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介苗对大鼠膀胱肿瘤细胞及正常移行上皮细胞的早期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伟 孙立江 +3 位作者 张桂铭 赵雷佐 姚如永 赵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6-329,共4页
目的通过卡介苗(BCG)单独刺激膀胱肿瘤细胞和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探讨BCG治疗膀胱肿瘤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将大鼠膀胱肿瘤细胞和正常移行上皮细胞原代培养。设普通培养液培养肿瘤细胞(A组... 目的通过卡介苗(BCG)单独刺激膀胱肿瘤细胞和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探讨BCG治疗膀胱肿瘤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将大鼠膀胱肿瘤细胞和正常移行上皮细胞原代培养。设普通培养液培养肿瘤细胞(A组),含BCG的培养液培养肿瘤细胞(B组),普通培养液培养正常移行细胞后的上清液培养肿瘤细胞(C组),含BCG培养液培养正常移行细胞后的上清液培养肿瘤细胞(D组)和含BCG培养液培养肿瘤细胞后的上清液培养肿瘤细胞(E组)。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干扰素-y(IFN-1)、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流式细胞术(FCM)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结果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FN一叮的浓度无显著改变,波动于(6.5—8.5)ng/L。IL-10在B组[(17.165±3.434)ng/L],E组[(20.420±2.678)ng/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TNF一0[在B组[(159.887±5.854)ng/L],D组[(126.227±4.812)ng/L]的浓度较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均未检测到凋亡的发生。结论BCG作用于肿瘤细胞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但不引发凋亡,肿瘤细胞自身能通过分泌IL-10、TNF—OL参与调节,逃避免疫细胞对其的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膀胱肿瘤 脱噬作用 干扰素-y 肿瘤坏死因子-A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内皮细胞微粒和血小板微粒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婷 邢广群 +2 位作者 张铭 徐强 杨堃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3-875,共3页
本研究共纳入35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患者,其中6例合并栓塞,同时纳入膜性肾病、慢性肾炎及健康对照组各25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EMP... 本研究共纳入35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患者,其中6例合并栓塞,同时纳入膜性肾病、慢性肾炎及健康对照组各25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EMP)和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PMP)水平。结果发现AAV栓塞组EMP、PMP水平显著高于未栓塞组(均P<0.01),活动期AAV组EMP、PMP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膜性肾病组、慢性肾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5),且缓解期AAV组EMP、PMP水平亦高于慢性肾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MP和PMP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D⁃二聚体均呈正相关(均P<0.05)。研究结果提示,EMP、PMP反映了免疫炎症介导的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程度,可能与AAV疾病炎性反应和血栓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中性白细胞胞质 血管炎 血栓栓塞 内皮微粒 血小板微粒
原文传递
MiRNA-221/222对肝癌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崔清昱 孙传东 +1 位作者 张炳远 刘世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6期1174-1177,共4页
MicroRNAs(mi RNAs)在人类肿瘤致瘤生长机制的作用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已经通过基因增殖和功能性研究所证实。肝癌中异常表达的miRNAs与其他类型的肿瘤有密切关系,其中较为独特的是上调的miR-221/222。MiR-221... MicroRNAs(mi RNAs)在人类肿瘤致瘤生长机制的作用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已经通过基因增殖和功能性研究所证实。肝癌中异常表达的miRNAs与其他类型的肿瘤有密切关系,其中较为独特的是上调的miR-221/222。MiR-221/222是高度同源基因,在HCC中明显上调,被认为是致瘤基因。本文对miR-221/222的分子及生物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其作为新的HCC诊断及治疗工具的可能性做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IRNAS MI R-221/222
原文传递
慢病毒介导胰岛素生长因子1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4
作者 冯尚祥 吕成昱 +2 位作者 隋爱华 申成凯 张海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39-42,共4页
背景:目前慢病毒介导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因作用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目的:构建携带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对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重组慢病毒技术将... 背景:目前慢病毒介导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因作用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目的:构建携带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对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重组慢病毒技术将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转染至体外培养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以空白的慢病毒转染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未做处理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空白组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慢病毒转染3d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转染效率分别可达95%和90%以上。Westernblot检测结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胰岛素生长因子1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成功表达。说明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基因转染 成骨分化
下载PDF
IL-6、LPS激活巨噬细胞所得上清液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Neuro2a增殖、凋亡及突起生长和Sez6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武凤 杨静 +2 位作者 郝俊楠 杨堃 孙立荣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IL-6、细菌脂多糖(LPS)激活巨噬细胞所得上清液(CM)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Neuro2a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突起生长与Sez 6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IL-6和CM分别作用于Neuro2a细胞,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能... 目的探讨IL-6、细菌脂多糖(LPS)激活巨噬细胞所得上清液(CM)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Neuro2a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突起生长与Sez 6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IL-6和CM分别作用于Neuro2a细胞,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能力;培养24 h后观察统计细胞突起生长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Sez 6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6、CM刺激对Neuro2a细胞增殖、凋亡未见明显影响,但可增加细胞突起总长度、最长突起长度、突起数目,并且可促进Sez 6基因的表达(F=6.00~22.52,P<0.05)。结论IL-6、CM对Neuro2a细胞增殖、凋亡作用不明显,但可能通过上调Sez 6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突起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白细胞介素6 脂多糖类 巨噬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Sez 6基因 细胞突起 体外研究
下载PDF
腺病毒携带IL-12增强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
6
作者 崔清昱 王静 +3 位作者 秦万民 刘世海 冯玉洁 孙传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1期6125-6128,共4页
目的:近年来通过应用白介素-12治疗肿瘤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对国内外应用腺病毒携带IL-12增强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探索更为可行治疗方法。方法:运用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CNKI及万方全文数... 目的:近年来通过应用白介素-12治疗肿瘤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对国内外应用腺病毒携带IL-12增强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探索更为可行治疗方法。方法:运用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CNKI及万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腺病毒,IL-12,肝癌,树突细胞为关键词,检索2008-01至2012-11月发表的文献。纳入标准:1)IL-12的生物学特性,在抗肿瘤过程中的免疫作用,2)应用腺病毒携带IL-12对抗肝癌治疗研究,3)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对肿瘤的影响。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26篇。结果:通过腺病毒携带IL-12可以增强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的免疫应答。并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而对肿瘤产生直接抑制,有效抑制肝癌的生长和转移。结论:本文通过对IL-12的生物学特征、抗肿瘤通路、作用机制及在腺病毒介导下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细胞研究进展的概述,为腺病毒携带IL-12作为肝癌的基因治疗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和探索,期待在将来应用IL-12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一定会为包括肝癌在内的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IL-12 肝癌 树突细胞
原文传递
腺病毒携带IL-12治疗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体外实验
7
作者 崔清昱 秦万民 +2 位作者 张炳远 刘世海 孙传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190-3197,共8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基因(AdvIL-12)转染能否在体外诱导出更强的抗(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免疫效应.方法:在体外,用AdvIL-12转染HepG2作为实验组,以Adv-绿色荧光蛋自(green fluorescent protei...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基因(AdvIL-12)转染能否在体外诱导出更强的抗(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免疫效应.方法:在体外,用AdvIL-12转染HepG2作为实验组,以Adv-绿色荧光蛋自(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染的HepG2和未转染的HepG2作为对照组进行培养.用划痕试验检测载有IL-12的腺病毒对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晶紫法检测对HepG2的生长能力的抑制和杀伤作用;MTT检测对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的影响;TUNEL法检测对HepG2细胞的凋亡效应的影响.结果:正常生长的HepG2单层贴壁生长,生长旺盛,镜下观察为梭形,胞浆均质透明,折光性好,胞间紧密连接,核质均匀,核仁清晰可见.实验组AdvIL-12作用24 h后HepG2细胞迁移距离明显受到抑制,且随浓度增大,HepG2细胞向划痕区移动的距离越来越小,细胞数量越少,划痕越宽.实验组AdvIL-12结晶紫染色深度随浓度梯度减少而逐渐加深.取10 L AdvIL-12时对HepG2细胞杀伤效果最为明显.酶标仪检测AdvIL-12组、Adv-GFP组和HepG2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24、48、72 h后的A值(F1=95.7,F2=103.6,F3=165.8,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光镜下可见凋亡细胞明显固缩,体积变小,胞质致密,核浓缩甚至消失,形成凋亡小体.实验组AdvIL-12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Adv-GFP组.结论:转染AdvIL-12的HepG2细胞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能力,效果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并能够促进HepG2细胞的凋亡效应,从而在体外达到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白介素-12 肝癌 TUNEL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富国 董果雄 张社华 《中国微循环》 200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原代培养 ,传至3代后 ,分为三组 :对照组常规培养 ;缺氧复氧组先缺氧处理1h ,再复氧1h。药物干预组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 ,1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原代培养 ,传至3代后 ,分为三组 :对照组常规培养 ;缺氧复氧组先缺氧处理1h ,再复氧1h。药物干预组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 ,12h后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各组均测定细胞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含量。结果①缺氧复氧组与对照组比较 ,细胞上清液中SOD活性降低 (P<0.01)、MDA含量升高 (P<0.01) ,NO含量降低 (P<0.01)、ET含量升高 (P<0.01)。②黄芪注射液组与缺氧复氧组比较 ,细胞上清液中SOD活性升高 (P<0.05或P<0.01)、MDA含量降低 (P<0.05或P<0.01) ,在浓度5~40μg/ml范围内该效应与黄芪注射液呈剂量依赖效应 ,但当浓度大于40μg/ml时 ,该效应无明显改变 (P>0.05) ;NO含量升高 (P<0.01)、ET含量降低 (P<0.05或P<0.01)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随着黄芪注射液预处理浓度增加 ,培养液中NO的生成量升高 (r1=0.93,P<0.05) ,ET含量降低 (r2= -0.97 ,P<0.05)。结论缺氧复氧过程造成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 ,引起内皮功能紊乱。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 ,加强对氧自由基的清除 ,对缺氧复氧内皮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缺氧复氧
下载PDF
镁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健 董果雄 张社华 《中国微循环》 2003年第4期227-229,F002,共4页
目的探讨镁离子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人脐静脉分离内皮细胞培养传代 ,至第三代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硫酸镁组。用缺氧再复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镁离子组浓度分别为 (2、4、8、11... 目的探讨镁离子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人脐静脉分离内皮细胞培养传代 ,至第三代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硫酸镁组。用缺氧再复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镁离子组浓度分别为 (2、4、8、11、16mmol/L)。对照组常规培养 ,硫酸镁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镁离子预处理后缺氧再复氧。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 (NO) ,丙二醛 (MDA)及内皮素(ET-1)的含量。结果缺氧复氧组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x缺氧 ±svsx对照 ±s,P<0.01) ,MDA与ET -1含量显著上升 (x缺氧 ±svsx对照 ±s,P<0.01) ,硫酸镁组NO含量较缺氧复氧组明显升高(x硫酸镁±svsx缺氧 ±s,P<0.05) ,MDA和ET -1含量显著降低 (x硫酸镁±svsx缺氧±s,P<0.05) ,且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缺氧再复氧能造成VECs损伤 ,镁离子能保护缺氧再复氧造成的VECs损伤 ,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稳定细胞膜及促进自由基清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 缺氧再复氧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富国 董果雄 张社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 了解黄芪注射液对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传至3代后,分为3组。对照组:常规培养;低氧复氧组:先低氧处理1h,再复氧1h;药物干预组:在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5、10、20、40、60mg/... 目的 了解黄芪注射液对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传至3代后,分为3组。对照组:常规培养;低氧复氧组:先低氧处理1h,再复氧1h;药物干预组:在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5、10、20、40、60mg/L的黄芪注射液,12h后进行低氧复氧处理。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检测内皮细胞台盼蓝摄取率。结果低氧复氧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MDA含量及内皮细胞台盼蓝摄取率升高,SOD活性减低,差异均有显著性(F=34.97~129.98,q=14.43~27.11,P〈0.01)。药物干预组与低氧复氧组比较,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MDA含量及内皮细胞台盼蓝摄取率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q=2.91~26.61,P〈0.05、0.01)。黄芪注射液预处理浓度为40mg/L时LDH活性、SOD活性、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0.49~0.94,P〉0.05);黄芪注射液预处理浓度60mg/L与40mg/L相比,LDH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变化均不明显。结论 低氧复氧过程造成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死亡率增加。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对低氧复氧内皮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内皮细胞 血管 细胞低氧 细胞培养技术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球囊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平滑肌细胞增殖和P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董果雄 褚现明 +3 位作者 张社华 张斌 李宁 张先明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后管腔狭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1表达规律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不进行球囊损伤,术后28天处死;手术组和ATRA治疗组行球...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后管腔狭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1表达规律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不进行球囊损伤,术后28天处死;手术组和ATRA治疗组行球囊剥脱胸主动脉内皮术,分别于术后2d、7d、14d、28d处死。取胸主动脉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进行形态学、PCNA和P21表达水平检测。结果:①正常动脉壁不表达PCNA及P21。②手术组中膜VSMC术后2d PCNA表达达高峰,后迅速下降;而新生内膜在术后7d出现并高表达PCNA,14d、28d内膜迅速增厚,其中PCNA表达逐渐下降。P21在术后14d新生内膜中可见少量表达,28d表达增多。③ATRA治疗组术后7d新生内膜中已有P21表达,14d、28d大量表达,而PCNA的表达明显低于手术组,显著抑制VSMC的迁移和增殖、内膜增生和管腔狭窄(P<0.01)。④P21表达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ATRA可通过诱导P21蛋白表达,抑制VSMC迁移和增殖,从而抑制球囊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和管腔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球囊损伤 再狭窄 大鼠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先明 董果雄 +3 位作者 张社华 褚现明 张斌 李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为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内膜增生过程、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球囊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 ,并随机将大鼠分为手术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组均于术前 4天灌胃至实验结束 ,除对照组于术后 1... 为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内膜增生过程、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球囊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 ,并随机将大鼠分为手术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组均于术前 4天灌胃至实验结束 ,除对照组于术后 14天处死大鼠外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组和手术组分别在术后 2天、7天、14天和 2 8天处死大鼠并摘除大鼠胸主动脉 ,通过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术后 14天和 2 8天的内膜增生情况及术后 2天、7天、14天和 2 8天P1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全反式维甲酸 (每天 30mg kg)灌胃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发现 ,对照组及内皮损伤后 2天均无血管内膜增厚 ,7天内膜开始增生 ,2 8天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弱 ,但细胞外基质增加。在手术组各时间点P16的表达变化不显著 ,增殖细胞核抗原于球囊损伤后 2天在中膜明显表达 ,术后 7天表达达到高峰 ,且主要在内膜表达 ,14天后逐渐下降。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后 ,内膜增生程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明显降低 ,而P16的表达在术后 2天开始升高 ,14天达高峰。以上结果提示 ,全反式维甲酸可有效抑制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的增生 ,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16表达和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全反式维甲酸对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法 球囊损伤 内膜增生 血管再狭窄 大鼠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果雄 张斌 +3 位作者 张社华 张先明 褚现明 李宁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后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ATRA治疗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机制与作用。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ATRA治疗组。所有大鼠从术前4d至术后处死接受植物油或ATRA混悬液灌胃...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后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ATRA治疗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机制与作用。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ATRA治疗组。所有大鼠从术前4d至术后处死接受植物油或ATRA混悬液灌胃,球囊剥脱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分别在术后2d、7d、14d及28d取胸主动脉,通过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结合图象分析技术测定血管壁形态学变化,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及ATRA灌胃对其影响。结果1MMP2术后2d开始上升,7d最高,14d后开始下降。2MMP9术后2d在中膜大量表达,7d后表达极少。3术后7d新生内膜开始增生,14d大量新生内膜形成,28d以后内膜继续增厚。4使用ATRA后,血管新生内膜明显减少,MMP2及MMP9蛋白表达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ATRA能下调血管成形术后MMP2与MMP9的表达,可能在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成形术后血管重塑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球囊损伤 大鼠 胸主动脉 MMP-2 MMP-9 基因表达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镁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雪萍 董果雄 张社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时红细胞变形性的改变及硫酸镁对其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 32只 ,随机分为 4组。Ⅰ组 (对照组 )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穿线 ,Ⅱ组 (缺血组 )行LAD持续结扎 ,Ⅲ组 (再灌注组 )及Ⅳ组 (治疗组 )结扎 0 .5h...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时红细胞变形性的改变及硫酸镁对其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 32只 ,随机分为 4组。Ⅰ组 (对照组 )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穿线 ,Ⅱ组 (缺血组 )行LAD持续结扎 ,Ⅲ组 (再灌注组 )及Ⅳ组 (治疗组 )结扎 0 .5h后再灌注 ;Ⅳ组于结扎后静脉滴注硫酸镁溶液 ,Ⅰ~Ⅲ组静脉滴注 0 .85 %氯化钠溶液 ;分别于结扎前、结扎 0 .5h、再灌注 1、4h采血 ;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性 ,比色法测定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红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Ⅱ、Ⅲ组在心肌缺血 0 .5h ,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红细胞SOD减少、MDA增加、红细胞内钙离子增加 (P <0 .0 1) ,并随缺血及再灌注时间延长进行性增加及降低。Ⅳ组在应用硫酸镁后 ,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SOD较Ⅱ组及Ⅲ组明显增加 ,红细胞MDA、红细胞内钙离子明显降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 ,红细胞膜发生过氧化损伤 ,红细胞变形能力受到损害。硫酸镁能减轻红细胞膜分子过氧化损伤 ,改善红细胞变形性 ,保护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红细胞变形性 硫酸镁 影响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牙齿根尖封闭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苏丹丹 孙慧斌 +2 位作者 王大山 崔婷 姚如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根管预备后使用半导体激光进行根管内照射对根尖封闭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单根管牙60颗,分6组(n=10),去除牙冠,常规根管预备。A、B组,半导体激光1 W照射20 s;C、D组,超声荡洗1 min;E、F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 目的:探讨常规根管预备后使用半导体激光进行根管内照射对根尖封闭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单根管牙60颗,分6组(n=10),去除牙冠,常规根管预备。A、B组,半导体激光1 W照射20 s;C、D组,超声荡洗1 min;E、F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常规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6组牙根。微渗漏实验对根充后的A、C、E组牙的根尖封闭性能进行评估,扫描电镜观察B、D、F组牙根剖面。结果:A、C、E组根管微渗漏(mm)分别为1.70±0.82、2.02±0.40和4.56±2.76(A vs E,P<0.01;C vs E,P<0.05,A vs C,P>0.05),扫描电镜观察到激光组大部分牙本质小管发生熔融、缩小或封闭,超声荡洗组大部分牙本质小管内有糊剂或牙胶进入。结论:半导体激光进行根管内照射可以显著提高根充后根尖的封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熔融 根尖封闭性 微渗漏
下载PDF
中国家族性肾性糖尿SGLT2基因突变分析及表型和基因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晓慧 赵向忠 +2 位作者 李春梅 袁鹰 邵乐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总结中国7个家系的家族性肾性糖尿(FRG)患者的临床特点,验证和分析FRG患者及其亲属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基因突变位点,探讨FRG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关系。方法检测7个家系FRG先证者及其一级亲属共23名家庭成... 目的总结中国7个家系的家族性肾性糖尿(FRG)患者的临床特点,验证和分析FRG患者及其亲属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基因突变位点,探讨FRG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关系。方法检测7个家系FRG先证者及其一级亲属共23名家庭成员(其中14例患者)24h尿糖及血尿生化指标。PCR法扩增SGLT2全部编码区及其侧翼序列,用直接测序法分析SGLT2基因突变位点。结果SGLT2基因测序结果发现5个新的基因突变。包括4个错义突变:8号外显子第335位丝氨酸突变为甘氨酸(p.S335G,c.1003A〉G);11号外显子第448位谷氨酰胺突变为精氨酸(p.Q448R,c.1343A〉G);474位的丙氨酸突变为脯氨酸(p.A474P,c.1420G〉C);13号外显子第580位甘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p-G580D,c.1739G〉A);1个7号内含子缺失突变c.886(-10_-31)del,该突变经迷你基因(pSPL3外显子捕获质粒)验证为剪切突变。14例患者c.886(-10_-31)del的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43%(12/28)。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的患者表现为中重度肾性糖尿,杂合突变的患者表现为轻中度肾性糖尿,符合共显性遗传特点。结论我们发现5种新的突变基因型与中国人群家族性肾性糖尿相关,c.886(一10_一31)del可能为中国人群的高频突变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糖尿 家族性 SGLT2基因 突变 基因型
原文传递
LncRNA-MIAT在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任成龙 张璐 +3 位作者 宁险峰 赵青 蔡尚郎 张文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611,共5页
目的:体外观察血管内皮细胞(ECs)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下,细胞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 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LncR NA-MIAT)的表达变化,并探讨LncR NA-MIAT对ECs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以TNF-α诱导ECs表达LncR NA-MIAT,采... 目的:体外观察血管内皮细胞(ECs)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下,细胞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 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LncR NA-MIAT)的表达变化,并探讨LncR NA-MIAT对ECs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以TNF-α诱导ECs表达LncR NA-MIAT,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 T-PCR)方法分别检测ECs炎症状态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LncR NA-MIAT的表达情况。应用MIAT小干扰核糖核酸(siR NAMIAT)转染ECs细胞,观察LncR NA-MIAT敲低对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Lnc RNA-MIAT随着TNF-α刺激时间的延长与浓度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刺激24 h、48 h分别与刺激0 h、6 h、12 h比较,Lnc RNA-MIAT表达量均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刺激浓度为1.000 ng/ml、10.000 ng/ml分别与刺激浓度为0.000 ng/ml、0.125 ng/ml比较,LncR NA-MIAT表达量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Cs经siR NAMIAT转染后,TNF-α诱导的ICAM-1蛋白表达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LncR NA-MIAT可能参与血管ECs的炎症反应,并可能起到促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不同冲洗剂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晓晓 韩建民 +2 位作者 李宁毅 姚如永 孙慧斌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比较4种冲洗剂及冲洗剂组合冲洗桩道后对纤维桩修复中粘接树脂与桩道牙本质壁粘接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60颗单根管离体牙常规根管治疗及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4种冲洗剂及冲洗剂组合对桩道进行... 目的:比较4种冲洗剂及冲洗剂组合冲洗桩道后对纤维桩修复中粘接树脂与桩道牙本质壁粘接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60颗单根管离体牙常规根管治疗及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4种冲洗剂及冲洗剂组合对桩道进行冲洗。A组:3%过氧化氢溶液,B组:5. 25%次氯酸钠溶液、17%EDTA溶液交替冲洗,C组:0. 2%氯己定溶液, D组:17%EDTA溶液。从四组中分别随机选取10颗牙齿进行纤维桩粘接,通过推出实验测试各组的粘接强度。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余留5颗牙桩道表面牙本质微观形态。结果:A、B、C、D组粘接强度分别为11. 93±2. 59(MPa)、15. 87±1. 79(MPa)、15. 03±2. 85(MPa)、19. 24±2. 87(MPa)(AvsB,P<0. 01;AvsC, P<0. 01;AvsD,P<0. 01,Bvs C,P> 0. 05,B vs D,P<0. 01,C vs D,P<0. 01)。扫描电镜观察A组牙本质小管绝大多数被堵塞,牙本质表面大量碎屑;B组牙本质小管均开放,管周呈白垩色;C组多数牙本质小管被部分堵塞,牙本质表面无碎屑;D组牙本质小管均开放,表面呈云雾状。结论:17%EDTA溶液是一种有效的桩道冲洗剂,在纤维桩修复临床工作中应用可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玷污层 冲洗剂 纤维桩 粘接强度
下载PDF
镁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雪萍 董果雄 张社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时红细胞膜的功能改变及硫酸镁对其保护作用。 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缺血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持续结扎,再灌注组及治疗组结扎0.5小时后再灌注...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时红细胞膜的功能改变及硫酸镁对其保护作用。 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缺血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持续结扎,再灌注组及治疗组结扎0.5小时后再灌注,治疗组于结扎后静脉滴注硫酸镁溶液,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前、缺血0.5小时、再灌注1小时及4小时取血;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脂流动性,比色法测定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醇含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结果:①对照组手术前后备指标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②缺血组、再灌注组及治疗组在结扎0.5小时,再灌注1小时、4小时较对照组同一时间及同组手术前相比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增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减少、丙二醛增加,红细胞内钙离子增加( P均< 0. 01)。③治疗组在再灌注 1小时、 4小时、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量较缺血组、再灌注组明显增加,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红细胞丙二醛、红细胞内钙离子量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均<0.01)。 结论: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红细胞膜发生过氧化损伤,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减低。硫酸镁能减轻红细胞膜分子过氧化损伤,改善红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镁钙 红细胞膜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氨甲环酸用于脊柱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超 张璐 +1 位作者 张龙 陈伯华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6年第6期498-503,共6页
背景:已有报道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心脏手术和髋膝关节置换术中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但目前骨科医师对脊柱手术中TXA的使用仍存在较大争论。目的:对静脉输注TXA用于脊柱手术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 背景:已有报道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心脏手术和髋膝关节置换术中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但目前骨科医师对脊柱手术中TXA的使用仍存在较大争论。目的:对静脉输注TXA用于脊柱手术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发表于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有关脊柱手术中静脉使用TXA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并手工检索相关参考文献和其他材料。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1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纳入的高质量RCT提取以下结局指标: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输血例数、血栓并发症情况,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594例患者(TXA组294例,安慰剂组300例)。Cochrane质量评价为A级7篇,B级2篇。Meta分析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TXA组①术中失血量(高剂量TXA:MD=-870.74,95%CI:-1126.15^-615.32,P<0.00001;低剂量TXA:MD=-23.59,95%CI:-44.38^-2.81,P=0.03)及术后引流量(MD=-102.27,95%CI:-116.07^-88.47,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输血量(低输血阈值MD=-209.97,95%CI:-367.36^-52.59,P=0.009;中输血阈值MD=-379.88,95%CI:-460.18^-299.58,P<0.00001)及输血例数(RR=0.71,95%CI:0.54~0.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血栓并发症:仅安慰剂组1例出现DVT。结论:静脉输注TXA可减少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伤口引流量,同时可减少手术输血量及输血率,同时不增加血栓并发症风险。由于存在一定偏倚风险,应对结果持审慎态度,未来应进行更大病例的多中心R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脊柱 META分析 止血 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