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激酶Cα结构及其组织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董瓅瑾 赵艳威 +3 位作者 杨彩凤 尹行志 秦琴 宋光明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918-921,共4页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1977年在鼠脑的胞质成分中发现的一种依赖磷脂和钙的蛋白激酶,是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物质。PKC由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同工酶组成,不同的PKC同工酶有着不同的酶学特性,在组织中的表达不同...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1977年在鼠脑的胞质成分中发现的一种依赖磷脂和钙的蛋白激酶,是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物质。PKC由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同工酶组成,不同的PKC同工酶有着不同的酶学特性,在组织中的表达不同,在细胞信号传递中的作用也有着显著差别。近年来由对PKC整体功能的探索逐步转向到对PKC家族成员进行分别研究。本文就PKCα这种亚型的结构及其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分布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Α 结构 组织分布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浆D-D TXB2 BNP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尹行志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浆D-D、TXB2、BNP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浆D-D、TXB2、BNP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评分,血浆D-D、TXB2、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试验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4.60±5.13)分比(54.51±5.33)分](P<0.05)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49±1.03)分比(1504±1.17)分](P<0.05)。试验组的血浆D-D、TXB2、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47±0.04)mg/L、(4614±3.88)ng/L、(10.93±1.29)pg/mL比(1.23±0.15)mg/L、(68.80±6.19)ng/L、(18.56±2.07)pg/mL](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经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浆D-D、TXB2、BNP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美罗培南联合常规治疗对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炎性因子、肾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谭效斌 张莹 +2 位作者 吴树全 董婷婷 陈丽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9期3766-3769,3796,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后对其肾功能、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后对其肾功能、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肾功能[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BUN、Scr和PCT、CRP、IL-6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IgG、IgM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IgA组间及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及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因子 常规治疗 肾功能 脓毒症休克 美罗培南 急性肾功能不全 免疫球蛋白
原文传递
环周预切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振 苏宏 +1 位作者 吴冬 何小虎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973-975,共3页
目的分析环周预切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拟实施手术治疗的LSTs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环周预切开EMR治疗,B组采用ESD治疗。... 目的分析环周预切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拟实施手术治疗的LSTs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环周预切开EMR治疗,B组采用ESD治疗。对比两组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肿瘤整块切除率、手术前后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为(32. 8±9. 8)分钟,术中出血量为(33. 0±15. 8) ml,B组分别为(57. 3±11. 4)分钟和(54. 1±19. 5)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和B组病人的肿块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两组病人的血清Cor、ACTH、NE、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小时,A组病人的血清Cor为(116. 1±19. 4) ng/ml、ACTH为(31. 6±5. 9) pg/ml、NE为(0. 30±0. 11) ng/ml、CRP为(5. 93±2. 21) mg/L,B组分别为(128. 5±21. 6) ng/ml、(36. 1±7. 2) pg/ml、(0. 37±0. 12) ng/ml和(7. 65±2. 58)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病人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7. 4±5. 8)小时、排便时间为(58. 3±9. 3)小时、进食时间(38. 4±6. 9)小时; B组分别为(21. 0±6. 3)小时、排便时间(72. 0±13. 6)小时、进食时间(43. 0±8. 4)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病人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 44%,其中术中出血1例、迟发性出血1例、肠穿孔0例,B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17. 78%,术中出血5例、迟发性出血2例、肠穿孔1例,A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B组(P <0. 05)。结论环周预切开EMR与ESD手术治疗LSTs的效果基本相当,但是环周预切开EMR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引起的应激反应更小、术后病人的恢复更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周预切开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下载PDF
中医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TK1的影响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田伟峰 郎小梅 荣宁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11期2383-2388,共6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血清TK1(胸苷激酶1)浓度及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手段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化... 目的:探讨中医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血清TK1(胸苷激酶1)浓度及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手段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化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开始治疗前不同血清TK1浓度值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卡方检验对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分析,对独立预后因素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分析。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K1浓度差异。结果: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TK1(≤0.5 pmol/L)生存期明显高于TK1(>0.5 pmol/L)的生存期(P<0.01);在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方面,T分期(P=0.010)、N分期(P=0.002)与血清TK1浓度相关;在预后方面,T分期(HR=1.739;P=0.006)和N分期(HR=1.694;P<0.001)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有效地抑制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K1的表达,从而发挥了抑制肿瘤增长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血清TK1可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评价的重要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胸苷肌酶1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化疗对大鼠肺癌模型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荣宁 华毛 +2 位作者 刘浩明 王叶 马文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351-3355,共5页
目的:观察化疗对大鼠肺癌模型凝血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化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化疗组采用致癌碘油液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大鼠肺癌模型,正常组大鼠仅滴注碘油液。... 目的:观察化疗对大鼠肺癌模型凝血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化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化疗组采用致癌碘油液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大鼠肺癌模型,正常组大鼠仅滴注碘油液。化疗组大鼠采用5 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每天1次,每周5天,连续8周,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给药2 h后检测大鼠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内皮Toll样受体4(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PTT、PT、TT缩短,FIB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化疗组大鼠APTT、PT、TT进一步缩短,FIB含量亦增加。ELISA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模型组和化疗组大鼠血浆中ET-1的含量分别为(35.67±3.89) ng/L、(51.61±4.14) ng/L、(59.57±4.51) ng/L;NO的含量分别为(90.31±10.61)μmol/L、(124.92±13.26)μmol/L、(134.74±12.65)μmol/L;VEGF的含量分别为(105.28±7.65) ng/L、(156.85±8.61) ng/L、(168.13±8.97) ng/L。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模型组和化疗组大鼠血管组织中TLR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2±0.03、1.02±0.10、1.21±0.09;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1±0.02、1.09±0.12、1.35±0.1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ET-1、NO、VEGF的含量和动脉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化疗组大鼠血浆中ET-1、NO、VEGF含量和动脉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可加重大鼠肺癌模型血液高凝状态,使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管内皮ET-1、NO和VEGF含量,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凝血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大鼠
下载PDF
Fournier坏疽2例
7
作者 马有才 张秀梅 +1 位作者 景钦香 杜丽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报告2例Fournier坏疽。例1.男,30岁。阴囊、阴茎肿大伴破溃、发热8 d。皮肤科检查:阴茎及阴囊皮肤多处大面积破溃、坏死,最大4 cm×10 cm、表面有黑痂,周围弥漫性肿胀伴渗液,其上可触及捻发音,流出大量尸臭味脓性分泌物。例2.男,40... 报告2例Fournier坏疽。例1.男,30岁。阴囊、阴茎肿大伴破溃、发热8 d。皮肤科检查:阴茎及阴囊皮肤多处大面积破溃、坏死,最大4 cm×10 cm、表面有黑痂,周围弥漫性肿胀伴渗液,其上可触及捻发音,流出大量尸臭味脓性分泌物。例2.男,40岁。下腹部疼痛伴阴囊肿胀7 d。皮肤科检查:阴囊、阴茎皮肤大片坏死、破溃,最大为6 cm×12 cm,挤压双侧腹股沟区有恶臭味淡黄色脓液流出。2例患者经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急诊手术彻底清创引流及理疗等对症治疗。例1患者因脓毒血症死亡,例2患者术中清创面积扩大,择期行皮瓣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NIER坏疽
下载PDF
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凤珍 尹行志 +1 位作者 荣宁 谢秀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700-704,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内脏脂肪素(内脂素)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STEMI患者382例,根据是否发生院内MACE将其分为MACE组... 目的探究血清内脏脂肪素(内脂素)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STEMI患者382例,根据是否发生院内MACE将其分为MACE组(57例)和非MACE组(32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入院时血清内脂素水平。结果 MACE组患者年龄[(67.9±11.4)岁比(62.5±10.9)岁,P<0.001]、2型糖尿病比例(36.8%比24.0%,P=0.041)、收缩压[(129.0±24.7)mmHg比(121.6±22.5)mmHg(1 mmHg=0.133kPa),P=0.025]、Killip心功能Ⅱ~Ⅳ级比例(61.4%比43.7%,P=0.013)和前壁心肌梗死比例(57.9%比42.2%,P=0.027)均高于非MACE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CE组患者肌钙蛋白I峰值[(7.39±3.16)μg/L比(6.50±2.48)μg/L,P=0.017]、脑钠肽前体[(5911±2360)pg/ml比(2489±974)pg/ml,P<0.001]、入院血糖[(8.81±3.59)mmol/L比(7.94±2.52)mmol/L,P=0.026]、超敏C反应蛋白[(9.14±3.51)mg/L比(7.82±3.13)mg/L,P=0.004]和血清内脂素水平[(74.3±10.5)ng/ml比(59.8±11.3)ng/ml,P <0.001]均高于非MACE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肌钙蛋白I峰值(r=0.38,P<0.01)和超敏C反应蛋白(r=0.51,P<0.05)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变量无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OR1.83,95%CI 1.12~2.98,P=0.016)、年龄(OR1.22,95%CI1.02~1.47,P=0.033)、Killip心功能Ⅱ~Ⅳ级(OR2.37,95%CI1.25~4.49,P=0.008)和肌钙蛋白I峰值(OR1.39,95%CI1.07~1.81,P=0.014)是预测STEMI患者院内发生MACE的独立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内脂素预测院内MACE的最佳截点为68.9 ng/ml,其敏感度为72%,特异度为81%。结论血清内脂素水平是STEMI患者院内发生MACE的一个良好预测指标。早期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可能有助于STEMI患者的危险分层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素 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网膜素、血清HCY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甄海旭 刘建文 李振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4-46,51,共4页
本研究通过检测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人员的网膜素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发现ACS患者的肌酐、Hcy、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网膜素-1指标均显著高于常人; BMI、hs... 本研究通过检测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人员的网膜素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发现ACS患者的肌酐、Hcy、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网膜素-1指标均显著高于常人; BMI、hs-CRP、Hcy及网膜素-1是导致ACS的相关因素;网膜素-1浓度的降低与hs-CRP、Hcy浓度的升高都是造成ACS的独立因素。结果说明,网膜素-1与Hcy可能是介导ACS发生的独立因素,将这两种物质作为不稳定的斑块进行评估和预测指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膜素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冠脉综合征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精细化照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马银琴 任文君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5期129-131,19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精细化照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38例(无脱... 目的研究分析精细化照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38例(无脱落样本)。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精细化照护,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100)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精细化照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照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肺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OPN/CD44通路在缺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1
作者 吴树全 王生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93-598,共6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缺氧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s)增殖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ASMCs细胞,建立低氧模型,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OPN-siRNA+低氧组和阴性对照(NC-siRNA)+低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缺氧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s)增殖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ASMCs细胞,建立低氧模型,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OPN-siRNA+低氧组和阴性对照(NC-siRNA)+低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HPASMCs细胞OPN和CD44 mRNA表达情况。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情况。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各组细胞OPN、CD4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P2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HPASMCs细胞存活率、G2/M期比例、PCNA、Cyclin D1、Cyclin E表达及OPN、CD44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HPASMCs细胞SubG1期、G0/G1期比例及P2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低氧组和NC-siRNA+低氧组相比,OPN-siRNA+低氧组HPASMCs细胞存活率、G2/M期比例、PCNA、Cyclin D1、Cyclin E蛋白表达及OPN、CD44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HPASMCs细胞SubG1期、G0/G1期比例及P27蛋白显著升高(P<0.05)。结论敲低OPN表达可能通过抑制CD44表达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低氧诱导的HPASMCs细胞恶性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CD44 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内分泌护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马银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68例进行分组,各组均为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由优于对照...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68例进行分组,各组均为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由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发生在老你人,预饮食、体育、肥胖和继承等相关因素有关,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治疗,这在疾病发展的后期阶段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很复杂。因此,应指导患者遵守治疗,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一种照顾病人状况和需要的护理管理模式,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患者的认识,纠正错误的行为,然后管理病人,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高原反应致高原肺水肿1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金宝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9期231-231,共1页
1 临床资料 病历号:002363,患者闻某,25岁,出生生长于北京,2d前从平原乘火车准备前往拉萨旅游,但途中不慎“感冒”,出现发热、咳嗽、咳痰(量少、粘白痰),自口服药物(不详),症状未见好转,于次日晚抵西宁(海拔约2400m),即来我... 1 临床资料 病历号:002363,患者闻某,25岁,出生生长于北京,2d前从平原乘火车准备前往拉萨旅游,但途中不慎“感冒”,出现发热、咳嗽、咳痰(量少、粘白痰),自口服药物(不详),症状未见好转,于次日晚抵西宁(海拔约2400m),即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已出现呼吸困难,唇、指甲轻度发绀,咳血性泡沫痰,量少,心慌、胸闷,烦躁不安,查体:T 38.2℃,P 122次/min,R 25次/min,BP 130/90mmHg。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双肺呼吸音降低,满布湿罗音。实验室检查:wbc 14.0×10^9/L,N 72%。血氧饱和度81%,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x线片示:双肺野有边缘不清的云絮状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高原反应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窦性心动过速 ST-T改变 实验室检查 临床资料 口服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