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纺织品为目标的聚乳酸纤维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诗婕 李伟 +3 位作者 吕勇 刘丰颉 田淑洁 吕学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1-734,共4页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的合成、性能,阐述了近年来面向纺织品领域的聚乳酸纤维共混改性和复合材料开发研究进展。通过改性和开发,增强了聚乳酸纤维在纺织品领域的性能和适用性,改善了材料的合成方法,推动了聚乳酸纤维进一步朝市场化发展。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共混改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拉萨河下游湿地土壤养分特征与肥力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健 赵茜芮 +5 位作者 李伟 杨博 孙晶 杨崛园 张强英 吕学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8-336,共9页
[目的]为探索拉萨河下游湿地土壤的养分特征和肥力状况。[方法]选取甘曲湿地、巴嘎雪湿地、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4个代表性区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69份土壤样本,测定样品的pH、总氮(TN)、总磷(TP)、总钾(TK)、全盐、电导率、氧化... [目的]为探索拉萨河下游湿地土壤的养分特征和肥力状况。[方法]选取甘曲湿地、巴嘎雪湿地、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4个代表性区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69份土壤样本,测定样品的pH、总氮(TN)、总磷(TP)、总钾(TK)、全盐、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redox potential)、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有机质(OM)值,并利用改进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湿地土壤肥力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1)研究区土壤的pH范围为5.77~7.78,均值为6.62,呈中性;有机质和总氮的相关性强,分布特征相似,含量分别为61.82,3.13 g/kg,均为很丰富的状态,属于一级水平;总磷和总钾含量分别为0.75,18.05 g/kg,为适中的状态,属于三级水平;全盐含量为0.92 g/kg,电导率为2.97 mS/m,整体来看,研究区土壤具有较强的保肥能力。(2)湿地土壤综合肥力系数(P)顺序为茶巴朗湿地(2.01)>巴嘎雪湿地(1.95)>拉鲁湿地(1.93)>甘曲湿地(1.86),均属于肥沃等级,影响湿地土壤综合肥力的指标是总钾,因各自然湿地形成条件相似,土壤综合肥力系数无显著差异。[结论]研究结果明晰了拉萨河下游湿地土壤养分现状,为实现研究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 湿地 养分特征 肥力评价
下载PDF
基于元素组的生物地球化学生态位及其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3
作者 曲锐 左振君 +4 位作者 王有鑫 张良键 吴志刚 乔秀娟 王忠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62,共13页
生态位作为解决群落如何构建、物种如何共存的探索,从其最初定性描述物种在生境中的空间分割,到反映物种在群落中功能上的分异,再到从多维空间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的定量分析,生态位理论逐渐发展。然而,在非随机过程影响下物种生态位... 生态位作为解决群落如何构建、物种如何共存的探索,从其最初定性描述物种在生境中的空间分割,到反映物种在群落中功能上的分异,再到从多维空间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的定量分析,生态位理论逐渐发展。然而,在非随机过程影响下物种生态位的大小,尤其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态位的位移、收缩或扩张等变化过程的量化,需要进一步研究。元素是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物质,生物体内元素含量及其比例(元素组,elementome)具有物种特异性,同时也反映了物种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性。随着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发展,生物元素组在生态学各个研究尺度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生物元素组及其在环境梯度上的变异为量化群落中物种生态位分化、预测环境变化条件下生态位的变化提供了极佳指标。生物地球化学生态位使用生物元素组及生态位多维超体积的概念,对物种生态位进行了量化。基于文献检索结果,本文阐述了生物地球化学生态位假说的理论框架,对其在不同生物分类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该假说的适用性进行检验并推动生态位理论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超体积模型 内稳性 群落构建 生态化学计量学 生物地球化学生态位 物种共存 进化历史 物种竞争
原文传递
基于非参数统计方法估算青藏高原臭氧背景浓度
4
作者 谢民生 吉东生 +6 位作者 殷秀峰 辛金元 万欣 李健军 张强弓 布多 丛志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74-4281,共8页
基于Kolmogorov-Zurbenko(KZ)滤波和Robust Extraction of Baseline Signal(REBS)方法处理了青藏高原纳木错站和珠峰站多年连续的近地面臭氧原始观测数据.通过合理选择KZ滤波器和REBS滤波窗口与带宽,成功去除了臭氧时间序列中的短期变动... 基于Kolmogorov-Zurbenko(KZ)滤波和Robust Extraction of Baseline Signal(REBS)方法处理了青藏高原纳木错站和珠峰站多年连续的近地面臭氧原始观测数据.通过合理选择KZ滤波器和REBS滤波窗口与带宽,成功去除了臭氧时间序列中的短期变动,提取了代表两站近地面臭氧背景浓度信号.结果表明,KZ滤波法得到的纳木错站和珠峰站臭氧年平均背景浓度分别为89.71μg/m^(3)和88.98μg/m^(3);REBS方法得到的分别为89.62μg/m^(3)和88.52μg/m^(3).两种方法得到的背景臭氧浓度一致性较好,都呈现出相似的季节变化规律.4~5月臭氧浓度较高,而季风期间则较低.KZ滤波更侧重反映长期趋势和季节周期性变化,而REBS在局部污染时段的表现更好.两种非参数统计方法均可有效应用于背景区域臭氧时间序列分析,为监测和防治臭氧污染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背景浓度 KZ滤波 REBS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污泥预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潘云川 吕学斌 +5 位作者 陶姣 于志昊 杨诗婕 崔建国 任国权 熊健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0-905,共6页
综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污泥物质溶出的作用机制以及溶出效果,对比了不同预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对污泥经预处理之后的资源回收利用途径如污泥中蛋白质回收、藻酸盐回收和厌氧发酵进行归纳总结;并... 综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污泥物质溶出的作用机制以及溶出效果,对比了不同预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对污泥经预处理之后的资源回收利用途径如污泥中蛋白质回收、藻酸盐回收和厌氧发酵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污泥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建议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污泥预处理 资源化利用 资源回收
下载PDF
青藏高原红景天属植物研究现状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6
作者 李鑫钟 刘星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6期59-65,98,共8页
青藏高原红景天属植物因其独特且丰富的药用成分,具有多种药用功效,是中国传统中草药和藏药中的常用药材。然而,滥采滥挖的现象威胁着这一宝贵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藏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综述了青藏高原红景天属植物的... 青藏高原红景天属植物因其独特且丰富的药用成分,具有多种药用功效,是中国传统中草药和藏药中的常用药材。然而,滥采滥挖的现象威胁着这一宝贵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藏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综述了青藏高原红景天属植物的资源现状、代谢物及其药用活性、基因组以及内生菌的相关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其药用潜力与生态特征。针对目前资源利用状况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为青藏高原红景天属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代谢产物 内生菌 资源现状 青藏高原 保护策略
下载PDF
西藏青稞抗旱研究进展
7
作者 博拉 钱礼尧 周永洪 《西藏科技》 2024年第4期8-12,21,共6页
干旱是作物生产的主要非生物逆境之一,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严重阻碍作物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青稞是西藏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牲畜饲料。然而,西藏青稞大部分种植区是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域,且年降水分配不均,其生产受干旱胁迫... 干旱是作物生产的主要非生物逆境之一,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严重阻碍作物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青稞是西藏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牲畜饲料。然而,西藏青稞大部分种植区是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域,且年降水分配不均,其生产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为严重。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干旱胁迫下青稞形态、生理、分子应答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的总结,文章从干旱胁迫条件下青稞形态和产量的变化、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四个方面对青稞抗旱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抗旱 形态 生理生化 适应机制
下载PDF
高山生态关键带植物群落多样性格局与系统发育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俊伟 明升平 +1 位作者 许敏 拉琼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77-2786,共10页
为探讨高海拔植物群落多样性海拔格局及其群落构建机制,本研究以生态过渡带布丹拉山南坡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系统发育多样性、系统发育结构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样方调查共记录了298种种子植物,隶属... 为探讨高海拔植物群落多样性海拔格局及其群落构建机制,本研究以生态过渡带布丹拉山南坡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系统发育多样性、系统发育结构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样方调查共记录了298种种子植物,隶属于45科149属。布丹拉山南坡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和海拔相关性均不明显,但沿海拔梯度升高,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显著增大。Shannon-Wiener指数与其他物种多样性指数、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之间都显著正相关,系统发育结构指数与其他多样性指数无显著相关。布丹拉山南坡植物群落系统发育结构主体上表现为聚集,沿海拔梯度并无明显变化趋势。表明高山生态过渡带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与海拔关系都不显著,生境过滤的生态作用对植物群落构建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过渡带 物种多样性 群落系统发育 系统发育多样性 系统发育结构 海拔格局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入侵植物曼陀罗在西藏的潜在风险区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俊伟 陈永豪 +2 位作者 许敏 陈瑾芳 拉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620-8630,共11页
生物安全与外来物种入侵是国门生物安全的重大生态学问题,生物入侵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还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类型复杂且丰富多样,明确西藏区域尺度上外来入侵植物的潜在分... 生物安全与外来物种入侵是国门生物安全的重大生态学问题,生物入侵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还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类型复杂且丰富多样,明确西藏区域尺度上外来入侵植物的潜在分布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入侵植物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入侵植物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对西藏生态安全的影响风险,基于野外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应用R语言和SPSS软件对模型参数和数据进行优化筛选,探讨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模拟预测了当代及2种气候变化情景(RCP 45、RCP 85)下2050年和2070年,其在西藏的潜在入侵风险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下层土壤酸碱度、年平均气温、最暖月最高温度与土壤有效含水量是影响曼陀罗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海拔和人类活动影响强度也有重要作用;朗县、加查县、乃东区、城关区、八宿县、贡嘎县、巴宜区、波密县、察隅县、芒康县等地为入侵高风险地区;两种气候背景下曼陀罗的各级风险区面积和总风险区面积均呈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且在最高碳排放情景(RCP 85情景)下响应更为敏感;主要沿着低海拔河谷区域东南向西北方向入侵扩散的趋势,分布中心由当前的墨脱县域向工布江达县域转移。综合来说,曼陀罗在西藏分布受土壤环境、温度和降水影响较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强度将使其向西藏西部、北部扩散。研究结果可为西藏地区综合防控曼陀罗的入侵危害与动态监测提供生态学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曼陀罗 最大熵模型 扩散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新型液体燃料5-乙氧基甲基糠醛的催化转化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陶姣 吕学斌 +5 位作者 潘云川 于志昊 杨诗婕 崔建国 任国权 熊健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6-152,共7页
5-乙氧基甲基糠醛(5-ethoxymethylfurfural,EMF)是一种替代化石能源的潜在液体燃料,近年来EMF的合成引起了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EMF转化合成的生物质原料、均相和非均相催化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单相与双相溶剂的... 5-乙氧基甲基糠醛(5-ethoxymethylfurfural,EMF)是一种替代化石能源的潜在液体燃料,近年来EMF的合成引起了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EMF转化合成的生物质原料、均相和非均相催化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单相与双相溶剂的作用效果,以期为EMF的合成与生物质转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EMF的合成策略及工业化生产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乙氧基甲基糠醛 生物质 催化 溶剂
下载PDF
PhyloSuite:生物领域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新平台
11
作者 张东 李文祥 王桂堂 《科学观察》 2023年第6期35-37,共3页
生物领域的分子系统发生学(molecular phylogeny)是利用生物的DNA、蛋白质序列等各种分子数据构建生物实体之间的起源和演化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保守引物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的应用,系统发生(也称系统发育)研究迎来了分子数据... 生物领域的分子系统发生学(molecular phylogeny)是利用生物的DNA、蛋白质序列等各种分子数据构建生物实体之间的起源和演化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保守引物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的应用,系统发生(也称系统发育)研究迎来了分子数据的时代。生物分子序列的同源位点数量远远超过传统的形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测序技术 生物实体 分子序列 蛋白质序列 数据构建 形态数据 起源和演化
原文传递
基于Cite Space文献计量的西藏地区重金属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12
作者 古增瑞 李光杰 +4 位作者 杨超 王菊梅 曾泓杰 德吉曲宗 谢鹏程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88-91,116,共5页
重金属污染是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西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极其重要。基于Cite Space文献计量法,利用CNKI数据库,以西藏重金属为主题,归纳了2006年至2022年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核心作者、主要... 重金属污染是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西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极其重要。基于Cite Space文献计量法,利用CNKI数据库,以西藏重金属为主题,归纳了2006年至2022年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关键词等,对其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为6名,核心作者的总发文量未达到该领域总论文数的50%,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发文机构主要以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等高校为主;关键词的共现、聚类、时序分析得出西藏地区重金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及环境重金属的含量与形态测定、来源解析、重金属水平评价与生态风险评估。结合以上分析,为科研人员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中国知网 西藏 重金属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水生植物光合无机碳利用策略及其生态适应性
13
作者 江红生 廖祖滢 李伟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7-856,共10页
水生维管植物经历了从陆生向水生的“回归”演化,这个过程伴随着周围环境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尤其是水体中无机碳环境与陆生生境的差异赋予了水生植物光合无机碳利用策略与陆生植物截然不同的生态学意义。本文综述了以光合作用为核心的水... 水生维管植物经历了从陆生向水生的“回归”演化,这个过程伴随着周围环境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尤其是水体中无机碳环境与陆生生境的差异赋予了水生植物光合无机碳利用策略与陆生植物截然不同的生态学意义。本文综述了以光合作用为核心的水生植物无机碳利用策略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以及研究水生植物无机碳利用策略的意义,并展望了基于水生植物尤其是水鳖科的无机碳利用策略为核心的植物适应机制研究的优势,旨在为水生植物适应机制和适应性进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无机碳利用策略 光合作用 C4 景天科酸代谢
下载PDF
西藏特有种子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区系特征
14
作者 王俊伟 陈永豪 拉琼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4-603,共10页
基于西藏特有种子植物名录,结合物种自然地理分布信息,对西藏特有种子植物科属种多样性组成特征、物种生活型多样性、垂直海拔分布及县域尺度分布格局、属水平植物区系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特有种热点地区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西藏特有... 基于西藏特有种子植物名录,结合物种自然地理分布信息,对西藏特有种子植物科属种多样性组成特征、物种生活型多样性、垂直海拔分布及县域尺度分布格局、属水平植物区系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特有种热点地区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西藏特有种子植物有1079种,隶属89科297属,特有性高,其中含20种以上的科为19个,含特有种最多的科为菊科;含10种以上的属有24个,含特有种最多的属为翠雀属(Delphinium)和小檗属(Berberis)。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特有种中占绝对优势(66.4%)。从区系成分来看,温带性质的属占主导(61.6%)。东南部的墨脱县含特有种数量最多(271种)。总体上,西藏特有种子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极不均匀,喜马拉雅东南麓是丰富度最高的区域。西藏特有种子植物的海拔分布范围宽泛,集中分布在3000~4500 m,特有种丰富度在海拔梯度上呈单峰分布格局。本研究结果可为将来确定西藏植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次序、红色名录制定及自然保护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种 多样性分布格局 植物区系 保护 西藏
下载PDF
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洋 安瑞志 +4 位作者 杨号 张艳秋 陈俊霖 马文强 巴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3-415,共13页
为了解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7月、10月和2022年5月在拉鲁湿地主要水系进行定性和定量样品采集,共采集浮游植物水样126个,从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性等方面入手,探讨拉鲁湿地... 为了解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7月、10月和2022年5月在拉鲁湿地主要水系进行定性和定量样品采集,共采集浮游植物水样126个,从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性等方面入手,探讨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为研究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和稳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拉鲁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32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8门13纲36目74科130属,物种组成表现为硅藻-绿藻-蓝藻型。2)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参数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之间存在差异。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秋季和春季,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高于秋季。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夏季和春季。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沼泽生境的浮游植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湿草甸生境。3)季节是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差异的关键因素,生境对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弱,夏季的距离衰减模式比秋季和春季更强。4)拉鲁湿地不同的浮游植物群落参数与不同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5)空间因素在解释浮游植物群落变异方面具有显著贡献,而快速变化的水质变量在决定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季节和缓慢变化水质因子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弱,但仍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异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浮游植物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西藏
下载PDF
西藏岗巴拉山土壤细菌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伊凡 王俊伟 +2 位作者 陈永豪 何柄枚 拉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2-722,共11页
高原山地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脆弱生态系统之一,研究高原山地土壤细菌群落沿海拔变化特征,对于揭示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山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以西藏岗巴拉山作为研究对象,运用Illumina MiSeq... 高原山地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脆弱生态系统之一,研究高原山地土壤细菌群落沿海拔变化特征,对于揭示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山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以西藏岗巴拉山作为研究对象,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基于精细样方尺度分析了岗巴拉山沿海拔梯度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岗巴拉山土壤细菌共包含36门125纲307目477科838属1878种,将12个海拔带分为高中低3组(低海拔从3800—4100 m、中海拔从4200—4500 m、高海拔从4600—4900 m),中海拔总分类操作单元(OTU)数最多,特有OTU数最少,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呈单峰趋势,但其特异性随海拔呈U型分布格局。岗巴拉山土壤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门是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疣微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等,土壤细菌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小,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高海拔最高,Chao指数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趋势。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海拔梯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低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组内也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RDA)表明海拔、pH、总氮、总磷和有机碳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pH、总氮、总磷和有机碳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显著相关,曼特尔检验表明pH和海拔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因素。岗巴拉山土壤细菌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单调下降趋势,pH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沿海拔变化特征的关键环境因子,总氮、总磷和有机碳也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巴拉山 土壤细菌 多样性 海拔 理化因子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武汉市城市绿地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尼玛卓玛 李映灿 赵华斌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8,共12页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与文化价值。鸟类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类群,研究人类活动对鸟类资源的影响能够为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与维护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采用样线法...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与文化价值。鸟类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类群,研究人类活动对鸟类资源的影响能够为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与维护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采用样线法对武汉市不同干扰强度的城市绿地内林鸟群落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目34科100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在物种组成上以雀形目为主(76种,占调查到总鸟种数的76%),在居留型上以留鸟为主(42种,42%),在区系上主要属于东洋界(45种,45%)。繁殖季鸟类物种数高于非繁殖季,主要是由于夏候鸟和旅鸟的增加导致。在不同干扰强度中,重度干扰斑块的平均鸟类个体数最多,轻度干扰斑块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而中度干扰斑块的鸟类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且繁殖季和非繁殖季鸟类群落结构在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中的格局未发生变化。综上所述,武汉市城市绿地的鸟类多样性较为丰富,随着干扰强度增加,鸟类多样性出现非线性差异,揭示了人为干扰与自然干扰对生态影响的差异;在面积狭小、破碎化严重的斑块中,人为干扰可能有利于城市绿地鸟类多样性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城市绿地 武汉市 人为干扰
原文传递
近200年青藏高原东南部真布错硅藻记录与环境变化
18
作者 何晋娜 索娜卓嘎 +6 位作者 张继峰 曹鹏熙 王俊伟 袁艳丽 葛梦娟 杨凤琴 刘建宝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1245,共15页
近20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多集中在深水湖泊,而对大量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南部浅水湖真布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物柱芯的^(210)Pb、^(137)Cs测年和高分辨率硅藻鉴定分析,重建... 近20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多集中在深水湖泊,而对大量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南部浅水湖真布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物柱芯的^(210)Pb、^(137)Cs测年和高分辨率硅藻鉴定分析,重建该湖过去200年来硅藻属种组合变化,并结合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含量、总氮(TN)含量、碳氮比(C/N)等指标,探讨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响应。结果显示,1820—1950年硅藻组成中水生植物附生种Encyonema lange-bertalotii的百分含量较高,表明真布错水生植物较繁盛,湖水透明度高。1950年以来,硅藻组合发生了突变,附生种Encyonema lange-bertalotii的百分含量快速下降,耐低光照的small Fragilaria成为优势属,表明水生植物衰退,湖水透明度降低;同时TOC和TN含量升高,C/N减小,指示湖泊生产力和营养水平升高,藻类在湖泊有机质中占比增加。气温快速升高、降水量增加(冲刷流域更多营养物质进入湖泊)和人类活动增强(流域内出现新建寺庙)可能共同导致湖泊生产力升高,藻类繁盛,水生植物衰退,水体透明度下降,最终引起硅藻群落的突变。因此,在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背景下,浅水湖泊可能面临生态系统的转变,未来应该加强该类湖泊的监测与保护。本文记录的高原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突变时间与中国和全球其他地区基本一致,这也为确定人类世的地层标记提供了新的证据。青藏高原湖泊可以作为研究人类世的天然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浅水湖泊 硅藻 古生态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雅鲁藏布江流域不同海拔梯度下消落区植被NDVI的时空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
19
作者 张瑶 孙君瑶 李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94,共15页
消落区植被的生长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水资源的可用性。雅鲁藏布江是中国、印度、孟加拉等国家的主要淡水水源地,流域内海拔落差大,气候的空间异质性较高。消落区在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中具有重要功能,但它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 消落区植被的生长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水资源的可用性。雅鲁藏布江是中国、印度、孟加拉等国家的主要淡水水源地,流域内海拔落差大,气候的空间异质性较高。消落区在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中具有重要功能,但它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开展消落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对于保护雅鲁藏布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和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雅鲁藏布江流域消落区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了Theil-Sen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利用Hurst指数探究了长时间序列下消落区植被的时空变化趋势,并通过广义线性模型研究了消落区植被NDVI与气温、降水、雪水当量和水位波动频率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90–2022年间,雅鲁藏布江流域消落区和1–5 km缓冲区的平均NDVI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变化趋势。时间尺度上,消落区植被NDVI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最高值(0.16)和最低值(0.06)分别出现在2002年和2022年。年均NDVI的变化结果显示,中高海拔区域的NDVI持续增加,而中下游区域的NDVI变化不稳定。随着海拔升高,消落区和1–5 km缓冲区的NDVI持续减少和反持续减少的面积占比呈波动变化,海拔1,500–3,000 m地区受影响最为明显。水位波动频率是消落区NDVI的最佳解释变量之一,而温度则是缓冲区NDVI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随着海拔升高,雪水当量对NDVI的解释力逐渐增加。该研究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区 水位波动频率 雪水当量 海拔 归一化植被指数
原文传递
西藏高原河流底栖动物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有鑫 吴志刚 +2 位作者 赵培栋 张惠芳 王忠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底栖动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群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是能力优异的指示物种类群,被广泛用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评估和环境监测。文章以“西藏(Tibet)”+“底栖动物或底栖生物(Benthic invertebrate)”作... 底栖动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群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是能力优异的指示物种类群,被广泛用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评估和环境监测。文章以“西藏(Tibet)”+“底栖动物或底栖生物(Benthic invertebrate)”作为关键词,对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取有关西藏高原河流底栖动物研究文献,通过分析文献系统综述了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以及怒江西藏段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探讨和分析了当前西藏高原河流底栖动物研究状况,为保护西藏河流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河流 底栖动物 西藏高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