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新海 张积涛 +2 位作者 陈雨历 张蕾 张帆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通过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的表达,对UPJO神经肌肉连接进行研究,探讨UPJO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和10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标本在神经肌肉连接处行突... 目的通过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的表达,对UPJO神经肌肉连接进行研究,探讨UPJO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和10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标本在神经肌肉连接处行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标记,光镜下观察其免疫反应表达。结果对照组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的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实验组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免疫反应呈阴性表达。结论UPJO狭窄部位突触素和神经丝蛋白的异常表达与UPJO的发生有关,病变段输尿管平滑肌处于失神经支配状态,Cannon定律是UPJO病理生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神经肌肉接头 突触素 神经丝蛋白
原文传递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初步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磊 牛兆倬 +2 位作者 吕海辰 邓宏博 池一凡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效果。方法收集TAVI治疗重度AS病人1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线数据、围术期情况及近期预后。结果 TAVI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病人均顺利出院。病人术后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 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效果。方法收集TAVI治疗重度AS病人1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线数据、围术期情况及近期预后。结果 TAVI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病人均顺利出院。病人术后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由(6.32±1.97)kPa下降至(1.34±0.24)kPa, 7例病人出现轻微瓣周漏,3例病人术后发生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30 d病人均无症状生存。结论应用TAVI治疗高危重度AS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主动脉瓣狭窄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泓博 朱文杰 +5 位作者 李磊 邓浩 生伟 陈奕涵 池一凡 华正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行CABG手术治疗145例AMI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行CABG手术治疗14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8例(74.5%)、女37例(25.5%),平均年龄(67.7±11.5)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32例)和死亡组(13例),对术前及手术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院内死亡13例,院内死亡率为9.0%。单因素分析显示,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为年龄≥70岁、近期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30%、合并左主干狭窄/夹层、手术时间、同期行其它手术(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左室射血分数<30%[OR=2.235,95%CI(1.024,9.411),P=0.014]、近期心肌梗死[OR=4.027,95%CI(1.934,14.268),P=0.032]、手术时间[OR=1.039,95%CI(1.014,1.064),P=0.002]是紧急行CABG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I患者紧急行CABG获益良好,但左室射血分数<30%、近期发生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高,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院内死亡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心脏手术后发生A型夹层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泓博 牛兆倬 +1 位作者 李磊 池一凡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凶险的临床急症,死亡率高,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只能完成简单的择期主动脉瘤手术,年手术量不足100例,病死率却高达20%。孙立忠教授结合我国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主动脉细化分型~...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凶险的临床急症,死亡率高,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只能完成简单的择期主动脉瘤手术,年手术量不足100例,病死率却高达20%。孙立忠教授结合我国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主动脉细化分型~[1],自创的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植入这一术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也是我国目前治疗复杂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使用最为广泛的术式,同时手术病死率降为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夹层 马凡综合征 再手术
原文传递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同手术时机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刘敬巍 王媛姗 +4 位作者 池一凡 吴建涛 林明山 乔友进 黄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不同手术时机的效果。方法我院心脏外科2009年1月~2017年12月行CABG手术病人206例,根据治疗时间不同分为3组,A组30例,STEMI后急诊/紧迫性CABG;B组66例,稳定的STEMI病...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不同手术时机的效果。方法我院心脏外科2009年1月~2017年12月行CABG手术病人206例,根据治疗时间不同分为3组,A组30例,STEMI后急诊/紧迫性CABG;B组66例,稳定的STEMI病人急性心肌梗死1周后30天内行CABG;C组110例,同期需择期行CABG手术非心梗病人;比较3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手术方式、冠脉病变、移植材料、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ICU住院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应用;门诊或电话方式随访,记录出院至最后1次随访时间及一般资料。结果3组移植血管数目、移植材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分别与B组和C组间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低心排血量、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及IABP的应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3例,随访率88.8%,随访时间10~26个月[(20.7±3.12)个月],其中A组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C组死于交通事故1例,B组随访期间无死亡。结论对于稳定的STEMI病人心肌梗死发生1周后30天内行CABG安全,可改善病人的预后;对于心源性休克、持续性心肌缺血及合并机械并发症的病人应积极行急诊CABG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死亡率
下载PDF
左主干和多支血管病变血运重建方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泓博 邓浩 +2 位作者 李召水 赵振桐 池一凡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92-396,共5页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1])。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活水平的提高,CAD患者的死亡人数也逐渐增加,截至2013年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3%^([2])。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1])。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活水平的提高,CAD患者的死亡人数也逐渐增加,截至2013年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3%^([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CAD患者血运重建常用的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主干病变 多支血管病变
原文传递
冠心病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李召水 王光静 +3 位作者 乔友进 生伟 黄强 池一凡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6期852-859,共8页
目的识别冠心病(CHD)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分析DEGs参与的生物学途径阐明CHD疾病发生涉及的细胞内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两个已发表的CHD微阵列数据集中mRNA表达芯片的原始数据。筛选DEG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Venn分... 目的识别冠心病(CHD)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分析DEGs参与的生物学途径阐明CHD疾病发生涉及的细胞内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两个已发表的CHD微阵列数据集中mRNA表达芯片的原始数据。筛选DEG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Venn分析、基因本体(GO)注释分析、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细胞通路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CHD病例外周血中核心DEGs的表达水平。结果共筛选出122个CHD的DEGs。GO及KEGG分析显示,这些DEGs参与了DNA转录和mRNA剪接调控。PPI网络分析显示,表达下调基因LUC7L3、HNRNPA1、SF3B1、ARGLU1、SRSF5、SRSF11、SREK1、PNISR、DIDO1、ZRSR2和NKTR位于网络中心,且这些基因均为DNA转录和RNA剪接相关基因。RT-qPCR检测证实以上基因在CHD中均表达下降,与前期芯片结果一致。结论RNA剪接在CHD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基因表达 计算生物学 RNA剪接
下载PDF
直视下简易射频消融左房后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二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宪章 杜日映 +2 位作者 柏本键 孙海燕 范作文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6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