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G-SGA营养化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媛媛 周健 +1 位作者 李帆 李青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营养化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参照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进行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行PG-... 【目的】探讨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营养化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参照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进行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行PG-SGA营养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开始时、化疗2周期时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120例患者中,对照组有1例因两表填写有误予以剔除,观察组有1例患者因失访予以剔除,最终118例患者完成研究。化疗开始时,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周期时,观察组ALB、Hb、BMI稍有下降,与化疗开始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B、Hb、BMI均有明显下降,与化疗开始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B、Hb、BM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开始时,两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STO22)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开始时比较,观察组化疗2周期QLQ-STO22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QLQ-STO22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化疗开始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LQ-STO22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G-SGA营养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维持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患者症状,延缓整体生活质量的下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化疗营养支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放疗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程丕叶 焦娜娜 梁妍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9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 探讨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放射治疗的15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 目的 探讨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放射治疗的15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8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指数量表评分、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FEV_(1)、PEF及FEV_(1)/FVC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肺癌化疗患者应用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可提高其呼吸能力,进而有效改善肺部功能,最终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呼吸功能训练 肺功能 生活质量 血氧饱和度
原文传递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化疗后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中应用扶正解毒方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健 李帆 +1 位作者 孙媛媛 马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576-1578,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化疗后使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7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联合化疗,对照组化疗后采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化疗后使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7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联合化疗,对照组化疗后采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扶正解毒方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生活质量[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CD3^(+)、CD4^(+)较治疗前均降低,CD8^(+)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GIQL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存活率为89.19%(33/37),高于对照组的67.57%(25/3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应用于晚期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中,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维持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及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疗法 卡培他滨/药理学
下载PDF
五阶梯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车帅 鹿伦杰 +1 位作者 姜潇 张媛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564-1567,共4页
【目的】探讨五阶梯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行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五阶梯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血液... 【目的】探讨五阶梯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行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五阶梯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血液生化指标水平、化疗毒副反应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评分降低,体重指数(BMI)、小腿最大周径升高(P<0.05),且观察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BMI、小腿最大周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蛋白(PA)水平较干预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毒副反应总发生率(17.50%)低于对照组(45.00%)(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两组胃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中应用五阶梯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血液生化指标,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营养支持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下载PDF
手术切除后超减张缝合联合浅层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胡晓莺 管晓玉 +4 位作者 杨峤 李进英 王琳琳 李坤 张小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9-182,191,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后超减张缝合联合浅层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美容医学科对15例瘢痕疙瘩患者(19块瘢痕疙瘩)采取手术切除后超减张缝合切口,术后24 h内接受浅层放射...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后超减张缝合联合浅层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美容医学科对15例瘢痕疙瘩患者(19块瘢痕疙瘩)采取手术切除后超减张缝合切口,术后24 h内接受浅层放射治疗的综合方法治疗,采用6 Me V电子线照射,一个疗程照射5次,总剂量15 Gy。联合治疗前、后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modified vancouver scar scale,m VSS)、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atient and observer scar assessmentscale,POSA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疗后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并统计复发率。结果患者联合治疗后1、6个月的m VSS评分及PO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总有效率为93.3%,仅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6.7%。放射治疗后1~3个月局部色素沉着发生率为33.3%(5/15),均在6~9个月后自行消退,未发生伤口延迟愈合、皮炎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手术切除后超减张缝合联合浅层放射治疗瘢痕疙瘩是一种疗程较短、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超减张缝合 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调强放疗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冯静静 王伟 孙折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状况及放疗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及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3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0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Ⅰ~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均可用于局部晚期NSCLC的治疗中,但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在疾病控制率及患者无病生存时间方面优于调强放疗,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调强放疗 容积弧形调强放疗 生存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