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网荷储互动调控对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弃电率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陆克 李海山 孟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S01期39-44,共6页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弃水率、弃风率、弃光率维持在高位,而通过源网荷储互动调控对可再生能源、电网、储能和柔性可控负荷的一体化协调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弃水率、弃风率、弃光率,提升可再...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弃水率、弃风率、弃光率维持在高位,而通过源网荷储互动调控对可再生能源、电网、储能和柔性可控负荷的一体化协调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弃水率、弃风率、弃光率,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首先论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特性,然后探讨了储能系统和柔性可控负荷的应用特点;并建立源网荷储互动控制模式,最后提出快速、有效增强源网荷储的控制与调节性能的控制策略,最大限度的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弃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网荷储 可再生能源 弃水率 弃风率 弃光率 互动调控
下载PDF
磷酸铁锂蓄电池在新型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启龙 贺博伟 孟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A01期72-74,共3页
随着发电站和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变电站和发电站提供通讯、调度、控制、照明等动力的直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直流系统为电力控制和操作提供重要的电力保障,是电力系统控制、保护的基本保障。如果直流电源系统供电不可靠失电,... 随着发电站和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变电站和发电站提供通讯、调度、控制、照明等动力的直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直流系统为电力控制和操作提供重要的电力保障,是电力系统控制、保护的基本保障。如果直流电源系统供电不可靠失电,将导致变电站所有通讯、调度、控制、保护、照明处于瘫痪状态,无法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变电站站用电源事故停电情况下,整个电站失去可控性和保护,极易造成电网事故,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潜在风险。直流电源是变电站的心脏,电池是电源的最后屏障,目前国网公司暂无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磷酸铁锂 直流系统
下载PDF
基于储能技术的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启龙 贺博伟 孟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A01期108-111,共4页
微电网是一种新型网络结构,由微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构成的系统单元,能够实现自我保护控制和能量管理的自治系统,可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既可满足用户供电需求,也可满足冷、热、电三联供的需要。
关键词 储能 微电网 能量管理
下载PDF
大规模储能技术发展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冰 谭金宏 《电力系统装备》 2021年第2期29-30,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越发广泛,产业规模也实现了快速扩大,对于优化和完善我国能源结构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根据国务院相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我国新能源的应用不断增多,风电装机总容量突破了2亿kW,在整体层面的发电总量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越发广泛,产业规模也实现了快速扩大,对于优化和完善我国能源结构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根据国务院相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我国新能源的应用不断增多,风电装机总容量突破了2亿kW,在整体层面的发电总量当中,风电装机占比超过了10%。光伏发电整体容量超过了3000万kW,实际增长速度达到了17.3%。虽然新能源发电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自身优势,但是,与传统的发电方式比较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地形地质等条件的限制,具有非常明显的间歇性特点,在自然地理位置分布上非常不均衡,接入时对电网稳定性及可控性造成影响,造成“弃光、弃风”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其发展。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风能和光伏发电的可控性和系统稳定水平,对于保障电网安全,改善电能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电力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储能型电站建设探讨
5
作者 谭金宏 李冰 《电力系统装备》 2021年第2期50-51,共2页
目前,受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快速增加、负荷变化和送出通道受限等因素的影响,以弃风、弃光为主的弃电问题日益严重。2019年全国的弃风量为169亿kWh,弃光量为46亿kWh,弃电量巨大。与此同时,集中型新能源发电远离负荷端,而且所在地区电网... 目前,受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快速增加、负荷变化和送出通道受限等因素的影响,以弃风、弃光为主的弃电问题日益严重。2019年全国的弃风量为169亿kWh,弃光量为46亿kWh,弃电量巨大。与此同时,集中型新能源发电远离负荷端,而且所在地区电网架构相对薄弱,风光电源渗透率的不断增加和发电的波动性导致风光发电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电网发生电压、频率波动的次数和幅度逐年增加,电能质量恶化。储能型电站不仅可以对新能源发电进行削峰填谷,减少弃电,而且还可以对电网波动进行快速调节来稳定电网,是高占比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新能源 电站建设
下载PDF
不同活性炭对锌溴液流电池正极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孟琳 林燕燕 +1 位作者 任忠山 张祺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7,共6页
选取了椰壳类、生物质类及酚醛树脂类3种不同的活性炭,以导电塑料为基体,通过热压工艺制备了表面涂层。采用比表面积测试法(BET)及气体吸附法-密度函数理论(DFT)测试并计算了不同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在扫描电镜下(SEM)观察了不... 选取了椰壳类、生物质类及酚醛树脂类3种不同的活性炭,以导电塑料为基体,通过热压工艺制备了表面涂层。采用比表面积测试法(BET)及气体吸附法-密度函数理论(DFT)测试并计算了不同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在扫描电镜下(SEM)观察了不同涂层的表面形貌,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分析,线性极化曲线(LSV)分析及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等一系列电化学方法,得到了涂层的比电容、峰电流、极化过电位及反应电阻等电化学参数,研究了不同活性炭涂层作为锌溴液流电池正极材料其涂层结构、比表面积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类活性炭涂层较椰壳和酚醛树脂类涂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酚醛树脂类活性炭制备的涂层较椰壳及生物质类活性炭具有更小的反应电阻,综合来看,生物质类活性炭涂层表现出更优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涂层 锌溴液流电池 电化学性能 极化过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