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低剂量胸部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
13
1
作者
周丹静
许建铭
+4 位作者
姜彦
钱伟亮
丰川
张继斌
王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8-772,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胸部CT双期增强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130例拟诊为肺部占位的患者接受胸部双期增强扫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5例。A组扫描采用管电压100kV,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图像质量指数10;B组管电压80...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胸部CT双期增强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130例拟诊为肺部占位的患者接受胸部双期增强扫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5例。A组扫描采用管电压100kV,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图像质量指数10;B组管电压80kV,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图像质量指数8。A组图像采用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重建,B组图像采用迭代模型重建技术(IMR)重建。比较两组图像肺动脉(PA)期及支气管动脉(BA)期的客观图像质量、主观图像质量和血管显示优良率并计算辐射剂量。结果 A组有效辐射剂量为(3.30±0.89)mSv,B组为(1.27±0.19)mSv,B组较A组下降61.52%(P<0.001)。PA期和BA期,B组图像噪声显著低于A组,CNR显著高于A组(P均<0.001);两组肺窗和纵隔窗主观图像质量均达到较高评分,双期血管显示优良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迭代模型重建技术,低剂量胸部双期增强扫描可在较常规剂量降低61.52%的条件下,保证图像质量并满足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迭代模型重建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4层CT冠状动脉多种检查方法的剂量比较及其适用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肖圣祥
姚慧
尉可道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5-459,共5页
2000年首次报道4层CT的冠状动脉成像,作为早期CT冠状动脉的检查虽然能显示三大冠状动脉及部分分支的形态及结构,但要求患者屏气30sVA上,基于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的限制成功率较低。2002年出现16层CT,使CT心脏冠状动脉检查又上了...
2000年首次报道4层CT的冠状动脉成像,作为早期CT冠状动脉的检查虽然能显示三大冠状动脉及部分分支的形态及结构,但要求患者屏气30sVA上,基于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的限制成功率较低。2002年出现16层CT,使CT心脏冠状动脉检查又上了一个台阶,时间分辨率达到53ms(4周期重建)但探测器覆盖约12em,机架旋转速度0.4s,仍需要20s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成功率已经达到80%左右。2004年各厂家分别推出40层、64层CT或64通道CT,探测器厚度0.5~0.625mm,扫描速度0.4S,之后扫描速度又降为0.33s,探测器覆盖宽度19.2~40mm,分辨率达到各向同性0.3~0.4mm,扫描整个心脏所需的时间6~12S,虽各有差异,但都基本满足心脏患者短时间屏气完成全心扫描的要求。发展至今,多层螺旋CT中扫描速度达到0.4s或更快的64层CT,在心脏冠状动脉检查领域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不仅由于其快速无创(屏气5~12s),普遍报道其特异性在80%~98%,敏感性在90%~99%,其具有如此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使检查的成功率也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像
64层CT
剂量比较
冠状动脉检查
扫描速度
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查方
原文传递
题名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低剂量胸部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
13
1
作者
周丹静
许建铭
姜彦
钱伟亮
丰川
张继斌
王宏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影像科
飞利浦
医疗保健
临床
科研部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8-772,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胸部CT双期增强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130例拟诊为肺部占位的患者接受胸部双期增强扫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5例。A组扫描采用管电压100kV,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图像质量指数10;B组管电压80kV,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图像质量指数8。A组图像采用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重建,B组图像采用迭代模型重建技术(IMR)重建。比较两组图像肺动脉(PA)期及支气管动脉(BA)期的客观图像质量、主观图像质量和血管显示优良率并计算辐射剂量。结果 A组有效辐射剂量为(3.30±0.89)mSv,B组为(1.27±0.19)mSv,B组较A组下降61.52%(P<0.001)。PA期和BA期,B组图像噪声显著低于A组,CNR显著高于A组(P均<0.001);两组肺窗和纵隔窗主观图像质量均达到较高评分,双期血管显示优良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迭代模型重建技术,低剂量胸部双期增强扫描可在较常规剂量降低61.52%的条件下,保证图像质量并满足诊断要求。
关键词
辐射剂量
迭代模型重建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Radiation dosage
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
Chest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4层CT冠状动脉多种检查方法的剂量比较及其适用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肖圣祥
姚慧
尉可道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飞利浦
医疗保健
事业
临床
科研部
C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出处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5-459,共5页
文摘
2000年首次报道4层CT的冠状动脉成像,作为早期CT冠状动脉的检查虽然能显示三大冠状动脉及部分分支的形态及结构,但要求患者屏气30sVA上,基于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的限制成功率较低。2002年出现16层CT,使CT心脏冠状动脉检查又上了一个台阶,时间分辨率达到53ms(4周期重建)但探测器覆盖约12em,机架旋转速度0.4s,仍需要20s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成功率已经达到80%左右。2004年各厂家分别推出40层、64层CT或64通道CT,探测器厚度0.5~0.625mm,扫描速度0.4S,之后扫描速度又降为0.33s,探测器覆盖宽度19.2~40mm,分辨率达到各向同性0.3~0.4mm,扫描整个心脏所需的时间6~12S,虽各有差异,但都基本满足心脏患者短时间屏气完成全心扫描的要求。发展至今,多层螺旋CT中扫描速度达到0.4s或更快的64层CT,在心脏冠状动脉检查领域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不仅由于其快速无创(屏气5~12s),普遍报道其特异性在80%~98%,敏感性在90%~99%,其具有如此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使检查的成功率也达到90%以上。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像
64层CT
剂量比较
冠状动脉检查
扫描速度
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查方
分类号
R816.2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814.4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低剂量胸部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
周丹静
许建铭
姜彦
钱伟亮
丰川
张继斌
王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64层CT冠状动脉多种检查方法的剂量比较及其适用范围的探讨
肖圣祥
姚慧
尉可道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