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营养支持现状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马则铭 李稼 +2 位作者 罗毅 张辉 张俭 《中国医药》 2017年第7期1118-1120,共3页
随着体外循环手术技术和术后监护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儿围术期的营养支持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重要器官包括胃肠道供血减少,易导致喂养困难和营养不良。体外循环术后,由于全身炎性反应... 随着体外循环手术技术和术后监护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儿围术期的营养支持越来越受到重视。术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重要器官包括胃肠道供血减少,易导致喂养困难和营养不良。体外循环术后,由于全身炎性反应等原因造成代谢紊乱,能量及蛋白质需要量增加,但液体入量受限导致营养受限,加重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并发症及远期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为改善营养状况,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术后早期及远期的生长发育。本文回顾总结了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营养支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营养支持
下载PDF
不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室间隔缺损婴儿麻醉诱导期间局部肾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谢芳 廖海燕 +4 位作者 欧阳川 谢思远 汪晓楠 刘晨 马骏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761-765,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室间隔缺损(VSD)婴儿麻醉诱导期间,局部肾氧饱和度(rSkO2)和脑氧饱和度(rScO2)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全麻下行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婴儿44例。通过MostCare监测仪分析桡动脉或股动脉压力... 目的:比较不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室间隔缺损(VSD)婴儿麻醉诱导期间,局部肾氧饱和度(rSkO2)和脑氧饱和度(rScO2)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全麻下行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婴儿44例。通过MostCare监测仪分析桡动脉或股动脉压力波形,连续监测rSkO2和rScO2。调整麻醉呼吸机通气参数,分别使PETCO2依次维持在30(P1)、35(P2)、40(P3)、45(P4)mmHg。记录各时点rSkO2、rScO2、HR、SBP、DBP、重脉压(Pdic)、重脉压与舒张压的差值(Pdic-a)、心每搏量指数(SVI)、心排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最大压力梯度(dp/dtmax)和脉压变异度(PPV)。结果:随着PETCO2升高,rScO2、SVI显著升高分别为(F=47.721,P<0.001,F=8.767,P<0.001);而rSkO2、DBP、Pdic、HR、PPV、SVRI显著下降分别为(F=43.896,P<0.001,F=35.624,P<0.001,F=35.638,P<0.001,F=45.815,P<0.001,F=10.800,P<0.001,F=5.576,P<0.001)。PETCO2与rSkO2呈明显负相关(r=-0.175,P=0.020),与rScO2呈明显正相关(r=0.598,P<0.001),与PPV呈明显负相关(r=-0.308,P<0.001)。Pdic-a与PPV呈明显负相关(r=-0.295,P<0.001)。结论:VSD婴儿在麻醉诱导阶段,随着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增加,脑氧合显著增加,肾氧合下降,但能满足肾脏灌注。在血流动力学正常状态下,脑氧合变化受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肾氧合受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二氧化碳 脑氧饱和度 肾氧饱和度
下载PDF
儿科临床医护人员对儿童疼痛认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陈梅丽 杨颖 +2 位作者 潘守东 吴新雁 魏丹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科临床医护人员对患儿疼痛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全国部分三甲医院儿科临床医护人员500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问卷(pediatric nurse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 目的 探讨儿科临床医护人员对患儿疼痛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全国部分三甲医院儿科临床医护人员500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问卷(pediatric nurse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ng pain,PNKAS)、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the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JSE)、汉化版循证实践知信行(the evidence-based practice,EBP)问卷调查儿科临床医护人员对患儿镇痛知识与态度的认知水平,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儿科医护人员对儿童镇痛知识与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65份,其中有效问卷445份,有效回收率为89.0%。445名儿科临床医护人员中男139名,女306名,年龄23~47岁,平均(31.2±10.4)岁;PNKAS总得分为(19.4±2.1)分,JSE总得分为(106.9±5.9)分,汉化版EBP问卷总得分为(94.9±5.5)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工作年限、职称、近一年内参加疼痛培训、平时阅读专业书刊、JSE得分和EBP问卷得分是儿科临床医护人员疼痛认知的影响因素(P <0.05)。从回归系数看,EBP问卷得分对疼痛认知影响最大,其次是职称和平时是否阅读专业书刊,JSE得分对疼痛认知影响最小;疼痛认知会随高级职称、接受疼痛培训、平时阅读专业书刊、JSE得分和EBP问卷得分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儿科临床医护人员对儿科疼痛知识和态度得分偏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儿科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儿童疼痛管理培训的问题,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医护人员 疼痛 认知
下载PDF
两种近红外光谱仪测量成人及儿童心脏外科术后脑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辉 韩丁 +9 位作者 田白宇 朱燕 张丹 李岳 腾轶超 顾虹 孟旭 罗毅 朱德明 李稼 《中国医药》 2016年第7期992-996,共5页
目的比较NIRO-200nx和EGOS-600A近红外光谱仪测量成人及儿童心脏外科术后脑血氧饱和度(rScO2)的准确性。方法实验室实验:使用人体全血40ml、20%脂肪乳剂25ml、磷酸盐缓冲液935ml制作液体血液模型,通过依次向血液模型中充人氧气与... 目的比较NIRO-200nx和EGOS-600A近红外光谱仪测量成人及儿童心脏外科术后脑血氧饱和度(rScO2)的准确性。方法实验室实验:使用人体全血40ml、20%脂肪乳剂25ml、磷酸盐缓冲液935ml制作液体血液模型,通过依次向血液模型中充人氧气与添加连二亚硫酸钠使血氧饱和度(SpO2)先升高至100%后阶梯状下降至20%。在每个稳定状态下测量SpO2值。临床试验:随机选取2014年7-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术后1周内的成人20例和儿童31例,将2种仪器的探头随机先后放置在患者前额中部,每2~3h采集1次rScO2数值。使用Bland-Ahman检验及相关性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种仪器共采集11对SpO2值和各100对rScO2值。实验室实验中2种仪器相关系数为0.9983,偏差为-2%,一致性界限为-24%~20%。当2种仪器所测Sp02均值〈50%时,EGOS-600A高估SpO2,SpO2均值〉50%时,EGOS.600A低估SpO2。在临床生理范围即40%-80%对Sp02进行分析,偏差为-8%,一致性界限为-20%~4%。临床试验中儿童组偏差为-5.9%,一致性界限为-13.6%~1.8%;成人组偏差为-4.2%,一致性界限为-11.8%~3.5%。结论与NIRO-200nx相比,EGOS-600A略低估rScO,,二者测量rScO,数值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界限可以接受。EGOS-600A可以广泛用于中国儿童与成人rScO2的临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近红外光谱仪 脑血氧饱和度 儿童 成人
下载PDF
不同通气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撤机拔管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魏丹 罗毅 +7 位作者 任晓旭 吴涛 秦广宁 屈昕芃 王双兴 杨翔 马则铭 张辉 《中国医药》 2018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比较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联合压力支持[SIMV(PRVC)+PS]模式与压力支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PS/CPAP)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撤机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收治的1~6月龄左... 目的比较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联合压力支持[SIMV(PRVC)+PS]模式与压力支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PS/CPAP)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撤机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收治的1~6月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行双心室根治术患儿58例。所有患儿返回监护室后均给予SIMV(PRVC)+PS模式呼吸支持。待血流动力学平稳,患儿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后完全随机分为SIMV(PRVC)+PS组(A组,29例)及PS/CPAP组(B组,29例)进行撤机拔管。比较2组试停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自主呼吸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撤机成功率的差异。结果 B组试停时间短于A组[(71±55)min比(112±5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试停前、试停中、试停后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儿的撤机成功率均为100%。结论 PS/CPAP模式较SIMV(PRVC)+PS模式试停时间更短,试停过程中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患儿能很好的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机械通气 撤机
下载PDF
婴儿心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泉林 吴涛 +3 位作者 魏丹 秦广宁 曾麟舒 张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79,共3页
患儿女,1个月27d,因发热、咳嗽3d以“急性支气管炎”收入我院ICU。入院后体格检查:患儿面色晦暗,口唇轻度发绀,四肢末梢凉。呼吸52次/min,双侧肺底未闻及湿啰音。心率173次/min,律齐,心前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心脏 婴儿 急性支气管炎 舒张期杂音 体格检查 ICU 湿啰音
原文传递
心肺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艾长顺 秦广宁 +2 位作者 欧阳川 张辉 罗毅 《中国医药》 2017年第8期1269-1272,共4页
心和肺不仅仅是解剖上相互连续,在生理功能上也有交互作用,且关系复杂。了解心肺的交互关系对治疗危重患者尤为关键,特别是需要机械通气或存在潜在心肺疾病的患者。本文主要从机械通气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影响,循环系统对呼吸的... 心和肺不仅仅是解剖上相互连续,在生理功能上也有交互作用,且关系复杂。了解心肺的交互关系对治疗危重患者尤为关键,特别是需要机械通气或存在潜在心肺疾病的患者。本文主要从机械通气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影响,循环系统对呼吸的影响以及心肺交互的指标及影响因素4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研究心肺交互作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交互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合并冠状动脉壁内走行的外科治疗
8
作者 张辉 程沛 +1 位作者 金戈 罗毅 《中国医药》 201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总结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合并冠状动脉壁内走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14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合并冠状动脉主动脉壁内走行患儿10例,其中6例合并二尖... 目的总结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合并冠状动脉壁内走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14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合并冠状动脉主动脉壁内走行患儿10例,其中6例合并二尖瓣反流(轻度2例,中重度4例),5例合并左心室室壁瘤。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4%-64%;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10%~33%。患儿均采用胸正中切口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重建双冠状动脉法,包括直接冠状动脉移植或冠状动脉去顶。4例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儿同期行二尖瓣交界环缩成形术,2例轻度二尖瓣反流未处理。5例室壁瘤患儿中2例行室壁瘤切除术,另外2例行室壁瘤折叠缝缩术,1例未处理。结果10例患儿中2例死亡,死亡原因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存活患儿随访13~72个月,左冠状动脉血流通畅,LVEF53%~72%,LVFS27%-40%,较术前明显改善。4例行二尖瓣交界环缩成形患儿中2例反流消失,2例轻度反流。另2例二尖瓣未处理患者较术前无明显改变。4例室壁瘤手术患儿,3例室壁运动异常范围明显缩小,1例术后死亡。患儿均未行二次手术。结论单纯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是一种少见畸形,常合并冠状动脉主动脉壁内走行。根据不同解剖类型采用不同冠状动脉移植方式能够取得满意的冠状动脉移植效果。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肺动脉 壁内走行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