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内镜手术颈内动脉损伤的紧急处理与接续治疗 被引量:16
1
作者 左可军 徐睿 +3 位作者 赖银妍 杨占泉 张秋航 许庚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颈内动脉损伤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治疗结局,总结临床预防及诊治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回顾性收集1990--2009年国内三家医院在经鼻内镜蝶窦与鞍区手术中发生颈内动脉损伤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疾病包括外伤性...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颈内动脉损伤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治疗结局,总结临床预防及诊治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回顾性收集1990--2009年国内三家医院在经鼻内镜蝶窦与鞍区手术中发生颈内动脉损伤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疾病包括外伤性视神经病变1例、蝶窦黏液囊肿1例、真菌性蝶窦炎1例、鞍区腺样囊性癌1例、垂体瘤1例,分析手术前后的临床诊治经过,从中总结患者病变的临床特征和损伤的经验教训。结果颈内动脉损伤与解剖定位不准、手术操作不当直接相关;损伤部位分别位于海绵窦段(3例)、破裂孔段(1例)、床段(1例);损伤类型包括破裂出血(3例)、海绵窦瘘(1例)、假性动脉瘤(1例)。采用凡士林纱条紧急填塞蝶窦,以及颈内动脉覆膜支架植入(2例)和血管栓塞(2例)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出血;除1例患者术中因出血死亡,其余4例患者均成功救治,无脑、眼部并发症;除1例患者放弃原发疾病治疗外,其余3例患者二次手术或后续处理获得治愈。结论术前重视影像学检查,术中精确定位判断、规范手术操作和果断止血处理,术后积极寻求血管损伤修复的多学科合作,可有效降低颈内动脉损伤及其造成的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耳鼻喉外科手术 蝶鞍 颈内动脉 手术中并发症
原文传递
内镜颅底外科的发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秋航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内镜颅底外科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解剖学特征使内镜颅底外科开始于颅底中线病变的外科治疗。鞍区是最早应用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技术的颅底区域,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学者开始尝试采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而后又用于视神经减... 内镜颅底外科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解剖学特征使内镜颅底外科开始于颅底中线病变的外科治疗。鞍区是最早应用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技术的颅底区域,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学者开始尝试采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而后又用于视神经减压和脑脊液鼻漏修补。张秋航等于1998年在国内率先发表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研究。现已延伸至切除鞍内颅咽管瘤、脑膜瘤、囊肿、鞍区恶性肿瘤及空蝶鞍综合征。目前,内镜经鼻入路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是垂体腺瘤切除的首选和主流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前窝底骨质缺损无骨性重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秋航 冯燕军 +2 位作者 孔锋 陈革 郭宏川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术后大范围骨性缺损行骨性重建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颅前窝底肿瘤伴大范围骨质破坏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肿瘤切除;其未行骨性重建(观察组)30例,行骨性重建加软组织重建(对照组)15例。并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的...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术后大范围骨性缺损行骨性重建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颅前窝底肿瘤伴大范围骨质破坏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肿瘤切除;其未行骨性重建(观察组)30例,行骨性重建加软组织重建(对照组)15例。并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5例,其中观察组脑脊液鼻漏1例,脑脊液鼻漏合并脑膜炎及脑积水2例;对照组钛网从鼻腔脱出1例,移植钛网产生排斥反应1例,均未发生脑脊液鼻漏。随访6~99个月,肿瘤复发5例,其中死亡4例,带瘤生存1例;两组均无迟发性脑脊液鼻漏、脑组织下沉、脑膜脑膨出、空蝶鞍综合征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的颅前窝底骨质缺损没有必要一定重建其骨性结构,仅行软组织重建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颅底重建 颅窝
下载PDF
内镜技术在颅底外科领域的拓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秋航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5-387,400,共4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外科技能的发展,颅底外科早已从第一阶段的裸眼切除颅底肿瘤时代,发展至第二阶段的显微颅底外科时代,进而开始步入第三阶段——影像辅助的微侵袭颅底外科时代。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颅底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被引量:9
5
作者 陈革 张秋航 +4 位作者 郭宏 孔锋 梁建涛 魏宇魁 李茗初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05-408,共4页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方法、疗效、手术指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选择内镜下经鼻入路。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Ⅳ级切除1例。术后视力减退改善4例,加重1例;视野障碍改...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方法、疗效、手术指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选择内镜下经鼻入路。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Ⅳ级切除1例。术后视力减退改善4例,加重1例;视野障碍改善1例,无变化4例;视力视野术后未查1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例,暂时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1例,死亡1例。随访5例,时间6个月~3年,经MRI复查肿瘤均无复发。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是鞍结节脑膜瘤外科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可达SimpsonⅠ级切除的优点。但本方法并不适合所有鞍结节脑膜瘤,需有严格的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经鼻蝶
下载PDF
内镜经口入路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切除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秋航 郭宏川 +7 位作者 王振霖 吕海丽 姬巍 孔锋 李茗初 陈革 梁建涛 鲍遇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经口人路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单纯内镜经口入路切除9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15~61岁;临床表现:舌下神经麻痹8例次,迷走神经麻痹6例次,舌咽神经麻痹3例次,面神经麻... 目的探讨内镜经口人路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单纯内镜经口入路切除9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15~61岁;临床表现:舌下神经麻痹8例次,迷走神经麻痹6例次,舌咽神经麻痹3例次,面神经麻痹1例次,听力下降1例次。结果9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均获得完全切除,且保留了该区域的颅神经功能。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吞咽困难及患侧迷走神经麻痹的并发症外,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术后随访4—29个月,平均14.3个月,所有患者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麻痹均得到了改善和恢复,面神经麻痹和听力下降得到了恢复,舌肌运动获得了改善,但半舌萎缩无明显变化。结论内镜经口入路可以安全、彻底、微创地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并且能够保留和改善后组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耳鼻喉外科手术 神经鞘瘤 颅底肿瘤
原文传递
鼻咽癌颅底转移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韩军 张秋航 +2 位作者 杨治宇 孔锋 高勇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底侵犯和转移的发生规律、途径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病理确诊并经MRI检查发现有颅底侵犯的鼻咽癌病人的MRI资料,对鼻咽癌颅底侵犯方式、发生率及侵犯和转移的解剖部位进行研究。结果本组发生颅底直接侵...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底侵犯和转移的发生规律、途径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病理确诊并经MRI检查发现有颅底侵犯的鼻咽癌病人的MRI资料,对鼻咽癌颅底侵犯方式、发生率及侵犯和转移的解剖部位进行研究。结果本组发生颅底直接侵犯84例(83.2%),颅底转移17例(16.8%)。颅底直接侵犯最易受累的部位依次为蝶窦和鞍底、海绵窦、斜坡、颈内动脉管。颅底转移多发生在颈内动脉管和颈静脉孔区域。结论鼻咽癌早期存在颅底淋巴结转移,通过鼻咽癌颅底侵犯和转移的MRI研究,提高鼻咽癌颅底侵犯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靶区和放疗技术,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以达到提高鼻咽癌病人的生存率,改善其生存质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肿瘤转移 颅底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海绵窦的内镜解剖以及手术入路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剑锋 曲秋懿 +5 位作者 杨大章 韩军 张秋航 Carl H.Snyderman Juan C.Fernandez-Miranda Paul A.Gardner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01-907,共7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海绵窦的解剖特点以及手术入路.方法 6例(12侧)新鲜尸头,有色硅胶灌注血管.行内镜经鼻-蝶入路和经筛-翼-蝶入路,完成蝶窦开放,蝶窦后壁切除,翼突部分切除和蝶窦外侧壁切除.充分暴露海绵窦及其周围结构.应用Stroz Imag... 目的 探讨内镜下海绵窦的解剖特点以及手术入路.方法 6例(12侧)新鲜尸头,有色硅胶灌注血管.行内镜经鼻-蝶入路和经筛-翼-蝶入路,完成蝶窦开放,蝶窦后壁切除,翼突部分切除和蝶窦外侧壁切除.充分暴露海绵窦及其周围结构.应用Stroz Image l高清系统采集图像.结果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穿行海绵窦将海绵窦分为5个部分,即内侧海绵窦、外侧海绵窦、海绵窦后上腔隙、海绵窦后下腔隙和海绵窦前下腔隙.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的分支包括:脑膜垂体干、McConnell包膜动脉和下外侧干.颅神经Ⅲ、Ⅳ走行于海绵窦外侧壁的上部;颅神经Ⅴ1自Meckel腔向眶上裂斜行;颅神经Ⅵ自海绵窦后下腔隙底部从颈内动脉后膝部的内侧绕行到外侧,穿过海绵窦窦腔,向外上前至眶上裂.内镜经鼻海绵窦手术入路分为经蝶-鞍-内侧海绵窦入路(颈内动脉内侧入路)和经筛-翼-蝶-外侧海绵窦入路(颈内动脉外侧入路).前者可以暴露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的内侧部,部分海绵窦后上、后下腔隙.后者可以暴露海绵窦前下腔隙、外侧海绵窦以及外侧壁的颅神经.结论 海绵窦的解剖非常复杂,颈内动脉以及颅神经Ⅲ、Ⅳ、Ⅴ1、Ⅵ穿行其内,与周同重要静脉窦相交通.熟悉掌握内镜下海绵窦解剖以及手术入路对于内镜下处理海绵窦以及海绵窦相关的病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内窥镜检查 耳鼻喉外科手术 颅底 蝶鞍 解剖学 局部
原文传递
伴颅高压的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宏川 张秋航 +1 位作者 陈革 孔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入路修补颅高压导致脑脊液鼻漏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高压导致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鼻漏持续5~150d,平均30d;鼻漏量≥300ml/d4例,鼻漏量<300ml/d4例;伴颅内感染6例,无颅内感染2例。所有病人均采用...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入路修补颅高压导致脑脊液鼻漏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高压导致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鼻漏持续5~150d,平均30d;鼻漏量≥300ml/d4例,鼻漏量<300ml/d4例;伴颅内感染6例,无颅内感染2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修补,并结合降颅压治疗。结果配合多次腰椎穿刺,反复修补4次成功1例,1次修补成功4例;配合腰大池引流及永久性脑室-腹腔分流术修补2次成功3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内镜经鼻入路辅以腰椎穿刺放液、腰大池引流甚或永久性脑室-腹腔分流术有助于伴有颅高压的脑脊液鼻漏修补术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 颅内高压 神经内镜 围手术期医护
下载PDF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切除侵犯斜坡的垂体瘤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海丽 张秋航 +1 位作者 严波 孔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切除侵犯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侵犯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其中侵犯双侧斜坡旁颈内动脉10例,侵犯右侧斜坡旁颈内动脉4例,侵犯左侧斜坡旁颈内动脉3例;均采用内镜下扩大经鼻... 目的探讨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切除侵犯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侵犯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其中侵犯双侧斜坡旁颈内动脉10例,侵犯右侧斜坡旁颈内动脉4例,侵犯左侧斜坡旁颈内动脉3例;均采用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手术切除。结果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3例。疗效经综合评价:治愈13例,控制1例,改善3例。术前6例视力障碍的病人,术后恢复正常3例,明显改善2例,无改善1例。术后并发甲状腺危象1例,脑脊液鼻漏2例,一过性尿崩症1例,脑梗死1例。17例病人获随访3~88个月,平均34个月。肿瘤复发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适用于切除侵犯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神经内镜 颅窝 手术入路 经鼻
下载PDF
内镜经鼻岩尖手术中序贯性组合式解剖标志的确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孔锋 张秋航 +2 位作者 魏宇魁 陈革 张智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6-419,共4页
目的确立内镜经鼻岩尖手术中序贯性组合式的解剖标志。方法通过内镜经鼻入路对3具(6侧)新鲜冰冻尸颅及5具(1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进行岩尖区解剖,观察入路过程中的解剖标志并拍照和摄像记录。结果内镜经鼻岩尖手术可按照入路... 目的确立内镜经鼻岩尖手术中序贯性组合式的解剖标志。方法通过内镜经鼻入路对3具(6侧)新鲜冰冻尸颅及5具(1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进行岩尖区解剖,观察入路过程中的解剖标志并拍照和摄像记录。结果内镜经鼻岩尖手术可按照入路过程分为5阶段,即鼻腔、鼻咽、鼻窦、翼腭窝、岩尖阶段。每一步骤中均可找到一组相对固定、在术中可作为路标的标志,分别为:鼻腔阶段标志、鼻咽阶段标志、蝶窦阶段标志、筛窦阶段标志、上颌窦阶段标志、翼腭窝阶段标志及岩尖阶段标志。结论内镜经鼻岩尖手术可根据术中依次涉及的腔隙,在每个阶段中参照一组解剖标志,而不是单一标志进行下一步操作。参照这些序贯性组合式的解剖标志,可精确和安全地进行内镜经鼻岩尖区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解剖 颅底
下载PDF
内镜经鼻岩尖区手术的解剖及临床 被引量:4
12
作者 孔锋 张秋航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436,共3页
常见尖病变有胆脂瘤、胆固醇肉芽肿、神经纤维瘤、脑膜瘤、脊索瘤、转移瘤和真菌性炎症,其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是外科治疗。
关键词 岩尖区 临床 解剖 手术 内镜 胆固醇肉芽肿 神经纤维瘤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内镜经口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型舌下神经鞘瘤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秋航 郭宏川 +5 位作者 孔锋 陈革 李銘初 梁建涛 鲍遇海 凌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经口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型舌下神经鞘瘤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内外沟通型舌下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舌下神经麻痹12例,迷走神经麻痹8例。舌咽神经麻痹4例。本组均采用单纯内镜经口入路切除肿瘤。结果12例... 目的探讨内镜经口入路切除颅内外沟通型舌下神经鞘瘤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内外沟通型舌下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舌下神经麻痹12例,迷走神经麻痹8例。舌咽神经麻痹4例。本组均采用单纯内镜经口入路切除肿瘤。结果12例舌下神经鞘瘤均获得全切除,且保留了该区域的脑神经。术后出现暂时性吞咽困难及病侧迷走神经麻痹1例,于术后3个月恢复;脑脊液漏并发脑膜炎1例,经抗炎治疗,并于术后16d行经口入路2次修补治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随访6-37个月,病人手术前后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麻痹均改善和恢复,舌肌运动改善,半舌萎缩无明显变化;无复发病例。结论内镜经口入路使用囊内切除肿瘤方法可安全、彻底、微创切除颅内外沟通型舌下神经鞘瘤,并能保留和改善后组脑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舌下神经 颅底 手术入路 经口 神经内镜
下载PDF
内镜经口入路齿状突切除治疗颅底凹陷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秋航 严波 +4 位作者 郭宏川 孔锋 王振林 刘俊其 陈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伴颈枕融合的内镜经口入路切除齿状突治疗颅底凹陷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具有难以缓解的延颈髓交界区压迫症状病人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颈痛、肢体感觉异常、脊髓性四肢轻瘫。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后半脱位的游离齿状... 目的探讨不伴颈枕融合的内镜经口入路切除齿状突治疗颅底凹陷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具有难以缓解的延颈髓交界区压迫症状病人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颈痛、肢体感觉异常、脊髓性四肢轻瘫。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后半脱位的游离齿状突压迫颈枕交界区。病人均在没有颈枕后固定和骨性融合的情况下实施内镜经口入路齿状突切除术。结果病人经单纯内镜经口齿状突切除术后均成功获得颈枕交界区减压,且术后清醒即拔除麻醉插管,未行气管切开或术后置入胃管。本组病例术后未出现鼻咽反流、脑脊液漏、局部感染或脑膜炎等术后并发症。术后CT和MRI显示齿状突全切除和颈枕交界区充分减压。随访1~5年,未见颈枕交界区不稳定,且病人神经功能均显著恢复。结论内镜经口入路是到达寰椎和齿状突最近、最直接的手术入路。该入路在实现齿状突完全切除、颈枕交界充分减压的同时,不需要行颈枕后固定及融合,不要求气管切开,不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 神经内镜 手术入路 经口
下载PDF
内镜经鼻手术对视觉受损的颅底肿瘤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振霖 张秋航 +5 位作者 李茗初 严波 魏婷婷 彭舒娅 李谱 曹连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4-250,共7页
目的评价术前存在视功能障碍的颅底肿瘤患者在内镜经鼻手术后的视功能结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153例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颅底外科中心术前有视功能障碍的颅底肿瘤患者,收集采用内镜经... 目的评价术前存在视功能障碍的颅底肿瘤患者在内镜经鼻手术后的视功能结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153例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颅底外科中心术前有视功能障碍的颅底肿瘤患者,收集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之后的治疗结果。使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前和术后的视功能状况及可能影响视功能康复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肿瘤全切率为85.6%。女性患者的术后视功能康复有效率(86.1%)高于男性(73.9%);良性肿瘤者(90.2%)高于恶性肿瘤者(20.0%);无视神经萎缩组(97.1%)高于有视神经萎缩组(51.2%);急性患者(96.6%)高于慢性患者(80.0%)。以上因素各组间的视功能康复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49、87.860、79.757、4.745,P值均〈0.05)。其中,肿瘤的性质和视神经萎缩与否对术后视功能康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值分别为18.597和35.623,P值均〈0.001)。结论内镜经鼻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可改善多数患者的视功能,在患者尚未出现视神经萎缩之前的早期阶段开展治疗,可能对保存和改善其视功能有较大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视觉 双眼 内窥镜检查 耳鼻喉外科手术 肿瘤
原文传递
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斜坡脊索瘤的诊断及内镜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锋 张秋航 曲秋懿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的斜坡脊索瘤的诊断及内镜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的斜坡脊索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内镜下确诊,并行内镜经鼻入路肿瘤切除术及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脑脊液... 目的探讨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的斜坡脊索瘤的诊断及内镜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的斜坡脊索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内镜下确诊,并行内镜经鼻入路肿瘤切除术及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脑脊液鼻漏均修补成功。随防17~22个月,无肿瘤及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对于斜坡脑脊液鼻漏应高度警惕脊索瘤的存在,内镜下经鼻入路既是术中发现病变的手段,又是切除斜坡病变及行脑脊液鼻漏修补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脑脊液鼻漏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内镜经鼻侧颅底手术相关骨性标志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锋 张秋航 梁朝辉 《解剖与临床》 2011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研究与内镜经鼻入路侧颅底手术相关的骨性解剖标志,掌握颅底腹侧面骨性解剖标志间的距离,以完善内镜经鼻侧颅底手术技术.方法:利用成人干性颅骨标本51具,测量内镜经鼻侧颅底手术相关的骨性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并比较各测量项目... 目的:研究与内镜经鼻入路侧颅底手术相关的骨性解剖标志,掌握颅底腹侧面骨性解剖标志间的距离,以完善内镜经鼻侧颅底手术技术.方法:利用成人干性颅骨标本51具,测量内镜经鼻侧颅底手术相关的骨性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并比较各测量项目左右两侧之间的差异.结果:各测量指标左右两侧对比,卵圆孔后缘-岩骨前缘左侧大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柱-破裂孔外侧缘右侧大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其它各项左右两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圆孔后缘骨板变异很大,其中卵圆孔后方未闭合者2侧( 1.96%),与岩骨融合者1侧(0.98%);颈内动脉管腹侧为骨质缺损的大裂开者1例2侧(1.96%),颈内动脉管腹侧前下壁骨质薄、有裂隙者1侧(0.98%).结论:颅底腹侧骨性标志的解剖观测为内镜经鼻侧颅底手术提供形态及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内镜 解剖 测量
原文传递
内镜经蝶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视力保护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宏川 郭海涛 +1 位作者 张秋航 凌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经蝶手术治疗伴视觉障碍鞍区病变的手术操作技巧,提高治疗视觉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内镜经蝶手术治疗伴视觉障碍鞍区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影像学资料,术中操作技巧和所见鞍膈形态。... 目的探讨内镜经蝶手术治疗伴视觉障碍鞍区病变的手术操作技巧,提高治疗视觉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内镜经蝶手术治疗伴视觉障碍鞍区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影像学资料,术中操作技巧和所见鞍膈形态。及术后视觉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60例,次全切除8例。随访6-36个月,术前病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者,术后1个月均基本恢复;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对鞍区病变的视力保护,术前预估鞍膈的病理形态非常重要,术中避免直接对视神经及血管结构的操作,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病人视觉障碍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蝶鞍 手术入路 经鼻蝶 神经内镜
下载PDF
临床型颅底外科研究生教学培养的探索和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振霖 张名霞 +3 位作者 张慧智 吕海丽 苏金霏 张秋航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61-263,共3页
颅底外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涉及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颌面外科的交叉学科。近20年来,随着外科理念、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变革,颅底外科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从而吸引了对这一前沿学科有兴趣的医学研究生进行... 颅底外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涉及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颌面外科的交叉学科。近20年来,随着外科理念、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变革,颅底外科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从而吸引了对这一前沿学科有兴趣的医学研究生进行颅底外科的学习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外科 临床医学 研究生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内镜经鼻入路治疗侵犯斜坡硬膜内外沟通型脊索瘤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秋航 孔锋 +1 位作者 郭宏川 陈革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2-546,共5页
目的 总结采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切除斜坡硬膜内外沟通型脊索瘤的初步经验及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们采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其中有4例联合了内镜经口入路)对7例斜坡硬膜内外沟通型脊索瘤患者实施了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采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切除斜坡硬膜内外沟通型脊索瘤的初步经验及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们采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其中有4例联合了内镜经口入路)对7例斜坡硬膜内外沟通型脊索瘤患者实施了外科治疗.其中2例为斜坡脊索瘤术后复发侵犯斜坡硬膜内,1例为放疗及伽马刀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的病例.本组中男4例,女3例;年龄8~62岁,中位年龄25岁.临床症状:头颈痛2例次,复视2例次,鼻塞1例次,脑脊液鼻漏2例次,行走不稳2例次,声嘶2例次.结果 6例为完全切除,1例为次全切除.术后随访3~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全切的6例中有1例复发,带瘤生存至今.次全切除的1例没有再接受治疗,于术后10个月死于病情进展.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的脑脊液鼻漏外,其他患者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经鼻入路可以处理斜坡硬膜内外沟通型脊索瘤,该入路外科创伤小,视觉效果好,对深部解剖结构辨认清晰,双人双侧鼻腔操作可以较好地显露和处理病变.但该入路对术者的颅底解剖知识、内镜外科技术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均有极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脊索瘤 颅底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