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纪颖 安晓杰 +1 位作者 邓赶飞 李春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就诊的8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就诊的8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面罩或鼻导管吸氧;观察组加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 min、4 h、24 h、48 h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 O2、Pa CO2、p H值)。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及校正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9,P=0.030);观察组在治疗后4 h、24 h、48 h HR、RR、Pa O2、Pa CO2和p H值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4 h、48 h观察组HR和RR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Pa O2、Pa CO2、p H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插管率为4.8%,与对照组(20.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2.4%,与对照组(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及临床症状,稳定病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疗效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老年慢性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纪颖 张洪玉 +1 位作者 安晓杰 邓赶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548-55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并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因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并伴有Ⅱ型呼吸衰竭入院治疗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在采用相同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基础上...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并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因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并伴有Ⅱ型呼吸衰竭入院治疗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在采用相同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观察组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2 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颈静脉的充盈或怒张、肝脏肿大、双下肢水肿、体质量的变化及胸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72 h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HR、RR、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aO_2、PaCO_2)及NT-proBNP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观察组的插管率为4.8%,对照组为9.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死亡率为2.4%,对照组为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P<0.05)。结论采用包括无创正压机械压通气在内的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并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能够更快地纠正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状态,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心功能,降低住院时间,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慢性肺心病 Ⅱ型呼吸衰竭 N末端脑钠素前体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莫西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对COP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PCTCRP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安晓洁 乜庆荣 邓赶飞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956-1959,共4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PCT、CRP的影响。方法:将166例COP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3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PCT、CRP的影响。方法:将166例COP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3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前、后对两组免疫球蛋白、PCT、CRP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Ig A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Ig 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 M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Ig 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CT、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PCT、CRP水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细菌消除率为93.1%,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莫西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可有效改善COP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且具有细菌消除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COP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社区获得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安晓洁 乜庆荣 +2 位作者 邓赶飞 韩雪峰 方晓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68-370,共3页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社区获得性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社区获得性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社区获得性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社区获得性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治疗前及治疗24、48、72 h和7 d后的血气分析、啰音消失时间、气管切开例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气管切开例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24、48、72 h及7 d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是治疗社区获得性SAP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下载PDF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纪颖 安晓杰 邓赶飞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2期1845-184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住院的221例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段分为A、B两组。A组为老年人(65-92岁)126例,B组为中青年人(18-64岁)95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各...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住院的221例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段分为A、B两组。A组为老年人(65-92岁)126例,B组为中青年人(18-64岁)95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各临床指标(意识障碍、血尿素氮大于7 mmol/L、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低血压的发生情况)、CURB-65评分、合并的基础疾病、疗程、费用及死亡率。结果 A组患者意识障碍、血尿素氮大于7 mmol/L、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低血压的发生率及CURB-65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多于B组,且疗程长、费用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AP患者病情重、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疗程长、费用高,因此对于老年CAP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区获得性肺炎 医院费用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糖尿病
下载PDF
7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继萍 乜庆荣 +3 位作者 韩雪峰 刘建伟 杜玉静 李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5期2469-2471,共3页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3月7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住院患者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及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7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3月7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住院患者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及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7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男4例,女3例,均有基础疾病及以“发热”为表现的临床症状,治疗上7例使用奥司他韦联合金花清感颗粒治疗。胸部CT显示6例患者发现双肺多发磨玻璃样阴影,1例患者右肺中叶实变影伴双肺磨玻璃影,1例患者发现单侧少量胸腔积液。结论:奥司他韦联合金花清感颗粒治疗甲型H1N1流感肺炎有效,在甲型H1N1流行季节,对疑似患者,早期口服奥司他韦联合金花清感颗粒可以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肺炎 胸部CT 奥司他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