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脑转移的MRI诊断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震 崔新建 +2 位作者 赵希鹏 顾华勇 郭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头部MRI表现,分析转移瘤部位、大小、形态、瘤体出血、水肿和转移瘤的强化特点。结果:6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中,腺癌42例,鳞癌14例,...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头部MRI表现,分析转移瘤部位、大小、形态、瘤体出血、水肿和转移瘤的强化特点。结果:65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中,腺癌42例,鳞癌14例,小细胞肺癌8例,肺泡癌1例,病灶增强后呈环形强化的17例,结节状强化的28例,混合型强化的14例,片状强化3例,单纯脑膜线状强化4例。结论:MRI增强扫描联合特殊序列扫描有助于肺癌脑转移的检出率,多发环形强化和(或)结节状强化病灶、瘤周明显水肿是其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瘤 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成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震 韩金花 +2 位作者 张佩娟 王织 宫若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0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成分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SAG)、心电图检查,以SAG结果作为&qu...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成分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SAG)、心电图检查,以SAG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同时根据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CS组和非ACS组,利用冠脉斑块分析软件对患者斑块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斑块类型、斑块成分、斑块CT值及延迟扫描后CT值的变化。结果 64层螺旋CT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6.83%,特异度为80.95%,准确度为92.86%;斑块成分分析显示两组Ⅰ型斑块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Ⅱ型、Ⅲ型斑块比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CS组斑块中的脂质成分(66.74±5.28)%较非ACS组高(P<0.05),ACS组斑块纤维成分(31.49±1.28)%与钙化成分(4.79±1.28)%低于非ACS组(P<0.05);ACS组斑块CT值、延迟扫描后CT值、下降值均较非ACS组低(P均<0.05)。结论 64层螺旋CT能有效识别ACS患者的斑块形态,鉴别其稳定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急性冠脉综合征 斑块成分 临床研究
下载PDF
16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MRI误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震 张萍 +2 位作者 张佩娟 王织 宫若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9期18-21,共4页
目的总结16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MRI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及鉴别要点。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术前MRI诊断为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 目的总结16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MRI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及鉴别要点。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术前MRI诊断为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基准判断MRI诊断结果,总结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MRI,并对误诊患者的原因及鉴别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11例术前诊断准确(8例位于侧脑室、2例位于三脑室且累及室间孔、1例位于四脑室),5例误诊(胶质细胞瘤2例、室管膜瘤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可见邻近透明隔或Monro孔,内部或边缘可见多发囊变,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可呈小囊状、不规则或多房状大囊变。多以实性为主,可见囊变。实性部分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部分患者伴出血、瘤灶周围脑水肿、脑室扩张积水及中线移位。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钙化区无强化。结论对发生于脑室前部或靠近室间孔区的肿瘤患者,可在符合MRI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手术病理、免疫组化标记进行鉴别诊断,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 中枢神经细胞瘤 MRI 误诊 囊变
下载PDF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汝琦 汝国栋 +1 位作者 王清 李荔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47个颈动脉斑块,术前行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检查,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各参数的差异并构建灰阶中位数及标准化管壁指...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47个颈动脉斑块,术前行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检查,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各参数的差异并构建灰阶中位数及标准化管壁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易损斑块组低密度脂蛋白高于与稳定斑块组(t=1.581,P<0.001)。易损斑块的灰阶中位数明显低于稳定斑块(t=5.076,P<0.001);易损斑块的标准化管壁指数高于稳定斑块(t=2.314,P=0.025);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的最大面积狭窄率、厚度及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灰阶中位数值34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性68.0%、特异性81.8%、准确性74.5%、阳性预测值81.0%、阴性预测值69.2%,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标准化管壁指数0.645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性60.0%、特异性81.8%、准确性70.2%、阳性预测值78.9%、阴性预测值64.3%,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结论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利用灰阶中位数及标准化管壁指数定量评估斑块成分、血管负荷,对诊断易损斑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斑块 灰阶中位数 标准化管壁指数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效果及苏醒质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懿峰 顾华勇 王寿世 《青岛医药卫生》 2016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对全身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全身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SF组)和对照组(瑞芬太尼组,RF组)各30例,术中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TCI...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对全身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全身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SF组)和对照组(瑞芬太尼组,RF组)各30例,术中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TCI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手术后30min、60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基础值相比,SF组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P<0.05);与RF组相比,SF组患者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手术后30min、60min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均可提供有效全身麻醉,但舒芬太尼更有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调控及稳定,有助于促进患者苏醒,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麻醉及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 苏醒质量
下载PDF
彩超联合ABI对中年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及颅脑MR的对照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震 夏青 冷灵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10期68-71,共4页
目的应用颅脑MR对照分析颈动脉彩超联合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对中年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非脑卒中患者50例,分别行颈动脉彩超检查、AB... 目的应用颅脑MR对照分析颈动脉彩超联合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对中年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非脑卒中患者50例,分别行颈动脉彩超检查、ABI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并与颅脑MR结果进行对照,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脑卒中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高于非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患者数量明显多于非脑卒中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增厚、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ABI的异常均明显高于非脑卒中组。颈动脉彩超联合ABI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单纯颈动脉彩超检查或单纯ABI检测。结论降脂、戒烟、定期进行颈动脉彩超和ABI联合检查可更为有效地防止和预测中年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高血压 缺血性脑卒中 颅脑MR 颈动脉彩超 踝肱指数 ROC曲线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围晕环征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顾华勇 李兰涛 +3 位作者 谭政帅 刘震 马珺 孙业全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54-356,397,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围晕环征(PVL)的CT表现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脏PVL的CT及临床资料,总结其CT表现、分布特点、相关病理基础及疾病类型。结果肝脏CT增强扫描中,PVL表现为肝脏门静脉左右支及其分支周围和/或第二肝门区...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围晕环征(PVL)的CT表现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脏PVL的CT及临床资料,总结其CT表现、分布特点、相关病理基础及疾病类型。结果肝脏CT增强扫描中,PVL表现为肝脏门静脉左右支及其分支周围和/或第二肝门区下腔静脉周围"双轨道征"或"日晕征"。18例PVL中,位于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者8例,门静脉中远段者4例,第二肝门区下腔静脉周围者2例,同时出现上述两种或3种征象者4例。疾病类型中,慢性活动性肝炎7例,肝硬化4例,心功能不全3例,外伤后2例,食管癌化疗后1例,长期大量饮酒者1例。结论肝脏PVL的CT增强表现和分布特点具有特异性,是反映肝内淋巴动力学和血液动力学异常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晕环征 淋巴管 动力学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CA125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娟 曾磊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与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经病理学确诊的卵巢癌患者75例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41例的血清CA125及血浆D-二聚体水...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与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经病理学确诊的卵巢癌患者75例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41例的血清CA125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选择60例健康体检妇女同样检测该两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卵巢癌组患者的CA125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1)。单项检测CA125及D-二聚体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1.3%及64.0%,特异性分别为82.9%及87.8%,准确性分别为81.9%及72.4%,而两者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78.0%,准确性为87.1%。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均<0.01),虽然特异性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CA125及D-二聚体可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有助于准确判断肿瘤的分期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糖链抗原125 D-二聚体 诊断
原文传递
Siemens RDS Eclipse型医用回旋加速器真空系统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 被引量:3
9
作者 丁伟 高山 王清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5期159-159,166,共2页
本文介绍了Siemens RDS Eclipse型回旋加速器真空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回旋加速器 真空系统 真空故障 医疗设备维修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胶质瘤分级及其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靳飞 房娜 +5 位作者 刘震 曾磊 李超伟 刘翠玉 姜雯雯 王艳丽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高、低级别胶质瘤及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检查的55例颅内肿瘤患者资料,均经病理学或临床随访证实为胶质瘤或PCNSL。提取传...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高、低级别胶质瘤及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检查的55例颅内肿瘤患者资料,均经病理学或临床随访证实为胶质瘤或PCNSL。提取传统及代谢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定量参数的临界值。结果PCNSL的CT值、SUV_(max)、T_(max)/C_(max)、T_(max)/W_(max)均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的上述参数均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临界CT值为36.50 HU、SUV_(max)为8.95、T_(max)/C_(max)为1.05、T_(max)/W_(max)为1.50,高级别胶质瘤与PCNSL的临界CT值为42.50 HU、SUV_(max)为12.70、T_(max)/C_(max)为1.47、T_(max)/W_(max)临界值2.72。病灶部位在PCNSL与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T值、SUV_(max)、T_(max)/C_(max)、T_(max)/W_(max)均可用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及胶质瘤与PCNSL的鉴别诊断,此外病灶部位可用于鉴别胶质瘤与PCN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原文传递
超声检查和PET/CT检查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汝琦 王清 +1 位作者 潘林华 丁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552-555,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和18F-FDG PET/CT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前超声检查和PET/CT检查对比,评价其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和18F-FDG PET/CT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前超声检查和PET/CT检查对比,评价其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超声检查诊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8.8%、61.0%、71.0%、71.9%、69.4%(χ^2=4.742,P=0.029);PET/CT检查诊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3.8%、78.0%、64.5%、75.7%、57.1%(χ^2=3.882,P=0.049)。超声检查和PET/CT检查诊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9、0.659。结论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敏感度和准确性,且因其简便、分辨率高、无辐射等优势,较18F-FDG PET/CT检查更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钼靶X线立体定位和超声引导定位在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汝琦 王清 +2 位作者 丁媛 栾晓东 童斌武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8期696-697,652,共2页
目的研究钼靶X线立体定位结合超声引导定位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的准确性,探讨钼靶X线立体定位和超声引导定位对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乳腺隐匿性病灶患者行术前钼靶X线立体定位和超声引导定位,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研究钼靶X线立体定位结合超声引导定位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的准确性,探讨钼靶X线立体定位和超声引导定位对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2例乳腺隐匿性病灶患者行术前钼靶X线立体定位和超声引导定位,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2种定位方法的准确率。结果 1例(1.9%)钼靶X线立体定位及超声定位检查均偏离。余51例(98.1%)定位成功,其中2例(3.8%)钼靶X线立体定位偏离,超声定位成功;3例(5.8%)超声定位偏离,钼靶X线立体定位成功。钼靶X线立体定位准确率(94.2%)与超声定位准确率(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时,定位检查非常必要,钼靶X线立体定位及超声引导定位检查均准确率高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隐匿性病灶 立体定位 钼靶 超声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对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结节危险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雯雯 房娜 +5 位作者 靳飞 李超伟 林帅 刘翠玉 曾磊 王艳丽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750-758,共9页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危险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市中心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随访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危险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市中心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随访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89例,年龄30~79(60.2±8.9)岁。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其中50例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后经手术切除肺孤立性GGN,按腺癌生长模式分为2组:含有贴壁为主型腺癌(LPA)和(或)腺泡为主型腺癌(APA)和(或)乳头为主型腺癌(PPA)病灶的患者归入低危组;含有实体为主型腺癌(SPA)和(或)微乳头为主型腺癌(MPA)病灶的患者归入高危组。分别测量或记录患者以下信息: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径线、密度、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 mean)、双时相显像滞留指数(RI)、肿瘤与对侧正常肺本底SUV max的比值(T/N)、基于SUV max的肿瘤与对侧正常肺本底的比值变化率(ΔT/N max)及多层螺旋CT征象。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根据其结果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143例患者中,低危组(117例)与高危组(26例)的病灶径线[(14.33±4.18)mm对(17.61±4.48)mm]、SUV max(1.32±1.07对2.00±1.25)、SUV mean(1.07±0.85对1.66±1.11)、双时相显像RI(0.01±0.36对0.20±0.07)、分叶征[76.1%(89/117)对92.3%(24/27)]、胸膜尾征[39.3%(46/117)对69.2%(18/2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42~-2.392,χ^(2)=4.773、6.766,均P<0.05)。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的50例患者中,低危组(40例)与高危组(10例)的延迟显像SUV max(1.18±0.63对2.85±1.82)、延迟显像SUV mean(0.92±0.43对2.72±1.69)、延迟显像T/N(2.55±1.33对5.84±3.8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7、-3.359、-2.678,均P<0.05);SUV mean、病灶径线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孤立性肺结节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结节
原文传递
高分辨MR成像联合ADC值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成 李常虹 +4 位作者 顾华勇 赵希鹏 刘震 王艳丽 刘桂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55-157,183,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方法纳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3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nCRI前、结束时6~8周接受高...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成像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方法纳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3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nCRI前、结束时6~8周接受高分辨率MRI T2W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在1周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24)和未转移组(n=69)。比较两组nCRT前、后淋巴结短径、长径、ADC值及其变化百分比绝对值(Δ%),分析高分辨MR成像联合ADC值预测直肠癌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转移组nCRT前后淋巴结短径均大于非转移组,nCRT前ADC值均小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Δ短径%、ΔADC%值均小于非转移组(P<0.05);但两组nCRT前后长径及Δ长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短径%、MDC%是直肠癌患者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Δ短径%、ΔADC%单独及联合预测直肠癌患者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852、0.879,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高分辨MR成像联合ADC值预测直肠癌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淋巴结短径与ADC值变化可有效提示nCRT后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区域淋巴结转移 高分辨MR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值
下载PDF
HR-VWI联合DWI-ASPECTS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市伟 赵霞 +1 位作者 朱继兰 顾华勇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3期194-200,共7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联合基于扩散加权成像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短期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AIS患者4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联合基于扩散加权成像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短期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AIS患者4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394例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5)89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入院时HR-VWI参数[管腔面积(LA)、管壁面积(WA)、管腔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率、重构指数]和DWI-ASPECTS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I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R-VWI联合DWI-ASPECTS对AI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发病至入院时间(3.36±1.15)h短于预后不良组(5.21±2.03)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53±1.18)低于预后不良组(11.68±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良好组LA(45.58±5.04)mm、DWI-ASPECTS(7.56±1.01)大于预后不良组(43.37±4.89、6.02±1.05),WA(27.05±2.83)mm、管腔狭窄程度(50.26±5.58)、斑块负荷(44.56±5.16)、斑块强化率(54.48±6.23)、重构指数(0.94±0.12)小于预后不良组(30.17±3.05、52.37±6.01、47.10±4.74、57.06±5.98、1.02±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NIHSS评分、管腔狭窄程度、斑块负荷、重构指数、DWI-ASPECTS均是AIS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示管腔狭窄程度、斑块负荷、重构指数、DWI-ASPECTS预测AI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95%CI:0.653~0.831)、0.770(95%CI:0.683~0.856)、0.753(95%CI:0.667~0.839)、0.761(95%CI:0.673~0.849),联合检测的AUC为0.859(95%CI:0.795~0.924)。结论HR-VWI联合DWI-ASPECTS在AIS短期预后评估中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基于扩散加权成像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预后预测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同机CT增强检查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分化程度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磊 徐静 +3 位作者 房娜 王艳丽 吴增杰 崔新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联合同机CT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对54例临床疑诊为原发性肝脏肿瘤且均为单发病灶的患者进行PET/CT及同机CT增强检查。将PET图像中病灶的FDG浓聚程度分成3种类型,Ⅰ型(阳性):病...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联合同机CT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对54例临床疑诊为原发性肝脏肿瘤且均为单发病灶的患者进行PET/CT及同机CT增强检查。将PET图像中病灶的FDG浓聚程度分成3种类型,Ⅰ型(阳性):病灶FDG摄取程度高于周围肝组织;Ⅱ型(可疑):病灶FDG摄取程度与周围肝组织相近;Ⅲ型(良性):病灶FDG摄取程度低于周围肝组织。CT增强检查阳性诊断标准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及平衡期强化降低。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分成四组:Ⅰ型、Ⅰ型+Ⅱ型、Ⅰ型+增强CT、Ⅰ型+Ⅱ型+增强CT进行分析,分别计算约登指数并评价其诊断效能;分别计算肝脏本底及病灶的SUVmax值及比值SUV_(T/N)并评价与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54例肝脏单发病变患者,原发性肝细胞癌45例,肝脏其他病变9例。四组方法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111、0、0.156、0.244。高中低分化三组间SUV_(max)值两两比较,仅高中分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高中低分化三组间SUV_(T/N)两两比较,三组间均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 PET/CTⅠ型+Ⅱ型+增强CT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最高,临床应用价值最大;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SUV_(max)与SUV_(T/N)值均显著增高,但SUVT/N较单纯SUV_(max)值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血清SCCA、HE4表达与宫颈癌MRI征象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成双 王华杰 +1 位作者 李婵婵 郭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912-5915,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磁共振成像(MRI)征象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HE)4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55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并选取同期55例体检健康女性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CCA、HE4水平;宫... 目的探讨宫颈癌磁共振成像(MRI)征象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HE)4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55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并选取同期55例体检健康女性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CCA、HE4水平;宫颈癌患者均行MRI检查,并分析血清SCCA、HE水平与宫颈癌患者MRI征象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A、HE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01);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HE4水平与其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血清SCCA、HE4水平与MRI征象中肿瘤大小、宫旁浸润、宫颈浸润、盆壁受侵、阴道受侵、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结论SCCA、HE4水平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均显著升高,两者均与MRI征象显著相关,两者可能均有助于临床诊断宫颈癌、判定肿瘤转移浸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鳞状细胞癌抗原 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
下载PDF
薄壁囊腔型肺腺癌的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雯雯 李超伟 +3 位作者 刘翠玉 房娜 曾磊 王艳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探讨薄壁囊腔型肺腺癌的18F-FDG PET显像和MSCT征象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7年12月,影像学表现为囊性病变、囊壁厚度≤4mm、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病例1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3.83&... 目的探讨薄壁囊腔型肺腺癌的18F-FDG PET显像和MSCT征象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7年12月,影像学表现为囊性病变、囊壁厚度≤4mm、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病例1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3.83±11.97)岁。18例均有MSCT、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PET/CT早期显像、延迟显像及滞留指数、基于SUVmax的肿瘤与对侧正常肺本底的比值变化率、病灶边缘分叶及胸膜尾征、血管束是否穿过囊壁、囊壁均匀程度及囊壁周围是否伴有磨玻璃等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18例病灶的早期显像平均SUVmax为1.81±0.92(对侧肺本底SUVmax为0.80±0.31),注药后2.0h延迟显像平均SUVmax为2.21±0.10(对侧肺本底SUVmax为0.54±0.23);平均双时相显像滞留指数为(25.87±21.96)%;△T/Nmax平均值为(87.72±53.96)%。病灶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之间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5,P<0.05(P=0.003);与对侧肺本底SUVmax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402,P<0.05(P=0.019);RI和△T/Nmax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2,P>0.05(P=0.06)。MSCT征象发病部位,右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9例,左肺下叶6例;病灶最大径平均值为(2.88±1.33)cm;病灶均呈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椭圆形囊样影,15例边缘有分叶,6例有胸膜尾征,15例有血管束穿过囊壁(6例分别有1条血管束穿过囊壁,6例分别有2条血管束穿过囊壁,3例有3条血管束穿过囊壁),12例囊周伴有磨玻璃改变,18例病例囊壁厚度均不均匀。结论肺内囊性病变具有一定CT特征,呈略高于本底的18F-FDG摄取增高,提示薄壁囊腔型肺腺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弥漫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双示踪剂PET/CT显像1例
19
作者 姜雨萌 赵秀妹 +3 位作者 靳飞 林帅 王艳丽 曾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1-603,共3页
病例男,47岁,3年前出现间断腹痛,腹痛部位不固定,行止痛治疗后疼痛减轻,未予重视;2年前患者再次出现腹泻,活动性疼痛,位置不固定。肿瘤标志物:CA-50、CA-242、CA-724、CA-199、癌胚抗原(CE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在正常范围内... 病例男,47岁,3年前出现间断腹痛,腹痛部位不固定,行止痛治疗后疼痛减轻,未予重视;2年前患者再次出现腹泻,活动性疼痛,位置不固定。肿瘤标志物:CA-50、CA-242、CA-724、CA-199、癌胚抗原(CE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在正常范围内。MR平扫示:胰腺形态饱满、局部结节样突出,T_(2)WI呈弥漫性稍高信号(图1a),DWI示胰腺整体弥散受限(图1b);MRI增强扫描胰腺整体明显强化(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PET/CT联合炎症指标在评估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中的价值
20
作者 许傲迪 房娜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2期1437-1441,共5页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其治疗主要根据疾病的分期确定,对于早期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对于晚期宫颈癌则多采用同步放化疗。^(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18)F-FDG PET)/CT是一种利用肿瘤糖代谢特点诊断肿瘤的有效方法...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其治疗主要根据疾病的分期确定,对于早期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对于晚期宫颈癌则多采用同步放化疗。^(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18)F-FDG PET)/CT是一种利用肿瘤糖代谢特点诊断肿瘤的有效方法,在宫颈癌的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炎症反应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淋巴细胞均可作为炎症性疾病进展的指标。^(18)F-FDG PET/CT代谢体积参数与外周血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未来进一步探索^(18)F-FDG PET/CT联合炎症指标在宫颈癌病理特征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可以为宫颈癌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炎症指标 病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