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加密及位点聚合创建优异早花资源 被引量:2
1
作者 柳海东 潘云龙 杜德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11-1721,共11页
前期在甘蓝型春油菜NNDH群体中定位到cqDTFA7a和cqDTFC82个早花主效QTL,分别开发了与cqDTFA7a紧密连锁的SSR标记G1803、InDel标记IA7-4,以及与cqDTFC8紧密连锁的SSR标记S035。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早花QTL位点cqDTFC8的BC2F2群体,进... 前期在甘蓝型春油菜NNDH群体中定位到cqDTFA7a和cqDTFC82个早花主效QTL,分别开发了与cqDTFA7a紧密连锁的SSR标记G1803、InDel标记IA7-4,以及与cqDTFC8紧密连锁的SSR标记S035。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早花QTL位点cqDTFC8的BC2F2群体,进一步对该位点加密,开发了与cqDTFC8紧密连锁的标记SNP11。利用开发的与两个位点紧密连锁的4个标记对93个甘蓝型春油菜自然资源进行早花基因型鉴定,从中筛选出含有cqDTFA7a位点的资源3164和2216,含有cqDTFC8位点的资源3484和2857,两位点资源之间两两正反杂交进行位点聚合。通过小孢子培养和标记辅助选择快速获得聚合DH系,筛选出性状优良且早花的聚合系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置杂交组合,连续2年多点进行测产试验,对聚合系利用价值进一步分析。cqDTFC8加密结果显示,该位点被定位于SNP11和SNP12区间中,与SNP11共分离。自然资源早花基因型鉴定结果显示,含有cqDTFA7a位点的单株50个,平均初花期58.1 d,含有cqDTFC8位点的单株16个,平均花期58.3 d,同时含有两位点的单株16个,平均花期55.2 d,表明同时包含两早花位点株系比只含有一个早花位点株系早开花。聚合结果显示,早花位点cqDTFC8和cqDTFA7a的聚合单株开花时间比单位点亲本单株的开花时间提前2~3 d,其中来自cqDTFA7a位点的3164和cqDTFC8位点的3484聚合后的DH18比亲本早开花3 d,产量相关性状都优于其他品系。进一步利用DH18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25A配置组合,将该组合定名为TZG18,2年9点测产结果表明,TZG18比青藏高原白菜型主栽品种浩油11号增产17.5%以上。综上研究结果说明,早花位点聚合品系比早花单位点品系在开花时间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对增加油菜产量也有影响。本研究是甘蓝型春油菜早花性状MAS育种的初步探索,为春油菜区特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品种替代白菜型油菜提供了材料支持,也为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早花位点 基因聚合 早花资源
下载PDF
春油菜区抗跳甲油菜资源的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柳海东 余青兰 +1 位作者 王瑞生 杜德志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0,共7页
跳甲是油菜苗期最主要的虫害。以42个油菜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通过分析田间跳甲为害指数和测定4种主要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油菜对跳甲的抗性,从中筛选抗跳甲油... 跳甲是油菜苗期最主要的虫害。以42个油菜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通过分析田间跳甲为害指数和测定4种主要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油菜对跳甲的抗性,从中筛选抗跳甲油菜资源。田间跳甲为害指数统计结果显示,芥菜型油菜品种大辣芥、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杂12号、青杂2号的为害指数2年都较低;青杂12号、大辣芥、白芥的PAL、PPO、POD、SOD活性最强。综上,甘蓝型油菜品种青杂12号、芥菜型油菜品种大辣芥和白芥抗跳甲能力最强,可以作为抗跳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区 跳甲 油菜品种 资源筛选
原文传递
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cqDTFA7a加密及其近等基因系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潘云龙 柳海东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047-7057,共11页
本研究选取NN DH系中的ZW46为母本,晚熟No.5246为父本(轮回亲本),利用cqDTFA7a位点候选区间及侧翼标记进行前景选择,其他18条染色体上的标记进行背景选择,通过连续回交及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构建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cqDTFA7a的近等基因系... 本研究选取NN DH系中的ZW46为母本,晚熟No.5246为父本(轮回亲本),利用cqDTFA7a位点候选区间及侧翼标记进行前景选择,其他18条染色体上的标记进行背景选择,通过连续回交及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构建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cqDTFA7a的近等基因系。在BC2F1群体中,筛选到cqDTFA7a位点杂合的单株4株,背景回复率达到了95%以上,自交获得一个包含537单株的BC2F2群体,通过双亲基因组重测序,开发了8个InDel (insertion-deletion)标记,利用这些标记进一步加密了cqDTFA7a区间,将cqDTFA7a定位在IA7-4附近,相对遗传距离为0.1 c M,表型贡献率为47%,区间由原来的900 kb缩小到目前的300 kb。以上4个单株进一步回交获得前景位点杂合、背景回复率达到100%的单株4株,与No.5246构成了近等基因系,通过对上述4个单株自交获得一个包含843个单株的BC3F2群体,通过卡方检验,该群体花期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3∶1),说明在该群体中,花期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本研究为甘蓝型春油菜早花QTL位点cqDTFA7a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挖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早花位点 近等基因系
原文传递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资源在春性环境下的利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柳海东 李开祥 +1 位作者 徐亮 杜德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09-1620,共12页
以24份不同生态类型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利用AFLP标记对不同生态型油菜品种之间遗传差异进行分析,使用3种不同方法鉴定菌核病抗性,考察分析苗期叶绿素含量,初花期,产量相关因子每角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结果... 以24份不同生态类型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利用AFLP标记对不同生态型油菜品种之间遗传差异进行分析,使用3种不同方法鉴定菌核病抗性,考察分析苗期叶绿素含量,初花期,产量相关因子每角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54处将24份材料完全分开,不同生态型品种之间遗传差异较大;菌核病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和相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品种之间菌核病抗性存在差异,半冬性品种抗性最强,不易感病,而中间品种(系)(春性×半冬性)次之,春性品种最弱,易感病,中间型品系‘934-1’‘988-2’和‘D64-2’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在苗期叶绿素含量上,春性品种高于半冬性品种(P<0.01),中间型品种(系)显著高于半冬性品种(P<0.05);在春性环境下,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初花期显著长于春性品种和中间型品种(系),中间型品种(系)和春性品种的单株产量、春性品种的每角粒数分别多于半冬性品种(P<0.05)。研究结果为半冬性资源在春性环境下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生态类型 菌核病抗性 叶绿素含量 产量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