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德浩 郁万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2期869-872,共4页
目的探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24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单发病变,发病部位:脊柱10例(胸椎2例、腰椎4例、骶椎4例),扁骨10例(髂骨... 目的探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24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单发病变,发病部位:脊柱10例(胸椎2例、腰椎4例、骶椎4例),扁骨10例(髂骨4例、耻骨3例、肩胛骨3例),长骨4例(肱骨2例、股骨2例)。X线和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膨胀程度差异较大,内见粗糙或细小骨性间隔、如皂泡或蜂窝状,未见骨膜反应。脊椎和扁骨病灶突破骨包壳形成软组织肿物。长骨病灶3例局限于髓腔内,1例突破骨皮质。MRI可清楚显示病灶侵犯骨髓及周围软组织情况,但信号表现不一。结论 SPB、尤其是分化差的SPB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CT和MR联合应用是目前SPB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症状性心包积液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建涛 刘峰 +7 位作者 牛兆倬 张文峰 生伟 乔友进 王天毅 李好友 孙展发 马晓琳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合并症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效果和处理方式。方法统计2015-03/2018-05月作者医院急性Stanford A型AD合并症状性心包积液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13例患者接受孙氏手术治疗,2例...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合并症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效果和处理方式。方法统计2015-03/2018-05月作者医院急性Stanford A型AD合并症状性心包积液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13例患者接受孙氏手术治疗,2例接受升主动脉替换术,其中先行解除心包压塞13例,包括入手术室先行心包开窗术解除心包填塞再行股动脉插管12例,监护室床旁心包穿刺引流1例,另外2例在股动脉切开置灌注管后再行开胸,麻醉诱导后心肺复苏。结果患者共计死亡4例,均与心包积液引起的并发症相关,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术中死于因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难以脱离体外循环机器,1例死于术后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下出现的严重感染。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6例,脑脊液穿刺引流治疗颅内高压2例,术后低心排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例,ECMO辅助2例,2例行Bentall术后抗凝出现术后下消化道出血,行肠镜检查后找到活动性出血点2处,予电凝止血后出院。11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术后遗留有喉返神经损伤后嘶哑症状,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复查主动脉CT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示人工血管远端未见夹层新的进展。结论对于合并症状性心包积液的Stanford A型AD,应尽早解除心包压塞,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以降低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麻醉后先行开胸后行心包开窗减压术是确切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症状性心包积液 孙氏手术 升主动脉替换术
原文传递
正常成年人海马结构的不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海滨 徐志鹏 +1 位作者 左云海 刘丰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0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人海马结构是否存在不对称性。方法选取65例18~60岁健康成年人,行磁共振扫描,选取显示海马全貌标准矢状面及显示海马头中部斜冠状面,分别测量双侧海马结构面积。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面及矢状面...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人海马结构是否存在不对称性。方法选取65例18~60岁健康成年人,行磁共振扫描,选取显示海马全貌标准矢状面及显示海马头中部斜冠状面,分别测量双侧海马结构面积。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面及矢状面右侧海马结构面积均大于左侧,冠状面差异较矢状面明显,各组冠状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成年人海马结构存在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冠状面,即右侧较左侧粗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结构 不对称
下载PDF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诊断(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雄 刘增胜 +2 位作者 王鹤翔 刘德衍 陈祥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3期2493-2496,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对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的CT和/或MRI表现。结果:CT检查12例,平扫8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3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例瘤体周边有环状钙化。增强后病灶...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对肾嗜酸性细胞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的CT和/或MRI表现。结果:CT检查12例,平扫8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3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例瘤体周边有环状钙化。增强后病灶轻中度强化,6例见星状瘢痕。MRI检查3例,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等低信号。结论:多数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结合MRI特别是动态扫描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嗜酸性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52例肥胖患者脂肪分布与代谢综合征及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扈艳雯 王志媛 +6 位作者 郁万江 赵蕙琛 韩合理 徐志鹏 马红 张玉超 刘元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定量CT测量的肥胖人群脂肪分布对代谢综合征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指数(BMI)≥28的肥胖患者52例,依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OB-MS组,n=32例)和单纯肥胖组(OB-NMS组,n=20例);根据口服75 g葡萄糖... 目的探讨定量CT测量的肥胖人群脂肪分布对代谢综合征及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指数(BMI)≥28的肥胖患者52例,依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OB-MS组,n=32例)和单纯肥胖组(OB-NMS组,n=20例);根据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肥胖糖耐量正常组(OB-NGT组,n=17例)、肥胖糖耐量受损组(OB-IGT组,n=15例)及肥胖糖尿病组(OB-DM组,n=20例)。采用螺旋CT定量测定腰2、3、4、5椎体平面脂肪组织总面积及内脏脂肪面积,双侧腰大肌、后背肌肌肉及脂肪面积,肝脏、胰腺脂肪百分比,同时检测各项代谢生化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各组不同指标的差异。结果OB-MS组内脏脂肪面积(t=3.37)及胰腺脂肪百分比(t=2.05)大于OB-NMS组(P<0.05)。糖耐量不同的肥胖患者,内脏脂肪面积(F=7.63)、肝脏(F=5.93)及胰头脂肪百分比(F=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OB-IGT组和OB-DM组内脏脂肪面积均大于OB-NGT组,OB-DM组肝脏及胰头脂肪百分比大于OB-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调整年龄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后,内脏脂肪面积(SB=-0.83,P=0.02)和胰头脂肪百分比(SB=-0.51,P=0.02)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对数呈负相关。结论肥胖患者的内脏脂肪沉积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而内脏、肝脏及胰头脂肪沉积与肥胖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为临床肥胖患者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的早期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脂肪分布 代谢综合征 糖代谢异常
原文传递
肾嗜酸性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9
6
作者 陈雄 刘增胜 陈祥民 《齐鲁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对肾嗜酸性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的CT和(或)MRI表现。结果 CT检查12例,平扫8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3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例瘤体周边有环状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对肾嗜酸性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的CT和(或)MRI表现。结果 CT检查12例,平扫8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3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例瘤体周边有环状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轻中度强化,6例见星状瘢痕。MRI检查3例,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等低信号。结论多数肾嗜酸性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相结合,特别是动态扫描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嗜酸性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HCN2基因和ANK2基因在心源性猝死病人窦房结细胞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菲菲 王学淳 +3 位作者 孔庆暖 张七一 张海涛 黄维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2蛋白(HCN2)和细胞膜锚蛋白(ANK2)在心源性猝死(SCD)病人窦房结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因心源性疾病猝死的个体心脏14例作为SCD组;选择无心脏疾病的死亡个体心脏标本13例作为非SCD组。准确切取... 目的探讨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2蛋白(HCN2)和细胞膜锚蛋白(ANK2)在心源性猝死(SCD)病人窦房结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因心源性疾病猝死的个体心脏14例作为SCD组;选择无心脏疾病的死亡个体心脏标本13例作为非SCD组。准确切取心脏窦房结组织,石蜡包埋,部分HE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测定两组HCN2和ANK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CD组HCN2在窦房结组织中呈棕黄色颗粒,非均质分布在核旁;SCD组ANK2稀疏分布于窦房结细胞浆内。同非SCD组相比,SCD组HCN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和ANK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0.29±0.03vs 0.16±0.07;0.09±0.06vs 0.23±0.06,P均<0.05)。结论 SCD患者窦房结HCN2基因表达水平上调,ANK2基因表达水平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猝死 窦房结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2 细胞膜锚蛋白基因
原文传递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测值在肾脏纤维化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褚晓春 王敬东 +1 位作者 徐志鹏 吕有照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测值在临床评估肾脏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5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的24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和同期就诊的48...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测值在临床评估肾脏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5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的24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和同期就诊的48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病例组),所有对象均接受MR常规检查和DWI检查。根据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ltration rate,GFR)进行CKD分期(3、4、5期)。测量病例组各期和对照组的肾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cient,ADC)值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病例组肾脏ADC值与分肾肾小球滤过率(single kidney glomerular?ltration rate,SKGF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尿酸(serumuricacid,SUA)及肾脏大小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病例组各期肾脏ADC值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肾脏ADC值与SKGFR呈显著正相关(r=0.731)、与SCr及BUN呈显著负相关(r=-0.803,r=-0.641),与SUA相关性较弱(r=-0.314),与肾脏大小无关(r=-0.011)。结论肾脏ADC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肾脏纤维化程度,可作为CKD肾脏纤维化程度的无创监测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纤维化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CyclinD1与P27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闫文修 于建宪 +3 位作者 孙玉娟 常宏 黄维清 纪萍 《齐鲁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CyclinD1、P27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57例卵巢癌、1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33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clinD1、P2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上皮组织... 目的探讨CyclinD1、P27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57例卵巢癌、1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33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clinD1、P2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上皮组织良恶性、病理组织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间及交界性肿瘤组织和卵巢癌组织间CyclinD1、P27的表达无明显差异(χ2=0.001~3.677,P>0.05);CyclinD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χ2=11.314,P<0.01),且随肿瘤分级、分期增高,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χ2=7.887、4.859,P<0.05),而P27的表达则相反(χ2=7.467、6.091,P<0.01);CyclinD1、P27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χ2=0.475、1.512,P>0.05),两者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96,P<0.05)。结论CyclinD1过表达、P27表达下降可能在卵巢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CyclinD1、P27在卵巢癌组织表达可预测该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作为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P27 CYCLIND1 免疫组织化学 芯片分析技术
下载PDF
鼻区骨折的CR和MSCT诊断结果比较
10
作者 姜传武 刘学军 +4 位作者 徐英宝 李文华 隋庆兰 许波 石祥龙 《齐鲁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和多层螺旋CT(MSCT)对鼻区骨折诊断价值。方法42例鼻外伤病人均行侧位CR和横轴位MSCT检查,每个MSCT图像被拆薄,并行二维和三维重建,然后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CR和MSCT对鼻骨骨折和鼻区非鼻骨骨...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和多层螺旋CT(MSCT)对鼻区骨折诊断价值。方法42例鼻外伤病人均行侧位CR和横轴位MSCT检查,每个MSCT图像被拆薄,并行二维和三维重建,然后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CR和MSCT对鼻骨骨折和鼻区非鼻骨骨折的诊断,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意义(χ2=14.06、42.80,P<0.01)。结论MSCT对鼻骨骨折,尤其是鼻区非鼻骨骨折的诊断明显优于CR,是目前诊断鼻区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眶壁骨折法医学鉴定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荣芳 徐海滨 +1 位作者 刘剑 陈祥民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眼眶骨折的64层螺旋CT薄层高分辨率轴位图像与后处理图像,对图像进行诊断及分类。结果眶上壁骨折13处,下壁骨折66处,内侧壁骨折142处,外侧壁骨折9处...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眼眶骨折的64层螺旋CT薄层高分辨率轴位图像与后处理图像,对图像进行诊断及分类。结果眶上壁骨折13处,下壁骨折66处,内侧壁骨折142处,外侧壁骨折9处,经CT轴位图像检查明确诊断157处,经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明确诊断230处。结论 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以准确诊断眼眶骨折,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 法医学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及其相关值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金彩 郁万江 +4 位作者 张祯铭 魏相磊 辛德友 鞠发军 邹广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测量的成人不同年龄段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及左右房室沟处脂肪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CTA检查的患者292例,根据CCTA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测量的成人不同年龄段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及左右房室沟处脂肪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CTA检查的患者292例,根据CCTA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析不同年龄段的EATV及其相关值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年龄、EAT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EATV增加,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不同年龄段左房室沟处脂肪厚度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5~59岁年龄段,冠心病组和对照组EATV、右房室沟脂肪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ATV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45岁以上不同年龄段左房室沟处脂肪厚度存在差异,提示左房室沟处脂肪厚度在不同年龄段体检筛查中可能存在潜在的预测价值;45~59岁年龄段EATV、右房室沟处脂肪厚度可能对冠心病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国平 王子轩 王莉 《齐鲁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519-520,522,共3页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300例DVT病人,共312条患肢,其中周围型DVT者63例,中央型DVT者158例,混合型DVT者79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69例。所有病人均行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术,同时行抗凝治疗...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300例DVT病人,共312条患肢,其中周围型DVT者63例,中央型DVT者158例,混合型DVT者79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69例。所有病人均行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术,同时行抗凝治疗,122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93例行滤器取出),64例行髂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21例PTA后植入支架。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共出现并发症58例,死亡2例。其中出血37例,腔静脉滤器相关性并发症11例,肺栓塞4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6例。结论 DVT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以出血和肺栓塞最为严重,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插入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医源性肠外瘘四例的治疗体会
14
作者 李哲夫 王学淳 +2 位作者 王一 胡义利 李洪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99-699,共1页
关键词 医源性肠外瘘 治疗 十二指肠外瘘 小肠外瘘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微弹簧圈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穿刺定位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庆华 张妺 胡效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比较微弹簧圈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定位中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6月—2019年1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前接受CT引导下肺穿刺定位的16... 目的:比较微弹簧圈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定位中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6月—2019年1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前接受CT引导下肺穿刺定位的167例病例,其中用微弹簧圈定位者65例,设为微弹簧圈组;用Hookwire定位者102例,设为Hookwire组。定位后4 h内行VATS切除。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如气胸(肺压缩20%以上)、出血(>20 mL)、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微弹簧圈组定位成功率为92.31%(60/65),本组主要失败原因为微弹簧圈释放位置偏离及释放后脱入胸膜腔;Hookwire组成功率为93.14%(95/102),本组的主要失败原因为Hookwire头端脱出。在本次研究中微弹簧圈组平均扫描用时(22.45±3.22)min,手术用时(30.81±5.99)min,共出现并发症22例,其中气胸患者11例,肺出血患者6例,中重度疼痛患者5例;Hookwire组平均扫描用时(17.45±4.25)min,手术用时(24.35±7.72)min,共出现并发症49例,其中气胸患者25例,肺出血患者9例,中重度疼痛患者15例;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技术成功率、气胸及肺出血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Hookwire组手术用时、扫描用时均显著短于微弹簧圈组,扫描次数显著少于微弹簧圈组(P<0.05)。结论:在肺结节穿刺定位的方法适应证中,主要是依照患者的结节类型与距离胸膜的距离进行综合判断,从而选择相应的检测手段,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弹簧圈定位和Hookwire定位在VATS前对小结节的定位同样有效,微弹簧圈的放置比Hookwire复杂且耗时长,但微弹簧圈定位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CT引导 定位 微弹簧圈 Hookwi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