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地区股骨上段骨折风险阈值研究
1
作者 朱文艺 王坤正 +3 位作者 刘凯 王瑞 洪刚 郭子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5-669,共5页
目的找出最佳的预测老年人群股骨上段骨折风险的方法。方法利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和其他工具,测量30具尸体骨右侧股骨上段的骨密度、几何形态以及股骨上段极限强度。然后,通过物理公式分析摔倒时股骨上段的受力情况。结果 (1)女性各... 目的找出最佳的预测老年人群股骨上段骨折风险的方法。方法利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和其他工具,测量30具尸体骨右侧股骨上段的骨密度、几何形态以及股骨上段极限强度。然后,通过物理公式分析摔倒时股骨上段的受力情况。结果 (1)女性各项参数多数低于男性。(2)股骨颈骨密度与股骨上段载荷之间的相关性最佳(r2=0.807),推导出预测股骨上段骨折风险回归方程。(3)股骨颈宽度与股骨上段极限强度的相关性较好。(4)推导出骨折风险阈值。结论 (1)陕西地区老年人股骨上段骨折发生率较低,与体型小导致摔倒时的暴力低有关。(2)股骨颈骨密度为较好的骨折风险预测指标。与几何形态结合可提高预测能力。(3)通过骨折风险阈值公式早期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段载荷 骨密度(BMD) 股骨上段几何形态 双能X线吸收测定(DEXA) 股骨上段骨折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特点及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立辉 安立琨 +3 位作者 柳伟 孔晓川 藏磊 王瑞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治疗特点及手术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12例髋部骨折患者(年龄≥65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术前有91%患者有内科合并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 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治疗特点及手术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12例髋部骨折患者(年龄≥65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术前有91%患者有内科合并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术后1年死亡率21.4%,术后1年存活病例中47.6%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至伤前状况.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伤前健康状况(OR=13.36,P=0.047)、术后肺部并发症(OR=18.33,P=0.007)、术后并发症数量(OR=15.14,P=0.025)、肾衰竭(OR=11.26,P=0.034)是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疾病多,采取恰当的围术期处理、麻醉手术方法及康复治疗,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取得良好的预后.伤前健康状况、术后肺部并发症、并发症数量、肾衰竭是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围术期处理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经前正中切口结合L型解剖锁定板治疗Rü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立辉 柳伟 +4 位作者 孔晓川 安立琨 臧磊 李健 王瑞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0-494,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前正中切口结合胫骨干骺端L型解剖锁定板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例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5例;年龄23 ~76岁,平均48.1岁;骨折按照Ruedi-A... 目的 探讨经前正中切口结合胫骨干骺端L型解剖锁定板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例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5例;年龄23 ~76岁,平均48.1岁;骨折按照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8例,Ⅲ型10例;闭合性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6例,合并踝关节脱位4例.开放性骨折一期进行腓骨复位和内固定结合内侧胫骨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二期(平均10d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后再进行胫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闭合性骨折均延期手术,先采用后外侧切口进行腓骨复位和内固定,接着采用前正中切口进行胫骨chaput结节的复位和固定.中柱关节面以及内侧柱骨块参照chaput结节进行复位,以胫骨干骺端L型解剖锁定板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 ~ 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按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评定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4例,复位可4例;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时间为14周;踝关节功能按Mazur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6例,可2例.结论 延期经前正中切口结合胫骨干骺端L型解剖锁定板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愈合率高、切口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恢复踝关节外侧柱的稳定性在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固定术 骨板 脱位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程跃飞 孔晓川 +1 位作者 王巍峰 倪宏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02-1504,1508,共4页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OVCF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PVP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两组均给予血塞通冻干粉、仙灵骨葆胶囊、钙尔奇治疗;在此基...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OVCF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PVP治疗)和对照组(保守治疗),两组均给予血塞通冻干粉、仙灵骨葆胶囊、钙尔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麻醉后X线正位透视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入患椎椎体前1/3处,并注入骨水泥;对照组给予卧硬板床,药物进行镇痛、镇静,患椎体处放置复位软垫,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高度,3天后疼痛缓解者采用5点支撑拱腰法给予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Cobb's角均较治疗前减少,椎体高度较治疗前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1个月后Cobb's角和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具有疗程短、迅速缓解疼痛及恢复功能等优点,与保守治疗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别,同时PVP有发生骨水泥外漏并发症的可能,所以临床应该合理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保守治疗 骨水泥注入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瑞 李健 +4 位作者 柳伟 杨立辉 安立琨 孔晓川 洪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9例,女14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1.3岁,接受MIPPO结合LPHP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0个月(6~12... 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9例,女14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1.3岁,接受MIPPO结合LPHP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0个月(6~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Neer氏评分示肩关节功能优11例,良10例,可2例,总优良率为91.3%,三角肌肌力5级.无感染及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结论 MIPPO结合LPHP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能够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骨折 老年 微创技术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结合长型肱骨近端锁定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中上段骨折 被引量:9
6
作者 杨立辉 王瑞 +6 位作者 柳伟 安立琨 孔晓川 李健 洪刚 朱文艺 郭子城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长型肱骨近端锁定板经肱骨外侧入路微创固定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中上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使用长型肱骨近端锁定板经肱骨外侧人路微创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中上段骨折。根据AO/OTA分型:B型5例,C... 目的探讨长型肱骨近端锁定板经肱骨外侧入路微创固定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中上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使用长型肱骨近端锁定板经肱骨外侧人路微创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中上段骨折。根据AO/OTA分型:B型5例,C型8例。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采用Constanv 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健侧、患侧肩关节进行评分,同时计算患侧评分占健侧评分的百分比。结果手术时间(96.1±13.1)min,出血量(153.4±45.8)ml。13例伤口全部Ⅰ期愈合,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10.5±3.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1.7±1.8)周;骨折端无移位,螺钉无松动、拔出及断钉,无肱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时,患侧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155.7±9.7)°。患侧在末次随访时平均(81±6.0)分;患侧评分占健侧百分比(89.3--4-5.8)%;优良12例,满意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结合长型肱骨近端锁定板外侧人路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可以提供稳定的固定,损伤小,可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较高,更适合于粉碎性或骨质较差的肱骨干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质疏松 老年性
原文传递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8
7
作者 朱文艺 藏磊 +8 位作者 海涌 李健 孔晓川 周预 安立琨 洪刚 范宁 杜鹏 高艳军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 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的专家共识,旨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的非手术策略. 方法 建立一个由28名国内脊柱领域的专家团队,包括22名脊柱外科专家、3名理疗科专家和3名疼痛科专家,按照德尔菲法(Delphi)对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根... 目的 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的专家共识,旨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的非手术策略. 方法 建立一个由28名国内脊柱领域的专家团队,包括22名脊柱外科专家、3名理疗科专家和3名疼痛科专家,按照德尔菲法(Delphi)对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法,经过多轮筛选和匿名投票,最终确定可用来指导临床的共识项目. 结果 经过两轮匿名投票,最终16项治疗措施被达成共识,8项治疗措施未达成共识. 结论 该16项共识可作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参考,可依据该共识建立相应的流程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技术 神经根病
原文传递
骨科手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外科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焦虑是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为解除或减轻患者手术前的焦虑情绪,于开院伊始,我们对近1000余例患者实施了术前的心理护理。随访15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48份,结果显示:需要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焦虑是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为解除或减轻患者手术前的焦虑情绪,于开院伊始,我们对近1000余例患者实施了术前的心理护理。随访15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48份,结果显示:需要心理护理率95.95%,满意率93.91%。为进一步评价术前患者的焦虑程度,证实术前开展心理护理的必要性,笔者在焦虑自评量表的基础上,根据本科的工作特点,经院内专家护理组研究实践结果,增加了相关的项目,对36位不同病因的患者进行测试,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情绪 骨科手术 心理护理 评估 焦虑自评量表 心理应激源 手术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带线锚钉在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程跃飞 孔晓川 +1 位作者 王巍峰 倪宏杰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锚钉组和髌骨下极切除组各2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逐层切开分离显露骨折断端,分别采用带...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锚钉组和髌骨下极切除组各2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逐层切开分离显露骨折断端,分别采用带线锚针和髌骨下极切除术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及合适的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锚钉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明显优于髌骨下极切除组的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5.6±1.3)个月,未见血管及神经等损伤,其中锚钉组于术后第7天出现1例锚钉松动脱出,经二次手术置入2枚锚钉固定,术后一期愈合。髌骨下极切除组出现屈膝困难3例,髌股关节炎4例,后期行保守治疗。结论: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保留了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有效的恢复了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带线锚钉 髌骨下极切除术
下载PDF
自制导向器在修复前交叉韧带止点的应用
10
作者 程跃飞 孔晓川 +2 位作者 呼红义 倪宏杰 王巍峰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探讨自制导向器在修复前交叉韧带止点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合并前髁间棘撕脱骨折的男性患者8例,平均年龄(36.1±2.4)岁.患者在切开复位术中运用自制导向器复位髁间棘小... 目的 探讨自制导向器在修复前交叉韧带止点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合并前髁间棘撕脱骨折的男性患者8例,平均年龄(36.1±2.4)岁.患者在切开复位术中运用自制导向器复位髁间棘小骨片,观察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均复位满意,术后进行10~18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其中优5例,良2例,一般1例,差0例,优良率为87.5%;本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同时,运用自制导向器复位髁间棘小骨片,并一期修复前交叉韧带,术中复位准确,术后患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导向器 胫骨近端骨折 髁间棘撕脱骨折 前交叉韧带止点 复位
下载PDF
脊柱侧弯矢状面平衡参数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文艺 藏磊 +3 位作者 海涌 李健 孔晓川 周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三维畸形,严重的侧弯往往需要手术矫正。目前已证实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对于优化手术策略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总体上对这些参数进行分类,便于理解和分析,同时找出目前研究的趋势和进展。[方法]通过检索CNKI、Pu... [目的]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三维畸形,严重的侧弯往往需要手术矫正。目前已证实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对于优化手术策略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总体上对这些参数进行分类,便于理解和分析,同时找出目前研究的趋势和进展。[方法]通过检索CNKI、Pub Med和ELSEVIER数据库,总结近几年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比和分析相关参数。[结果]主要将矢状面平衡参数分为了6个部分:常用的矢状面整体平衡参数;特殊的矢状面整体平衡参数;常用的矢状面局部平衡参数;特殊的矢状面局部平衡参数;常用的骨盆参数;特殊的骨盆参数。[结论](1)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测量方法正逐渐由距离测量向角度和面积测量的变化;(2)多个参数与SVA关系密切;(3)脊柱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矢状面平衡参数。尽管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但大多数参数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支持,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面 矢状面平衡 脊柱 骨盆
原文传递
不同生长棒内固定方式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藏磊 李永刚 +3 位作者 海涌 范宁 杜鹏 袁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棒内固定方式治疗重度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有限元生物力学差异及最佳内固定方式。[方法]选取1例接受单侧生长棒矫形手术的7岁男性EOS患者,并进行层厚为0.625mm的超薄螺旋CT扫描。通过有限元建模方法分别建立该患儿术前(...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棒内固定方式治疗重度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有限元生物力学差异及最佳内固定方式。[方法]选取1例接受单侧生长棒矫形手术的7岁男性EOS患者,并进行层厚为0.625mm的超薄螺旋CT扫描。通过有限元建模方法分别建立该患儿术前(M1)及术后(M2,单侧生长棒和4枚螺钉)的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建立其他4种生长棒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模型(M3,单侧生长棒和8枚螺钉;M4,单侧生长棒、3枚螺钉和1枚椎板钩;M5,双侧生长棒和8枚螺钉;M6,双侧生长棒、6枚螺钉和2枚椎板钩)。收集各有限元模型的椎体、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及生长棒的生物力学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5、M6、M3模型依次具有最佳的生物力学性能。同M2、M3、M4模型相比,M5和M6模型具有更小的椎体位移及应力和更大的生长棒应力。当椎弓根螺钉更换为椎板钩时,椎体位移及应力、其他螺钉及生长棒的应力均会增加。[结论]螺钉固定的双侧生长棒系统最为坚固;螺钉-椎板钩固定系统可以降低内置物的僵硬度;单侧生长棒系统通过增加螺钉数量可以改善其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脊柱侧凸 治疗 有限元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等速肌力康复对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肌力及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倩 高学军 +1 位作者 赵颜红 藏磊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究等速肌力康复对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下肢肌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收治的80例接受TKA的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速肌力组(n=40)、常规... 目的探究等速肌力康复对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下肢肌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收治的80例接受TKA的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速肌力组(n=40)、常规训练组(n=40),常规训练组TKA术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等速肌力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康复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伸屈肌肌力变化,并根据其干预3个月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其康复效果。结果2组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患肢关节活动度较干预前上升,VA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等速肌力组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关节活动度高于常规训练组,其VAS评分低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膝关节屈肌、伸肌峰力矩、总功、单次最大做功量均较干预前升高,等速肌力组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膝关节屈肌、伸肌峰力矩、总功、单次最大做功量均高于常规训练组同期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Lysholm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等速肌力组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Lysholm评分高于常规训练组同期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速肌力组干预3个月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3.02%(46/63),高于常规训练组的46.77%(29/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训练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康复能够促进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关节活动度、疼痛的改善,有助于下肢肌力的提高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力康复 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肌力 康复
下载PDF
关节镜下胫骨骨道联合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成刚 范宁 +2 位作者 陈晓鹏 王金伟 赵卿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骨道联合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骨科并接受关节镜辅助下胫骨骨道联合双排锚钉固定手术治疗的23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骨道联合双排锚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骨科并接受关节镜辅助下胫骨骨道联合双排锚钉固定手术治疗的23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35.5岁(12~55岁);均为单侧损伤(右侧14例,左侧9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根据改良Meyers-Mckeever分型标准:Ⅱ型2例,Ⅲ型18例,Ⅳ型3例。收集并比较术前与术后1个月、12个月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CT的胫骨前坡角(ATSA)并评估骨折复位情况。结果2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3个月(12~52个月)随访。术后2例患者存在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患者骨折未达到解剖复位。患者术后1、12个月的Lysholm评分[(61.4±3.5)、(90.4±4.3)分]、IKDC评分[(69.6±4.2)、(88.5±3.0)分]均较术前[(45.4±6.8)、(49.6±3.9)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SA由术前的4.2°±5.7°恢复到术后1个月的-1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胫骨骨道联合双排锚钉固定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可以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骨折固定术 膝关节 胫骨髁间棘骨折
原文传递
脑梗死后髋部骨折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安立琨 石维强 +1 位作者 杨立辉 柳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后遗症偏瘫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1月获得随访的髋部骨折住院患者79例,伤前有脑梗死后遗症不全瘫者16例,女10例,男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本组随访2个月至1年...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后遗症偏瘫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1月获得随访的髋部骨折住院患者79例,伤前有脑梗死后遗症不全瘫者16例,女10例,男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本组随访2个月至1年,平均10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愈合良好;人工股骨头假体无松动、下沉。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基本恢复到骨折前活动状况。结论脑梗死后遗症不全瘫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特点易发生偏瘫侧髋部骨折,除非患者生命垂危,此类髋部骨折均应手术治疗,对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卧床并发症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症 髋部骨折 偏瘫 手术
下载PDF
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瑞 郭子城 洪刚 《中国病案》 2012年第11期64-66,共3页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的桥梁。临床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把医学生基础阶段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根据骨科临床教学的特点,通过加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的桥梁。临床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把医学生基础阶段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根据骨科临床教学的特点,通过加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及时正确采集病史、规范化骨科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能力、正确的选择影像学检查、准确地阅读影像学资料和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学 教学 质量
原文传递
脊柱骨折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段脊柱 马尾神经损伤 脊髓损伤 全身骨折 生理弧度 颈椎骨折 常见病 活动度
下载PDF
掌背侧联合切口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43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洪钢 孔晓川 王瑞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636-637,共2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生率为0.2%-0.4%。随着我国逐渐步人老龄化社会,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逐渐增多,因此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的骨折病例也相应增多,其中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即colles骨折)占了很大的比例。我院自20...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生率为0.2%-0.4%。随着我国逐渐步人老龄化社会,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逐渐增多,因此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的骨折病例也相应增多,其中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即colles骨折)占了很大的比例。我院自2006-01至2009—10,采用掌侧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10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固定,联合背侧有限切开、异体骨植骨治疗4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联合切口 植骨 锁定钢板
下载PDF
开放性骨折的救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维强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5年第1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救治 生命安全 交通事故 上升趋势 严重程度 骨科医生 发生率
下载PDF
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维强 杨立辉 +5 位作者 李健 柳伟 王瑞 孔晓川 安立琨 洪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适应证及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无瘫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33·7岁,实施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后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9例患...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适应证及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无瘫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33·7岁,实施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后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9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椎体高度和形态得到明显恢复(Cobb角平均改善18°)。经术后平均8·8个月随访,疼痛均消失,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随访Cobb角无明显加大、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术后无神经损伤、假关节形成和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植骨术能及时增加椎体稳定性,有助于患者早期活动,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潜在可能出现继发性神经损害的爆裂性胸腰椎骨折应尽早采取合理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后路固定术 植骨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