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如何提升检察机关司法行政干部业务素质
1
作者 沈明河 《当代检察官》 2020年第7期34-35,共2页
机关原本指机械中关键的发动和控制部分,机之所发,关之所闭。机关一词被引用到社会组织生活中,泛指专门设置的办事单位或机构。为使检察机关达到“机之所发,关之所闭。”的要求,司法行政干部必须做到“一心、两正、三思、四行。”确保... 机关原本指机械中关键的发动和控制部分,机之所发,关之所闭。机关一词被引用到社会组织生活中,泛指专门设置的办事单位或机构。为使检察机关达到“机之所发,关之所闭。”的要求,司法行政干部必须做到“一心、两正、三思、四行。”确保有良好的政治品质、组织才干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业务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行政 检察机关 组织生活 政治品质 业务素质 如何提升 干部
原文传递
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
2
作者 冯应昌 《当代检察官》 2012年第3期36-37,共2页
社会管理,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社会管理,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这些活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职能 检察机关 创新 系统协调 社会组织 政府职能 社会系统 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刑事证据间相关性探析
3
作者 刘福其 《当代检察官》 2016年第5期44-45,共2页
证据是诉讼之王,成亦证据,败亦证据。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证据的自身特性、证明标准、证明方法是证据应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国内部分证据法学家尝试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证据法学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证据... 证据是诉讼之王,成亦证据,败亦证据。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证据的自身特性、证明标准、证明方法是证据应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国内部分证据法学家尝试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证据法学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证据法学理论。笔者在工作中注意到,刑事案件中错综复杂的证据间关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疑难案件的发生,而证据间的“相关性”问题是我们分析整个案件证据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对证据间的“相关性”作探讨(以下探讨的证据皆指刑事证据),尝试用“相关性”知识来解开证据间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据 相关性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疑难案件 证据问题 证明标准 证明方法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运用木桶定律准确把握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特点规律
4
作者 沈明河 《当代检察官》 2020年第9期36-37,共2页
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很显然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各种... 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很显然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各种不同效果。根据木桶定律,探索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特点规律,扬长避短,对抓好检察队伍“一院两品”中的“党建一品”建设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桶定律 检察队伍 特点规律 机关党建工作 扬长避短 木板
原文传递
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温洁麟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0-73,共4页
新形势下的腐败现象,其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变态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腐败现象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制度、经济、个人等方面的原因,有必要运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强化打击力度等综合手段对... 新形势下的腐败现象,其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变态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腐败现象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制度、经济、个人等方面的原因,有必要运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强化打击力度等综合手段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法国司法制度对我国司法制度的相关借鉴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温洁麟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40-42,共3页
法国司法制度中的司法官严格培训教育制度、便捷司法服务体系、专业化法庭制度、完善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完善的监狱体系等,在我国的司法制度完善中都可以借鉴。
关键词 法国 司法体制 司法服务
下载PDF
美国强制报告制度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瑞锋 邓洁 《中国检察官》 2017年第16期73-76,共4页
美国儿童强制报告制度强调政府和社会责任,要求特定人员在发现儿童虐待或忽视行为时向特定机构报告,对未能报告的责任主体给予相应的处罚。这项制度对推进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拓宽关爱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途径,构建社区检察官未成年人... 美国儿童强制报告制度强调政府和社会责任,要求特定人员在发现儿童虐待或忽视行为时向特定机构报告,对未能报告的责任主体给予相应的处罚。这项制度对推进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拓宽关爱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途径,构建社区检察官未成年人工作联系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报告制度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社区检察官
原文传递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和建设路径探究
8
作者 马毓壑 范卉敏 +1 位作者 李囿明 王奕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9期183-185,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布局,落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征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是美丽乡村建设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布局,落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征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这就要求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进一步明晰,并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宏观层面对其进行路径探索,以期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 农业农村现代化 理论与实践 路径探究 宜居宜业 升级版 农业强国
下载PDF
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的立法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廖继林 《检察理论研究》 1996年第1期35-40,共6页
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的立法思考廖继林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以及检察机关自身的刑事立案是否合法,所作出的立案决定或不立案决定是否正确所进行的监督。它作为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督公、检... 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的立法思考廖继林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以及检察机关自身的刑事立案是否合法,所作出的立案决定或不立案决定是否正确所进行的监督。它作为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督公、检、法三机关依法进行刑事立案活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立案监督 检察院 检察机关 现行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律监督 实行监督 安机关 立案程序 自诉案件 侦查监督
原文传递
论乡村治理体系的法治建构——《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书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丹 《南方论刊》 2019年第3期69-72,共4页
《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对农村基层治理进行必要的理论剖析、现状审视、路径探索,提出采取实体上消解农村三大社会纠纷、程序上完善农村多元解纷机制、宏观上深化农村法治县域实践的策略,以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 《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对农村基层治理进行必要的理论剖析、现状审视、路径探索,提出采取实体上消解农村三大社会纠纷、程序上完善农村多元解纷机制、宏观上深化农村法治县域实践的策略,以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该书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逻辑,独辟蹊径的见解,为我们展示了农村基层治理内在的实质与应对方法,是一本在解构农村法治问题、建构治理模式、指明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具有较大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治理 路径探索 理论价值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加强检察技术侦查监督职能的思考
11
作者 廖继林 《检察理论研究》 1993年第1期81-84,共4页
检察技术是检察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正确履行检察权,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专门性问题的独特手段和方法。在侦查监督中,它以科学、准确、可靠、稳定的特性,审查、复验。
关键词 检察技术 侦查监督 监督职能 检察机关 技术资料 刑事技术 技术侦查 公安机关 技术手段 人民检察院
原文传递
煤井沼气爆炸现场特点及法医检验中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12
作者 黄重泰 《广东公安科技》 1996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沼气爆炸 现场特点 法医检验 冲击波 氧化碳 爆炸点 炸药爆炸 损伤特征 死后伤 碳氧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论对适用刑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的检察监督
13
作者 廖继林 《检察理论研究》 1996年第2期49-52,共4页
论对适用刑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的检察监督廖继林刑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如果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处法定刑的最低刑还是过重的,经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 论对适用刑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的检察监督廖继林刑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如果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处法定刑的最低刑还是过重的,经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这一规定,是人民法院对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委员会 减轻处罚 法定减轻 特殊情节 适用刑法 被告人 法定最低刑 检察机关 裁定书 检察监督
原文传递
刑事和解案件中的检察监督研究
14
作者 雷群安 王粤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32-35,共4页
刑事和解是被害人和加害人之间为利益最大化而选择的案件解决方式。我国目前的刑事和解工作刚刚起步,应当在有限的范围内开展,并加强监督。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不应该直接参与刑事和解,其职能决定了检察机关只能是刑事和解的监督者。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制度构建 检察监督
下载PDF
如何当好副检察长
15
作者 曾宪财 《检察实践》 2000年第3期26-27,共2页
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是检察长的助手、参谋,是完成检察长交办和集体决定的工作任务的主将。在检察院领导班子中,副检察长充当的角色重要而特殊,既是参与决策的领导者,又是落实决策的被领导者;既是完成分管工作的主角,又是帮助检察... 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是检察长的助手、参谋,是完成检察长交办和集体决定的工作任务的主将。在检察院领导班子中,副检察长充当的角色重要而特殊,既是参与决策的领导者,又是落实决策的被领导者;既是完成分管工作的主角,又是帮助检察长抓全局的配角,在单位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一个好的副检察长,首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坚持在检察长的领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检察长 人民检察院 主观能动性 工作任务 领导班子 参与决策 被领导者 关键作用 承上启下 完成分 集体
下载PDF
谭某等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还是盗窃罪
16
作者 李慧萍 《广东党风》 2017年第11期70-70,共1页
【案情简介】谭某、范某甲、范某乙、钟某四人,为了谋取不法利益,设下圈套,骗取老年被害人信任,以神医治病消灾等名义,引诱被害人拿出现金或财物,用事先准备的利是封或塑料袋装好交给神医做法,再趁被害人不备将现金或财物掉包。... 【案情简介】谭某、范某甲、范某乙、钟某四人,为了谋取不法利益,设下圈套,骗取老年被害人信任,以神医治病消灾等名义,引诱被害人拿出现金或财物,用事先准备的利是封或塑料袋装好交给神医做法,再趁被害人不备将现金或财物掉包。获取现金和财物数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构成 盗窃罪 诈骗罪 被害人 案情简介 财物 现金
原文传递
施迷药未生效,非法获取财物之行为定性
17
作者 邓俊 《中国检察官》 2009年第7期68-68,共1页
基本案情王某与李某同坐一节火车车厢。王某见李某携带了高级笔记本电脑。遂产生了非法占有李某的笔记本电脑的意图。后王某乘其不备偷偷在饮料中加入了少量安眠药。并在确认李某已经喝下饮料熟睡后拿走了笔记本电脑(价值7千余元)。... 基本案情王某与李某同坐一节火车车厢。王某见李某携带了高级笔记本电脑。遂产生了非法占有李某的笔记本电脑的意图。后王某乘其不备偷偷在饮料中加入了少量安眠药。并在确认李某已经喝下饮料熟睡后拿走了笔记本电脑(价值7千余元)。事后查明,王某的安眠药为假药,不产生催眠效果,李某是因疲劳而睡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定性 非法获取 笔记本电脑 生效 财物 非法占有 安眠药 饮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