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共识 被引量:26
1
作者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共识》编写组 高颖 +5 位作者 庞钧译 潘越宁 王伟 周立新 张燕 宋欣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7-91,共5页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病理科不可或缺的检测技术之一,其规范化和标准化涉及整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全流程,包括组织处理、检测步骤、结果判读、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推进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溯源性,降低和缩小批次、人员...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病理科不可或缺的检测技术之一,其规范化和标准化涉及整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全流程,包括组织处理、检测步骤、结果判读、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推进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溯源性,降低和缩小批次、人员、医院、区域间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提高准确性,为临床病理诊断、精确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检测技术 临床病理诊断 组织处理 质量控制 检测结果 预后评估 标准化
原文传递
PD-1/PD-L1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闫风彩 金木兰 +2 位作者 石峰 昌红 周全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1期61-65,共5页
恶性肿瘤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现有的治疗手段有限。当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进展,尤其是针对免疫检查点抗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抗体的临床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广泛开展。本文... 恶性肿瘤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现有的治疗手段有限。当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进展,尤其是针对免疫检查点抗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抗体的临床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广泛开展。本文就PD-1及其配体PD-L1的结构、表达机制及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免疫机制、表达及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并对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 抗原提呈细胞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胸部薄层平扫CT表现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莹 李玲 +18 位作者 刘晓燕 郝琪 张怡梦 李兴鹏 张妍 张明霞 郭佳 梁子懿 段永利 刘薇 傅岩 孙朋涛 吕亚萍 陈红梅 黄勇 江宏 石峰 段淑红 王仁贵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31-138,共8页
目的:探讨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薄层平扫CT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1月至12月我院感染科确诊COVID-19且胸部CT表现阳性的患者153例,所有患者自发病后1~14天行胸部薄层平扫CT检查和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根据患... 目的:探讨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薄层平扫CT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1月至12月我院感染科确诊COVID-19且胸部CT表现阳性的患者153例,所有患者自发病后1~14天行胸部薄层平扫CT检查和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60岁和>60岁)和发病与CT检查的时间间隔(≤7天和>7天)将患者各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表现特征的差异性。结果:153例COVID-19患者中,累及肺部(100%)、血管(93.5%)、气道(73.4%)和胸膜(70.1%),其中年龄组间的对比显示病变数量、部位、大小、容积和束带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与CT检查时间间隔分组患者之间,病变的形态、密度、机化和纤维化以及胸膜受累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薄层平扫CT可明确早期COVID-19的病变位置和范围,对COVID-19的定性诊断和鉴别有一定的特征,即以形态的多样化、胸膜内和血管周分布、肺泡为单元的间质性病变、早期混合性磨玻璃影常伴明显的机化和纤维化、胸膜局限性增厚而胸水极少等有助于COVID-19的诊断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高分辨率
下载PDF
重度腋臭双小切口微创根治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韩焱福 陶然 杜雪梅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比较腋皱襞平行双小切口与单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微创根治重度腋臭的临床效果,并明确重度腋臭患者腋窝大汗腺的组织学深度。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整形外科门诊收治的重度腋臭患者54例,其中行双小切口大汗腺... 目的比较腋皱襞平行双小切口与单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微创根治重度腋臭的临床效果,并明确重度腋臭患者腋窝大汗腺的组织学深度。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整形外科门诊收治的重度腋臭患者54例,其中行双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27例(试验组),单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27例(对照组),试验组中随机选取6例患者行腋窝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2组术后治疗有效率及术后血肿、表皮坏死、切口裂开、感染及瘢痕等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有效率为100%(27/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24/27)(P<0.05),而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3/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9/2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检查显示,大汗腺分泌部集中分布于真皮下方与脂肪交界区及0.5 cm内脂肪浅层,脂肪深层未观察到大汗腺结构。结论腋皱襞平行双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微创根治重度腋臭,术式实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术中修剪大汗腺的深度应达皮下脂肪层0.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顶泌汗腺 腋臭 治疗结果 病理
原文传递
讲授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结合思维导图在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崔力方 昌红 李雁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981-981,F0003,共2页
21世纪以来,精准医学飞速发展,多学科会诊模式逐渐兴起,临床病理学在其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具有更强临床思维能力的优秀的住院医师。2018-09,国家教育部、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 21世纪以来,精准医学飞速发展,多学科会诊模式逐渐兴起,临床病理学在其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具有更强临床思维能力的优秀的住院医师。2018-09,国家教育部、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指出在医学教育中要提升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开展基于问题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思维导图 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共识 被引量:12
6
作者 董周寰 +10 位作者 段敏刚 高颖 郭蕾 贾玲 李喆 刘莉 王琼 王伟 武莎斐 朱风伟 周立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7-681,共5页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是临床病理检测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分子细胞遗传学诊断技术,在标本处理、检测步骤、结果判读、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实现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降低室间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辅助病理诊断...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是临床病理检测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分子细胞遗传学诊断技术,在标本处理、检测步骤、结果判读、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实现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降低室间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辅助病理诊断和预测临床靶向治疗的疗效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检测技术 分子细胞遗传学 原位杂交检测 诊断技术 病理检测 标本处理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带教规培病理住院医师发现的问题并浅谈解决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崔力方 王大业 +1 位作者 昌红 阿民布和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5期13-14,共2页
病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具有内容庞杂、理论抽象等特点,因此病理住院医师在规培过程中会存在诸多问题,而带教老师要在带教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将其培养成合格的病理医生。
关键词 病理学 规培 解决问题
下载PDF
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病理机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茹 姬忠贺 +1 位作者 张颖 李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8-203,共6页
胃肠道癌腹膜转移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最大难题,解决该难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基本掌握分子病理学机制,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每一例患者诊治的临床决策过程中,做到"防""治&... 胃肠道癌腹膜转移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最大难题,解决该难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基本掌握分子病理学机制,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每一例患者诊治的临床决策过程中,做到"防""治"并举,积极预防、主动治疗。与临床治疗决策密切相关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有4点:(1)腹腔游离癌细胞或微癌灶定植于腹膜,对腹膜间皮细胞造成不可逆病理性损害;(2)定植的癌细胞进一步侵袭腹膜特定结构乳斑,启动加速侵袭性生长过程;(3)腹膜间质纤维化过程加重腹膜的结构性破坏;(4)癌细胞与乳斑中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腹膜转移癌生长的容受性免疫微环境。这4条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构成腹膜转移发展的恶性循环。临床医生只要准确把握这4点,就有可能掌握临床诊治决策先机,将应对性被动治疗变为预防性主动治疗,改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临床诊治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腹膜转移 病理机制 乳斑 间皮细胞 容受性免疫微环境
原文传递
黏液样脂肪肉瘤15例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继新 崔力方 +4 位作者 昌红 张建英 沈兵 郭洋 曲丛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黏液样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5例黏液样脂肪肉瘤进行染色,观察其影像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患者术前CT显示肿物为界限清楚的低密度影,MRI显示SE T1WI上为低信号,而T2WI上为明显高信号... 目的探讨黏液样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5例黏液样脂肪肉瘤进行染色,观察其影像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患者术前CT显示肿物为界限清楚的低密度影,MRI显示SE T1WI上为低信号,而T2WI上为明显高信号,类似于水的密度或信号,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不易分辨肿物性质。组织学形态:由不同成熟阶段的脂肪母细胞、黏液样基质及毛细血管网组成,部分区域具有"肺水肿样"特征。免疫表型:脂肪母细胞S-100阳性,免疫组化标记CD34可见"鸡爪样"的小血管。结论黏液样脂肪肉瘤影像学特征往往表现为低密度水肿样影像,诊断无特异性,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黏液样 病理学 CT MRI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中CD11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全 韩一丁 +1 位作者 昌红 刘红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观察CD117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ACC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分析,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D117的表达。结果男性33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6.8岁。癌组织... 目的观察CD117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68例ACC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分析,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D117的表达。结果男性33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6.8岁。癌组织位于眼眶21例,鼻腔鼻窦23例,其它部位24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75.92%,10年生存率为11.61%。组织学形态多以筛状及管状结构为主。49例可见神经、脉管或骨侵犯。组织学形态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36)。CD117在92.6%ACC的腺上皮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451);CD117在42.6%ACC的肌上皮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21),与预后无直接相关(P=0.133)。结论 ACC患者的5年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明显降低。CD117在肌上皮中过度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间接提示ACC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肿瘤 CD117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对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姬巍 董健 +8 位作者 昌红 杜雪梅 彭洪 谢洪 赵爱民 闫巍 白娟 彭振兴 尹金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5-1002,共8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关联性,阐明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因PTC在本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关联性,阐明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因PTC在本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和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和位置;病理学资料,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和包膜侵犯,瘤周纤维包裹,检出砂粒体,脉管和神经受累。检测PTC组织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与PTC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关联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共选择PTC患者321例,其中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29例(40.2%)。279例(86.9%)患者伴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但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PTC淋巴结转移无关联(P>0.05)。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最大径、甲状腺双侧叶多原发灶、检出砂粒体和脉管受侵有关联(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年龄(OR=0.729,95%CI:0.600~0.885)、肿瘤最大径(OR=1.796,95%CI:1.326~2.433)、原发灶数量(OR=1.947,95%CI:1.225~3.096)、检出砂粒体(OR=2.578,95%CI:1.037~6.409)和脉管受侵(OR=8.856,95%CI:1.929~40.656)是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论: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原发灶数量、检出砂粒体和脉管受侵有关联,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V600E基因 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腹膜后肿瘤1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石峰 昌红 陈奕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各肿瘤所占比例及其相关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腹膜后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12例腹膜后肿瘤中脂肪组织源性肿瘤34例(30.36%),周围神经源性肿瘤18例(16.07%),副神经节瘤8例(7....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各肿瘤所占比例及其相关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腹膜后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12例腹膜后肿瘤中脂肪组织源性肿瘤34例(30.36%),周围神经源性肿瘤18例(16.07%),副神经节瘤8例(7.14%),神经外胚层肿瘤6例(5.36%),纤维母细胞性及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2例(10.71%),平滑肌肉瘤11例(9.82%),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6例(5.36%),淋巴瘤4例(3.57%),胃肠间质瘤3例(2.68%),生殖细胞肿瘤3例(2.68%),淋巴管瘤4例(3.57%),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0.89%),良性尿生殖源性囊肿1例(0.89%),复合型肉瘤1例(0.89%)。其中4例良性肿瘤分别于术后8个月、35个月、25年和27年复发。恶性肿瘤中44例复发(45.45%在1年内复发,70.45%在2年内复发),其中2例死亡。结论 112例腹膜后肿瘤中良性肿瘤20例(17.86%),恶性肿瘤92例(82.14%)。其中脂肪源性肿瘤最多见,神经源性肿瘤其次,第三为纤维母细胞性及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软组织肿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类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闫风彩 陈奕至 +3 位作者 周全 杜雪梅 高颖 昌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观察和分析2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类癌病例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的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卵巢类癌均伴有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成分,例1为妊娠合并卵巢畸...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观察和分析2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类癌病例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的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卵巢类癌均伴有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成分,例1为妊娠合并卵巢畸胎瘤,类癌成分呈岛状、巢团状生长;例2畸胎瘤合并卵巢甲状腺肿类癌,镜下甲状腺组织与类癌相互交织,类癌呈梁索状、岛状生长;2例瘤细胞核呈典型"胡椒盐样",染色质细腻,核分裂不明显。免疫组化:Cg A、Syn、CD56和CK均(+);例2类癌区CK19(+),TTF-1(-)。结论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卵巢类癌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类癌 卵巢肿瘤 甲状腺肿类癌
下载PDF
肿瘤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14
作者 魏伯俊 申虹 +6 位作者 王佳 邢小平 童冠圣 昌红 周全 姜涛 刘勇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61-864,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甲状旁腺肿瘤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疗效。22例患者中男9例,女13例。首次接受手术治疗15例,均在正常组织内切除肿瘤,如提示恶性肿... 目的 探讨肿瘤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甲状旁腺肿瘤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疗效。22例患者中男9例,女13例。首次接受手术治疗15例,均在正常组织内切除肿瘤,如提示恶性肿瘤,则在解剖喉返神经后将肿瘤同邻近的甲状腺组织及同侧气管食管沟淋巴结一并切除。对7例外院术后复发性甲状旁腺癌患者切除局部肿瘤同时行不同区域淋巴清扫术。对术后缺损器官一期修复。术中行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监测,5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结果术后病理示甲状旁腺瘤14例,甲状旁腺癌8例,其中伴淋巴转移4例。22例次手术后PTH于术后2h内恢复正常,高钙血症均于术后48h内消失,1例肿瘤定位困难而行试验性颈部手术者PTH值无下降。术后发生左颈部淋巴管瘘和食管瘘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另有胸骨愈合不良1例。预防性气管切开者出院时均拔管。首治患者除1例甲状旁腺瘤患者出院后1周死于低钙血症亡外,其余随诊12~40个月,PTH和血钙均在正常值范围。6例外院术后多次复发且侵犯上消化呼吸道患者中3例随诊16~34个月PTH和血钙均在正常范围,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8个月再次局部复发,另1例复发性甲状旁腺癌患者术后P11H及血钙维持正常44个月后再次升高,术后52个月死于高钙血症。结论甲状旁腺肿瘤宜行局部扩大切除并常规术中监测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肿瘤 耳鼻喉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全 昌红 +2 位作者 韩一丁 高颖 刘红刚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问4例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p53、...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问4例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p53、Ki-67;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c-ye基因。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5.5岁。2例分别于术后29个月、17个月死亡;1例术后23个月发生多处转移带瘤存活(随访26个月);1例存活(随访3个月)。高级别转化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低分化腺癌或未分化癌形态。异型性明显的肿瘤细胞连接成片,面积超过一个低倍视野;核质比明显增高;核仁及核分裂象易见(8-25/10HPF)。2例出现粉刺样坏死,3例出现多灶钙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转化区域SMA和p63阳性肌上皮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或消失,p53强阳性,Ki-67阳性指数增高。4例均未出现c-myc基因扩增或分离。结论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组织病理学改变有显著特征,肌上皮减少,甚至消失,生物学行为差。c-mye基因突变可能不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 细胞转化 肿瘤 基因 MYC
原文传递
综合影像学诊断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春燕 王仁贵 +6 位作者 沈丽辉 岳云龙 文哲 童冠圣 沈文彬 石峰 陈孝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27侧下肢肢体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DLG)、造影后CT、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其中4例接受盆腔MR扫描,11例接受下肢MR扫描。结... 目的探讨下肢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27侧下肢肢体乳糜反流性淋巴水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DLG)、造影后CT、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其中4例接受盆腔MR扫描,11例接受下肢MR扫描。结果 DLG示26例患者可见下肢乳糜反流,26例胸导管出口不同程度受阻;造影后CT所见与其基本吻合。核素淋巴显像显示27侧下肢肢体淋巴肿,伴9例阴囊淋巴水肿,19例胸导管出口梗阻;21例接受单侧淋巴显像,均证实乳糜反流存在。MRI示下肢、盆壁水肿呈网格状长T2信号。结论 DLG及核素淋巴显像可直接、动态显示淋巴系统异常;DLG后CT可弥补二者空间分辨力较低的缺陷,并可清晰显示周围组织的情况。MRI可以明确肢体淋巴水肿的部位及范围,鉴别水肿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反流 淋巴水肿 淋巴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显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循证医学和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临床病理科见习中的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全 李文斌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380-380,382,400,共3页
病理学是连接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组织病理学形态为核心、以记忆为主要手段。随着医学各学科间的紧密交融,我们试图通过"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及"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病理学是连接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组织病理学形态为核心、以记忆为主要手段。随着医学各学科间的紧密交融,我们试图通过"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及"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补充,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教学模式 见习
下载PDF
国际腹膜癌治疗指南: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化疗临床路径 被引量:10
18
作者 Paul HSugarbaker 杨智冉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41-551,共11页
腹膜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肿瘤来源较广泛,开展规范化治疗对腹膜癌患者至关重要。腹膜表面肿瘤协作组国际联盟(Peritoneal Surface Oncology Group International,PSOGI)制订了腹膜癌临床指南,本文为国际腹膜癌治疗指南中文版,... 腹膜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肿瘤来源较广泛,开展规范化治疗对腹膜癌患者至关重要。腹膜表面肿瘤协作组国际联盟(Peritoneal Surface Oncology Group International,PSOGI)制订了腹膜癌临床指南,本文为国际腹膜癌治疗指南中文版,该指南共分四部分:术前评估、腹膜癌手术、腹膜癌化疗及临床路径。其中,术前评估主要包括术前CT检查、预后评估模型、诊断性腹腔镜探查、腹膜癌指数及细胞减灭程度评分;腹膜癌治疗原则是以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和围手术期化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但完全CRS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腹膜癌化疗主要包括围手术期化疗及区域性化疗。最后,本指南概述了腹膜癌的临床路径。经PSOGI执行委员会秘书长许可,发表该指南中文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化疗 临床路径
下载PDF
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A9在乳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杜雪梅 昌红 +3 位作者 孙焕英 张建英 高颖 沈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A9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9例乳腺癌患者术前、15例术后血清及10例健康女性血清,12例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应用ELISA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S100A9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 目的:探讨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A9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9例乳腺癌患者术前、15例术后血清及10例健康女性血清,12例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应用ELISA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S100A9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100A9的表达,分析S100A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100A9在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血清S100A9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组(P<0.01),乳腺癌患者术后S100A9血清表达水平降低(P<0.01)。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100A9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和病理类型有关(P<0.01)。S100A9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S100A9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血清和组织中明显升高,表明S100A9可作为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疗效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9 乳腺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20
作者 霍萌 王仁贵 +9 位作者 陈孝柏 张春燕 孙莹 孙磊 温廷国 岳云龙 金延方 童冠圣 沈文彬 崔力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GS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造影后CT、核医学淋巴显像检查;其中5例接受MR检查。... 目的探讨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orham-Stout综合征(GS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直接淋巴管造影,造影后CT、核医学淋巴显像检查;其中5例接受MR检查。结果直接淋巴管造影发现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下肢、下肢及阴囊、会阴、腹壁乳糜反流7例,锁骨下干、纵隔支气管干反流4例,腹膜后、髂窝淋巴管结构紊乱、纡曲、扩张7例。15例CT均发现多发溶骨性骨质破坏,累及椎体及椎体附件9例,髂骨5例,肋骨6例,肩胛骨1例,锁骨1例,肱骨1例,双侧股骨4例,跟骨、距骨1例;7例脾脏增大,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9例胸腔积液,6例腹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核医学淋巴显像发现胸导管出口梗阻8例,下肢、下肢及阴囊、会阴、腹壁乳糜反流6例,锁骨下干、纵隔支气管干反流4例,腹膜后、髂窝淋巴管扩张6例,脾脏多发放射缺损2例。5例MR均发现骨质内多发长T1长T2异常信号,双髂骨3例,腰骶尾椎及椎体附件4例,双股骨2例,跟、距骨1例。结论原发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合并GSS是淋巴系统发育异常的复杂综合征,其影像学表现、尤其是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CT表现具有特异性,对早期诊断本病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发育异常 Gorham-Stout综合征 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淋巴造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