床诊断为病毒性疣/尖锐湿疣患者中HPV阳性率为45.6%(377/826),与健康查体组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床诊断为病毒性疣/尖锐湿疣组中HPV高载量的患者例数与该组患者总例数之比为18.2%(150/826),与健康查体组的HPV高载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病毒性疣/尖锐湿疣组中26~35岁年龄段的患者例数与该组患者总例数之比为20.0%(164/826),与健康查体组的26~35岁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宫颈炎/阴道炎组中26~35岁年龄段的患者例数与该组患者总例数之比为17.5%(104/593),与健康查体组的26~35岁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临床诊断为病毒性疣/尖锐湿疣患者中HPV阳性检出率较高,且HPV高载量患者所占比率较高,门诊就诊患者中26~35岁年龄段的女性人群是HPV的主要感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病毒性疣
原文传递
采用集合转化的方法构建HIV-1蛋白酶区和反转录酶区T-A克隆载体
11
作者 徐萌 徐树莹 +1 位作者 袁霖 陈德喜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93-495,共3页
DNA重组技术是将两个或多个单独的DNA片段连接起来产生一个能在特定宿主中自主复制的DNA分子。重组DNA分子最简单的构建方法是将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或噬菌体等克隆载体上。常用的质粒载体有pBR322、pUC和pGEM等。这些载体含有不同的多... DNA重组技术是将两个或多个单独的DNA片段连接起来产生一个能在特定宿主中自主复制的DNA分子。重组DNA分子最简单的构建方法是将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或噬菌体等克隆载体上。常用的质粒载体有pBR322、pUC和pGEM等。这些载体含有不同的多克隆位点,适于将含有不同酶切位点的DNA片段连接起来[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载体 HIV-1蛋白酶 反转录酶 DNA重组技术 DNA分子 DNA片段 转化 集合
下载PDF
E2F1对XRCC1启动子调节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石英 李海英 +3 位作者 吴亚松 代丽丽 吴昊 陈德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E2F1对XRCC1启动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意义。方法:PCR扩增XRCC1启动子序列克隆至pGL3-Basic荧光报告载体上,与E2F1或突变的E2F1(132E)表达载体分别同时转染Sao2细胞;从基因Bank中调取XRCC1启动子序列和E2F结合位点序列分析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E2F1对XRCC1启动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意义。方法:PCR扩增XRCC1启动子序列克隆至pGL3-Basic荧光报告载体上,与E2F1或突变的E2F1(132E)表达载体分别同时转染Sao2细胞;从基因Bank中调取XRCC1启动子序列和E2F结合位点序列分析其相关性;设计引物逐渐从5′端删除与E2F结合位点相关的序列,将PCR产物分别克隆至pGL3-Basic荧光报告载体上,转染至Sao2细胞。细胞裂解后与β-gal反应液一同保温,570nm处读取吸光度值。结果:XRCC1与E2F1共转染后,可以诱导XRCC1荧光强度的增加;XRCC1启动子序列5′端-819~-803与E2F结合位点相关,删除5′端序列使荧光强度减少。结论:E2F1作用于XRCC1启动子序列,上调XRCC1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启动区(遗传学) 结合部位
下载PDF
北京市部分男男同性恋人群中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志英 李海英 +7 位作者 张彤 黄晓婕 魏飞力 徐萌 焦艳梅 徐小宁 陈德喜 吴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620,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男男同性恋(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HIV-1的分子流行情况,监测该地区人群HIV毒株的最新流行情况。方法提取17例男男同性恋者HIV-1抗体阳性样本全血基因组DNA,直接进行巢式PCR扩增HIVenv基因C2-V5区及gag...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男男同性恋(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HIV-1的分子流行情况,监测该地区人群HIV毒株的最新流行情况。方法提取17例男男同性恋者HIV-1抗体阳性样本全血基因组DNA,直接进行巢式PCR扩增HIVenv基因C2-V5区及gag基因P17-P24区,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确定基因亚型。结果17例患者中,共存在CRF01-AE、B亚型和CRF07-BC3种亚型,其中CRF01-AE9例(52.94%),B亚型5例(29.41%),CRF07-BC3例(17.65%)。结论小样本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地区部分男男同性恋人群中主要存在CRF01-AE、B和CRF07-BC3种亚型;CRF01-AE已取代B亚型而成为北京市MSM人群中HIV主要流行亚型,CRF07-BC重组亚型在北京市MSM人群中增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同性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亚型 系统进化树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组织p53和ASPP2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谭军英 张洪海 +5 位作者 郭洪亮 孙玉 王磊 季万胜 陈德喜 李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513-516,共4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53与ASPP2基因突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4例肝癌标本,分别提取DNA及RNA,PCR扩增p53基因,逆转录PCR扩增ASPP2基因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基因测序后进行突变分析。结果:24例肝癌患者中,p53基因在肝癌组织...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53与ASPP2基因突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4例肝癌标本,分别提取DNA及RNA,PCR扩增p53基因,逆转录PCR扩增ASPP2基因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基因测序后进行突变分析。结果:24例肝癌患者中,p53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突变率是75.0%,在癌旁组织中的突变率为20.8%,P<0.01;肝癌组织中ASPP2与GAPDH的灰度比值平均为0.81,癌旁组织中为0.85,P>0.05,但是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未检测到ASPP2基因突变。结论:在原发性肝癌发生过程中,p53基因突变比AS-PP2基因突变可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ASPP2基因 P53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一鹏 孙丽梅 +4 位作者 刘燕敏 张欣 张海萍 赵丹彤 闫惠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278-1282,共5页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的特征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的AMAM2浓度,共纳入101例A...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的特征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的AMAM2浓度,共纳入101例AMA-M2阳性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包括5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7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5例戊型肝炎(HE)患者、9例CHB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7例CHC合并PBC患者,同时收集60例PBC患者血清作为对照。将患者按疾病进行分组并结合临床血清学指标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结果 CHB、CHC和HE组血清AMA-M2水平多为中低水平,显著低于PBC组及合并PBC组(P值均<0.000 1);HE组血清ALT与AST水平高于PBC组(P值均<0.01);CHB组和CHC组血清GGT水平均显著低于PBC组(P值均<0.001),但与合并PBC的CHB或CHC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组血清ALP、Ig M水平均显著低于PBC组(P值均<0.000 1);CHC组血清ALP、Ig M水平均显著低于PBC组和CHC合并PBC组(P值均<0.05);HE组血清Ig M水平显著低于PBC组(P<0.01);CHB组血清C3显著低于PBC组和CHB合并PBC组(P值均<0.05)。结论 AMA-M2并非仅见于PBC患者,中低水平AMA-M2可在病毒性肝炎等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检出。ALP、Ig M、C3等血清学指标可辅助鉴别诊断P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肝硬化 胆汁性 抗线粒体抗体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HIV感染病例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蕊 张美 +3 位作者 计云霞 宋映雪 吴昊 焦艳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病例流行特征。方法抽取33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收治的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确诊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 deficienc...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病例流行特征。方法抽取33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收治的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确诊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回顾性分析HIV/AIDS患者HIV传播途径,HIV-1/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共感染,艾滋病发病比例变化等流行病学资料。结果①随机选取诊疗中心收治的330例HIV/AIDS患者,其性传播途径和经血传播比例在2003至2007年分别为30%vs 60%、24.8%vs 75%、26.9%vs 70%、67.9%vs 20%、84.9%vs 10%。②HIV-1/HBV共感染患者比例2003至2007年分别为4%、10%、14%、21%、22%;而HIV-1/梅毒共感染患者比例为15%、5%、16%、23%、30%;HIV-1/HCV共感染患者比例为60%、62%、51%、18%、8%。③HIV/AIDS患者中AIDS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03年的6.5%上升至2004年的9.5%、2005年的20%、2006年的25%和2007年的26.3%。结论①HIV的性传播途径与HIV-1/HBV、HIV-1/梅毒共感染比例均呈上升趋势,而经血传播途径及HIV-1/HCV共感染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北京地区HIV的主要传播途径由经血传播途径转变为性传播途径;②HIV/AIDS患者中AIDS患者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传播途径 共感染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线粒体DNA D-loop区碱基突变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丽红 于志勇 +2 位作者 左文述 吴亚松 陈德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24期1922-1924,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碱基突变差异,以探讨mtDNA D-loop区碱基突变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碱基突变差异,以探讨mtDNA D-loop区碱基突变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线粒体D-loop区进行扩增并测序分析。结果:11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mtDNA D-loop区存在突变,类型以点突变为主,同时发现在线粒体DNA的某些位点发生突变的频率明显较高。结论:mtDNA D-loop区碱基在癌组织中的突变率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增高,提示mtD-NA D-loop区碱基突变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DNA 线粒体 突变
原文传递
HIV两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性及耐药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萌 袁霖 +1 位作者 绳波 陈德喜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110-114,共5页
由于上世纪90年代全球开展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使艾滋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得以重建,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生存质量显著改善。但是治疗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抗病... 由于上世纪90年代全球开展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使艾滋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得以重建,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生存质量显著改善。但是治疗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抗病毒治疗的失败,耐药性是其中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录酶抑制剂 耐药性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耐药检测 HIV 抗病毒治疗 免疫功能 生存时间
原文传递
20例HIV/AIDS患者耐药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飞力 吴昊 +5 位作者 张彤 李庆 刘志英 王蕊 焦艳梅 陈德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630,共5页
目的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失败的HIV/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基因型耐药检测,了解HAART过程中HIV-1耐药位点的产生,分析基因型耐药检测在HAART过程中的必要性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Versant H... 目的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失败的HIV/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基因型耐药检测,了解HAART过程中HIV-1耐药位点的产生,分析基因型耐药检测在HAART过程中的必要性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Versant HIV-1RNA3.0检测病毒载量;采用TriTEST CD4FITC/CD8PE/CD3PerCP Reagent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Trugene HIV-1Genotyping Kit和OpenGene DNA系统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用Blast等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HIV-1亚型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保存有治疗前的血浆标本,其中1例在治疗前即存在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耐药相关突变。20例患者均进行了治疗后耐药检测,其中3例未检出耐药相关突变。其他17例检出耐药相关突变,其中13例出现NNRTIs耐药相关突变;突变位点主要为K103N、Y188L、Y181C、V106M和G190A;11例显示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nucleotide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耐药相关突变,突变位点主要为M184V、T/215Y/F、D67N、K70R以及K219E/Q;3例出现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耐药相关突变,其中主突变为M46I/L、V82F/A,而次级突变中以M36I、L63P出现的频率最高。20例患者中B亚型9例(45%,9/20),CRF01_AE重组亚型5例(25%,5/20),CRF07_BC重组亚型5例(25%,5/20),CRF06_CPX1重组亚型1例(5%,1/20)。结论对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HAART失败的原因,并指导治疗方案的优化;亚型分析显示HIV-1病毒亚型的流行与感染途径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基因型耐药 突变
下载PDF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线粒体毒性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玉 陈德喜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4期352-354,共3页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线粒体 HIV-1逆转录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