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期居家学习期间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琳
郝燕
+20 位作者
陈立
章依文
邓红珠
柯晓燕
王建红
李斐
侯燕
谢向辉
许琪
王曦
关宏岩
王伟杰
沈剑娜
李锋
钱英
张丽丽
石鑫淼
田宇
金春华
刘晓莉
李廷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9-1066,共8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间长期居家学习的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的地理...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间长期居家学习的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的地理区域北部(北京)、东部(上海)、西部(重庆)、南部(广州)和中部(武汉)的5个不同地域的代表性城市中6~16岁儿童和青少年在长期居家学习期间的社会行为和心理问题进行多维度调查,以任一维度阳性作为存在心理行为问题,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并对混杂因素进行逐级校正。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6906份。其中男3592人、女3314人,6~11岁组3626人,12~16岁组3280人。心理行为问题的总阳性检出率为13.0%(900/6906),男童为9.6%(344/3592)、女童为16.8%(556/3314);其中6~11岁组男童为7.3%(142/1946)、女童为14.0%(235/1680);12~16岁组男童为12.3%(202/1646)、女童为19.6%(321/1634)。心理行为问题阳性组在性别、亲子冲突、好朋友数量、家庭收入变化、久坐时间、家庭作业时间、屏幕暴露时间、体育活动时间、饮食问题(χ^(2)=78.851、285.264、52.839、26.284、22.778、11.024、10.688、36.814、70.982,均P<0.001)等方面与阴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与青少年组心理行为问题表现不同,6~11岁男孩为强迫性、分裂样和抑郁;6~11岁女孩为分裂强迫、多动和社交退缩;12~16岁男孩为多动、强迫性和攻击性;12~16岁女孩为分裂样、焦虑强迫和抑郁退缩。多因素校正及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组除了共性的风险因素外,作业时间、网课时间是6~11岁组的危险因素[男童OR(95%CI)分别为1.750(1.32~2.32)、1.214(1.00~1.47),女童OR(95%CI)分别为1.579(1.25~1.99)、1.222(1.05~1.42),P均<0.05],电子游戏时间是12~16岁组的危险因素[男童OR(95%CI)为2.237(1.60~3.13),女童OR(95%CI)为1.272(1.00~1.61),P均<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
青少年
心理行为问题
居家学习
原文传递
题名
长期居家学习期间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琳
郝燕
陈立
章依文
邓红珠
柯晓燕
王建红
李斐
侯燕
谢向辉
许琪
王曦
关宏岩
王伟杰
沈剑娜
李锋
钱英
张丽丽
石鑫淼
田宇
金春华
刘晓莉
李廷玉
机构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
儿童
医院保健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儿童
保健科
国家
儿童
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
研究
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儿童
医院
儿童
保健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
儿童
医学
中心
发育行为
儿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儿童
发育行为
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京
儿童
心理卫生
研究
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发育行为
儿童
保健科
北京大学生物统计系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
儿童
医院外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
儿童
早期
发展
中心
上海浦东教育
发展
研究
院教师
发展
中心
重庆市教育科学
研究
院初等教育
研究所
重庆市江津区
中心
医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出处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9-1066,共8页
基金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项目社会民生类重点研发项目(cstc2018jscx-mszdX0023)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面上项目(cstc2019jscx-msxmX0217)
+2 种基金
北京市属医学科研院所公益发展改革试点项目(BMR2019-11)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0-2-2104)
首都儿科研究所所级基金(FX-2019-06,QN-2020-08,LCPY-2021-11)。
文摘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间长期居家学习的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的地理区域北部(北京)、东部(上海)、西部(重庆)、南部(广州)和中部(武汉)的5个不同地域的代表性城市中6~16岁儿童和青少年在长期居家学习期间的社会行为和心理问题进行多维度调查,以任一维度阳性作为存在心理行为问题,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并对混杂因素进行逐级校正。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6906份。其中男3592人、女3314人,6~11岁组3626人,12~16岁组3280人。心理行为问题的总阳性检出率为13.0%(900/6906),男童为9.6%(344/3592)、女童为16.8%(556/3314);其中6~11岁组男童为7.3%(142/1946)、女童为14.0%(235/1680);12~16岁组男童为12.3%(202/1646)、女童为19.6%(321/1634)。心理行为问题阳性组在性别、亲子冲突、好朋友数量、家庭收入变化、久坐时间、家庭作业时间、屏幕暴露时间、体育活动时间、饮食问题(χ^(2)=78.851、285.264、52.839、26.284、22.778、11.024、10.688、36.814、70.982,均P<0.001)等方面与阴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与青少年组心理行为问题表现不同,6~11岁男孩为强迫性、分裂样和抑郁;6~11岁女孩为分裂强迫、多动和社交退缩;12~16岁男孩为多动、强迫性和攻击性;12~16岁女孩为分裂样、焦虑强迫和抑郁退缩。多因素校正及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组除了共性的风险因素外,作业时间、网课时间是6~11岁组的危险因素[男童OR(95%CI)分别为1.750(1.32~2.32)、1.214(1.00~1.47),女童OR(95%CI)分别为1.579(1.25~1.99)、1.222(1.05~1.42),P均<0.05],电子游戏时间是12~16岁组的危险因素[男童OR(95%CI)为2.237(1.60~3.13),女童OR(95%CI)为1.272(1.00~1.61),P均<0.05]�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
青少年
心理行为问题
居家学习
Keywords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hildren
Adolescents
Psychosoci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Home schooling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期居家学习期间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
王琳
郝燕
陈立
章依文
邓红珠
柯晓燕
王建红
李斐
侯燕
谢向辉
许琪
王曦
关宏岩
王伟杰
沈剑娜
李锋
钱英
张丽丽
石鑫淼
田宇
金春华
刘晓莉
李廷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