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对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扩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钟蕊 徐曼曼 陈煜 《肝脏》 2018年第11期964-96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对肝硬化合并AKI扩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组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的肝硬化合并AKI患者49例。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留取患者诊断AKI时以及扩容治疗2 d...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对肝硬化合并AKI扩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组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的肝硬化合并AKI患者49例。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留取患者诊断AKI时以及扩容治疗2 d后的尿液标本,检测尿AGT、NGAL、KIM-1、尿肌酐;将患者分为扩容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以及扩容前后尿液指标下降值、下降率的差异。结果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ALT、AST、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TBil、DBil、BUN、Alb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效组患者PTA显著高于无效组(P=0.020),血肌酐低于无效组(P=0.047)。有效组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高于无效组(63.6%比25.0%,P=0.011)。在诊断AKI时,uAGT/cr、uKIM-1/cr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扩容无效组患者的uNGAL/cr显著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8μg/g比188.8μg/g,P=0.011)。比较两组之间上述指标在扩容前后的差值,扩容有效组的uAGT/cr下降值(0.02μg/g比-0.99μg/g,P=0.056)、uNGAL/cr下降值(20.73μg/g比-37.36μg/g,P=0.052)、uKIM-1/cr下降值(2.06μg/g比-0.12μg/g,P=0.082)均高于扩容无效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扩容有效组uNGAL/cr下降率、uKIM-1/cr下降率显著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0%比19.6%,P=0.001;65.3%比37.5%,P=0.00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上消化道出血是预测AKI扩容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上消化道出血、血肌酐、PTA、尿NGAL及尿KIM-1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以预测肝硬化AKI患者的扩容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血管紧张素原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肾损伤因子-1
下载PDF
舒肝宁注射液对于氯丙嗪引起的新型组织工程肝构建的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龙 陈煜 +1 位作者 吴桥 段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7-593,共7页
目的研究舒肝宁注射液(SGN)减轻药物引起的胆汁淤积症以及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肝脏去细胞化制为肝脏胶原支架,用人HepG2细胞对支架再细胞化,从而获得组织工程肝(正常对照组),加入10μmol/L浓度的氯丙嗪(CPZ)与胆... 目的研究舒肝宁注射液(SGN)减轻药物引起的胆汁淤积症以及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肝脏去细胞化制为肝脏胶原支架,用人HepG2细胞对支架再细胞化,从而获得组织工程肝(正常对照组),加入10μmol/L浓度的氯丙嗪(CPZ)与胆汁酸盐混合物灌注组织工程肝建立药物性胆汁淤积模型(CPZ损伤组),该模型进一步用舒肝宁注射液(10^(3)倍稀释)处理后为损伤保护组(CPZ+SGN)。随后检测不同组别的肝细胞损伤标志物(ALT、AST、LDH、ALP)、抗氧化及氧化应激标志物(GSH、MDA、SOD、ROS),比较正常组、CPZ组和SGN组肝脏胆汁酸盐代谢相关酶类mRNA以及Western Blot表达水平;比较正常组、CPZ组和SGN组肝脏胆汁淤积相关酶类mRNA以及Western blot表达水平。并行HE染色评估肝脏病理学。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CPZ+SGN组ALT、AST、LDH、ALP肝细胞损伤标记指标较CPZ损伤组显著降低(P值均<0.0001),CPZ+SGN组GSH、SOD氧化应激标志物较CPZ组升高(P值分别为<0.0001、<0.001),MDA和ROS指标较CPZ组降低(P值分别为<0.0001、<0.001)。CPZ+SGN组较CPZ组肝细胞的胆固醇7α-羟化酶、胆固醇12α羟化酶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值均<0.001),法尼醇X受体、小异二聚体伴侣、胆盐输出泵及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01、<0.01、<0.0001、<0.0001)。HE染色结果显示CPZ+SGN组肝细胞的损伤明显减少,细胞的数量相对于损伤组有明显的提高。结论SGN可以减轻CPZ引起的药物性胆汁淤积肝损伤,其主要保护机制是通过激活肝细胞的法尼醇X受体,增加小异二聚体伴侣表达发挥调控胆汁酸盐平衡的保护作用,同时抑制胆固醇7α-羟化酶和胆固醇12α羟化酶等减少疏水性胆汁酸合成,上调胆盐输出泵、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的表达促进胆汁酸盐的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胆汁淤积 舒肝宁注射液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舒肝宁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织工程肝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文 张晓慧 +4 位作者 张译之 刘霜 徐斌 陈煜 段钟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型组织工程肝脏模型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肝脏去细胞化制为肝脏胶原支架,用人HepG2细胞再细胞化,分别用正常培养基及高脂培养基灌注肝脏,从而获取组织工程肝(TE)和组织工程...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型组织工程肝脏模型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肝脏去细胞化制为肝脏胶原支架,用人HepG2细胞再细胞化,分别用正常培养基及高脂培养基灌注肝脏,从而获取组织工程肝(TE)和组织工程脂肪肝(TEF)模型,并对TEF肝脏给予舒肝宁注射液处理。本研究设定正常组、FFA组及舒肝宁注射液组,用CCK8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分别从细胞凋亡、病理、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和线粒体功能等方面评估舒肝宁对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结果:灌注8 d后进行指标检测,CCK-8提示舒肝宁注射液不同稀释浓度(10^(-3)~10^(-8))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安全性良好。HE结果显示舒肝宁可明显减少游离脂肪酸(FFA)引起的细胞死亡;TUNEL染色也显示舒肝宁可减少FFA组中凋亡细胞的数量。进一步检测发现舒肝宁可明显降低FFA组中肝细胞MDA、ROS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显示FFA组肝细胞中ATP5A表达较弱,而舒肝宁处理后其表达明显增加,提示细胞的线粒体功能有所恢复。结论:舒肝宁通过减少TEF肝脏MDA、ROS水平来抑制氧化应激减轻FFA诱导的脂肪肝中肝细胞的凋亡以及线粒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舒肝宁注射液 组织工程肝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尿液相关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曼曼 陈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24-2129,共6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组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5例,分为AKI组(49例)和非AKI组(56例)。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留取患者...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组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5例,分为AKI组(49例)和非AKI组(56例)。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留取患者入院时尿液标本,检测尿血管紧张素原(uAGT)、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尿肾损伤因子(KIM) 1,并以尿肌酐(UCr)校正。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与非AKI组比较,AKI组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及自发性腹膜炎的比例较高(χ2值分别为11. 420、8. 083,P值均<0. 05),且白细胞计数、TBil、DBil、尿素氮、SCr均高于非AKI组(Z值分别为-3. 401、-2. 082、-2. 207、-5. 872、-7. 460,P值均<0. 05),血Na低于非AKI组(t=-4. 905,P <0. 05); AKI组患者的uNGAL/UCr、uKIM-1/UCr高于非AKI组(Z值分别为-7. 654、-2. 395,P值均<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r、血Na、uNGAL/UCr均为肝硬化并发AKI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均<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SCr预测AKI的界值为88. 1μmol/L,其灵敏度93%、特异度8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915[95%可信区间(95%CI):0. 850~0. 980]; uNGAL预测AKI的界值为1. 62μg/g,其灵敏度87%、特异度81%,AUC为0. 950 (95%CI:0. 911~0. 989); u NGAL联合SCr后预测AKI的AUC为0. 964 (95%CI:0. 931~0. 998)。结论 uNGAL是肝硬化合并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肝硬化继发AKI的早期诊断,uAGT、uKIM-1不能独立预测肝硬化合并AKI的发生,其应用价值仍有待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肾功能不全 急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输注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疗效及尿NGAL和KIM-1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曼曼 陈煜 李爽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和肾损伤因子-1(uKIM-1)对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输注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5月1日~2018年4月30日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的肝硬化并发I型HRS患者19例,应用特利...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和肾损伤因子-1(uKIM-1)对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输注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5月1日~2018年4月30日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的肝硬化并发I型HRS患者19例,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输注治疗,采用ELLSA法测定尿NGAL和KIM-1水平。结果经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输注治疗4 d后,应答12例(63.2%),未应答7例(36.8%);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5和P=0.386),两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6和P=0.525),两组血清ALT、AST、TBIL、DBIL、BUN、ALB和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组患者PTA显著高于非应答组(P=0.006),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非应答组(P=0.043);应答组患者uNGAL/Cr为21.8(7.8~65.5)μg/g,uKIM-1/Cr水平4.9(2.0~7.7)μg/g,均显著低于非应答组【分别为97.8(27.1~358.2)μg/g(P=0.010)和9.1(5.5~13.6)μg/g,P=0.001】;早期应答组患者90 d生存率为75.0%,非应答组为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血肌酐与uNGAL/Cr呈正相关(r=0.549,P=0.022),而与uKIM-1/Cr无显著相关(r=0.213,P=0.411)。结论基线血肌酐、PTA和尿NGAL水平可以预测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输注治疗的肝硬化并发HRS患者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肾综合征 特利加压素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肾损伤因子-1 疗效预测
下载PDF
DRG付费改革背景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费用盈亏分析
6
作者 武羽 韩宇星 +4 位作者 徐曼曼 焦婧然 杨雪 段小宛 陈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82-886,共5页
目的分析DRG付费改革背景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住院费用与医院盈亏情况,为调整优化DRG支付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3月~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ACLF患者,检索电子病案系统、费用数据库和医保数据... 目的分析DRG付费改革背景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住院费用与医院盈亏情况,为调整优化DRG支付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3月~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ACLF患者,检索电子病案系统、费用数据库和医保数据库,计算年龄校正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结果在收治的北京市医保支付的ACLF患者377例中,经排除后纳入147例患者,男性120例,女性27例,年龄为56.0(43.5,64.0)岁,住院日为17.0(12.0,26.5)d,aCCI为5.0(4.0,6.0),住院费用为3.8(2.5,6.7)万元,日均费用为0.2(0.2,0.3)万元,住院病死率为37.4%,住院费用医院亏损率为53.7%;30%HS11组和49.1%HS15组亏损,平均亏损0.2万元;接受人工肝治疗患者被分为HJ1组,78.9%亏损,平均亏损金额为10.3万元;90.9%HJ13组亏损,平均亏损3.5万元;HJ11组和HJ13组材料费占比分别为17.5%和21.0%,显著高于HS11组的3.8%或HS15组的3.0%(P<0.001);HS11组和HS15组盈余患者中位住院时间均为12.0 d,亏损患者则分别为28.0 d和18.5 d(P<0.001);HJ11组亏损患者较盈余患者年龄更轻,aCCI更低(P<0.05)。结论大部分DRG分组的ACLF患者医院都是亏损的,尤其是接受人工肝治疗者。建议将住院日纳入DRG分组元素,适当提高DRG分组支付标准,以保证重危肝病患者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住院费用 盈亏结构 人工肝治疗
下载PDF
性别差异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伍慧丽 时红波 +5 位作者 刘燕敏 丁美 马正来 刘霜 陈煜 段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36-1643,共8页
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主要发生在女性,目前对男性AIH患者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比较不同性别AIH之间的临床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9年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确诊为AIH的患者3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男(n=48)、女(n=350)两组,... 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主要发生在女性,目前对男性AIH患者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比较不同性别AIH之间的临床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9年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确诊为AIH的患者3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男(n=48)、女(n=350)两组,对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及预后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死亡或肝移植治疗。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年龄方面,51-60岁是两组的发病高峰,但是男性在21-30岁时段确诊率明显高于女性(8/48 vs 24/334,χ^(2)=4.915,P=0.027),而在41-50岁时段则低于女性(7/48 vs 97/334,χ^(2)=4.428,P=0.035)。AIH分类方面,男性特发性AIH占比更高(31/48 vs 170/350,χ^(2)=4.329,P=0.037),但男性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比例低于女性(0/48 vs 39/348,P=0.008)。实验室检查方面,男性ANA≥1∶100(42/48 vs 325/340,χ^(2)=5.375,P=0.020)和SSA/SSB(2/48 vs 76/340,χ^(2)=7.566,P=0.006)阳性率显著低于女性患者;男性ANA≥1∶1000的比率显著低于女性(P<0.0001)。预后方面,男性出现死亡或接受肝移植的年龄要远小于女性[(31.5±15.9)岁vs(53.9±12.6)岁,t=3.798,P=0.001],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发生更多见(P值均<0.05)。与生存期下降有关的高危因素,男性:糖尿病、肝硬化以及血Alb<31.4 g/L,女性:肝衰竭、肝硬化、ANA≥1∶1000、DBil>42μmol/L、淋巴细胞计数<1.2×10^(9)/L以及补体C3<0.588 g/L(P值均<0.05)。结论性别差异对AIH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男性患者更年轻、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性别 体征和症状 预后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与肌少症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侗曾 孔明 陈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3-696,共4页
终末期肝病往往伴发各种并发症,其中肌少症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但是容易被临床医生忽略,实际上肌少症也会影响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预后。阐述了肌少症的定义及评估方法、诊断标准,及其与多种终末期肝病的关系,认为应深入探究肌... 终末期肝病往往伴发各种并发症,其中肌少症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但是容易被临床医生忽略,实际上肌少症也会影响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预后。阐述了肌少症的定义及评估方法、诊断标准,及其与多种终末期肝病的关系,认为应深入探究肌少症在肝病发展中的作用,为肝脏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肌肉衰减征 诊断 治疗学
下载PDF
肝爽颗粒浸膏减轻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桥 余朋飞 +5 位作者 毕研贞 王宝增 王子璇 李志杰 陈煜 段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目的研究肝爽颗粒浸膏减轻对乙酰氨基酚(N-乙酰基-对氨基苯酚,APAP)诱导的肝细胞毒性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设立5组细胞培养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PAP损伤组、3组不同肝爽颗粒浸膏浓度的损伤保护组。使用20 mmol/L APAP加入... 目的研究肝爽颗粒浸膏减轻对乙酰氨基酚(N-乙酰基-对氨基苯酚,APAP)诱导的肝细胞毒性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设立5组细胞培养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PAP损伤组、3组不同肝爽颗粒浸膏浓度的损伤保护组。使用20 mmol/L APAP加入细胞培养液孵育24 h构建造体外药物肝损伤模型,损伤保护组提前加用不同浓度肝爽颗粒浸膏(0.2μg/ml、1μg/ml、5μg/ml)8 h孵育后加入APAP损伤24 h。检测不同组别的肝细胞损伤标志物(ALT、AST、LDH)、线粒体损伤标志物(线粒体膜电位、GDH)、抗氧化及氧化应激标志物(GSH、SOD、MDA、ROS)等。进一步针对实验结果进行机制探讨。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肝爽颗粒浸膏可以减轻APAP引起的肝细胞毒性,肝爽颗粒浸膏可以提高细胞活力(P<0.001),降低上清中AST、ALT、LDH的含量(P值分别为<0.001、<0.001、<0.05);肝爽颗粒浸膏可以抑制APAP诱导的肝细胞氧化应激,肝爽颗粒浸膏组的氧化应激指标ROS、MDA较APAP组下降(P值均<0.01);肝爽颗粒浸膏可以剂量依赖性减轻APAP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丢失(P<0.05),降低了上清线粒体损伤标志物GDH的含量(P<0.001);肝爽颗粒浸膏可以抑制CYP2E1/1A2的表达(P值均<0.05);肝爽颗粒浸膏可以增加肝细胞Ⅱ相酶表达;肝爽颗粒浸膏可以诱导Nrf2及其下游基因NQO-1及GCLC的表达(P值均<0.05)。结论肝爽颗粒浸膏可通过两种途径预防APAP诱导肝脏损伤,第一种途径是肝爽颗粒浸膏下调CYP2E1/1A2的表达减少了APAP毒性产物NAPQI的生成;第二种途径是肝爽颗粒浸膏上调解毒通路的表达,激活Nrf2增加抗氧化酶(SOD、GSH)和Ⅱ相酶的表达,从而加速APAP的无害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醋氨酚 肝爽颗粒
下载PDF
血浆置换应用羟乙基淀粉替代部分血浆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爽 周莉 +2 位作者 刘静 段钟平 陈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35-739,共5页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用于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进行PE治疗的肝衰竭患者80例,根据置换量及置换液成分不同分为血浆组和代血浆组。血浆组共48...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用于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进行PE治疗的肝衰竭患者80例,根据置换量及置换液成分不同分为血浆组和代血浆组。血浆组共48例患者,共治疗70次。代血浆组共32例患者,共治疗55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主要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h、72h总胆红素(TBIL)下降率,比较两种方法对胆红素水平不同的肝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DBIL、GLO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浆组ALB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代血浆组治疗后AL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代血浆组TBIL、DBIL下降率均明显高于血浆组[(TBIL:(42.9±10.3)%vs(36.2±9.2)%,P<0.05;DBIL:(39.5±12.0)%vs(34.4±8.7)%,P<0.05)]。两组治疗后24h、72hTBIL下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胆红素水平高低,血浆组与代血浆组治疗后24h、72hTBIL下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部应用血浆作为置换液相比,在应用血浆的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作为置换液进行PE治疗可以提高治疗后即刻胆红素的清除率,但不能降低治疗后胆红素的“反弹”幅度;当使用羟乙基淀粉部分替代血浆进行PE治疗后,应注意必要时白蛋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羟乙基淀粉 肝衰竭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标志物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莹莹 郑素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8-1361,共4页
核苷(酸)类似物(NAs)是HBV复制的有效抑制剂,是目前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HBeAg血清学转换是评价HBeAg阳性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持久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寻找能够预测NAs治疗CHB患者后发生HBeAg阴转... 核苷(酸)类似物(NAs)是HBV复制的有效抑制剂,是目前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HBeAg血清学转换是评价HBeAg阳性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持久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寻找能够预测NAs治疗CHB患者后发生HBeAg阴转/血清学转换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方案的调整、实现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综述了HBV DNA、HBV RNA、抗-HBc、HBcrAg等标志物对于预测NAs治疗CHB患者HBeAg转阴/血清学转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核苷类 核苷酸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璐 李爽 陈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5月18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COVID-19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且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因肝功...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5月18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COVID-19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且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因肝功能异常曾使用单药保肝治疗,共入组45例。所有患者均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后使用甘草酸二铵治疗,共纳入2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其他保肝药治疗,共纳入2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 d的血常规、肝功能、INR及CRP的变化,并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 d、7 d及10 d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保肝治疗后10 d的肝功能、INR均明显好转,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及CRP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使用甘草酸二铵治疗后10 d,其淋巴细胞计数增长幅度及CRP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照组治疗后3 d、7 d和10 d总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甘草酸二铵治疗COVID-19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可有效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还可保肝、降酶,且安全性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COVID-19 肝功能异常 甘草酸二铵
下载PDF
MELD 3.0、MELD和MELD-Na评分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13
作者 郭北辰 李雨韩 +8 位作者 陈蕊 王乐微 李莹 刘芳 徐曼曼 陈煜 段钟平 辛绍杰 韩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35-2642,共8页
目的比较MELD 3.0、MELD和MELD-Na评分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90 d生存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9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和北京佑安医院共605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90 ... 目的比较MELD 3.0、MELD和MELD-Na评分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90 d生存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9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和北京佑安医院共605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90 d随访结果将其分为生存组(n=392)和死亡组(n=213),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及曲线下面积(AUC)、净重分类改善度(NRI)、综合区分改善度(IDI)和决策曲线(DCA曲线)研究基线、3 d、1周和2周时MELD 3.0、MELD和MELD-Na评分对疾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在3 d和1周时,MELD 3.0评分的AUC分别为0.775、0.808,优于MELD评分(P值均<0.05);在3 d、1周和2周时,MELD 3.0相较于MELD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NRI分别为0.125、0.100、0.081,相较于MELD-Na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NRI分别为0.093、0.140、0.204;在基线、3 d、1周和2周时,MELD 3.0相较于MELD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IDI分别为0.011、0.025、0.017、0.013;在3 d和2周时,MELD 3.0相较于MELD-Na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IDI分别为0.027、0.038;以上NRI和IDI均>0,为正向改善(P值均<0.05);DCA曲线发现MELD 3.0在3 d时优于MELD,MELD 3.0在2周时明显优于MELD-Na;3种评分对不同分型ACLF患者预后预测能力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3种评分对病因为HBV感染、酒精、HBV感染合并酒精ACLF患者预后预测能力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但是对于其他病因的患者,MELD 3.0优于MELD评分(P<0.05)。结论MELD 3.0评分对ACLF患者90 d生存情况的预测能力优于MELD和MELD-Na评分,但优势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MELD-Na评分 MELD 3.0评分 MELD评分 预后
下载PDF
杞黄葛复方对组织工程肝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肝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龙 刘霜 +1 位作者 陈煜 段钟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91-595,704,共6页
目的借助新型组织工程人工肝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探讨杞黄葛复方对肝脏组织细胞氧化应激、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肝脏,去细胞后加入人HepG2细胞制备组织工程肝脏。再细胞化完成后,实验分为3组:正常组用完全培养基培养;模... 目的借助新型组织工程人工肝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探讨杞黄葛复方对肝脏组织细胞氧化应激、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肝脏,去细胞后加入人HepG2细胞制备组织工程肝脏。再细胞化完成后,实验分为3组:正常组用完全培养基培养;模型组用高脂培养基培养;杞黄葛复方组用高脂培养基培养,于第6天同时灌注100μg/mL的杞黄葛复方培养3 d。3组均于第8天培养结束收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 ng/mL、10 ng/mL、100 ng/mL、1μg/mL、10μg/mL、100μg/mL、1 mg/mL)的杞黄葛复方浓缩液干预后肝细胞存活率;按照试剂盒说明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和杞黄葛复方组HepG2细胞中三酰甘油(TG)、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采用RT-qPCR检测模型组和杞黄葛复方组HepG2细胞中肝脏脂质合成途径相关酶[酸转位酶(CD36)、载脂蛋白B(ApoB)、脂肪酸合酶(FAS)、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脂肪酸去饱和酶2(FADS2)、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和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情况。结果杞黄葛复方各浓度组高脂培养的人HepG2细胞存活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HepG2细胞中TG、ROS、MD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杞黄葛复方组HepG2细胞中TG、ROS、MDA含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SOD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杞黄葛复方组HepG2细胞中CD36、FAS、ACLY、FADS2、ACC、FABP1、PPARγ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ApoB mRNA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杞黄葛复方可以通过下调肝脏脂质合成途径相关酶和转录因子的表达抑制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减少TG合成;可以通过减少ROS、MDA产生和提高SOD活性而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从而保护肝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组织工程人工肝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杞黄葛复方 氧化应激 脂肪酸代谢
下载PDF
我院近10年肝衰竭患者预后变化趋势分析
15
作者 徐曼曼 杨颜榕 +4 位作者 李珊珊 武羽 杨雪 段钟平 陈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74-877,共4页
目的分析近10年来我院住院的肝衰竭患者离院方式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21年收治的肝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趋势检验分析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患者的离院... 目的分析近10年来我院住院的肝衰竭患者离院方式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21年收治的肝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趋势检验分析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患者的离院方式逐年变化趋势。结果在研究期间,共收治8512例肝衰竭住院患者,经过排除标准排除,有5789例患者被纳入分析,女性占28.7%,平均年龄为(50.31±13.49)岁,平均住院日为19.46±15.19 d;ACLF患者2702例(47.3%),CLF患者2415例(42.0%),SALF患者492例(7.9%)和ALF患者180例(2.9%);在离院方式方面,57.6%总体患者医嘱离院,27.5%非医嘱离院,15.0%在院死亡;ALF患者在院病死率为52.2%,CLF为14.2%,ACLF为13.7%,SALF为11.4%;纵向分析显示,ALF患者非肝移植医嘱离院率无显著变化趋势,住院病死率持续呈高水平状态,波动在31.2%~70.0%,趋势检验未见显著性统计学变化;SALF非肝移植医嘱离院率逐年升高,自55.6%升至70.8%,住院病死率逐年下降,自25.9%降至8.3%(P<0.001);ACLF患者非肝移植医嘱离院率逐年升高,自47.9%升高至59.7%,经趋势检验显示差异显著(z=1.9677,P=0.049),而非医嘱离院率和在院病死率逐年下降(P<0.001);CLF患者非肝移植医嘱离院率同样逐年升高,自55.8%升高至75.2%(P<0.05),而住院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自20.9%降至9.3%(P<0.05)。结论我国肝衰竭患者预后较前改善,尤其是SALF、ACLF和CLF患者医嘱离院率较前显著升高,但ALF患者住院病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探索新的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亚急性肝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 预后 变化趋势
下载PDF
2012至2021年北京佑安医院肝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16
作者 徐曼曼 李珊珊 +4 位作者 杨颜榕 武羽 杨雪 段钟平 陈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目的阐述肝衰竭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期为肝衰竭防治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至2021年收治的肝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信息,应用趋势检验分析其年龄、性别,以及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的... 目的阐述肝衰竭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期为肝衰竭防治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至2021年收治的肝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信息,应用趋势检验分析其年龄、性别,以及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的急性病因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肝衰竭(CLF)的慢性肝病基础病因的逐年变化。结果在研究期间,共收集8512例肝衰竭住院患者信息,年龄为(51.3±13.5)岁,男性患者为主(71.9%),肝衰竭类型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ACLF 4023例(47.3%)、CLF 3571例(42.0%)、SALF 670例(7.9%)、ALF 248例(2.9%)。肝衰竭整体人群中前5位的病因依次是乙型肝炎3199例(37.6%)、酒精性肝病2237例(26.3%)、隐源性肝病906例(10.6%)、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603例(7.1%)、药物488例(5.7%),共占比87.6%。不同类型肝衰竭患者的前3位病因分别是:ALF的急性病因,依次为药物107例(43.1%)、乙型肝炎47例(19.0%)、不明原因36例(14.5%),SALF的急性病因依次为药物381例(56.9%)、不明原因106例(15.8%)、脓毒症56例(8.4%);ACLF的慢性病因依次为乙型肝炎2092例(52.0%)、酒精性肝病813例(20.2%)、隐源性肝病398例(9.9%);而CLF的慢性病因依次是酒精性肝病1410例(39.5%)、乙型肝炎1028例(28.8%)、隐源性肝病364例(10.2%)。纵向分析显示肝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逐年增加,性别比例未见显著变化趋势,始终以男性患者为主;在ALF、SALF患者中药物性肝衰竭比例逐年升高,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CLF、CLF患者的慢性病因中,乙型肝炎比例逐年下降,而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隐源性肝病的比例逐年增加(P<0.05)。结论我国肝衰竭病因谱正在发生改变,尽管乙型肝炎仍然是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但其占比呈现逐年减少趋势,除ACLF外,已不再是其他类型肝衰竭的首要病因,而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隐源性肝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亚急性肝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 病因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通过抑制坏死性凋亡抵抗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诱导的致死性损伤
17
作者 李璐 白丽 +2 位作者 郑素军 陈煜 段钟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以坏死性凋亡为切入点,探讨肝纤维化抵抗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N/LPS)诱导致死性损伤的新机制。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于纤维化6周时以致死剂量的D-GalN/LPS进行攻击,以同样处理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 目的以坏死性凋亡为切入点,探讨肝纤维化抵抗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N/LPS)诱导致死性损伤的新机制。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于纤维化6周时以致死剂量的D-GalN/LPS进行攻击,以同样处理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即实验共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急性损伤(D-GalN/LPS)组、肝纤维化(Fib)组、肝纤维化+急性攻击(Fib+D-GalN/LPS)组。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分析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关键信号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K)1、RIPK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蛋白(MLKL)和/或P-MLKL在各组中的表达。给予正常小鼠以靶向necroptosis关键信号分子的抑制剂,再给予急性攻击,根据转氨酶水平及肝组织学的变化来评估抑制necroptosis对D-GalN/LPS触发急性肝损害的影响。建立肝纤维化自发消融模型,再给予急性攻击,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和比较各组小鼠肝组织中necroptosis关键信号分子的表达。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D-GalN/LPS攻击触发了RIPK1、RIPK3、MLKL和/或P-MLKL的明显上调。抑制necroptosis信号的关键分子可明显减轻D-GalN/LPS诱导的肝损害,表现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显著降低以及肝组织学的明显改善。纤维化肝脏中necroptosis信号分子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肝纤维化对D-GalN/LPS触发necroptosis的抑制随着纤维消融而逐渐削弱。结论肝纤维化可能通过抑制D-GalN/LPS触发的necroptosis而保护小鼠抵抗急性致死性损伤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损伤抵抗 坏死性凋亡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