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TK1的影响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田伟峰 郎小梅 荣宁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11期2383-2388,共6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血清TK1(胸苷激酶1)浓度及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手段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化... 目的:探讨中医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血清TK1(胸苷激酶1)浓度及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手段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化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开始治疗前不同血清TK1浓度值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卡方检验对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分析,对独立预后因素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分析。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K1浓度差异。结果: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TK1(≤0.5 pmol/L)生存期明显高于TK1(>0.5 pmol/L)的生存期(P<0.01);在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方面,T分期(P=0.010)、N分期(P=0.002)与血清TK1浓度相关;在预后方面,T分期(HR=1.739;P=0.006)和N分期(HR=1.694;P<0.001)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有效地抑制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K1的表达,从而发挥了抑制肿瘤增长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血清TK1可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评价的重要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胸苷肌酶1 预后因素
下载PDF
CPEB4和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田伟峰 郎小梅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9期1833-1839,共7页
目的:分析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4(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 binding protein4,CPEB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th factor-C,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West... 目的:分析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4(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 binding protein4,CPEB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th factor-C,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Western印迹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正常胃黏膜细胞株中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胃癌石蜡标本蛋白的表达,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运用相关分析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相关性,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Western印迹检测CPEB4和VEGF-C蛋白在GES-1胃黏膜细胞株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HGC-27,SGC7901和MGC803胃癌细胞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B4阳性表达率为55.0%,VEGF-C阳性表达率为41.4%;相关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和T分期与CPEB4表达相关,肿瘤大小和N分期与VEGF-C表达密切相关,预后生存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N分期、CPEB4表达与VEGF-C表达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PEB4和VEGF-C表达在胃癌的侵袭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为胃癌预后独立因素,可作为胃癌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PEB4 内皮生长因子C 预后
下载PDF
血清胸苷激酶1在肝门胆管癌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华 贺文财 +1 位作者 汪学昌 田伟峰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12期2570-2575,共6页
目的:探究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肝门胆管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05年9月至2011年6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的72例肝门胆管癌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TK1水平,并分析肝门胆管癌患者血清TK1水平与临床病理... 目的:探究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肝门胆管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05年9月至2011年6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的72例肝门胆管癌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清TK1水平,并分析肝门胆管癌患者血清TK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门胆管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者血清TK1水平。血清TK1表达水平与肿瘤最大径(P=0.002),Bi smu t h-Cor lette分期(P<0.0 01)和淋巴结转移(P<0.0 01)表达密切相关。生存分析发现分化程度(HR=2.089,P=0.024)和血清TK1水平(HR=2.519,P=0.018)为肝门胆管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 l sur vival,OS)独立预后因素,而血清TK1水平(HR=3.694,P=0.003)为本组肝门胆管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独立预后因素。血清TK1水平较高的肝门胆管癌患者OS和PFS较短。结论:TK1可能与肝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TK1水平能预测肝门胆管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胸苷激酶1 预后
下载PDF
负载结肠癌干细胞热休克蛋白96的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同源肿瘤干细胞的杀伤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时珊珊 郭虎林 +5 位作者 庞华 孙雯雯 崔晓旭 冯青青 杨景婷 司玉玲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1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干细胞来源的gp96冲击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killer cell,CIK)共培养,探讨其对结肠癌干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从结肠癌细胞HT29中富集结肠癌干细胞,肿瘤干细... 目的研究结肠癌干细胞来源的gp96冲击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killer cell,CIK)共培养,探讨其对结肠癌干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从结肠癌细胞HT29中富集结肠癌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可以通过其表面的特异性标记分子进行鉴定,结肠癌肿瘤通常选用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133(CD133)、乙醛脱氢酶-1(ALDH1)等分子。本研究选取CD133对HT29肿瘤细胞球进行肿瘤干细胞的鉴定。然后,将从结肠癌细胞HT29微球中提取的总蛋白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Con A亲和层析、DEAE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出热休克蛋白96(gp96),所得蛋白经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0%SDS-PAGE)和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进行分子量及纯度的鉴定,并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其蛋白浓度。然后用gp96-肽复合物冲击DC,与CIK共培养,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gp96冲击DC-CIK细胞对结肠癌干细胞(CSCs)的杀伤活性。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第5代左右HT29微球中CD133+阳性的细胞比例为(73.92±2.76)%,明显高于HT29细胞(30.45±4.50)%。每克(湿重)肿瘤细胞可纯化出30μg左右的gp96。负载结肠癌干细胞gp96的DC-CIK对结肠癌干细胞的杀伤率高于DC-CIK组的杀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载结肠癌干细胞gp96的DC-CIK可以更有效地杀伤结肠癌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干细胞 悬浮培养 热休克蛋白96 树突细胞 杀伤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