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桡骨颈骨折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的疗效观察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庞宝云 孟红伟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715-1718,共4页
目的:研究小儿桡骨颈骨折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的81例患儿。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 目的:研究小儿桡骨颈骨折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的81例患儿。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手术指标,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09%(37/42)vs61.53%(24/39)](P<0.05);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0.48±8.25)min vs(46.02±10.40)min,(9.65±2.10)mL vs(14.08±3.07)mL,(7.39±2.13)d vs(11.83±3.86)d ,(40.38±4.29)d vs(51.56±5.10)d](P<0.05);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0.98±22.13)度vs(130.12±19.61)度,(8.37±1.53)度vs(4.97±1.02)度,(86.02±12.29)度vs(80.75±10.34)度,(84.08±12.84)度vs(76.40±9.73)度](P<0.05)。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可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肘关节功能,并发症少,提高生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 小儿 桡骨颈骨折 及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儿童生长痛的微波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发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儿童生长痛 微波治疗 局部照射治疗 小儿骨科 发病机理 发病原因 活血化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因及治疗
3
作者 宋天霖 刘莉颖 《青海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4-57,共4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尚有较多争论和未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病理发病机制不清楚。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AIS的国内外治疗研究与进展的文献资料,本文就AIS病因及国内外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有效预防...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尚有较多争论和未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病理发病机制不清楚。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AIS的国内外治疗研究与进展的文献资料,本文就AIS病因及国内外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有效预防和治疗AIS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病因 治疗
原文传递
小儿骨科术后尿管不同拔除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军苹 《青海医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术后尿管拔除时机对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每例患儿术后均使用自控镇痛泵48小时。观察组术后48小时拔除尿管,对照组24小时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患儿拔管后... 目的:探讨小儿术后尿管拔除时机对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每例患儿术后均使用自控镇痛泵48小时。观察组术后48小时拔除尿管,对照组24小时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患儿拔管后的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拔管后自主排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在不影响小儿排尿情况下应尽早拔除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留置尿管 拔除时机
原文传递
老年女性NeerⅡ型肱骨近端骨折伴骨质疏松113例
5
作者 马海军 张光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825-4826,共2页
肱骨近端骨折常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目前,医学界对NeerⅡ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是否选择手术治疗,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选取近年来在我院治疗的老年NeerII型肱... 肱骨近端骨折常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目前,医学界对NeerⅡ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是否选择手术治疗,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选取近年来在我院治疗的老年NeerII型肱骨近端骨折伴骨质疏松的女性患者,对其进行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体会
6
作者 张发智 张源 《青海医药杂志》 2008年第6期16-17,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采用Ponseti的手法矫正+靴形石膏固定保守治疗出生后6个月内(平均年龄为38天)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6例共32只足。结果:本组平均治疗时间9周,20只足(62.5%)的外形基本恢复正常... 目的:评价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采用Ponseti的手法矫正+靴形石膏固定保守治疗出生后6个月内(平均年龄为38天)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6例共32只足。结果:本组平均治疗时间9周,20只足(62.5%)的外形基本恢复正常,踝关节主动活动可达中立位;5只足(15.63%)外观仍残余轻度外观畸形但被动活动可达正常,7只足(21.88%)因畸形未获完全纠正改行软组织松解术矫正。结论:Ponseti手法早期保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保守治疗 Pon-seti
下载PDF
髋关节囊内压监测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发智 张源 +2 位作者 鲍呈元 马海军 屈青玲 《青海医药杂志》 2008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缓解髋关节囊内压对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测量28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的髋关节囊内压,并采取措施使增高的髋关节囊内压降至40mmHg以下,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并与对照组(传统治疗组)进行对比。结... 目的:观察缓解髋关节囊内压对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测量28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的髋关节囊内压,并采取措施使增高的髋关节囊内压降至40mmHg以下,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并与对照组(传统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仅1例(3.57%)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对照组出现7例(12.07%),差别显著(2=0.729,P<0.05)。结论:监测髋关节囊内压对判断减压效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缓解髋关节囊内压有助于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囊内压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在X线片上确定儿童髋关节头臼同心圆圆心
8
作者 张发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52-1053,共2页
在儿童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中,一般将股骨头与髋臼是否恢复同心圆关系作为衡量髋关节复位良好的指标之一。但如何确定儿童髋关节头臼同心圆圆心文献鲜有报道。为此,我们对56名儿童80个正常髋关节的正位X线片进行了测量,初步探讨儿童髋... 在儿童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中,一般将股骨头与髋臼是否恢复同心圆关系作为衡量髋关节复位良好的指标之一。但如何确定儿童髋关节头臼同心圆圆心文献鲜有报道。为此,我们对56名儿童80个正常髋关节的正位X线片进行了测量,初步探讨儿童髋关节头臼同心圆圆心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脱位 同心圆 X线片 儿童 头臼 髋关节复位 股骨头
原文传递
肘关节屈曲角度及吊带位置对肱骨髁上骨折稳定性的影响
9
作者 张发智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0期62-63,共2页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骨折,无论是闭合复位还是手术复位,总要将肘关节屈曲至一定角度固定并用颈-前臂吊带悬吊于胸前.肘关节屈曲过大会压迫肘部血管,影响前臂血液循环,屈曲过小骨折断端不易稳定,容易出现骨...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骨折,无论是闭合复位还是手术复位,总要将肘关节屈曲至一定角度固定并用颈-前臂吊带悬吊于胸前.肘关节屈曲过大会压迫肘部血管,影响前臂血液循环,屈曲过小骨折断端不易稳定,容易出现骨折断端向前成角,颈-前臂吊带的位置也会对骨折断端的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稳定性 吊带 肘关节屈曲角度
下载PDF
静脉充血试验诱发儿童下肢生长痛
10
作者 张发智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充血对生长痛的影响。方法利用止血带加压法阻断下肢静脉回流,使下肢静脉充血,观察发病组与对照组下肢疼痛的出现情况。结果发病组阳性率为81.58%,对照组阳性率仅为1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5,P<0.01)。结论... 目的探讨静脉充血对生长痛的影响。方法利用止血带加压法阻断下肢静脉回流,使下肢静脉充血,观察发病组与对照组下肢疼痛的出现情况。结果发病组阳性率为81.58%,对照组阳性率仅为1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5,P<0.01)。结论静脉充血可以诱发生长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痛 骨内压 静脉充血试验
下载PDF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佐治儿童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鲍呈元 李佩章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28期156-156,共1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对儿童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及用药方法的合理性。方法:从2009—01/2010—06将人选的76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伤口清创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将美宝湿润烧伤膏均匀地... 目的:探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对儿童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及用药方法的合理性。方法:从2009—01/2010—06将人选的76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伤口清创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将美宝湿润烧伤膏均匀地涂在伤口上,用无菌辅料包扎。对照组除给予积极预防感染,及时换药外静点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支持治疗,观察组仅予换药、预防感染。结果:观察组在伤口疗效、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皮肤软组织缺损除给予积极预防感染,及时换药外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丰原林)静滴辅助治疗,可加速伤口愈合,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皮肤软组织缺损 脂溶性维生素
下载PDF
自制兜带在小儿下肢皮牵引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军苹 《青海医药杂志》 2014年第7期49-49,共1页
下肢皮牵引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措施,多用于3岁以下下肢骨折、髋关节脱位等患儿,其作用主要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以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目的。牵引后一般采取抬高床脚,增加反牵引力,防止身体下滑,来保持牵引有效... 下肢皮牵引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措施,多用于3岁以下下肢骨折、髋关节脱位等患儿,其作用主要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以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目的。牵引后一般采取抬高床脚,增加反牵引力,防止身体下滑,来保持牵引有效。但患儿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体重轻,常导致牵引效果差。使用自制简易兜带对抗法后牵引效果明显,获得家长认可,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皮牵引 自制力 兜带 应用 小儿 下肢骨折 复位固定 髋关节脱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