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遗走进高校,美好在瞬间发生——基于东华大学非遗研培实践的思考
1
作者
柯玲
翟星月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第4期53-56,共4页
东华大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批执行高校之一,七年来已经连续举办10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也探索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经验,如依托学科优势,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注重学术研究,实现“研”与“培”并...
东华大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批执行高校之一,七年来已经连续举办10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也探索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经验,如依托学科优势,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注重学术研究,实现“研”与“培”并进;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调动研培师生的创造性;重视动态展演,为非遗传承及传播造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研培实践
非遗教育
高校非遗研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传统再造的范型与非遗保护的民生路径
2
作者
柯玲
《非遗传承研究》
2018年第3期21-26,共6页
一、“传统”的含义与非遗保护的再造特性,相比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称“非遗”)这个中国百姓比较陌生的专业术语,“传统”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在一定意义上,或者说在平民心目中非遗都是“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
一、“传统”的含义与非遗保护的再造特性,相比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称“非遗”)这个中国百姓比较陌生的专业术语,“传统”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在一定意义上,或者说在平民心目中非遗都是“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
路径
民生
传统文化
专业术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特殊方式培养特色人才
3
作者
于日锦
《非遗传承研究》
2016年第1期46-48,共3页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优秀历史、民族文化遗产丰富的大国,民族文化的开发、继承、弘扬、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是这项工程的基础。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模式难以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任务,安徽省行知学校依托“安徽非遗...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优秀历史、民族文化遗产丰富的大国,民族文化的开发、继承、弘扬、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是这项工程的基础。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模式难以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任务,安徽省行知学校依托“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传习基地”,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用特殊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特殊的人才,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民族文化
教育教学模式
系统工程
文化传承
职业教育
教学安排
生态保护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绣歌的社会功能探索
4
作者
段明慧
柯玲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第4期45-47,共3页
刺绣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多种刺绣相伴相生的绣歌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若说刺绣是认识与情感的内化具象表现,那么绣歌可称为认识与情感的外化精神传达。本文主要从绘景描摹、言情明心和传承载道教育等方面对绣歌进行分析,揭示...
刺绣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多种刺绣相伴相生的绣歌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若说刺绣是认识与情感的内化具象表现,那么绣歌可称为认识与情感的外化精神传达。本文主要从绘景描摹、言情明心和传承载道教育等方面对绣歌进行分析,揭示我国绣歌的绣景描画、绣针言情、绣歌载道的特殊方式以及绣歌所具有的认识功能、抒发功能和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绣歌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遗走进高校,美好在瞬间发生——基于东华大学非遗研培实践的思考
1
作者
柯玲
翟星月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理论部
非
物质
文化遗产
教育
研究
中心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第4期53-56,共4页
文摘
东华大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首批执行高校之一,七年来已经连续举办10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也探索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经验,如依托学科优势,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注重学术研究,实现“研”与“培”并进;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调动研培师生的创造性;重视动态展演,为非遗传承及传播造势等。
关键词
非遗研培实践
非遗教育
高校非遗研培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传统再造的范型与非遗保护的民生路径
2
作者
柯玲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非
物质
文化遗产
教育
研究
中心
出处
《非遗传承研究》
2018年第3期21-26,共6页
文摘
一、“传统”的含义与非遗保护的再造特性,相比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称“非遗”)这个中国百姓比较陌生的专业术语,“传统”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在一定意义上,或者说在平民心目中非遗都是“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
路径
民生
传统文化
专业术语
分类号
S812.6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特殊方式培养特色人才
3
作者
于日锦
机构
安徽省行知学校
安徽省
非
遗职业
教育
集团
中国陶行知
研究
会
非
物质
文化遗产
教育
研究
中心
出处
《非遗传承研究》
2016年第1期46-48,共3页
文摘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优秀历史、民族文化遗产丰富的大国,民族文化的开发、继承、弘扬、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是这项工程的基础。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模式难以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任务,安徽省行知学校依托“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传习基地”,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深化校企合作,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践行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用特殊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特殊的人才,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子。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民族文化
教育教学模式
系统工程
文化传承
职业教育
教学安排
生态保护区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绣歌的社会功能探索
4
作者
段明慧
柯玲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东华大学
非
物质
文化遗产
教育
研究
中心
出处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第4期45-47,共3页
文摘
刺绣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多种刺绣相伴相生的绣歌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若说刺绣是认识与情感的内化具象表现,那么绣歌可称为认识与情感的外化精神传达。本文主要从绘景描摹、言情明心和传承载道教育等方面对绣歌进行分析,揭示我国绣歌的绣景描画、绣针言情、绣歌载道的特殊方式以及绣歌所具有的认识功能、抒发功能和教育功能。
关键词
非遗
绣歌
社会功能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遗走进高校,美好在瞬间发生——基于东华大学非遗研培实践的思考
柯玲
翟星月
《非遗传承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传统再造的范型与非遗保护的民生路径
柯玲
《非遗传承研究》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特殊方式培养特色人才
于日锦
《非遗传承研究》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绣歌的社会功能探索
段明慧
柯玲
《非遗传承研究》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