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区籽粒机收玉米标准及育种模式探讨 被引量:26
1
作者 郭庆辰 康浩冉 +4 位作者 王丽娥 刘洪泉 陈艳花 白光红 窦秉德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期159-162,共4页
基于隆平华研种业的育种实践和农业部关于籽粒机收玉米的现行标准,提出了机收净籽粒和机收干籽粒的品种标准,机收净籽粒和干籽粒的水分分别控制在20%和16%以内,破碎率控制在3%和1%以内。并阐述了实现这个育种目标的杂交模式。通过试验... 基于隆平华研种业的育种实践和农业部关于籽粒机收玉米的现行标准,提出了机收净籽粒和机收干籽粒的品种标准,机收净籽粒和干籽粒的水分分别控制在20%和16%以内,破碎率控制在3%和1%以内。并阐述了实现这个育种目标的杂交模式。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认为早熟和脱水快是机收玉米的首要核心性状,抗倒抗病是机收玉米的必要支持性状;实现机收丰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玉米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收玉米 含水量 破碎率 标准 杂优模式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籽粒机收玉米育种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庆辰 白光红 +2 位作者 刘洪泉 吴鹏昊 窦秉德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9期7-11,共5页
为了实现玉米机收籽粒,解放农村劳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一系列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被成功选出。通过测试分析其籽粒水分含量,结合这些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关中平原乃至新疆高产实践中的表现发现,品种明显早熟,为籽粒充分脱水提供了充足的... 为了实现玉米机收籽粒,解放农村劳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一系列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被成功选出。通过测试分析其籽粒水分含量,结合这些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关中平原乃至新疆高产实践中的表现发现,品种明显早熟,为籽粒充分脱水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苞叶较少,穗轴较细,籽粒穗上着生较松、易脱粒,脱水速度较快,满足机收条件;品种抗倒伏倒折、抗病尤其抗青枯;株型紧凑、叶间距大、上部叶片渐小、雄穗分枝少、群体通透性强,表现高产稳产。分析认为引入欧系材料,并采用美系×欧系的杂优组配模式,可能是品种多抗高产且可籽粒机收的遗传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收玉米 脱水性 抗倒性 抗青枯病 产量
下载PDF
玉米育种存在问题及其浅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庆辰 康浩冉 +2 位作者 刘洪泉 曹晓晴 窦秉德 《中国种业》 2016年第4期4-9,共6页
科学界有句名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发展史上的许多猜想,如费马猜想、庞加莱猜想,在我国广为人知的哥德巴赫猜想等。有人列出了23个数学难题,称之为数学王国的航海图。笔 者在长期玉米育种实践中也遇到不少难题,一直在困... 科学界有句名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发展史上的许多猜想,如费马猜想、庞加莱猜想,在我国广为人知的哥德巴赫猜想等。有人列出了23个数学难题,称之为数学王国的航海图。笔 者在长期玉米育种实践中也遇到不少难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在海南在北方,也曾就这些问题请教过专家,均不得其解,或给不出满意的答案。有些问题习用而不知,知道怎么用,却给不出生物学意义上的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育种 数学难题 玉米带 庞加莱猜想 硬粒 秃尖 出子率 空秆 种植密度 不得其解
下载PDF
华研系列籽粒机收玉米品种在陕西省的品比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五志 王丽娥 +3 位作者 李向宏 赵小峰 窦秉德 郭庆辰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9期63-65,共3页
为了探讨华研系列籽粒机收玉米在关中平原夏播玉米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与前茬油菜或小麦轮作、实现双料籽粒机收的可能性,安排了华研种业组配的部分组合在陕西西安进行品比试验,并从技术上对油菜-玉米机械化轮作、小麦-玉米机械化轮作的可... 为了探讨华研系列籽粒机收玉米在关中平原夏播玉米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与前茬油菜或小麦轮作、实现双料籽粒机收的可能性,安排了华研种业组配的部分组合在陕西西安进行品比试验,并从技术上对油菜-玉米机械化轮作、小麦-玉米机械化轮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华研组合SX6和GD39产量超越对照品种华美1号;华研玉米具有较强的脱水性,且抗倒抗病性较强;预计粒收玉米将首先与粒收油菜轮作,实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收玉米 籽粒含水量 产量 粮油轮作
下载PDF
美国玉米种质的引进、选系及组配模式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郭庆辰 张义荣 +3 位作者 康浩冉 刘宗凯 刘洪泉 窦秉德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62-3272,共11页
本研究展示了美国玉米种质在中国近期玉米品种更新换代中的作用,以及形成的中外种质结合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从侧面回顾了中国玉米育种在利用以美国为代表的外来种质资源过程中的经历和困惑,从实践的角度提出探讨和辨析外来种质血缘的... 本研究展示了美国玉米种质在中国近期玉米品种更新换代中的作用,以及形成的中外种质结合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从侧面回顾了中国玉米育种在利用以美国为代表的外来种质资源过程中的经历和困惑,从实践的角度提出探讨和辨析外来种质血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讨论了在籽粒机收为育种目标的主题下,土×土、土×洋、洋×洋和土/洋×土/洋杂交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探讨了亚群(亚系)间杂种优势模式在实现早熟坚杆耐密型品种选育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美国玉米种质 杂交模式 籽粒机收 亚群组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