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D7对过氧化氢处理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胞浆中Cyt C蛋白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春晓 李艳 +2 位作者 张静静 张勇涛 杨杰书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研究溴区包含蛋白7(BRD7)对过氧化氢处理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影响。方法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氧化氢处理后的心肌细胞中BRD7转录和表达水平。用BRD7 shRNA慢病毒和shRNA con... 目的研究溴区包含蛋白7(BRD7)对过氧化氢处理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影响。方法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氧化氢处理后的心肌细胞中BRD7转录和表达水平。用BRD7 shRNA慢病毒和shRNA control慢病毒感染心肌细胞,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氧化氢条件下干扰效果。MTT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胞浆中Cyt C蛋白水平。结果过氧化氢处理后的心肌细胞中BRD7转录和表达水平升高。BRD7 shRNA慢病毒能够下调过氧化氢条件下心肌细胞中BRD7的表达水平。过氧化氢降低心肌细胞增殖活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增加胞浆中Cyt C蛋白水平。下调心肌细胞中BRD7表达可以拮抗过氧化氢对心肌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及胞浆中Cyt C蛋白水平影响。结论下调BRD7提高过氧化氢条件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胞浆中Cyt C蛋白水平,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膜电位 溴区包含蛋白7 心肌细胞 过氧化氢
下载PDF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马国强 李春晓 +1 位作者 张勇涛 杨杰书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岛大学附属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10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单...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岛大学附属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10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折麦布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hs-CRP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1、3个月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观察组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hs-CRP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折麦布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 血脂异常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和厚朴酚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为勇 唐元升 +2 位作者 盖延红 李越凡 尹刚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试剂盒法)检测不同浓度(0.1、1、10、50、100μmol/L)和厚朴酚对正常HUVECs...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试剂盒法)检测不同浓度(0.1、1、10、50、100μmol/L)和厚朴酚对正常HUVECs的毒性作用;采用100 mg/L ox-LDL诱导24 h建立HUVECs损伤细胞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和厚朴酚,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GSH)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内质网应激(ERS)相应的信号通路改变。结果低浓度(0.1、1、10μmol/L)和厚朴酚对HUVECs细胞无毒性作用,高浓度(50、100μmol/L)和厚朴酚干预下细胞增殖能力减弱。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而不同浓度和厚朴酚(0.1、1、10μmol/L)处理后,细胞增殖能力逐渐恢复(P<0.05)。Ox-LDL组较对照组ROS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ROS水平随着厚朴酚浓度增加不断减少(P<0.05)。同时,与ox-LDL组比较,和厚朴酚处理后细胞上清中SOD、CAT和GSH水平增加,MDA水平降低(P均<0.05)。与ox-LDL组比较,和厚朴酚处理组HUVECs凋亡水平明显下降(P<0.05),Bcl-2/Bax比率增加,cleaved caspase3表达下降(P均<0.05)。而且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p-elF2α、p-PERK、ATF4和CHOP的表达增加,而和厚朴酚处理后上述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和厚朴酚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保护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和厚朴酚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血糖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伯芹 王国峰 官明德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106,共5页
血糖变异性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密切相关,可能超过了高血糖水平本身的作用。血糖变异性的改变,不但影响心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加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对大血管及微血管造成损害。血糖变异性越... 血糖变异性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密切相关,可能超过了高血糖水平本身的作用。血糖变异性的改变,不但影响心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加重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对大血管及微血管造成损害。血糖变异性越大,对靶器官的影响也就越大。正确认识血糖的波动特征,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对血糖波动性加以调控,对于进一步加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降低靶器官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卒中 肾病
原文传递
低频超声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大鼠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玉强 邹宏丽 +2 位作者 姜振泼 脱淼 刘贤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11期887-892,共6页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大鼠脑梗死的疗效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的表达。方法应用血栓栓塞法制备Wista...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大鼠脑梗死的疗效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的表达。方法应用血栓栓塞法制备Wistar大鼠脑梗死模型160只,随机分为尿激酶治疗组、低频超声治疗组、低频超声联合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并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观测MMP-9和TIMP-1的表达。结果治疗前NSS评分尿激酶治疗组(9.09±1.33)、低频超声治疗组(9.16±1.23)、低频超声联合尿激酶治疗组(9.11±1.45)和对照组(9.28±1.1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04,P=0.99),治疗后NSS评分尿激酶治疗组(6.38±1.11)、低频超声治疗组(7.37±1.35)和低频超声联合尿激酶治疗组(5.08±1.31)均低于治疗前(t分别为4.95、3.10和6.52,P均<0.01)。治疗后梗死灶体积尿激酶治疗组[(59.24±8.25)mm3]、低频超声治疗组[(76.36±9.48)mm3]、低频超声联合尿激酶治疗组[(56.01±9.77)mm3]均低于对照组[(94.90±11.09)mm3](F=34.06,q=11.63、6.04、12.68;P均<0.01)。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尿激酶治疗组和非尿激酶治疗组,两组大鼠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0%、3.75%(校正χ2=8.60,P<0.01);低频超声治疗组和非低频超声治疗组,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5%、11.25%(χ2=0.06,P=0.99)。大鼠皮质区MMP-9及TIMP-1在尿激酶治疗组(50.05±6.19,48.24±7.06)、低频超声治疗组(37.45±7.21,43.67±8.12)、低频超声联合尿激酶治疗组(56.77±7.83,55.53±8.86)和对照组(29.23±5.61,33.33±5.79)表达差异有显著性(F=33.44,15.17,P均<0.01),三个治疗组MMP-9及TIMP-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q=9.73,3.84,12.87;q=6.25,4.33,9.30;P均<0.01)。低频超声联合尿激酶治疗组与尿激酶治疗组MMP-9、TIMP-1表达差异有显著性(q=3.14;3.06;P均<0.01)。结论低频超声可能具有增强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作用,且不增加脑出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 尿激酶 低频超声
下载PDF
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春良 仲宝华 +1 位作者 石淑贞 李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61-64,共4页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25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阿托伐...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25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和研究组(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各128例。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情况(周发作次数、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周发作次数、FIB、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单次发作持续时间、PT、APTT、TT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T、APTT、TT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绞痛发作情况,可能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注射用益气复脉 阿托伐他汀 凝血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PCI术后重组人尿激酶原靶血管注射对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
7
作者 卜秀娟 林芳 +1 位作者 王宝磊 张金忠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926-930,共5页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重组人尿激酶原靶血管注射对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2月期间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收治经PCI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重组人尿激酶原靶血管注射对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2月期间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收治经PCI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依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PCI术后冠状动脉靶血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照组在常规PCI术后冠状动脉靶血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根据倾向性匹配评分排除基线资料混杂因素(卡钳值0.02),最终两组各得51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心功能,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TIMI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矫正TIMI帧数计数(CTFC)及靶血管慢血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术后1h ST段回落50%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6个月内,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重组人尿激酶原靶血管注射可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降低心肌损伤,恢复心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血流灌注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邹宏丽 宋玉强 李培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3期1858-1861,共4页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0例,应用彩色超声仪进行颈动脉检查,其中斑块组120例,无斑块组90例;应用...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0例,应用彩色超声仪进行颈动脉检查,其中斑块组120例,无斑块组9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斑块组MTHFR 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与无斑块组比较明显升高(26.6%vs.12.2%,χ2=6.618,P<0.05;47.1%vs.37.2%,χ2=4.084,P<0.05)。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12.42±3.68)μmol/L vs.(9.74±3.56)μmol/L,t=5.296,P<0.05]。斑块组高血压患者TT基因型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4.25±3.82)μmol/L]显著高于CT型[(12.1±3.36)μmol/L]和CC型[(11.3±2.87)μmol/L](F=7.21,P<0.05),无斑块组高血压患者TT基因型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2.89±4.45)μmol/L]显著高于CT型[(9.52±3.15)μmol/L]和CC型[(9.01±3.27)μmol/L](F=5.70,P<0.05)。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有关,位点C677→T基因突变可能通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基因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压变异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伯芹 李萍 官明德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5-648,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血糖、血压管理,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事件发生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减少ACS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选取128例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 目的通过前瞻性血糖、血压管理,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事件发生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减少ACS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选取128例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是否伴有高血压,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糖尿病伴高血压组(52例)和单纯糖尿病组(76例)。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随诊30个月,计算随诊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PG)、收缩压、舒张压的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比较随诊前后血糖、血压的达标率情况,对ACS事件进行监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bA_(1C)、FPG、收缩压、舒张压的SD、CV与ACS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随诊结束时,两组患者HbA_(1C)、FPG、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随诊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前,两组患者HbA_(1C)、血压及两项都达标率分别为28.1%、34.4%和16.4%,随诊结束后,达标率分别为59.4%、50.8%和44.5%,达标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期间发生ACS事件16例,其中,11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患者发生ACS事件,5例单纯糖尿病组患者发生ACS事件,糖尿病伴高血压组ACS发生率(21.15%)高于单纯糖尿病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0,P<0.05)。随诊期间,HbA_(1C)变异性、FPG变异性及收缩压变异性均是ACS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HbA_(1C)的SD、CV的HR值分别为3.857、3.542,FPG的SD、CV的HR值分别为3.535、3.205,收缩压的SD、CV的HR值分别为3.657,3.95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2DM患者HbA_(1C)变异性、FPG变异性及收缩压变异性是ACS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应监测T2DM患者HbA_(1C)变异性、FPG变异性及收缩压变异性,以减少ACS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血管内超声指引下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原位原发大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王春良 张迎中 仲宝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指引下药物洗脱球囊(DE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原发大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304例冠状动脉原位原发大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DEB组和药物洗脱支架(DES)组,每组各152例。比较两组患者介入...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指引下药物洗脱球囊(DE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原发大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304例冠状动脉原位原发大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DEB组和药物洗脱支架(DES)组,每组各152例。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管腔最小直径(MLD)和管腔面积(MLA)及期管腔丢失(LLL)、术中释放参数(释放时间、释放压力)、病变血管改善情况(病变血管残余狭窄程度)及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即刻,两组患者MLD、ML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DEB组患者MLD、MLA高于DES组(P<0.05),LLL低于DES组(P<0.05)。DEB组患者术中释放时间长于DES组(P<0.05),释放压力低于DES组(P<0.05)。两组患者病变血管残余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B组随访主要MACE总发生率低于DES组(7.89%vs.17.11%,P<0.05)。结论:冠状动脉原位原发大血管病变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引下DEB治疗可有效改善血管狭窄,加大最小管腔直径,降低术后血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原位病变 药物洗脱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引导与单纯造影引导下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张迎中 张金忠 +1 位作者 王英连 王春良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与单纯造影引导下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08例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行单纯造影引导下DCB治... 目的:探究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与单纯造影引导下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原位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08例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行单纯造影引导下DCB治疗;观察组行IVUS引导下DC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病变长度与病变直径、心功能[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靶血管情况、双抗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晚期管腔丢失情况以及再狭窄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变长度与直径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V、LVEF均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最小管腔直径均扩大,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直径狭窄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抗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患者,IVUS引导下行DCB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原位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 血管内超声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通路保护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国峰 刘伯芹 官明德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8期605-610,共6页
目的 通过检测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limb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LIP )后p-Akt蛋白及胱天蛋白酶-9和Bcl-2 mRNA表达,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 kinase, PI3K )/Akt通路在LIP保护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 通过检测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limb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LIP )后p-Akt蛋白及胱天蛋白酶-9和Bcl-2 mRNA表达,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 kinase, PI3K )/Akt通路在LIP保护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LIP组.缺血再灌注组和LIP组均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LIP组在脑缺血2 h后再灌注前实施3个循环健侧股动脉LIP(5 min缺血/5 min再灌注).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Akt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胱天蛋白酶-9和Bcl-2 mRNA表达.结果 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LIP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p-Akt蛋白和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均〈0.05),胱天蛋白酶-9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LIP可缩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Akt蛋白和Bcl-2 mRNA表达以及下调胱天蛋白酶-9 mRNA表达有关,提示LIP可通过PI3K/Akt通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缺血后处理 四肢 神经保护药 磷脂酰肌醇3-激酶类 原癌基因蛋 白质C-AKT 胱天蛋白酶9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原文传递
高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预后比较
13
作者 兰克涛 宁险峰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09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评价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和单纯药物治疗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年龄≥75岁的UA患者191例分别行PCI和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两组的平均年龄、心绞痛类型、伴... 目的评价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和单纯药物治疗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年龄≥75岁的UA患者191例分别行PCI和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两组的平均年龄、心绞痛类型、伴发疾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I组的双支冠状动脉病变较药物治疗组多,临床观察分析两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从近期疗效看,PCI组无猝死和院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但药物治疗组有6例院内猝死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远期疗效看,药物治疗组有8例心肌梗死、27例心因性死亡和19例再次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者,而PCI组分别为2、8和8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7304、6.8385,P<0.001、<0.05);PCI组有23例心绞痛复发者,药物治疗组有28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66,P>0.05)。药物治疗组左心功能不全和双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出现心因性死亡者、高脂血症患者心绞痛复发及糖尿病患者、双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需再次PCI或CABG者均多于PCI组(均P<0.05);3支冠状动脉病变者再次PCI或CABG者少于PCI组(P<0.05)。结论PCI可明显改善高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年龄因素
下载PDF
82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3水平变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冬 袁鹏 陈新建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6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2例CHF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且T...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2例CHF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且T3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密切相关,轻度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变化,重度CHF患者T3明显降低;T3愈低心力衰竭愈重,心力衰竭越重T3变化越明显,CHF愈不易纠正,且死亡率高,心力衰竭减轻后T3明显升高;T3水平与心功能级别呈负相关。结论:血清T3水平的变化对判断CHF严重程度、CHF患者的心功能损害程度、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3水平可作为间接判断CHF病情的基本指标;T3可以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同时纠正甲状腺激素的异常可以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甲状腺激素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下载PDF
三尖瓣闭锁22例的超声心动图及造影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冬 袁鹏 徐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9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三尖瓣闭锁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结果,并分析其特征性改变。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2例患者资料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均有特征性改变。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及... 目的:探讨三尖瓣闭锁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结果,并分析其特征性改变。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2例患者资料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均有特征性改变。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及超声造影法有助于诊断本症,对本病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术前及早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闭锁 超声心动图 造影 诊断
下载PDF
探讨拘禁球囊技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分叉病变分支保护中的即刻及近期临床疗效
16
作者 陈新建 赵琦 胡日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624-2624,共1页
目的:深入分析拘禁球囊与边支保护技术应用到冠心病治疗(PCI)分叉病变分支保护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将进入到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作为实验对象,其时间跨度是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对于分叉病变实施PCI介入治疗,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 目的:深入分析拘禁球囊与边支保护技术应用到冠心病治疗(PCI)分叉病变分支保护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将进入到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作为实验对象,其时间跨度是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对于分叉病变实施PCI介入治疗,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将本次的实验中的患者随机的分配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分别为50例,前者应用的是球囊对吻边支保护技术,后者则应用拘禁球囊技术,在试验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其PCI介入时间、曝光时间、支架数等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所有患者的近期MACE事件、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分叉病变中拘禁球囊技术与传统的球囊吻合术进行质量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拘禁球囊技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较好,手术治疗安全性高,该术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拘禁球囊技术 冠心病介入治疗 分叉病变 分支保护 临床疗效 近期疗效
下载PDF
永久起搏器更换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17
作者 宋玉霞 胡玉蕾 魏英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1年第4期76-76,共1页
目的为了确保永久起搏器更换植入术的成功进行,减少或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加强术前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 18例患者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使起搏器更换植入术的风险和并发症降至最低限度。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 更换植入术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