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董观记 马慧 +1 位作者 李昌欣 梁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关节活动情况(评价指标为肩关节前屈、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外展与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化的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进行评估]、平衡功能[应用平衡功能评价量表(FMA-B)进行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进行评估]及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5个维度)。结果干预后,两组肩关节前屈、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FMA-UE、FMA-B、MBI评分和生活质量5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前屈、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FMA-UE、FMA-B、MBI评分和生活质量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可提高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卒中偏瘫 康复效果 关节活动功能 上肢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与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艳艳 张玉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3024-3027,共4页
目的探讨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t-LBBB)心电图特征与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且接受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12导联心电图中QRS波宽度... 目的探讨真性左束支传导阻滞(t-LBBB)心电图特征与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且接受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12导联心电图中QRS波宽度、波形等信息将入选者分为t-LBBB(观察组,38例)和无LBBB(n-LBBB者(对照组,27例).对比2组术后随访1、6、12个月心力衰竭重建指标[心率、QRS波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和末次随访时CRT应答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CRT应答性的独立因素.结果重术后随访1、6、12个月,2组心率、QRS波宽、LVEF、LVEDd、NYHA均发生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随访1、6、12个月时心率、QRS波宽、LVEDd、NYHA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观察组CRT应答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缺血性病因、肾小球滤过率与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应答呈负相关,t-LBBB与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应答呈正相关.结论t-LBBB心电图特征可作为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心室同步化运动治疗效果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描记术 诊断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下载PDF
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翠花 马慧 张广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6期2445-2449,共5页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肌张力[Ash-worth分级(MAS)]、踝关节功能[主动关节活动度(ROM)及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美国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FMA-L)、10 m步行能力测试(10 mWT)、Fugl-Meyer平衡功能评测(FMA-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分级3级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Ash-worth分级1级、1+级、2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OM、PROM及AOF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OM、PROM及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L、FMA-B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10 mW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L、FMA-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 mW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中度功能障碍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功能障碍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能提高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腓肠肌痉挛,降低肌张力,增强踝关节的运动能力及下肢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经皮神经电刺激 脑卒中 腓肠肌痉挛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