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胸封堵与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修补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结果对比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学勤 邢泉生 武钦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527-532,共6页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经胸微创封堵与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修补治疗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30例限制性PmVSD患儿纳入研究,年龄〈3岁,体质量〈15kg。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经胸微创封堵与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修补治疗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30例限制性PmVSD患儿纳入研究,年龄〈3岁,体质量〈15kg。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微创封堵组265例,采用胸骨下端小切口非体外循环经食管超声(TEE)引导,穿刺右心室游离壁,应用改良封堵器直接闭合VSD;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修补组265例,在常规体外循环(CPB)下采用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修补VSD。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用血量、失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全部得到有效治疗,均无死亡和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微创封堵组中10例(3.77%)封堵失败,适当延长原切口后中转常规直视手术成功修补;255例(96.23%)一次性封堵成功者中术后发生心律失常30例(11.76%),包括不完全左支传导阻滞(ILBB)3例(1.18%)、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3例(1.18%)、不完全右束支传到阻滞(IRBB)16例(6.27%)、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8例(3.14%),微到少量残余分流(RS)18例(7.06%),新增三尖瓣少量反流(TR)29例(11.37%)。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修补组患儿全部成功(100%),术后心律失常116例(43.77%),包括CRBB61例(23.02%)、IRBB52例(19.62%)、临时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和ILBB各2例(0.75%)、交界性异位心动过速(JET)1例(0.38%);微到少量RS16例(6.04%),新增少量TRll例(4.15%),心功能不全17例(6.42%)。所有患儿随访12个月以上,无新增或加重的瓣膜反流,无迟发的CAVB以及其他并发症。两组比较,最终疗效相仿。微创封堵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封堵 封堵器 心脏外科手术 婴幼儿 心肺转流术
原文传递
经导管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一鸣 李文静 +2 位作者 张兴健 邢泉生 曹倩 《精准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454-457,462,共5页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一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一度成为其首选治疗方案,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导管封堵VSD方法被广泛采用。此法虽具有诸多优点,但术后某些致命性的并发症仍时有发生,也少有文献系统报道。本文对经导管封堵VS...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一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一度成为其首选治疗方案,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导管封堵VSD方法被广泛采用。此法虽具有诸多优点,但术后某些致命性的并发症仍时有发生,也少有文献系统报道。本文对经导管封堵VSD的术后并发症和目前多中心研究得出的治疗方案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总结归纳了目前降低封堵失败率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心间隔封堵装置 手术后并发症 综述
下载PDF
RAF1基因新生突变致LEOPARD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彩宁 王本臻 +1 位作者 纪志娴 李自普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01-404,共4页
目的对1例LEOPARD综合征患儿进行相关基因的检测,以明确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疑似LEOPARD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临床资料和外周血,设计捕获芯片,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生物信息分析及突变验证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发现RAF 1基因新生突变c.... 目的对1例LEOPARD综合征患儿进行相关基因的检测,以明确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疑似LEOPARD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临床资料和外周血,设计捕获芯片,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生物信息分析及突变验证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发现RAF 1基因新生突变c.1082G>C,其父母RAF 1基因正常。患儿智力落后,认知异常,皮肤粗糙,特殊分布的雀斑样痣,面部特殊,听力正常,视力下降,心电图显著异常,心脏超声显示肥厚型心肌病。结论RAF 1基因新生突变c.1082G>C为导致该患儿临床表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PARD综合征 基因检测 突变 RAF 1基因 体征和症状 儿童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后肺静脉梗阻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邸勇 邢泉生 +3 位作者 任悦义 王葵亮 段书华 曹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4-787,共4页
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矫治术后肺静脉梗阻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至2015-12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施行TAPVC矫治术后发生肺静脉梗阻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所有患儿均出院前、术后1个月... 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矫治术后肺静脉梗阻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至2015-12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施行TAPVC矫治术后发生肺静脉梗阻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所有患儿均出院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回院复诊,包括经胸心脏超声多普勒、心电图、X线胸部正侧位片。以经胸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肺静脉流速>2 m/s为梗阻标准,诊断肺静脉梗阻。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反复心力衰竭、生长发育迟缓)确定二次手术时机。二次手术采用sutureless缝合技术和常规补片扩大技术。结果:术后发生肺静脉狭窄16例患儿无失访,其中7例吻合口周围狭窄(混合型1例,心下型3例,心上型2例,心内型1例);7例单支肺静脉狭窄,2例双支肺静脉狭窄,无三支及以上肺静脉狭窄。按术前Darling类型分:混合型2例,心下型5例,心上型5例,心内型4例。11例(68.8%)术后肺静脉狭窄流速增快发生在术后3~6个月。5例二次手术患儿中,4例采用sutureless缝合技术,1例采用常规补片扩大技术,均为吻合口周围梗阻狭窄,2例死亡,3例患儿随访中。结论:TAPVC矫治术后吻合口周围狭窄为主要二次手术适应证,并且需早期即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日本《川崎病诊断指南第6次修订版》要点解读 被引量:34
5
作者 泮思林 刘芳 罗刚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46-849,共4页
川崎病(KD)是儿童时期一种急性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未经治疗的KD患儿约有25%发生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或猝死,已成为发达地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由于K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特征,因此,KD的及早诊断,尤其是... 川崎病(KD)是儿童时期一种急性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未经治疗的KD患儿约有25%发生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或猝死,已成为发达地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由于K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特征,因此,KD的及早诊断,尤其是不完全性KD,仍面临挑战。该文结合国内临床实践情况,对日本循环学会科学委员会修订发表的《川崎病诊断指南第6次修订版》要点问题给予解读,并与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颁布的KD诊断的科学声明进行对比,希望对提高国内KD诊断水平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诊断 儿童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病儿围手术期血清PCT、IL-6及CRP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乃香 曹倩 +3 位作者 陈瑞 吕蓓 侯可峰 李自普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病儿围手术期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6—8月我院收治的63例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儿,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第1、2、3、7天采集...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病儿围手术期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6—8月我院收治的63例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儿,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第1、2、3、7天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PCT、IL-6及CRP水平。结果先天性心脏病病儿血清PCT、IL-6水平在实施体外循环后开始升高,术后第1天达峰值,之后缓慢下降,至术后第7天接近正常水平;CRP水平在术后第2天达峰值,后渐降至正常。术后PCT峰值水平与手术时间相关(r=0.411,P<0.01),术后第2、3、7天的PCT水平与手术时间也存在相关性(r=0.259~0.286,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IL-6、CRP水平与手术时间均无相关性(P>0.05)。不同年龄、病种、术前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先天性心脏病病儿比较,术后第1、2、3天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3.78,P<0.05)。结论血清PCT、IL-6水平在先天性心脏病病儿体外循环术后开始升高,术后第1天达峰值,之后缓慢下降,至术后第7天接近正常水平;而CRP水平在术后第2天达峰值,后渐降至正常。年龄、心功能状态及手术复杂性可影响病儿术后PCT的水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围手术期 降钙素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5种诊断标准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瑞菡 王本臻 +3 位作者 毛成刚 聂娜娜 林毅 李自普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342-346,350,共6页
目的比较川崎病(KD)不同诊断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以"发热"就诊、临床拟诊为KD的300例病儿,按照不同标准分别进行诊断。以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和随访最后确诊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标准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 目的比较川崎病(KD)不同诊断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以"发热"就诊、临床拟诊为KD的300例病儿,按照不同标准分别进行诊断。以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和随访最后确诊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标准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和随访最后确诊典型KD病儿215例,不典型KD病儿38例,排除KD病儿47例。对于典型KD,国际标准的诊断特异度为100%,自拟标准、国内标准、日本标准、美国标准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91.5%、85.1%、76.6%、74.5%;但自拟标准的灵敏度及准确率最高,分别为96.8%和92.3%,其次为国内标准和美国标准,而国际标准仅分别为54.9%和62.0%。对于不典型KD,自拟标准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为最高,分别为50.0%、98.5%、92.3%,其次为美国标准和国内标准。自拟标准与国内标准、国际标准、日本标准和美国标准的Youden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U=2.50~4.30,P<0.01)。结论自拟标准在不影响诊断特异性的前提下提高了KD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率,更适合我国小儿KD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参考标准 诊断 儿童
下载PDF
新型生物可降解心脏缺损封堵器的3D打印制作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兴健 孙一鸣 +2 位作者 孙祥科 李成龙 邢泉生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通过3D打印制作生物可降解心脏缺损封堵器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为动物实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自主研制的聚左旋乳酸(PLLA)-三亚甲基碳酸酯-乙交酯三元共聚物作为材料,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封堵器样品;通过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及... 目的通过3D打印制作生物可降解心脏缺损封堵器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为动物实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自主研制的聚左旋乳酸(PLLA)-三亚甲基碳酸酯-乙交酯三元共聚物作为材料,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封堵器样品;通过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及血小板黏附实验评价封堵器样品的血液相容性,通过肌肉内植入实验评价其组织相容性。结果成功打印封堵器样品。溶血实验显示样品材料溶血率小于5%,表明材料对红细胞破坏程度轻微;动态凝血实验显示材料激活内源性凝血因子的程度较低;血小板黏附实验表明材料激活血小板程度较PLLA低;肌肉内植入实验未显示明显的组织损伤和坏死。结论新型生物可降解心脏缺损封堵器可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且其生物相容性良好,具备动物实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间隔封堵装置 打印 三维 生物降解塑料 材料试验
下载PDF
EBV-IgM对川崎病患儿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耐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葛昂 田芳 +1 位作者 张海防 李自普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耐药的影响因素,探讨血清EBV-IgM对KD患儿静脉注射大剂量IVIG耐药的预测价值。方法将KD患儿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分别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血清EBV-IgM阳性率进行单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耐药的影响因素,探讨血清EBV-IgM对KD患儿静脉注射大剂量IVIG耐药的预测价值。方法将KD患儿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分别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血清EBV-IgM阳性率进行单因素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IVIG耐药的危险因素;建立IVIG耐药预测模型,观察血清EBV-IgM对KD患儿静脉注射大剂量IVIG治疗耐药的预测价值。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敏感组和耐药组KD患儿性别、年龄、EBV-IgM阳性率、白细胞(WBC)计数、粒细胞(N)计数、粒细胞比例(NEU%)、血小板(PLT)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蛋白(Alb)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85~80.467,z=-8.202~3.089,t=-7.004~2.05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EBV-IgM阳性、PLT计数<451×10^(9)/L、WBC计数>16.01×10^(9)/L、ALT>153 U/L是IVIG治疗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96~3.455,P<0.05);建立IVIG耐药预测模型,该模型诊断灵敏度为75.61%,诊断特异度为78.21%。结论血清EBV-IgM对KD患儿静脉注射大剂量IVIG治疗耐药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疱疹病毒4型 免疫球蛋白类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抗药性 预测 儿童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并发烟雾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10
作者 郭恩玉 李自普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Ⅰ)并发烟雾综合征的诊断和临床特点。方法报告1例NFⅠ并发烟雾综合征病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儿为2岁2月男孩,躯干、四肢皮肤可见13处牛奶咖啡斑,长径大于0.5 cm;颅脑MR示右侧大脑中动脉... 目的探讨儿童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Ⅰ)并发烟雾综合征的诊断和临床特点。方法报告1例NFⅠ并发烟雾综合征病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儿为2岁2月男孩,躯干、四肢皮肤可见13处牛奶咖啡斑,长径大于0.5 cm;颅脑MR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断续显示并侧支血管形成、脑多发动脉狭窄。病儿母亲躯干部可见8处长径大于2.0 cm的牛奶咖啡斑,最大可达10.0 cm。病儿及其母亲基因检测均显示NFⅠ基因杂合突变c.5906(exon40)_c.5907(exon40)delAA,氨基酸变异p.Q1969Qfs*7(NM_001042492)。诊断为NFⅠ并发烟雾综合征。结论出生后发现皮肤牛奶咖啡斑的病儿,应注意神经纤维瘤病的筛查;对于NFⅠ病儿,应定期行颅脑血管成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1型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基因检测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新生儿主动脉弓病变早期干预及临床管理
11
作者 吕蓓 杜占慧 +4 位作者 陈瑞 邢鹏超 任悦义 全贤洲 邢泉生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20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主动脉弓病变生后早期干预的意义及临床管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诊断为主动脉弓病变并行手术治疗的新生儿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新生儿主动脉弓病变生后早期干预的意义及临床管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诊断为主动脉弓病变并行手术治疗的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生后48 h内是否接受早期评估及干预分为早期干预组和晚期干预组。将两组患儿术前心率、呼吸频率、右上肢血压、差异性紫绀、动脉导管未闭、射血分数、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气道狭窄、术前机械通气、急诊手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CICU滞留时间、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纳入新生儿主动脉弓病变共34例,其中早期干预组9例,晚期干预组25例。晚期干预组患儿心率和呼吸较早期干预组显著增快[(152.0±14.4)次/min比(140.0±12.7)次/min,(50.7±15.9)次/min比(40.2±9.7)次/min],更易出现气道狭窄合并肺部感染(10/25比0/9),术前行机械通气(12/25比0/9)和急诊手术(13/25比1/9)比例增高,术前动脉导管更趋于闭合或已闭合(14/25比1/9),射血分数更低[60.0%(51.5%,63.5%)比67.0%(63.8%,69.5%)],右上肢血压升高[(95.0±16.7)mmHg比(81.6±9.9)mmHg],少尿甚至无尿比例增加(14/25比1/9),乳酸升高[4.0(1.4,12.7)mmol/L比1.0(0.8,1.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患儿C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主动脉弓病变患儿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并迅速恶化,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术前状态,为患儿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病变 主动脉弓中断 主动脉弓缩窄 主动脉弓发育不良 临床管理
原文传递
动脉导管支架在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孙宏晓 泮思林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CHD)属于复杂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此类病儿通常需要依赖动脉导管开放方能存活,早先对于此类病儿多采用前列腺素E1(PGE1)及外科手术等方式维持动脉导管开放,但并发症较多。近年来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迅速... 目的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CHD)属于复杂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此类病儿通常需要依赖动脉导管开放方能存活,早先对于此类病儿多采用前列腺素E1(PGE1)及外科手术等方式维持动脉导管开放,但并发症较多。近年来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迅速发展,凭借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将其应用进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支架 心脏缺损 先天性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