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夹闭和栓塞术治疗后全身代谢与能量消耗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建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8期2214-2217,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夹闭和栓塞术治疗后全身代谢与能量消耗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aSAH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外科治疗方式分为手术夹闭法(夹闭组48例)和介入栓塞...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夹闭和栓塞术治疗后全身代谢与能量消耗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aSAH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外科治疗方式分为手术夹闭法(夹闭组48例)和介入栓塞术(栓塞组44例)。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术后不同天数静息能量消耗(REE)/基础能量消耗(BEE)比值、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在术后第7天、10天、13天、16天、21天REE/BEE比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在术后第1天、4天REE/BEE比值方面显著高于栓塞组(P<0.05)。2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7天、10天、13天、16天、21天前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在术后第4天前白蛋白水平方面显著低于栓塞组(P<0.05);2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13天、16天、21天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在术后第1天、4天、7天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显著高于栓塞组(P<0.05)。结论相比栓塞术,行夹闭术治疗的aSAH患者在术后早期更易出现高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基础代谢
下载PDF
早期低脑血流量和高乳酸血症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建伟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8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低脑血流量和高乳酸血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SAH患者90例;根据患者有无DCI发生分为DCI发生组(n=35)和DCI未发生组(n=55);根据病历信息及临... 目的探讨早期低脑血流量和高乳酸血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SAH患者90例;根据患者有无DCI发生分为DCI发生组(n=35)和DCI未发生组(n=55);根据病历信息及临床检查详细记录SAH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烟酒嗜好,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和现状、治疗方式,责任动脉瘤位置、血肿形成、脑积水、有无高乳酸血症、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等;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Cox回归分析预测SAH后D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90例SAH患者中35例(38.89%)发生DCI,55例(61.11%)未发生DCI。2组患者在性别、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血肿形成、脑积水、有高乳酸血症、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方面差异显著(P<0.05)。其中,DCI发生组在高乳酸血症患者比例方面显著高于DCI未发生组(P<0.05),在CBF方面显著低于DCI未发生组(P<0.05)。CBF、CBV、MTT、TT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70、0.89、0.73,预测DCI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5.95mL·100g-1·min-1、1.77mL·100g-1、9.62s、11.48s。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有高乳酸血症、Hunt-Hess分级≥Ⅲ级、Fisher分级≥Ⅲ级、CBF<15.95 ml/100g/min会增加SAH后DCI发生的风险(P<0.05)。结论早期低脑血流量和高乳酸血症可预测SAH后DCI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量 高乳酸血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原文传递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伟 郝拖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2605-2608,共4页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GLT1)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榆林市星元(第四)医院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发病6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90例)...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1(SGLT1)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榆林市星元(第四)医院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发病6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90例)和预后不良组(40例)。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各参数的预测效力。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在症状出现至入院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分比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1分比例、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PACHEⅡ)评分>20分比例、血清CXCL12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清黄葡萄糖共转运蛋白(SGLT1)水平方面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在血清IL-33水平方面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CXCL12、血清IL-33、血清IL-6、血清hs-CRP、血清SGLT1水平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8.25 mg/L、58.56 ng/L、8.85 ng/L、1.75 mg/L、5.25 mg/L。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15分、GCS评分≤11分、APPACHEⅡ评分>20分、血清CXCL12水平>8.25 mg/L、血清IL-33水平≤58.56 ng/L、血清SGLT1水平>5.25 mg/L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血清SGLT1水平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转运蛋白类 脑卒中 预测 预后
下载PDF
清热解毒法在痔瘘术后的应用
4
作者 刘茜 宏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407-408,共2页
痔瘘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痔瘘的主要症状有便血、疼痛、脱出、局部分泌物增多和排便困难等。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加之外感风、热、燥、湿之邪,内伤六淫七情等因素所致。痔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
关键词 清热解毒法 痔瘘术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