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多种划分形式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忠世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38,共6页
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多种划分形式及其方法论意义刘忠世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对我国理论界有着重大影响。传统的理解主要是五种生产方式理论,或称之为五种社会形态说。对此,近年来人们议论颇多。许多研究者又提出... 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多种划分形式及其方法论意义刘忠世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对我国理论界有着重大影响。传统的理解主要是五种生产方式理论,或称之为五种社会形态说。对此,近年来人们议论颇多。许多研究者又提出并讨论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三阶段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类历史发展阶段 多种划分形式 方法论
下载PDF
胶州秧歌发生形成历史之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泮溪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115,共5页
胶州秧歌是流行于山东胶州一带,以民间舞蹈和秧歌小戏相结合为特色的北方秧歌。清代胶州进士宋观炜所作的《秧歌词》,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关于胶州秧歌的文本资料,它为探讨南北方海运文化对胶州秧歌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有价值的线... 胶州秧歌是流行于山东胶州一带,以民间舞蹈和秧歌小戏相结合为特色的北方秧歌。清代胶州进士宋观炜所作的《秧歌词》,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关于胶州秧歌的文本资料,它为探讨南北方海运文化对胶州秧歌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胶州秧歌的发生形成大约经过了三个时期:从宋金至元末明初属胶州秧歌发生期;从元末明初至清中期以前,属胶州秧歌乐舞发展期;到了清中期胶州秧歌已经正式形成了,生活气息浓郁的秧歌小戏是其主要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秧歌 《秧歌词》 海运文化 发生形成 秧歌小戏
下载PDF
“二十四孝”中的社会交换与传统孝道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忠世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34,共5页
同社会生活各领域相一致,"二十四孝"故事中,也包含着广泛的社会交换,包括孝行与"神灵之天"、"自然之天"和强势者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孝子获得社会地位或权力,也有的获得财富、社会赞誉或父母的慈爱。... 同社会生活各领域相一致,"二十四孝"故事中,也包含着广泛的社会交换,包括孝行与"神灵之天"、"自然之天"和强势者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孝子获得社会地位或权力,也有的获得财富、社会赞誉或父母的慈爱。这些交换,对孝行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但其中的以逆来顺受式的孝行,以求感动不慈父母,已远离"父慈子孝"的伦理原则,变成了单向的服从。若不加省察地照搬为教化样板,会产生许多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孝 孝道文化 社会交换 道德交换 父慈子孝
下载PDF
交往形式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忠世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24,共6页
依据交往形式的内在规定,并参照生产方式的发展,可将交往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以血缘为一般性媒介的、有限的、被迫的交往形式为主要形式的阶段;以社会政治身份为一般性媒介的、有限的、被迫的交往形式为主要形式... 依据交往形式的内在规定,并参照生产方式的发展,可将交往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以血缘为一般性媒介的、有限的、被迫的交往形式为主要形式的阶段;以社会政治身份为一般性媒介的、有限的、被迫的交往形式为主要形式的阶段;以商品货币为一般性媒介的、普遍而又有限的、被迫的交往形式为主要形式的阶段;普遍而全面的、个人自主自觉的交往形式为主要形式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形式 历史发展阶段 交往媒介 主要形式 生产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 自主活动 普遍交往 政治权力 政治身份
下载PDF
人类历史: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研究单位──兼评近年来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忠世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58-65,共8页
人类历史: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研究单位──兼评近年来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刘忠世当走出“五种社会形态说”作为历史分期理论的法定的唯一形式的限制后,国内学术理论界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对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的... 人类历史: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研究单位──兼评近年来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刘忠世当走出“五种社会形态说”作为历史分期理论的法定的唯一形式的限制后,国内学术理论界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对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的研究、评价出现了许多分歧和争议。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类历史 “世界历史” 历史分期 分期理论 理论研究 人类社会 形态划分 理论的研究 五种社会形态
原文传递
试论布罗代尔时段理论的特点和渊源 被引量:1
6
作者 侯德彤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西方史学传统中的时间意识 ,然后以此为背景 ,结合布罗代尔的著述 ,着力分析了布罗代尔时段理论的特点———多元性、层次性和突出长时段 。
关键词 多元性 层次性 短时段 中时段 长时段 布罗代尔 时段理论 时间意识 史学 历史时间 思想史
下载PDF
“以吏为师”及其道德教化析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忠世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共6页
"以吏为师"是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与道德教化乃至一切精神教化的重要命题。"以吏为师"在西周以"学在官府"的形式存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私学的冲击,到秦代,又被重新确定为专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汉朝初年... "以吏为师"是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与道德教化乃至一切精神教化的重要命题。"以吏为师"在西周以"学在官府"的形式存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私学的冲击,到秦代,又被重新确定为专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汉朝初年虽废苛法,但"以吏为师"却被继承下来,而后逐步成为专制政治统治的有机部分。"以吏为师"在历史上为维护统治、推行礼教、传播文化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对道德良善和民众的道德理性,有着极为深远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吏为师 道德教化 专制统治 儒家思想
原文传递
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命名的规范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济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从晚清到当今100多年的中国文学怎样命名,在学界有多种说法,规范100多年来中国文学的学科命名就成为当今中国文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要研讨这100多年来中国文学的称谓,首先必须取得学理上的强力支撑。本着准确无岐性... 从晚清到当今100多年的中国文学怎样命名,在学界有多种说法,规范100多年来中国文学的学科命名就成为当今中国文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要研讨这100多年来中国文学的称谓,首先必须取得学理上的强力支撑。本着准确无岐性原则、整体贯通性原则、简明精炼性原则,分析了现存的多种学科称谓的诸多弊病。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取“中国现代文学”最为合适。因为这一称谓含义清晰,包容性强,无歧义性;具有极强的整体贯通功能;且简洁明快,读起来流畅。同时,在现实中推广起来,可实施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 命名 规范化
下载PDF
可贵的学术史探索——评夏中义等《从王瑶到王元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济平 《云梦学刊》 2007年第6期28-30,共3页
《从王瑶到王元化》以恰当的个案选择、宏大的历史综合、独到的学术见地和宝贵的经验总结,构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它有助于促进学者学术史意识的觉醒和强化,推动学术史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学术史 建构 创新
下载PDF
现实的人与历史主体
10
作者 刘忠世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14,共6页
对历史主体的理解 ,不能停留在一般的人的层面上。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人即“现在”的人。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地位 ,是通过建构历史过程而确证的 ;因而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是具有历史性和暂时性的存在。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既在与作为“... 对历史主体的理解 ,不能停留在一般的人的层面上。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人即“现在”的人。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地位 ,是通过建构历史过程而确证的 ;因而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是具有历史性和暂时性的存在。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既在与作为“过去”的历史的关系中得以表现 ,也在与作为“未来”的历史的关系中得到表现 ,失去任何一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 历史主体 实践活动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普遍性问题
11
作者 刘忠世 李欣章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8-71,75,共5页
人们争议较大的马克思社会发展形态理论“普遍性”问题即是否“普遍必经”和“普遍适用”问题 ,实际上是两个不同问题。“普遍必经”是作为结论的理论在所有的民族那里是否能得到普遍验证的问题 ,而“普遍适用”则是已有的理论作为方法... 人们争议较大的马克思社会发展形态理论“普遍性”问题即是否“普遍必经”和“普遍适用”问题 ,实际上是两个不同问题。“普遍必经”是作为结论的理论在所有的民族那里是否能得到普遍验证的问题 ,而“普遍适用”则是已有的理论作为方法是否能够普遍的运用于所有民族的社会历史的研究和实践中的问题。“普遍必经”是否定的 ,但该理论的成立根据不在于“普遍必经” ,因为它是在“人类历史”范围内成立而非在“民族历史”范围内成立。而作为方法 ,在限制性条件下 ,“普遍适用”则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形态 普遍必经 普遍适用
下载PDF
化澄阔为神秘——论苇岸大自然散文的审美特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济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5,共4页
苇岸大自然散文的总体审美特质表现为一种化澄阔为神秘的复合美质 ,其大自然散文内容 (原生态的大自然 )和形式 (语言的简约、准确、生动 ,语句的简短 )获得了表层特征的澄阔之美 ;由内蕴其中的一种情致、格调生成了深层特征的神秘特质... 苇岸大自然散文的总体审美特质表现为一种化澄阔为神秘的复合美质 ,其大自然散文内容 (原生态的大自然 )和形式 (语言的简约、准确、生动 ,语句的简短 )获得了表层特征的澄阔之美 ;由内蕴其中的一种情致、格调生成了深层特征的神秘特质。两者水乳交融 ,形成有机的一体。其生成的原因则在于作者的自然观念、生态意识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苇岸 大自然 散文 审美特质 澄阔 神秘
下载PDF
试论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代际划分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济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134,共4页
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代际划分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主张现代文学学者的代际划分应以年龄和学历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学者实际进入学术研究活动的时间,将以上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者划代的标准。当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学者... 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代际划分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主张现代文学学者的代际划分应以年龄和学历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学者实际进入学术研究活动的时间,将以上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者划代的标准。当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学者代际划分的时间范畴应从新中国建立之时算起。中国现代文学学者代际划分的基本方法是分析和综合方法,同时还应该重视历史比较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学者 代际划分 意义 标准 方法
下载PDF
近代山东农村土地分配中的度量衡及币制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佩国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1-78,共8页
土地分配贯穿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全过程,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生态特点,土地分配也必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所涉及的度量衡及币制因素也千差万别,近代山东农村也不例外。山东省内,即如一县之四乡或一镇之四关,度... 土地分配贯穿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全过程,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生态特点,土地分配也必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所涉及的度量衡及币制因素也千差万别,近代山东农村也不例外。山东省内,即如一县之四乡或一镇之四关,度量衡及币制亦有差异,这使以地权转移为中心的土地分配所表现的经济财产关系也错综复杂。这项研究,试图以实证考辨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细微处厘清混乱不堪的度量衡及币制,进一步透视土地分配中所呈现的经济财产关系的本质;并力求突破传统地方史研究的偏狭视野,而在史学方法上带有更为普遍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分配 度量衡及币制 山东农村 近代
下载PDF
中国史前玉器和谐功能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泮溪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中国史前玉器最早出现于7000多年以前,中经延续发展,到距今5000多年以前至4000年左右这一时期,已经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诸考古学文化先后选择玉器作为礼的主要承载体,使形制不一、内涵丰富的玉礼器成为史前玉器的代表。"和"... 中国史前玉器最早出现于7000多年以前,中经延续发展,到距今5000多年以前至4000年左右这一时期,已经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诸考古学文化先后选择玉器作为礼的主要承载体,使形制不一、内涵丰富的玉礼器成为史前玉器的代表。"和"的滥觞可以追溯到中国文明发生形成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其主要承载体是以玉礼器为代表的史前玉器。和谐功能是中国史前玉器的显著特点之一,主要由天地人神之和、阶层之和以及多元一体之和等三个方面予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玉器 和谐功能 天地人神之和 阶层之和 多元一体之和
下载PDF
生活决定意识的诸含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忠世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83-87,共5页
笔者认为仅以“存在决定意识”为依据并不能显示新的唯物主义质的差别,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即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决定意识也就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样便拓宽了存在与意识相互关系的思维空间,也对这一命题的含义有了更具体深入... 笔者认为仅以“存在决定意识”为依据并不能显示新的唯物主义质的差别,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即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决定意识也就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样便拓宽了存在与意识相互关系的思维空间,也对这一命题的含义有了更具体深入的理解.1.在人们的生活本身的生产、再生产过程中,既改变了对象世界同时也改变、创造了入自身,从而创造了意识的物质前提和生理条件.2.由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意识是生活借以实现的精神条件.3.意识是生活总体中的一个因素,生活决定意识是总体决定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4.具体个人的意识是由个人的具体生活决定的.5.意识是生活的表现,因而为生活所决定.6.意识作为反映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7.意识随着生活的变化、演进而变化、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自我意识 唯物史观 存在决定意识 新唯物主义 相互关系 人的意识 旧唯物主义 实际生活过程 “存在”
下载PDF
论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特质及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济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具有独特的学术品质,值得后辈学者借鉴;同时,他们还可以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提供资料信息,可以直接参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的编撰;他们在创造学术成果及学术咨询等方面亦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学者 治学态度 治学方法 学术咨询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阶段理论中的两个范畴系列与亚细亚生产方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忠世 《东岳论丛》 CSSCI 1999年第6期4-8,共5页
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分歧极大的各种解释,都涉及到《序言》中几个范畴之间的关系。以往的“序列”说故然不能自圆其说,而近年来兴起的“并列”说却也难以成立。在“序列”说中出现的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各种各样的解释,其原因在于... 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分歧极大的各种解释,都涉及到《序言》中几个范畴之间的关系。以往的“序列”说故然不能自圆其说,而近年来兴起的“并列”说却也难以成立。在“序列”说中出现的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各种各样的解释,其原因在于将《序言》中的范畴系列与以劳动为视角的奴隶制、农奴制等范畴系列简单混同,并以后者为对应标准来解释前者所致。其实,在马克思的历史阶段理论中,这是在考察角度、理论意图、研究方法、理论内涵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别的两个系列范畴,不应简单等同或置换。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其它各范畴,在理论上的“序列”关系,是在人类历史范围内成立的,所反映的是发展次序而非自然次序,其理论地位也由此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亚细亚生产方式
下载PDF
对社会优先于个人的观点的商讨
19
作者 刘忠世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18-23,共6页
社会优先于个人的观点,并不是马克思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较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布哈林。从历史观的思维层面来理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无论是在时间的意义上,还是在决定与被决定或逻辑的意义上,都不存在何者优先的问题;二者... 社会优先于个人的观点,并不是马克思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较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布哈林。从历史观的思维层面来理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无论是在时间的意义上,还是在决定与被决定或逻辑的意义上,都不存在何者优先的问题;二者是同时存在、互为前提、相互决定的关系。因此,在理论认识上,可以分别从不同视角展开辩证的“循环解释”。但在价值观层面上,社会与个人何者“应该”更优先,则是一种伦理的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个人 优先性 相互关系 马克思
下载PDF
论社科学报的板滞模式及改革思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济平 《云梦学刊》 2005年第2期18-19,共2页
我国高校社科学报数以千计,但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模式板滞僵硬的通病。初步归纳,高校文科学报普遍存在六个方面的弊病,我们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 模式 板滞 创构 特色 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