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油藏裂缝动态渗吸排驱规律 被引量:24
1
作者 黄兴 窦亮彬 +2 位作者 左雄娣 高辉 李天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4-935,共12页
为明确裂缝性致密油藏注水动态渗吸特征,解决水驱采收率低下等问题,以姬塬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压压汞、核磁共振T2谱、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目标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建立了3类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并对... 为明确裂缝性致密油藏注水动态渗吸特征,解决水驱采收率低下等问题,以姬塬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压压汞、核磁共振T2谱、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目标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建立了3类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并对代表性岩心开展了基于核磁共振在线扫描的动态渗吸实验,模拟了水驱过程中裂缝-基质间的动态渗吸过程,从微观孔隙尺度定量表征了不同孔径孔隙原油的动用程度,评价了8个储层物性参数对动态渗吸效率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3类,随着储层孔隙结构变差,孔隙类型逐渐单一化、储集性能和渗流能力不断降低,导致动态渗吸效率不断下降。Ⅰ类和Ⅱ类储层动态渗吸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大孔隙在驱替作用下采出程度快速上升阶段、微小孔隙在渗吸作用下采出程度缓慢上升阶段和动态渗吸平衡阶段;而Ⅲ类储层在实验中仅存在前2个阶段。随着储层孔隙结构变差,微小孔隙动用比例增大,渗吸作用明显,虽然对岩心总采收率贡献程度增加,但总采收率低下。渗透率、可动原油饱和度、孔隙半径、可动原油孔隙度、黏土矿物含量和润湿性是影响动态渗吸效率的主要因素,对渗吸效率的影响程度依次逐渐减弱。分选系数和孔隙度是影响动态渗吸效率的次要因素,对渗吸效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动态渗吸 裂缝 基质
原文传递
页岩油储集层二氧化碳吞吐纳米孔隙原油微观动用特征 被引量:23
2
作者 黄兴 李响 +2 位作者 张益 李天太 张荣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7-564,共8页
采用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分析页岩岩样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等参数,进而对弛豫时间(T_(2))与孔径间的转换系数进行标定,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页岩CO_(2)吞吐核磁共振实验,从微观尺度研究了注气压力、焖井时间和裂缝对页岩孔隙中原油动用... 采用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分析页岩岩样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等参数,进而对弛豫时间(T_(2))与孔径间的转换系数进行标定,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页岩CO_(2)吞吐核磁共振实验,从微观尺度研究了注气压力、焖井时间和裂缝对页岩孔隙中原油动用特征的影响,定量评价了孔径小于等于50 nm的小孔和孔径大于50 nm的大孔的动用程度。结果表明:非混相条件下大孔中原油的采出程度随注入压力的增加快速升高,混相条件下注入压力的增加对大孔采出程度的影响减弱;无论是否混相,小孔中原油的采出程度随注入压力的增加基本保持线性增长,且随着注气压力的增大,CO_(2)可动用孔径下限不断降低;随着焖井时间的增加,大孔中原油的采出程度增速逐渐降低,小孔中原油的采出程度增速呈先升后降趋势,实验条件下最佳焖井时间约为10 h;裂缝的存在能够大幅提高小孔和大孔中原油的采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CO_(2)吞吐 核磁共振 微观孔隙结构 驱油效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8段非常规油藏成因与成藏模式——以盆地东南部甘泉西区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义国 贺永红 +6 位作者 王超 葛新民 马芳侠 孟旺才 葛云锦 李晓路 樊笑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0-1286,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8段(长8段)剩余油资源量约为21.5×10^(8)t,页岩油、致密油复合成藏控因与分布规律等研究较为薄弱,制约着盆地非常规油藏的勘探与发现。通过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甘泉西区岩心、测井、烃源岩评价、实验模拟等测试资...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8段(长8段)剩余油资源量约为21.5×10^(8)t,页岩油、致密油复合成藏控因与分布规律等研究较为薄弱,制约着盆地非常规油藏的勘探与发现。通过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甘泉西区岩心、测井、烃源岩评价、实验模拟等测试资料,深化了生-储-盖组合、输导体系与成藏机理等研究。甘泉西区烃源岩总排烃量为14.1×10^(8)t,构造演化控制了多套烃源岩与多类型砂岩储层的交互分布。发育长8段源内砂岩薄夹层型、长8段—长7段源内砂岩薄夹层型、长8_(2)小层源储近邻型与长8_(1)小层源储近邻型4种有利生-储-盖组合,其中页岩油藏以"源储一体式"Ⅰ、Ⅱ型配置为主,致密油藏以"源储近邻式"Ⅲ、Ⅳ型配置为主。储层品质与原油充注程度控制着地质储量及可采储量规模,是形成非常规油藏地质"甜点"的关键。建立了非常规油藏多源多储有序复合成藏模式,即"多源生烃增压,驱动多向供烃,裂隙网络联合输导,多储差异充注"。页岩油主要以游离态聚集于烃源岩层系储集性能优良的滩坝砂岩薄夹层,属烃源岩层系内一次运聚成藏;少量页岩油以吸附态滞留于源内粉砂质纹层或以游离态赋存于页理缝孔隙中,属原位成藏。致密油以游离态聚集于烃源岩层系外储-盖配置优越的砂体中,属近源短距离二次运聚成藏。页岩油与致密油时空有序运聚、连续复式成藏,呈局部"甜点"富集、垂向叠置发育、区域集群分布。在有序复合成藏模式的指导下,发现了甘泉西区亿吨级大油田,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8段非常规石油潜力巨大。陆相坳陷型湖盆沉降中心周缘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与湖相泥页岩及滩坝砂岩交互沉积区是页岩油、致密油的有利发育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非常规石油 油藏成因 地质“甜点” 成藏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的Bowers法预测南海陵水深水高温地层异常压力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中 刘和兴 +4 位作者 李磊 董钊 窦亮彬 曹杰 党永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66,73,共8页
为准确预测南海陵水深水高温地层孔隙压力,对常规预测精度较高的Bowers法在陵水区块适用性开展了分析评价,发现卸载机制下异常高压地层Bowers法应用效果较差。在研究影响其预测精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岩性和孔隙度对声波速度的影响,... 为准确预测南海陵水深水高温地层孔隙压力,对常规预测精度较高的Bowers法在陵水区块适用性开展了分析评价,发现卸载机制下异常高压地层Bowers法应用效果较差。在研究影响其预测精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岩性和孔隙度对声波速度的影响,对传统的Bowers法卸载方程进行了修正,并通过现场数据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Bowers法卸载方程预测的地层压力误差控制在5.00%以下,平均误差2.83%,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满足陵水地区安全钻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预测 高温超压 Bowers法 卸载机制 声波速度 陵水区块
下载PDF
致密轻质油藏不同CO_(2)注入方式沥青质沉积及储层伤害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兴 李响 +3 位作者 何梦卿 何晓明 李天太 张荣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65-1674,共10页
致密轻质油藏注CO_(2)会引发沥青质沉积现象。为厘清不同CO_(2)注入方式下沥青质沉积特征及其对储层的伤害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储层轻质原油为例,在明确CO_(2)注入量和压力对沥青质沉淀量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不同注入压力下C... 致密轻质油藏注CO_(2)会引发沥青质沉积现象。为厘清不同CO_(2)注入方式下沥青质沉积特征及其对储层的伤害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储层轻质原油为例,在明确CO_(2)注入量和压力对沥青质沉淀量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不同注入压力下CO_(2)吞吐和驱替实验,辅以核磁共振在线扫描技术,研究了不同注气方式下沥青质在岩心中的沉积特征,定量评价了不同注气方式下沥青质沉积对储层物性、润湿性和孔隙结构的伤害程度,从微观孔隙尺度剖析了沥青质沉积对储层的伤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主要在岩心入口端大量沉积,且越接近岩心出口端沉积量越小,驱替方式下的沥青质沉淀量和沉积区域大于吞吐方式;两种注入方式下孔隙度变化率相差较小,但驱替方式下的渗透率伤害率远高于吞吐方式;沥青质沉积引发岩石润湿性向亲油反转,润湿反转指数随注入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且驱替方式下的润湿反转指数大于吞吐方式;微观尺度下沥青质主要在大孔隙中沉积,但吞吐方式下大孔隙(0.092μm≤T_(2)<4.500μm)堵塞率随注入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小孔隙(0.009μm≤T_(2)<0.092μm)堵塞率则先下降、后上升;驱替方式下小孔隙和大孔隙堵塞率均随注入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轻质原油 沥青质沉淀 CO_(2)驱替 CO_(2)吞吐
原文传递
单弯双扶涡轮钻具造斜能力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侯学军 钟文建 +4 位作者 王居贺 杨斌 张明 孙辉 郭晓乐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1,共9页
针对以钻头中心点、双扶正器中心点的三点定圆法预测的单弯双扶涡轮钻具曲率而不是井眼的曲率,造斜率预测误差较大等问题,改用钻头中心点、双扶正器中心点所对应的井眼轴线上3点,利用上下扶正器位置及井壁间隙、结构角大小和位置、偏心... 针对以钻头中心点、双扶正器中心点的三点定圆法预测的单弯双扶涡轮钻具曲率而不是井眼的曲率,造斜率预测误差较大等问题,改用钻头中心点、双扶正器中心点所对应的井眼轴线上3点,利用上下扶正器位置及井壁间隙、结构角大小和位置、偏心块的位置和偏心距等影响因素建立三点坐标;根据三点定圆数学原理,建立井眼轴线三点定圆全坐标单弯双扶涡轮钻具造斜率计算模型;以3种涡轮钻具为例,计算分析结构角位置与大小、上下扶正器的位置及其与井壁之间的间隙、井眼直径、偏心块位置与偏心距的大小等因素对单弯双扶涡轮钻具造斜能力,从定性到定量影响的变化规律。由此建议将偏心块安装在靠近钻头或结构角处,增大造斜率,并对比分析确定了涡轮钻具s理论和模型预测的实际的转换系数在1.28~1.37的合理范围内,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高温深井涡轮定向钻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钻具 单弯双扶 定向钻井 三点定圆法 造斜能力 钻具组合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鉴别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
7
作者 孙成玉 焦龙 +4 位作者 闫娜莹 闫春华 屈乐 张晟瑞 马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98-3104,共7页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质量差异显著,亟需建立准确、快速的分析鉴别方法,对丹参药材的产地进行识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具有快速、实时、高效、等特点,克服了传统分析方法时间长、程序复杂等问题。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则具有强大的...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质量差异显著,亟需建立准确、快速的分析鉴别方法,对丹参药材的产地进行识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具有快速、实时、高效、等特点,克服了传统分析方法时间长、程序复杂等问题。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则具有强大的学习和泛化能力,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采用LIBS技术结合ANN方法构建了对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鉴别方法。实验首先收集来自安徽、甘肃等六个不同产地的丹参样品,并通过LIBS光谱仪对丹参样品进行光谱采集;之后对丹参LIBS光谱的元素特征峰进行比对,发现不同产地丹参样品的元素发射谱线强度存在着差异,如Fe元素(238.20,373.71 nm)和Ca元素(315.89,317.93 nm)等;采用最大最小归一化(MMN)、标准正态变换(SNV)、均值中心化(MC)、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SG)以及多元散射校正(MSC)五种预处理方法对LIBS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优化,减少光谱噪声以及其他干扰信息的影响;最后分别搭建ANN分类模型,从测试集分类准确率、每类产地的敏感性、精确率和特异性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最优模型。基于原谱的ANN模型测试集分类准确率为94.24%;SNV、MC两种方法并没有提升ANN模型的分类能力;MMN、SG及MSC三种预处理方法均提升了ANN的分类效果。SG-ANN模型取得了最佳鉴别效果,外部测试集分类准确率为98.15%,同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精确率和特异性,其中,安徽、河南两地丹参样品的判别结果最好,敏感性、精确率及特异性均达到100.00%,其余四种产地丹参样品的敏感性、精确率及特异性也在95.00%以上。该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光谱预处理方法,能显著提升ANN模型对于丹参产地的预测分类能力,构建一种相关性更强的定性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LIBS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丹参药材分析鉴别方法,为中药材质量监督体系提供一种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丹参 人工神经网络 中药材鉴别
下载PDF
芳胺类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填充因子的全息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翟倩 马羚 +3 位作者 闫春华 屈乐 陈刚 焦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4-1403,共10页
根据对65种芳胺类染料的研究,建立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填充因子(FF)的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模型。模型参数fragment distinction、fragment size和holograms length分别选择为“A,B,C,H,DA”、“4~7”和“307”时可建立最佳HQSAR模... 根据对65种芳胺类染料的研究,建立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填充因子(FF)的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模型。模型参数fragment distinction、fragment size和holograms length分别选择为“A,B,C,H,DA”、“4~7”和“307”时可建立最佳HQSAR模型。采用外部测试集验证和留一交叉验证两种方法对所建立模型进行了验证,外部测试集验证中的RMSRE和RMSEP分别为6.09和0.04,留一交叉验证中的RMSRE和RMSECV分别为2.73和0.02。两种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HQSAR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此外,通过所得HQSAR模型的分子贡献图可知,芳胺环上长烷基链和咔唑基团的存在会使FF值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定量构效关系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填充因子 芳胺类染料
下载PDF
基于赫-巴模型的微小井眼连续油管钻井环空流阻计算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侯学军 宋洪奇 +2 位作者 关谦 金锐 张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8-153,共6页
微小井眼连续油管(简称CT)钻井井眼直径小,井眼环空中钻井液流阻较大,严重制约微小井眼CT钻井的推广应用,根据微小井眼CT钻井特点,运用非牛顿的赫-巴流体循环流阻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不同外径、不同长度的CT在不同偏心度情况下钻Φ89.0 m... 微小井眼连续油管(简称CT)钻井井眼直径小,井眼环空中钻井液流阻较大,严重制约微小井眼CT钻井的推广应用,根据微小井眼CT钻井特点,运用非牛顿的赫-巴流体循环流阻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不同外径、不同长度的CT在不同偏心度情况下钻Φ89.0 mm井眼时的环空流阻,研究微小井眼CT钻井环空流阻随CT外径、长度、井眼偏心度、流速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使用外径为25.4~73.0 mm的CT钻井,推荐CT环空钻井液流速为0.54~3.10 m/s。该研究可解决微小井眼CT钻井循环流阻较大的问题,推动微小井眼CT钻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井眼钻井 连续油管 井眼环空 循环流阻 赫-巴模型
下载PDF
射流磨钻头流场特性及其外排屑槽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绪跃 曹通 +3 位作者 高德利 杨进 刘明涛 杨书港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在油气田开发中,水平井钻进时携岩困难、托压严重、机械钻速慢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效益。射流磨钻头既能降低井底压差实现欠平衡提速,又能粉碎岩屑实现岩屑悬浮运移,为水平井安全高效钻井作业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 在油气田开发中,水平井钻进时携岩困难、托压严重、机械钻速慢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效益。射流磨钻头既能降低井底压差实现欠平衡提速,又能粉碎岩屑实现岩屑悬浮运移,为水平井安全高效钻井作业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射流磨钻头流场的数值仿真,并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模型对其流场特性及其外排屑槽尺寸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无外排屑槽时射流磨钻头的降压效果最好,井底低压区和中压区呈现一降一升的趋势;井底压力沿钻头直径方向分布极不均匀,高压与低压交错出现;在开外部排屑槽的情况下,内排屑孔的总体积流量占比达100%以上,随单个外排屑槽宽度的增大,内排屑孔的总体积流量占比增加,且外排屑槽存在钻井液回流的现象,回流体积流量占比4%以内。研究结果为射流磨钻头的优化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磨钻头 水力结构 井底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定向井单弯单稳涡轮钻具造斜率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学军 罗发强 +4 位作者 钟文建 王居贺 杨斌 张明 曾顺鹏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5-712,共8页
对于定向井单弯单稳涡轮钻具造斜率的预测,用现有的修正三点定圆法预测的是钻具几何曲率,不是井眼曲率,且对造斜能力影响因素考虑不全。利用纵横弯曲法的三弯矩方程,确定井下动力钻具上部切点,结合钻头中心点和下稳定器切点,建立了这三... 对于定向井单弯单稳涡轮钻具造斜率的预测,用现有的修正三点定圆法预测的是钻具几何曲率,不是井眼曲率,且对造斜能力影响因素考虑不全。利用纵横弯曲法的三弯矩方程,确定井下动力钻具上部切点,结合钻头中心点和下稳定器切点,建立了这三点所对应的井眼轴线上三点坐标,利用三点定圆原理,建立了三点定圆全坐标单弯单稳涡轮钻具造斜率预测模型。实例计算了3种结构涡轮钻具造斜率,对比分析了3种结构涡轮钻具造斜率随涡轮钻具结构角,稳定器与井壁间隙,偏心稳定器偏心距以及稳定器、偏心稳定器、结构角分别到钻头的距离等因素的变化规律,明确了稳定器对单弯涡轮钻具的造斜率影响较小,为减小深井卡钻风险,可不用稳定器或用偏心稳定器替代稳定器安装在近钻头处,能有效提高单弯涡轮钻具的造斜率。该方法综合了纵横弯曲法和三点定圆法的优点,实现了超深井单弯单稳涡轮钻具定向钻井造斜率的简便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钻具 定向井钻井 三点定圆法 造斜率 单弯单稳 偏心稳定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