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厉海妮
张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429-1432,共4页
肝窦阻塞综合征(SOS)是一种肝窦或肝小静脉纤维性闭塞性疾病。简述了SO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SO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如何早期识别及干预和治疗成为研究热点。
关键词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硬化患者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检测及意义(英文)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红臻
边城
+4 位作者
徐永红
刘涵云
温子荣
李晓宇
隋爱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9期1730-1733,共4页
目的:探讨HBsAg定量测定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病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60例纳入实验对象,根据2000年9月(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分为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
目的:探讨HBsAg定量测定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病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60例纳入实验对象,根据2000年9月(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分为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其中代偿期组35例,失代偿期组25例。另选取2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中HBsAg和HBeAg滴度,免疫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对照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HBsAg滴度分别为:2574.73±3252.27COI、5494.35±2129.84COI和6921.25±1957.60COI,三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r=-0.350;r=-0.514)。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及HBeAg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r=-0.020;r=0.154)。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代偿期HBsAg滴度高于HBV携带者组,即HBsAg滴度随肝脏疾病进展呈阶梯型递增。肝硬化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VDNA、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HBsAg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VDNA和HBeAg无相关性,不能反映病毒复制水平,不能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HBVDNA
HBEAG
肝硬化
原文传递
题名
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厉海妮
张民
机构
青岛市
传染病
医院
肝病
三区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429-1432,共4页
文摘
肝窦阻塞综合征(SOS)是一种肝窦或肝小静脉纤维性闭塞性疾病。简述了SO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SO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如何早期识别及干预和治疗成为研究热点。
关键词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综述
Keywords
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review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硬化患者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检测及意义(英文)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红臻
边城
徐永红
刘涵云
温子荣
李晓宇
隋爱华
机构
青岛
大学医学院附属
医院
感染科
青岛
大学医学院附属
医院
消化科
青岛市
传染病
医院
肝病
三区
青岛
大学医学院附属
医院
中心实验室
出处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9期1730-173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HBsAg定量测定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病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60例纳入实验对象,根据2000年9月(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分为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其中代偿期组35例,失代偿期组25例。另选取2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中HBsAg和HBeAg滴度,免疫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对照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HBsAg滴度分别为:2574.73±3252.27COI、5494.35±2129.84COI和6921.25±1957.60COI,三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r=-0.350;r=-0.514)。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及HBeAg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r=-0.020;r=0.154)。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代偿期HBsAg滴度高于HBV携带者组,即HBsAg滴度随肝脏疾病进展呈阶梯型递增。肝硬化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VDNA、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HBsAg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VDNA和HBeAg无相关性,不能反映病毒复制水平,不能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HBSAG
HBVDNA
HBEAG
肝硬化
Keywords
HBsAg
HBV DNA
HBeAg
Hepatic cirrhosis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厉海妮
张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硬化患者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检测及意义(英文)
王红臻
边城
徐永红
刘涵云
温子荣
李晓宇
隋爱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