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8)F-FDG PET/CT对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结节危险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6
1
作者
姜雯雯
房娜
+5 位作者
靳飞
李超伟
林帅
刘翠玉
曾磊
王艳丽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750-758,共9页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危险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市中心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随访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危险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市中心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随访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89例,年龄30~79(60.2±8.9)岁。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其中50例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后经手术切除肺孤立性GGN,按腺癌生长模式分为2组:含有贴壁为主型腺癌(LPA)和(或)腺泡为主型腺癌(APA)和(或)乳头为主型腺癌(PPA)病灶的患者归入低危组;含有实体为主型腺癌(SPA)和(或)微乳头为主型腺癌(MPA)病灶的患者归入高危组。分别测量或记录患者以下信息: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径线、密度、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 mean)、双时相显像滞留指数(RI)、肿瘤与对侧正常肺本底SUV max的比值(T/N)、基于SUV max的肿瘤与对侧正常肺本底的比值变化率(ΔT/N max)及多层螺旋CT征象。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根据其结果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143例患者中,低危组(117例)与高危组(26例)的病灶径线[(14.33±4.18)mm对(17.61±4.48)mm]、SUV max(1.32±1.07对2.00±1.25)、SUV mean(1.07±0.85对1.66±1.11)、双时相显像RI(0.01±0.36对0.20±0.07)、分叶征[76.1%(89/117)对92.3%(24/27)]、胸膜尾征[39.3%(46/117)对69.2%(18/2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42~-2.392,χ^(2)=4.773、6.766,均P<0.05)。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的50例患者中,低危组(40例)与高危组(10例)的延迟显像SUV max(1.18±0.63对2.85±1.82)、延迟显像SUV mean(0.92±0.43对2.72±1.69)、延迟显像T/N(2.55±1.33对5.84±3.8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7、-3.359、-2.678,均P<0.05);SUV mean、病灶径线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孤立性肺结节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结节
原文传递
薄壁囊腔型肺腺癌的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姜雯雯
李超伟
+3 位作者
刘翠玉
房娜
曾磊
王艳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探讨薄壁囊腔型肺腺癌的18F-FDG PET显像和MSCT征象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7年12月,影像学表现为囊性病变、囊壁厚度≤4mm、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病例1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3.83&...
目的探讨薄壁囊腔型肺腺癌的18F-FDG PET显像和MSCT征象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7年12月,影像学表现为囊性病变、囊壁厚度≤4mm、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病例1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3.83±11.97)岁。18例均有MSCT、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PET/CT早期显像、延迟显像及滞留指数、基于SUVmax的肿瘤与对侧正常肺本底的比值变化率、病灶边缘分叶及胸膜尾征、血管束是否穿过囊壁、囊壁均匀程度及囊壁周围是否伴有磨玻璃等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18例病灶的早期显像平均SUVmax为1.81±0.92(对侧肺本底SUVmax为0.80±0.31),注药后2.0h延迟显像平均SUVmax为2.21±0.10(对侧肺本底SUVmax为0.54±0.23);平均双时相显像滞留指数为(25.87±21.96)%;△T/Nmax平均值为(87.72±53.96)%。病灶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之间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5,P<0.05(P=0.003);与对侧肺本底SUVmax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402,P<0.05(P=0.019);RI和△T/Nmax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2,P>0.05(P=0.06)。MSCT征象发病部位,右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9例,左肺下叶6例;病灶最大径平均值为(2.88±1.33)cm;病灶均呈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椭圆形囊样影,15例边缘有分叶,6例有胸膜尾征,15例有血管束穿过囊壁(6例分别有1条血管束穿过囊壁,6例分别有2条血管束穿过囊壁,3例有3条血管束穿过囊壁),12例囊周伴有磨玻璃改变,18例病例囊壁厚度均不均匀。结论肺内囊性病变具有一定CT特征,呈略高于本底的18F-FDG摄取增高,提示薄壁囊腔型肺腺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F-FDG PET/CT对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结节危险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6
1
作者
姜雯雯
房娜
靳飞
李超伟
林帅
刘翠玉
曾磊
王艳丽
机构
青岛市
中心医院
分子
影像
科
pet
/
ct室
青岛
大学医学院
出处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750-758,共9页
文摘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危险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市中心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随访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89例,年龄30~79(60.2±8.9)岁。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其中50例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后经手术切除肺孤立性GGN,按腺癌生长模式分为2组:含有贴壁为主型腺癌(LPA)和(或)腺泡为主型腺癌(APA)和(或)乳头为主型腺癌(PPA)病灶的患者归入低危组;含有实体为主型腺癌(SPA)和(或)微乳头为主型腺癌(MPA)病灶的患者归入高危组。分别测量或记录患者以下信息: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径线、密度、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 mean)、双时相显像滞留指数(RI)、肿瘤与对侧正常肺本底SUV max的比值(T/N)、基于SUV max的肿瘤与对侧正常肺本底的比值变化率(ΔT/N max)及多层螺旋CT征象。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根据其结果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143例患者中,低危组(117例)与高危组(26例)的病灶径线[(14.33±4.18)mm对(17.61±4.48)mm]、SUV max(1.32±1.07对2.00±1.25)、SUV mean(1.07±0.85对1.66±1.11)、双时相显像RI(0.01±0.36对0.20±0.07)、分叶征[76.1%(89/117)对92.3%(24/27)]、胸膜尾征[39.3%(46/117)对69.2%(18/2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42~-2.392,χ^(2)=4.773、6.766,均P<0.05)。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的50例患者中,低危组(40例)与高危组(10例)的延迟显像SUV max(1.18±0.63对2.85±1.82)、延迟显像SUV mean(0.92±0.43对2.72±1.69)、延迟显像T/N(2.55±1.33对5.84±3.8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7、-3.359、-2.678,均P<0.05);SUV mean、病灶径线和
关键词
肺腺癌
孤立性肺结节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结节
Keywords
Adenocarcinoma of lung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Fluorodeoxyglucose F18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Ground-glass nodule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薄壁囊腔型肺腺癌的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姜雯雯
李超伟
刘翠玉
房娜
曾磊
王艳丽
机构
青岛
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
医院
(
青岛市
中心医院
)
分子
影像
科
pet
/
ct室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173-1176,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薄壁囊腔型肺腺癌的18F-FDG PET显像和MSCT征象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7年12月,影像学表现为囊性病变、囊壁厚度≤4mm、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病例1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3.83±11.97)岁。18例均有MSCT、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PET/CT早期显像、延迟显像及滞留指数、基于SUVmax的肿瘤与对侧正常肺本底的比值变化率、病灶边缘分叶及胸膜尾征、血管束是否穿过囊壁、囊壁均匀程度及囊壁周围是否伴有磨玻璃等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18例病灶的早期显像平均SUVmax为1.81±0.92(对侧肺本底SUVmax为0.80±0.31),注药后2.0h延迟显像平均SUVmax为2.21±0.10(对侧肺本底SUVmax为0.54±0.23);平均双时相显像滞留指数为(25.87±21.96)%;△T/Nmax平均值为(87.72±53.96)%。病灶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之间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5,P<0.05(P=0.003);与对侧肺本底SUVmax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402,P<0.05(P=0.019);RI和△T/Nmax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2,P>0.05(P=0.06)。MSCT征象发病部位,右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9例,左肺下叶6例;病灶最大径平均值为(2.88±1.33)cm;病灶均呈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椭圆形囊样影,15例边缘有分叶,6例有胸膜尾征,15例有血管束穿过囊壁(6例分别有1条血管束穿过囊壁,6例分别有2条血管束穿过囊壁,3例有3条血管束穿过囊壁),12例囊周伴有磨玻璃改变,18例病例囊壁厚度均不均匀。结论肺内囊性病变具有一定CT特征,呈略高于本底的18F-FDG摄取增高,提示薄壁囊腔型肺腺癌可能。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Lung neoplasm
Tomography,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817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8)F-FDG PET/CT对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结节危险程度的诊断价值
姜雯雯
房娜
靳飞
李超伟
林帅
刘翠玉
曾磊
王艳丽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1
6
原文传递
2
薄壁囊腔型肺腺癌的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与特征分析
姜雯雯
李超伟
刘翠玉
房娜
曾磊
王艳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