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镧对伴无动力骨病的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和血管钙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春华 赵素梅 张小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6期378-382,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碳酸镧对伴无动力骨病的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骨密度和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92例伴无动力骨病的糖尿病MHD患者随机分为碳酸镧组(LC组)和碳酸钙组(CC组)各46例,治疗12...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碳酸镧对伴无动力骨病的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骨密度和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92例伴无动力骨病的糖尿病MHD患者随机分为碳酸镧组(LC组)和碳酸钙组(CC组)各46例,治疗12个月。以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价骨密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CS、骨密度、磷酸盐代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23)、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e,BALP)、血清I型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eptide,PIN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微炎症等指标变化。结果与基线相比,第12个月末碳酸镧组血磷、FGF23、MGP明显降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BALP、PINP、β-CTX、骨密度T值、CACS明显升高而血钙无显著性变化[磷:t=52.948,P<0.001;FGF23:t=18.722,P<0.001;MGP:t=5.981,P<0.001;iPTH:=33.042,t P<0.001;BALP:t=19.812,P<0.001;PINP:t=35.278,P<0.001;β-CTX:t=20.491,P<0.001;骨密度T值(腰椎、股骨、前臂):t=27.152,21.451,15.601,P=0.001,0.002,0.002;CACS:t=20.602,P=0.001;钙:t=1.281,P=0.212];碳酸钙组血磷(t=47.712,P<0.001)、iPTH(t=12.601,P<0.001)、BALP(t=5.336,P<0.001)、PINP(t=2.033,P=0.041)、β-CTX(t=5.282,P=0.001)、MGP(t=21.479,P<0.001)明显降低,血钙(t=12.922,P<0.001)、骨密度T值(腰椎、股骨、前臂)(t=23.571,14.222,25.377,P=0.001,0.002,<0.001)、CACS(t=26.571,P<0.001)明显升高而FGF23无显著性变化(t=1.162,P=0.242);第12个月末,LC组血磷(t=5.693,P<0.001)、血钙(t=8.150,P<0.001)、FGF23(t=11.370,P<0.001)、CACS(t=18.304,P<0.001)明显低于CC组;而iPTH(t=25.402,P<0.001)、BALP(t=65.335,P<0.001)、PINP(t=47.231,P<0.001)、β-CTX(t=12.351,P<0.001)、骨密度T值(腰椎:t=17.872,P<0.001;股骨:t=9.874,P<0.001;前臂:t=5.625,P<0.001)明显高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无动力骨病 碳酸镧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病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培荣 马列清 +3 位作者 刘凯燕 李德新 王凡 刘静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5年第3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促红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病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12月北京佑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病患者68例,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促红素,根据血红蛋白结果调整剂量,观...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促红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病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12月北京佑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病患者68例,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促红素,根据血红蛋白结果调整剂量,观察6个月内血红蛋白达标情况。每3月化验一次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FE)、血清铁蛋白(FER)、转铁蛋白饱和度(TS)、白蛋白(ALB)、甲状旁腺激素(PTH)、尿素氮(BUN)。数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使用促红素治疗3个月及6个月,血红蛋白分别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红蛋白达标率64.71%;治疗6个月较治疗3个月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尿素氮清除率、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方面,3个月较0月比较,6个月较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促红素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病患者肾性贫血,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肝病 肾性贫血
原文传递
碳酸镧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春华 赵素梅 张小东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碳酸镧对伴有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磷酸盐代谢、微炎症、血脂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80例伴有高磷血症的MHD患者随机分为碳酸镧组和碳酸钙组各40例,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磷... 目的探讨碳酸镧对伴有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磷酸盐代谢、微炎症、血脂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80例伴有高磷血症的MHD患者随机分为碳酸镧组和碳酸钙组各40例,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磷酸盐代谢、微炎症、血脂及营养状态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在第12周末碳酸镧组皮肤瘙痒评分、血钙、磷、钙磷乘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Dihydroxy vitamin D,1,25(OH)_2D]较基线显著升高,并与碳酸钙组相比有显著变化(P<0.05);碳酸钙组第12周末血钙及钙磷乘积与基线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血磷、FGF23、1,25(OH)_2D无显著变化。结论碳酸镧能显著降低血磷、FGF23,使1,25(OH)_2D升高,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血脂、微炎症及营养状态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高磷血症 碳酸镧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春华 崔太根 +2 位作者 赵素梅 王世相 张小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肾病中心2011年6月1日至30日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GFR正常且没有肾脏损伤证据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50例...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肾病中心2011年6月1日至30日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GFR正常且没有肾脏损伤证据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颈动脉超声。以血栓弹力图(TEG)的花生四烯酸类药物抑制率[MA(AA)]〉50%为AR。结果391例MHD患者高凝比例4.6%(18/391),正常凝血比例73.7%(288/391),低凝比例21.7%(85/39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391例MHD患者血小板、血红蛋白与反应时间(R值),血栓最大弹力度(MA值)不相关。以高凝和正常凝血状态的306例MHD患者为MHD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及高血压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D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ey)较对照组显著增加,MA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MHD组AR的发生率为48.0%(147/3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O%(20/110,P=0.00)。将MHD患者按照是否存在AR分为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两组间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透析龄、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患病比例、内瘘血栓形成比例、颈动脉斑块比例、颈动脉内膜厚度(IMT)、hsCRP、Hcy、空腹血糖(FBG)、R值、M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年龄、透析龄、Hey、hsCRP是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选择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或颈动脉内膜增厚的MHD患者289例,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急性血管事件,随访(18.024-6.42)个月,未发现明显出血事件,Cox回归显示AR是影响MHD患者急性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HR=0.40,95%CI(0.29-0.72),P=0.00]。结论MHD患者血小板活化没有肾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 阿司匹林抵抗
原文传递
肾移植受者骨密度异常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强 曹凯 +7 位作者 胡小鹏 刘航 王纬 李寒 薛文瑞 徐岳 王伟 张小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2062-2065,共4页
目的 调查肾移植受者骨密度异常情况,分析肾移植术后骨密度异常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防治移植术后骨质疏松提供方向.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2至5月于肾移植门诊随访的移植肾功能正常患者263例,应用超... 目的 调查肾移植受者骨密度异常情况,分析肾移植术后骨密度异常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防治移植术后骨质疏松提供方向.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2至5月于肾移植门诊随访的移植肾功能正常患者263例,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跟骨密度.同时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依照WHO骨质疏松的判断标准,肾移植受者中骨质疏松62例、骨密度正常63例.对可能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对比服用骨化三醇患者与未服用患者骨密度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肾移植术后骨密度异常发生率为76.05%(200/263),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肾移植受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P=0.01)、父母有髋骨骨折史(P=0.00)、应用大剂量激素(P=0.02).相比未服用骨化三醇患者,服用骨化三醇患者骨密度异常发生率下降8.80%.结论 骨密度异常为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患者年龄、父母髋骨骨折史、激素剂量相关.骨化三醇补充对肾移植受者骨密度异常防治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骨密度 骨化三醇 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碳酸镧对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春华 崔太根 +1 位作者 赵素梅 张小东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6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碳酸镧对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60例非糖尿病MHD患者随机分为碳酸镧组(LC组)和碳酸钙组(CC组)各30例,治疗12个月。以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钙...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碳酸镧对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60例非糖尿病MHD患者随机分为碳酸镧组(LC组)和碳酸钙组(CC组)各30例,治疗12个月。以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CS、磷酸盐代谢、内皮素(endothelin,E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23)、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微炎症、血脂及营养状态相关指标变化。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基线时相比,LC组12个月时血磷、血钙、FGF23、MGP均显著下降,ET显著升高(P<0.05),而CC组血磷、MGP显著下降,血钙、ET显著升高(P<0.05),FGF23无明显变化。12个月时两组相比,LC组血磷、血钙、FGF23明显低于CC组,MGP明显高于CC组(P<0.05)而两组血压、BMI、ALB、hs CRP、Hb、i PTH、ET和血脂均无显著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患者CACS变化与血磷变化(r=-0.720,P=0.000)、FGF23变化(r=-0.480,P=0.000)显著负相关、与MGP变化显著正相关(r=0.600,P=0.000);而与血钙变化、内皮素变化、年龄、透析龄无明显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血磷变化、FGF23变化是CACS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碳酸钙相比,碳酸镧能延缓非糖尿病MHD患者血管钙化的进展,可能与碳酸镧能有效控制血磷、使FGF23降低及影响血清MG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血管钙化 碳酸镧
下载PDF
骨科临床教学中医患纠纷防范的教育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林 海涌 孙培荣 《中国病案》 2015年第7期77-79,共3页
医患纠纷发生于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已成为医疗机构难以回避的问题,是当前人们共同关注和认真探讨的话题。骨科因其专业风险高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医学生减少和防止医患纠纷发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提出了骨科临床教学中医患纠纷的防范... 医患纠纷发生于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已成为医疗机构难以回避的问题,是当前人们共同关注和认真探讨的话题。骨科因其专业风险高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医学生减少和防止医患纠纷发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提出了骨科临床教学中医患纠纷的防范措施,如加强教师医疗法规学习、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来培养医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三基"培训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技巧,以达到减少和预防医患纠纷发生的目的。临床教学中增加医患纠纷防范的教育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医患纠纷 骨科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培荣 马列清 +2 位作者 刘静 李德新 王凡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50-2252,共3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病患者发生感染情况,分析发生感染的因素,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临床感染率。方法选取1998年5月-2014年12月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肝病患者67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感染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分...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肝病患者发生感染情况,分析发生感染的因素,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临床感染率。方法选取1998年5月-2014年12月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肝病患者67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感染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分布及基础疾病等进行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例患者中4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62.69%,其中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移植肾失功、多囊肾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57.50%、66.67%、100.00%、0;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61.82%、66.67%、77.7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0.00%,其次为肺部感染和肠道感染,分别占38.10%和7.14%;感染患者以51~60岁最多,占52.38%,其次为61~70岁和41~50岁,分别占21.43%和14.29%;透析时间越长、肝功能越差,感染率越高。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肝脏疾病患者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规范操作流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肝病 感染
原文传递
槲芪癥消汤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2.15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冯丽丽 汪晓军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研究槲芪癥消汤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2.15的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细胞内p53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揭示该方可能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槲芪癥消汤处理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检测细胞侵... 目的:研究槲芪癥消汤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2.15的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细胞内p53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揭示该方可能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槲芪癥消汤处理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53的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槲芪癥消汤对HepG2.2.15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并可促进细胞凋亡,同时细胞内p53的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槲芪癥消汤能抑制肝癌HepG2.2.15细胞的增殖、侵袭,促进其凋亡,可能与促进细胞内的p53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HEPG2.2.15细胞 槲芪癥消汤 P53基因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春华 崔太根 +2 位作者 赵素梅 王世相 张小东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4年第8期659-663,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3 ~4期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肾病中心肾内科门诊108例3 ~4期CKD患者(CKD组),行生化指标及颈动脉超声检查,以血栓弹力图...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3 ~4期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肾病中心肾内科门诊108例3 ~4期CKD患者(CKD组),行生化指标及颈动脉超声检查,以血栓弹力图(TEG)的花生四烯酸(AA)类药物抑制率>50%为AR.以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正常、没有肾脏损伤证据且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CKD组心脑血管疾病(38例)、外周血管疾病(30例)、颈动脉斑块比例(55例)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1.17 ±0.24) mm]与对照组[分别为24、18和34例,(1.05±0.18) 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51、4.14和9.04,t=2.11,均P<0.05).CKD组的血栓最大弹力度[MA值,(62 ±8) m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5.5±1.2) mg/L]、同型半胱氨酸[Hcy,(36±10) μmol/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6 ±6) mm,(4.6±1.2) mg/L,(30±10)μmol/L],反应时间[R值,(5.45±1.45)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6.31 ±1.55) min](均P<0.05).CKD组AR率(32.4%,25/108)比对照组(20.0%,22/110)显著增高(x2=4.34,P<0.05).CKD组以eGFR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MA值、hsCRP、Hcy、IMT与e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5、-0.31、-0.31和-0.41,均P<0.05),R值与eGFR呈正相关(r=0.27,P<0.05).CKD组存在AR者(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者(AS组)的女性(28/35与32/73)、糖尿病(20/35与15/73)、心脑血管疾病(18/35与20/73)及外周血管疾病(14/35与16/73)比例、有无颈动脉斑块比例(24/11与31/42)、IMT[(1.18 ±0.20)与(1.05±0.16) mm]、空腹血糖(FBG)[(6.0±0.5)与(5.6±0.8) mmol/L]、eGFR[(28±6)与(43±10) ml· min-1· 1.73 m-2]、hsCRP[(7.3±1.4)与(5.3±1.5) mg/L]、Hcy[(39±6)与(33±7)μmol/L]、MA值[(66±8)与(53±6)mm]、R值[(4.96±0.98)与(5.32 ±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阿司匹林抵抗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抵抗对肾移植受者心血管事件及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张春华 张小东 +1 位作者 胡小鹏 王炜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心血管事件、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调查肾移植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及相关生化指标,超声检查及网织血小板测定。以Thrombelastograph 5000凝血分析仪花生四烯酸类药物抑制...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心血管事件、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调查肾移植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及相关生化指标,超声检查及网织血小板测定。以Thrombelastograph 5000凝血分析仪花生四烯酸类药物抑制率MA(AA)>50%为AR。结果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肾小球滤过率(eGFR)、网织血小板(RP)的数量、网织血小板比例(RP%)、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栓最大弹力度(MA)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移植组的hsCRP、Hcy、sTM、RP、RP%、MA与eGFR显著负相关(P<0.05)。肾移植受者AR发生率(29.5%)比对照组(18.0%)增高(P<0.05)。将肾移植受者按照是否存在AR分为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两组心脑血管疾病比例、颈动脉斑块比例、IMT、eGFR、hsCRP、Hcy、RP、RP%、sTM差异有显著性(P<0.05);hsCRP、RP、RP%是肾移植受者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AR发生率高,与心血管事件及移植肾功能密切相关,RP、RP%、hsCRP是其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网织血小板 阿司匹林抵抗
下载PDF
非生物型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爽 刘静 陈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09-1915,共7页
人工肝是肝衰竭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类型多样,其原理各不相同,适应证也各有差别,同时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结合每一种人工肝的原理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治疗... 人工肝是肝衰竭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类型多样,其原理各不相同,适应证也各有差别,同时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结合每一种人工肝的原理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介绍了目前临床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并对其疗效进行重点讨论;探讨了如何根据肝衰竭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选用恰当的人工肝治疗模式,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肝功能衰竭 治疗学 精准医学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康玮玮 +7 位作者 段丽萍 徐曼曼 孔明 曹影影 刘芳 韩涛 段钟平 陈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比较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与失代偿性肝硬化(DC)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ACLF和DC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检查结果、诊疗经过等信息。比较ACLF合并AKI与DC合并AKI的临床特点及其对90 d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比... 目的比较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与失代偿性肝硬化(DC)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ACLF和DC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检查结果、诊疗经过等信息。比较ACLF合并AKI与DC合并AKI的临床特点及其对90 d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比较ACLF-AKI和DC-AKI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ACLF-AKI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高于DC-AKI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低于DC-AK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F-AKI患者合并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DC-AKI组(96.9%对比39.5%)(P<0.05);在诊断AKI时,ACLF患者的血肌酐中位值为147μmol/L(IQR:122~189),而DC组患者的血肌酐中位值为123.5μmol/L(IQR:103.8~15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肝硬化HRS-AKI诊断标准,在ACLF-AKI患者中44例(68.8%)符合HRS-AKI诊断,显著高于DC-AKI患者中HRS-AKI的比例[18例(47.4%)](P<0.05)。DC-AKI患者30 d内死亡或肝移植4例(10.5%)、90 d内死亡或肝移植8例(21.1%),而在ACLF-AKI患者中,22例患者(34.4%)30 d内死亡或肝移植、35例(54.7%)90 d内死亡或肝移植;显著高于DC-AKI患者,χ2值分别为7.140、11.062;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DC患者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TBil;而影响ACLF患者90 d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KI、PTA、TBil。结论与DC-AKI患者相比,ACLF-AKI患者中感染比例更高,诊断AKI时的血肌酐水平更高,病情进展更快,造成的死亡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慢加急性 失代偿性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应用羟乙基淀粉替代部分血浆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爽 周莉 +2 位作者 刘静 段钟平 陈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35-739,共5页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用于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进行PE治疗的肝衰竭患者80例,根据置换量及置换液成分不同分为血浆组和代血浆组。血浆组共48...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用于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进行PE治疗的肝衰竭患者80例,根据置换量及置换液成分不同分为血浆组和代血浆组。血浆组共48例患者,共治疗70次。代血浆组共32例患者,共治疗55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主要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h、72h总胆红素(TBIL)下降率,比较两种方法对胆红素水平不同的肝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DBIL、GLO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浆组ALB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代血浆组治疗后AL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代血浆组TBIL、DBIL下降率均明显高于血浆组[(TBIL:(42.9±10.3)%vs(36.2±9.2)%,P<0.05;DBIL:(39.5±12.0)%vs(34.4±8.7)%,P<0.05)]。两组治疗后24h、72hTBIL下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胆红素水平高低,血浆组与代血浆组治疗后24h、72hTBIL下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部应用血浆作为置换液相比,在应用血浆的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作为置换液进行PE治疗可以提高治疗后即刻胆红素的清除率,但不能降低治疗后胆红素的“反弹”幅度;当使用羟乙基淀粉部分替代血浆进行PE治疗后,应注意必要时白蛋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羟乙基淀粉 肝衰竭
下载PDF
低年资护士参与科内小讲课的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磊 张喜维 +2 位作者 李晶晶 韩维 郎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68-70,共3页
目的提高低年资护士学习效率。方法按时间段将2015年参加低年资护士培训的16人分为常规组,将2016年参加培训的28人分为观察组。常规组按常规方法由高年资护士及医生授课与示范操作;观察组将40%的基础护理内容交给低年资护士讲授与示范... 目的提高低年资护士学习效率。方法按时间段将2015年参加低年资护士培训的16人分为常规组,将2016年参加培训的28人分为观察组。常规组按常规方法由高年资护士及医生授课与示范操作;观察组将40%的基础护理内容交给低年资护士讲授与示范。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P<0.01);观察组对低年资护士参与小讲课培训方式认可度为60.7%~100%。结论低年资护士参与临床小讲课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临床科室 小讲课 参与式培训 继续教育
下载PDF
降落伞缝合技术在活体肾移植变异供肾动脉吻合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磊 赵美姗 +4 位作者 王志鹏 张健 杨洋 丁光璞 朱一辰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85-390,I0005,共7页
目的探讨降落伞缝合技术在存在肾动脉变异的活体肾移植动脉吻合中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中心接受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供受者共79对,选择临床资料完整且存在多支供肾动脉变... 目的探讨降落伞缝合技术在存在肾动脉变异的活体肾移植动脉吻合中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中心接受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供受者共79对,选择临床资料完整且存在多支供肾动脉变异的病例共11对,根据动脉吻合技术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降落伞缝合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2点或3点固定技术。其中试验组5对,对照组6对。收集两组供受者的一般资料、供肾情况、动脉重建方式、手术相关情况、受者恢复情况等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左侧供肾。两组供受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供肾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肾动脉2.2支,对照组平均肾动脉2.0支。试验组和对照组肾移植手术时间分别为(152.0±23.9)、(148.3±24.0)min,估计出血量分别为(90.0±41.8)、(91.7±58.5)mL,动脉吻合时间分别为(21.0±5.4)、(20.8±4.7)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吻合结束后,试验组未进行补针或二次吻合,对照组共有3例进行了补针或二次吻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组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肾动脉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落伞缝合技术可以在动脉管腔较细的情况下更准确地达到血管壁对层外翻缝合的目的,且不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可能在肾动脉变异的活体肾移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供者 肾移植 缝合技术 肾动脉异常 动脉吻合
原文传递
肾母细胞瘤合并肾母细胞瘤病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宏程 孙宁 +6 位作者 张潍平 白继武 田军 谢向辉 李明磊 李宁 黄澄如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wT)合并肾母细胞瘤病(Nbm)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例wT合并Nbm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发病年龄5~14个月,平均9个月。wT位于左侧4例,右侧2例;Nbm位于WT同侧3例...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wT)合并肾母细胞瘤病(Nbm)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例wT合并Nbm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发病年龄5~14个月,平均9个月。wT位于左侧4例,右侧2例;Nbm位于WT同侧3例,对侧2例,双侧1例。wT均为单发,最大径分别为3、4、8、10、11、12cm,Nbm单发3例,多发3例。行瘤肾切除术2例,保留肾脏的肿瘤切除+对侧肾上下极结节活检术1例,瘤肾切除十对侧保留肾脏的肿瘤切除术2例,保留肾脏的肿瘤及同侧结节切除术1例。术后以长春新碱、更生霉素或阿霉素化疗。结果1例术后化疗15个月,33个月后肿瘤复发,手术切除后5个月再次复发,继续化疗11个月后死于肝脏、肺部转移。4例术后化疗6个月,其中3例已停化疗分别9、12、21个月;1例拟化疗15个月,目前已化疗8个月。此5例目前未见肿瘤复发,仍在密切随访中。结论Nbm恶变率高,合并Nbm的wT复发率增高,化疗可降低Nbm恶变率,恶变或化疗无效的Nbm应行保留肾脏的肿瘤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病 肾母细胞瘤 化疗 手术
原文传递
改良Duplay术式在失败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宏程 白继武 +6 位作者 孙宁 张潍平 田军 谢向辉 李明磊 李宁 黄澄如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Dup|ay术式在失败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总结该术式的适应证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27例应用改良Duplay术式治疗失败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3~17岁,平均10岁5个月,曾行过1~5次(平均2.5次... 目的探讨改良Dup|ay术式在失败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总结该术式的适应证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27例应用改良Duplay术式治疗失败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3~17岁,平均10岁5个月,曾行过1~5次(平均2.5次)尿道成形术。改良Du—play术式的手术效果与同期行Duplay术式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随访6~24个月,16例(16/27)治愈,11例出现并发症,包括10例尿道瘘、1例尿道狭窄。尿道瘘8例行尿道瘘修补术后治愈,2例修瘘后再瘘再修瘘治愈,尿道狭窄1例行尿道切开造瘘再行尿道瘘修补术治愈。同期对失败或Ⅱ期尿道下裂行Duplay术式29例,治愈18例,两种手术方法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Duplay术式适用于失败尿道下裂中因阴茎头小、尿道板窄、无法行传统Duplay术式或Snodgrass术式的患儿,利用改良Duplay术式可将尿道外口成形于舟状窝,解决因材料不良被迫将尿道外口成形于冠状沟水平的问题,但此方法要求冠状沟水平皮肤富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泌尿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联合血乳酸水平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 被引量:25
19
作者 尹燕燕 董秉生 姜利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乳酸(LAC)水平与脓毒症休克患者28d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ICU,诊断为脓毒症休克且存活时间超过48h的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记录...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乳酸(LAC)水平与脓毒症休克患者28d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ICU,诊断为脓毒症休克且存活时间超过48h的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动脉血LAC、血清PCT水平,入ICU24、48h监测动脉血LAC水平和血清PCT水平,并计算24、48h LAC及PCT变化率,将入ICU 28d作为观察终点,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24、48h的LAC变化率(LAC0-24h和LAC0-48h);以24、48h的PCT变化率(PCT0-24h、PCT0-48h)作为自变量,生存、死亡分别作为因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LAC0-24h、LAC0-48h、PCT0-24h、PCT0-48h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28d观察终点生存组53例,死亡组52例。两组间性别、年龄、主要感染部位、APACHEⅡ评分无显著差异,LAC0-24h、LAC0-48h、PCT0-24h、PCT0-48h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LAC0-48h、PCT0-48h引入回归方程,LAC0-48h的回归系数3.966,Wald值为12.709,P<0.001;PCT0-48h的回归系数3.197,Wald值为11.651,P=0.001。单独使用LAC0-48h或PCT0-48h以及联合LAC0-48h和PCT0-48h预测脓毒症休克的死亡风险,并绘制出ROC曲线,结果显示LAC0-48h和PCT0-48h联用对脓毒症休克死亡的预测价值最大,曲线下面积0.961,灵敏度为90.4%,特异度为91.6%,P<0.001。结论影响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联合LAC0-48h和PCT0-48h监测是预测ICU脓毒症患者死亡较为简单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乳酸变化率 降钙素原变化率 预后
下载PDF
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尹燕燕 朱婧 姜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1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可能危险因素,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同时进行肌酐清除率、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选择用药剂量... 目的观察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可能危险因素,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同时进行肌酐清除率、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选择用药剂量规范者入组,按照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和不达标分为两组,血药浓度在10~20μg/m L为达标组,血药浓度在0~<10μg/m L为不达标组。采集入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体重指数(BMI)、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转氨酶、肌酐清除率、心排血量、万古霉素应用期间的正平衡等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资料完整且用药规范的患者共55例,其中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组28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组27例,BMI、肌酐清除率、心排血量、万古霉素应用期间正平衡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心排血量、万古霉素应用期间正平衡为ICU患者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排血量、万古霉素应用期间正平衡均为ICU患者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