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ncel纤维纯纺及其混纺纱的开发 被引量:13
1
作者 温海永 杨西君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7-49,共3页
为了纺制Tencel纤维纯纺纱及其混纺纱,并提高成纱质量水平,针对Tencel纤维截面呈圆形、表面光滑饱满、纺纱抱合力差等性能特征,采取适当降低各打手速度、防止速度过快以增加棉结,并更新梳棉锡林针布,采用细纱新型胶辊等技术措施,纺制的T... 为了纺制Tencel纤维纯纺纱及其混纺纱,并提高成纱质量水平,针对Tencel纤维截面呈圆形、表面光滑饱满、纺纱抱合力差等性能特征,采取适当降低各打手速度、防止速度过快以增加棉结,并更新梳棉锡林针布,采用细纱新型胶辊等技术措施,纺制的Tencel纤维纯纺纱及其混纺纱成纱质量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CEL 打手速度 锡林针布 胶辊 成纱质量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纺纱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方阁 程隆棣 +2 位作者 刘燕 刘小珍 邵楠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5-36,38,共3页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的设计方法,对喷气涡流纺纺纱技术的3个主要工艺参数——喷嘴压力、前罗拉到纺锭顶端的距离、纺纱速度进行了优化组合,分析了它们与纱线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纺纱最佳工艺参数。高比例彩棉和白棉混合纺纱时,上...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的设计方法,对喷气涡流纺纺纱技术的3个主要工艺参数——喷嘴压力、前罗拉到纺锭顶端的距离、纺纱速度进行了优化组合,分析了它们与纱线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纺纱最佳工艺参数。高比例彩棉和白棉混合纺纱时,上述3个参数分别为0.4 MPa、19 mm、320 m/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工艺参数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性能 纺纱
下载PDF
天丝纯纺与混纺纱线工艺 被引量:6
3
作者 温海永 杨西君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44-45,共2页
介绍了天丝的性能特点以及在纺纱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对天丝纤维的纺纱工艺进行研究来提高天丝纯纺及混纺纱线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 天丝 新型纤维素纤维 纺纱 工艺 试验
下载PDF
提高氨纶包芯纱成纱质量的措施 被引量:2
4
作者 温海永 杨西君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62-63,共2页
介绍了影响氨纶包芯纱成纱质量的三大因素:条干不匀、弹力不匀、包缠效果,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氨纶包芯纱质量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 氨纶包芯纱 氨纶丝 条干 弹力不匀 包缠效果
下载PDF
天然彩色棉针织物的柔软整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严雯 沈为 邵楠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通过对天然彩色棉针织物进行酶整理,以及酶和柔软剂的二次柔软整理,进一步改善彩色棉针织物的手感。研究证明,天然彩色棉与新型原料天丝或莫代尔混纺的针织物,经纤维素酶或酶和柔软剂的二次柔软整理均能有效地改善织物的手感,尤其是后... 通过对天然彩色棉针织物进行酶整理,以及酶和柔软剂的二次柔软整理,进一步改善彩色棉针织物的手感。研究证明,天然彩色棉与新型原料天丝或莫代尔混纺的针织物,经纤维素酶或酶和柔软剂的二次柔软整理均能有效地改善织物的手感,尤其是后者不仅手感改善,而且织物的强降、失重少,从而提高了耐穿性和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棉 针织物 纤维素酶 柔软剂 柔软整理
下载PDF
彩棉喷气涡流纺纱线应力松弛机制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方阁 程隆棣 +2 位作者 刘燕 刘小珍 邵楠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7-29,34,共4页
以四元件模型为基础,利用玻尔兹曼叠加原理建立了纱线应力松弛变化过程的理论方程,并分别对彩棉喷气涡流纺及环锭纺纱线进行松弛实验。基于应力松弛理论模型,利用Origin 7.5软件求得纱线应力松弛的回归方程,分析了喷气涡流纺纱线应力松... 以四元件模型为基础,利用玻尔兹曼叠加原理建立了纱线应力松弛变化过程的理论方程,并分别对彩棉喷气涡流纺及环锭纺纱线进行松弛实验。基于应力松弛理论模型,利用Origin 7.5软件求得纱线应力松弛的回归方程,分析了喷气涡流纺纱线应力松弛机制。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测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利用该模型预测纱线的松弛性能;喷气涡流纺纱线的松弛时间较短,弹性比例较小;通过预测纱线的松弛性能,可有效改善彩棉产品手感较软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应力松弛 四元件模型 回归方程
下载PDF
经编人造草皮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紫昱 曾鹏程 马丕波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1,共5页
为比较不同织造工艺制备的人造草皮的性能,选用聚乙烯人造草丝和1166 dtex/384 f半光涤纶DTY作为原料,通过针织工艺,在双针床经编机上织造成经编人造草皮,同时从市场上购买机织人造草皮作为对照,对经编人造草皮和机织人造草皮的渗水性... 为比较不同织造工艺制备的人造草皮的性能,选用聚乙烯人造草丝和1166 dtex/384 f半光涤纶DTY作为原料,通过针织工艺,在双针床经编机上织造成经编人造草皮,同时从市场上购买机织人造草皮作为对照,对经编人造草皮和机织人造草皮的渗水性能、阻燃性能、拉伸性能和撕裂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人造草皮都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经编人造草皮具有更好的渗水性能和拉伸性能,尽管其撕裂强力略低,但其综合性能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人造草皮 机织人造草皮 渗水性能 阻燃性能 拉伸性能 撕裂强力
下载PDF
天丝纯纺与混纺纱线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温海永 杨西君 《现代纺织技术》 2007年第2期30-32,共3页
介绍了新型纤维素纤维天丝的性能特点以及在纺纱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对天丝纤维的纺纱工艺研究以提高天丝纯纺及混纺纱线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 天丝 新型纤维素纤维 纺纱 工艺 试验
下载PDF
天丝纯纺与混纺纱线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温海永 杨西君 《江苏纺织》 2007年第01A期37-38,共2页
本文介绍了新型纤维素纤维天丝的性能特点以及在纺纱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对天丝纤维的纺纱工艺进行研究来提高天丝纯纺及混纺纱线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 天丝 新型纤维素纤维 纺纱 工艺 试验
下载PDF
优质彩棉新品种苏彩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产业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旭升 俞春兰 +2 位作者 狄佳春 马晓杰 俞长松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124,共2页
苏彩杂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彩色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特征特性:纤维品质优:2006—2007年2年区试结果平均,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8mm,断裂比强度30.4cN/tex,马克隆值4.3,达优质棉Ⅱ型标准。籽棉、皮棉产... 苏彩杂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最新选育的彩色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特征特性:纤维品质优:2006—2007年2年区试结果平均,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8mm,断裂比强度30.4cN/tex,马克隆值4.3,达优质棉Ⅱ型标准。籽棉、皮棉产量较高:2006—2007年区试结果平均,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108.0、1063.5kg/hm2,分别为Ⅲ型白棉对照泗抗1号的104.1%、86%。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籽棉、皮棉产量3436.5kg/hm2、1183.5kg/hm2,分别为Ⅲ型杂交棉对照泗杂3号的100.5%、86.3%。抗病性较差,宜在枯萎病、黄萎病轻发地区种植。2008年与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苏彩杂1号皮棉纯纺生产60支彩棉线衫获得成功,开高档纯纺彩棉服装产品之先河,产品的环保性、独特性居国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彩棉 苏彩杂1号 品种特性 产业化
下载PDF
我国经编工业发展思路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鹏程 《针织工业》 2017年第5期9-11,共3页
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经编工业发展现状,包括产业规模、产业出口、产业趋势。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国经编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我国经编工业发展的思路。提出以产品、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投资、创新双轮驱动的... 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经编工业发展现状,包括产业规模、产业出口、产业趋势。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国经编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我国经编工业发展的思路。提出以产品、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投资、创新双轮驱动的"两调、两驱"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详细阐述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的重点工程、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经营模式,以及设备升级的思路。指出在我国多项发展政策的带动下,要不断提升经编工业综合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工业 发展思路 “十二五” “十三五” 两调两驱
下载PDF
两代人关于创业的对话
12
作者 王璞 李进巅 +3 位作者 李海阳 顼同保 石岩 高燃 《当代经理人》 2007年第7期84-86,共3页
改革初期,勇敢者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更多的是出于无奈,他们凭借过人的胆识闯过创业期的泥沼;今天他们的后代也开始品尝创业艰辛。比起父辈,80代的理念、学识、行为多有不同,年轻一代能挑起大梁吗?
关键词 创业期 对话 胆识 学识
原文传递
中外企业差距在哪里
13
作者 康励锋 吕传明 +5 位作者 李小加 王文京 罗安琪 顼同保 袁铁一 王育琨 《当代经理人》 2006年第10期112-113,共2页
中国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是什么?如何迎头赶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三届深圳高峰会”上。
关键词 企业差距 中国市场 跨国企业 本土企业 跨国公司 细分市场 中国企业
原文传递
提高氨纶包芯纱成纱质量水平的措施
14
作者 温海永 杨西君 《江苏纺织》 2007年第03A期40-40,43,共2页
文介绍了影响氨纶包芯纱的成纱质量的三大因素:条干不匀,弹力不匀,包缠效果,并对这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造成这几个因素的原因,从而达到了提高氨纶包芯纱的质量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氨纶包芯纱 氨纶丝 条干 弹力不匀 包缠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