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武纪大爆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兴亮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4,共15页
人类探索认识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先后经历了神创论、渐变论和爆发式演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越来越接近真理的重要科学认识。寒武纪大爆发本质上是动物门类的大爆发,同时伴随着属种多样性的增长、体型增大、生物矿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重... 人类探索认识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先后经历了神创论、渐变论和爆发式演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越来越接近真理的重要科学认识。寒武纪大爆发本质上是动物门类的大爆发,同时伴随着属种多样性的增长、体型增大、生物矿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大变革。寒武纪大爆发是多因素制衡的自然历史过程,任何单因素的内、外因驱动假说都不足以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的复杂过程。分子遗传基础和宜居环境分别是寒武纪大爆发的内在和外在必要条件,但不是必要充分条件。因此,寒武纪大爆发,与其他所有生命演化事件一样,必须通过生态作用实现。寒武纪大爆发是在氧气和其他资源不太受限、环境多变、生态荒芜的外在条件下,基因发育调控系统预先高配的内在条件下,发生的动物门类大爆发。在埃迪卡拉纪晚期,多细胞的文德生物与动物采取了不同的体型发育策略和演化途径,共享海底两千万年后,文德生物灭绝。此后,动物在寒武纪最初的两千万年间快速分异演化,产生了大量演化结局各不相同的动物门类,生态适应策略同步分化,形成了以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踏上显生宙的演化征程。目前对寒武纪大爆发的探索和研究存在着偏向性或局限性,主要关注动物门类演化和生存环境氧化还原条件,没有将海洋生态系统作为统一整体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未来探索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广泛全面的研究工作,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大爆发 动物门类起源 发育调控网络 生物矿化作用 生态系统演化
原文传递
埃迪卡拉纪晚期疑难化石Shaanxilithes在云南会泽朱家箐剖面的首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房瑞森 梁悦 +1 位作者 华洪 张志飞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41,共17页
陕西迹(Shaanxilithes)见证了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生物演化及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埃迪卡拉纪末期标志性的疑难化石,具有全球对比意义。本文首次报道了云南曲靖会泽县大海乡朱家箐剖面灯影组旧城段泥质灰岩中新发现的宁强陕西迹(Shaanxi... 陕西迹(Shaanxilithes)见证了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生物演化及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埃迪卡拉纪末期标志性的疑难化石,具有全球对比意义。本文首次报道了云南曲靖会泽县大海乡朱家箐剖面灯影组旧城段泥质灰岩中新发现的宁强陕西迹(Shaanxilithes ningqiangensis Xing,Yue and Zhang,1984)。所采集的标本整体形态上呈条带状,边缘呈锯齿状参差不齐,可见环状体分布。通过镜下观察,可发现散落圆盘状单元。将大海乡朱家箐剖面与晋宁六街镇王家湾剖面渔户村组旧城段所产出的Shaanxilithes化石对比后发现,朱家箐剖面的标本宽度更窄,长度更长,碎片化更加明显。通过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μ-XRF)将朱家箐剖面和王家湾剖面的标本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前者形态在Si、Al、K的元素分布图中显示清晰,而后者的形态主要体现在Fe元素的分布图上;前者化石和围岩中Ca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后者;S元素仅在前者存在微量的分布,在后者中未有信号显示。新的化石证据表明Shaanxilithes并非只产出自碎屑岩中,还可以在灰岩中保存。化石μ-XRF的面扫描和半定量分析表明Shaanxilithes可能为伊利石矿物交代,并且说明在不同岩相背景下,风化作用程度的强弱造成两个产地化石的差异性保存。随着研究区域不断扩大,Shaanxilithes相继在华南板块滇东地区、印度西北缘、纳米比亚、华北板块西南缘等地区晚埃迪卡拉世地层中被发现。此次在滇东会泽地区发现的Shaanxilithes,进一步表明该化石分布的广泛性,可作为全球晚埃迪卡拉世地层对比的标准化石。本文结合形态学分析和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讨论了Shaanxilithes的埋藏学信息与亲缘关系,为探索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的生物和生态特征提供了更多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 Shaanxilithes 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 灯影组 旧城段 伊利石矿物交代
原文传递
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碳库与海侵黑色页岩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兴亮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607-1613,共7页
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储库,是大气碳储库的50多倍,包括颗粒无机碳(particulate inorganic carbon,PIC)、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和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 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储库,是大气碳储库的50多倍,包括颗粒无机碳(particulate inorganic carbon,PIC)、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和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四大类[1].现代海洋的DOC库约为(662±32)×1015g碳[2],远大于POC库,占海洋总有机碳库的90%以上[3].根据生物可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海洋 溶解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黑色页岩 颗粒无机碳 溶解无机碳 生物可利用性 碳储库
原文传递
华北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动物化石群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洛阳 潘兵 贠浩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65,共36页
软舌螺动物是华北板块寒武系小壳化石基本组成之一,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华北地区的重要见证者。本文系统描述了华北板块南缘-西南缘(河南-陕西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化石9属14种及1未定种。包括直管螺类6属9种:Conotheca aus... 软舌螺动物是华北板块寒武系小壳化石基本组成之一,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华北地区的重要见证者。本文系统描述了华北板块南缘-西南缘(河南-陕西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化石9属14种及1未定种。包括直管螺类6属9种:Conotheca australiensis、Cupitheca holocyclata、Cupitheca costellata、Cupitheca?decollata、Tegminites hymenodes、Triplicatella disdoma、Triplicatella xinjia、Protomicrocornus triplicensis和Longxiantheca mira;软舌螺类3属5种及1未定种:Microcornus eximius、Microcornus petilus、Parkula cf.esmeraldina、Parkula bounites、Parakorilithes mammillatus和Parakorilithes sp.。基于大量保存的精美聚合标本,本文准确重建了锥壳和口盖在软舌螺不同属种中的配置。此外,新材料显示华北辛集组软舌螺超过一半的属种钙质锥壳内侧发育隔板。其中,Conotheca和Longxiantheca隔板能有效加固和进一步封闭锥壳壳顶;Cupitheca和Microcornus沿隔板具断壳现象;Parakorilithes和Protomicrocornus分别发育特殊的单隔板和多隔板,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软体组织深入锥壳内部。笔者认为软舌螺通过口盖具齿、隔板加固、锥壳断壳等方式能有效增强锥壳-口盖闭合性和钙质外骨骼对海底环境的适应性,以及通过具触手营养器官进行滤食-腐食-掘食等不同方式生活。这些生存策略和适应性演化特征可能是软舌螺动物快速辐射并繁盛于寒武纪海洋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舌螺动物 锥壳-口盖重建 适应性演化 辛集组 华北板块
原文传递
峡东寒武纪第二期三管缠绕形壳Anabarites cf.tripartitus的螺旋手性
5
作者 彭佳欣 赵晓芳 +4 位作者 郭俊锋 强亚琴 宋祖晨 孙洁 韩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5-2040,共16页
在现生生物和化石记录中螺旋手性十分常见,然而,其发生机制一直悬而未决,尤其是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阿纳巴管类(anabaritids)是一类广布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地层中呈明显三辐射对称的管状化石,前人对该类化石中螺旋扭转属种的研究大多仅... 在现生生物和化石记录中螺旋手性十分常见,然而,其发生机制一直悬而未决,尤其是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阿纳巴管类(anabaritids)是一类广布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地层中呈明显三辐射对称的管状化石,前人对该类化石中螺旋扭转属种的研究大多仅限于形态描述,其手性机制讨论甚少。本文依托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中111枚右手螺旋手性的小壳化石——Anabarites cf.tripartitus,探讨该类化石右手螺旋模式生长机制,认为螺旋扭转原因并非外部环境所致(水流变化、埋藏作用、科里奥利力),而应从生物自身因素(功能形态学、分子发育生物学)出发探究其固定的右旋不对称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手性 功能形态学 分子发育生物学 Anabarites cf.tripartitus 寒武系第二阶
下载PDF
深时镁同位素风化指标的验证与新解释
6
作者 黄天正 沈冰 +5 位作者 黄康俊 甯濛 李超 薛进庄 孙元林 黄宝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8-653,共16页
沉积岩碎屑组分镁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恢复深时大陆风化强度.现有深时镁同位素风化指标基于风化残余物镁同位素随化学风化强度提高的一阶段风化模式.但是,近期实验与现代风化剖面研究发现了优先利用轻镁同位素的次生黏土矿物,挑战了深时... 沉积岩碎屑组分镁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恢复深时大陆风化强度.现有深时镁同位素风化指标基于风化残余物镁同位素随化学风化强度提高的一阶段风化模式.但是,近期实验与现代风化剖面研究发现了优先利用轻镁同位素的次生黏土矿物,挑战了深时镁同位素指标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测试了华南地区晚古生代沉积岩与中国南海沉积物样品的矿物、元素与镁同位素组成.通过对比深时镁同位素风化指标与化学蚀变指数(CIA)、镁损失量和矿物组成等风化指标来验证深时镁同位素风化指标.结果表明,在较高风化强度下镁同位素随风化强度提高而降低,而在较低风化强度下镁同位素随风化强度的提高而增加.该结果表明在不同风化强度下存在不同的镁同位素行为,以往的一阶段镁同位素风化模式无法准确追踪大陆风化强度的变化.结合深时样品数据、现今风化剖面与实验研究,我们建立了三阶段的镁含量-镁同位素风化模型.在风化初期,原生矿物的溶解与次生黏土矿物的形成造成镁含量的快速降低与镁同位素轻微提高.转换阶段土壤底层绿泥石、蛭石等富镁黏土矿物大量生成造成镁含量和镁同位素的跃升.在进阶风化阶段中,具有较重镁同位素的富镁黏土矿物优先风化,造成镁含量与镁同位素的同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化学风化 CIA 土壤 风化模型
原文传递
腕足动物支撑的关山生物群层状底栖群落揭示寒武纪早期生态系统复杂性
7
作者 陈飞扬 张志飞 +1 位作者 Topper Timothy P. 刘茜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7-2295,共19页
关山生物群产自滇东地区寒武系第4阶,是一个由多门类后生动物化石组成的原位埋藏的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该生物群在数量上以腕足动物主导,它们大量出现并密集成层,特色鲜明.综述了近年来关山生物群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群落构成、腕足... 关山生物群产自滇东地区寒武系第4阶,是一个由多门类后生动物化石组成的原位埋藏的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该生物群在数量上以腕足动物主导,它们大量出现并密集成层,特色鲜明.综述了近年来关山生物群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群落构成、腕足动物多样性与壳体密集层,并着重介绍了其中与腕足动物相关的古生态学研究进展,揭示了一类独特的、由腕足动物支撑的层状底栖群落,表明寒武纪早期海洋底栖生态系统已形成较好的垂直分层现象,并存在复杂生态关系.来自澄江、马龙、关山生物群的化石数据揭示,滇东地区寒武纪第二世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属种转变与群落演替事件,并且于寒武纪第4期,腕足动物首次在数量上超越节肢动物成为优势类群.原位埋藏、腕足动物主导、生态系统复杂等特点使关山生物群成为探索寒武纪大爆发的独特窗口,未来持续的古生态学研究将对理解和恢复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建立与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开展该时期古环境的纵向演变研究,探索影响群落演替的关键控制因素,将对寒武系第二统全球地层对比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山生物群 腕足动物 底栖群落演替 生态系统复杂性 寒武纪第4期 滇东地区 生态学
原文传递
三峡地区松林坡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天柱山段开腔骨类化石及其微细结构
8
作者 赵晓芳 郭俊锋 +5 位作者 贠浩 宋祖晨 强亚琴 彭佳欣 张博耀 孙洁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4,共12页
本文报道了湖北宜昌松林坡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天柱山段开腔骨类骨片化石Chancelloria cf.eros,Ch.irregularis,Chancelloria sp.和Cambrothyra ampulliformis等2属3种及一个未定种。一些骨片的基面上保存了呈同心圆状规则分布于基孔周... 本文报道了湖北宜昌松林坡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天柱山段开腔骨类骨片化石Chancelloria cf.eros,Ch.irregularis,Chancelloria sp.和Cambrothyra ampulliformis等2属3种及一个未定种。一些骨片的基面上保存了呈同心圆状规则分布于基孔周围的凹坑状微细结构,该结构与软舌螺口盖肌肉附着结构的大小、形态极为相似,很可能代表了开腔骨类骨片的原生附着结构,起到辅助骨片和软体体壁连接的作用。因此,开腔骨动物很可能具有从表皮组织分化的表皮肌细胞,这证明开腔骨类应属于具表皮的基础真后生动物,而非海绵或海绵级别的动物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腔骨类 附着结构 天柱山段 纽芬兰统 三峡地区
原文传递
古生物学中形态空间分析的原理与应用
9
作者 梁悦 张志飞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5-1640,共16页
生物特征由基因型和表型共同定义.对于由化石主导的古生物学而言,基因信息通常难以获得,因此表型(通常指生物个体的形态)对探讨物种的定义、分类和演化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对形态特征的量化多为直观的线性距离、角度或者面积,随着以界标... 生物特征由基因型和表型共同定义.对于由化石主导的古生物学而言,基因信息通常难以获得,因此表型(通常指生物个体的形态)对探讨物种的定义、分类和演化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对形态特征的量化多为直观的线性距离、角度或者面积,随着以界标点和半界标点表示轮廓线的连续性变量和以特征矩阵构建的离散变量等相关量化指标出现,以及针对这些指标所使用的多变量分析方法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几何形态测量学,使得古生物学工作者对形态的认识和研究更为全面.几何形态测量学对生物个体的形态进行量化,随后将降维后的形态学信息投影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中形成形态空间,从而研究生物的形态特征以及个体或群落之间的聚集和离散程度.此类分析对生物的演化历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尤其可以着重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大灭绝事件对生物类群宏演化的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形态空间的研究历史及其原理与方法,不仅包括对形态的量化、降维的步骤,还涉及差异分析和系统发育比较方法的应用与讨论.此外,本文以贯穿整个显生宙时期舌形贝腕足动物的形态空间分析为例,探讨了形态空间方法在古生物学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前景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 形态空间 差异分析 系统发育比较方法 腕足动物
原文传递
陕南西乡寒武纪梅树村期微古生物群产出层位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和古气候条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阳 邵铁全 +7 位作者 刘云焕 赵雨豪 张亚楠 秦嘉琛 王琪 李林璐 周星宇 刘明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9-322,共14页
陕南西乡微体化石对于研究寒武纪大爆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大都局限于微体古生物的研究,而化石的成岩背景以及古环境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通过测试主微量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来分析研究区的古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 陕南西乡微体化石对于研究寒武纪大爆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大都局限于微体古生物的研究,而化石的成岩背景以及古环境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通过测试主微量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来分析研究区的古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区域的空白。研究手段虽然在地化领域比较常见,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富含小壳化石的“宽川铺段”及其上、下地层的微量元素Sr/Ba、Ni/Co、Sr/Cu、Rb/Sr、Mn/Fe等比值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氧同位素特征的综合研究发现,研究区灯影组顶部环境为缺氧状态到宽川铺段弱氧化状态再到郭家坝组底部缺氧状态的海相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弱,水体先上升后下降;上白云岩段、宽川铺段是较为温暖的气候,且比郭家坝组底部气候干旱。这对于研究该区寒武纪梅树村期的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乡微古生物群 地球化学 古环境 古气候
下载PDF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新解与地球海洋动物生态系统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飞 梁悦 +10 位作者 刘璠 胡亚洲 姚金龙 宋宝鹏 罗梅 张彩彬 王佳悦 陈延龙 郭俊锋 华洪 李国祥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3-515,共53页
寒武纪大爆发是地球历史上唯一的动物门类创生事件,导致所有现生动物门类几乎同时在寒武纪早期海洋中首现——地球动物树成型。显生宙之后的其他重大地质事件甚至动植物登陆过程中地球再无新的动物门类出现。因此,寒武纪大爆发既是重大... 寒武纪大爆发是地球历史上唯一的动物门类创生事件,导致所有现生动物门类几乎同时在寒武纪早期海洋中首现——地球动物树成型。显生宙之后的其他重大地质事件甚至动植物登陆过程中地球再无新的动物门类出现。因此,寒武纪大爆发既是重大生命事件也是地质事件,成为地球宜居性演化研究的关键。国内外许多研究团队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寒武纪大爆发做了深入探索和思考,取得了系列成果和认识。基于生命物质的组织层次(organismal hierarchical level)及其地质背景,本文提出了地球早期生命宏演化包括分子水平进化、细胞水平进化和组织水平进化三大宏演化阶段。据此,认为寒武纪大爆发的实质是原生生物细胞群“组织化”的必然结果,并提出寒武纪动物大爆发组织“拼图”新假说(Lego Blocks Hypothesis)。寒武纪动物大爆发的突发性和爆发性是在现代板块构造体制建立和异养型消费者生态位空缺的背景下,在全球圈层联动、全球海洋微生物和化学循环的促使下,部分真核细胞发生“分化和特化”形成原始组织后,快速“拼图组装”的必然结果。期间,地球海洋生态空间(生态位)多样性剧增、动物消费者生态位空缺及其导致的古地理和生殖隔离,成为寒武纪早期动物门类爆发的生态动力和生物发育内在需求。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和冈瓦纳大陆形成过程中,全板块深俯冲为标志的现代板块构造体制的建立,导致全球圈层联动和全球海洋微生物化学循环,进一步加速了动物门类的生态扩张。显生宙盘古大陆演化和原、古、新特提斯洋发育过程中全球海洋生态空间多样性阈值的稳定甚至减少,可能成为寒武纪大爆发后地球海洋再无新的动物门类出现的环境条件和地质背景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多细胞真核生物 组织重组 寒武纪大爆发 动物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多学科交叉新秀:古生物信息学的兴起与发展
12
作者 刘建妮 冯筠 +11 位作者 李忠虎 韩健 颜建强 王惠亚 黄康 黄康俊 姜博 温超 张敏 章勇勤 张卫国 沈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6-899,共14页
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为“死”的化石,如何将死的化石以“活”的形式展示给大众历来是古生物学研究的难点与热点之一。古生物信息学是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刘建妮教授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它是古生物学、信息学、数学、生物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 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为“死”的化石,如何将死的化石以“活”的形式展示给大众历来是古生物学研究的难点与热点之一。古生物信息学是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刘建妮教授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它是古生物学、信息学、数学、生物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所产生的新学科,主要致力于挖掘古生物之间或者古生物与现生生物之间的谱系演化关系,对古生物进行三维检索、三维重建及艺术展示等研究方向。该文介绍了该团队近年来在古生物化石资源电子化平台、古生物谱系分析和古生物化石图像检索及三维重建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古生物信息可视化技术及其相关科普产品研发。最后展望了古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前景,指出它必将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信息学 古生物化石资源平台 古生物谱系分析 化石图像检索 化石三维重建
下载PDF
黔北早奥陶世疑难钙藻化石Nuia形态分类与钙化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冬梅 杨宇宁 +1 位作者 刘伟 崔琳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93-2110,共18页
Nuia是早奥陶世备受争议的一种疑难钙化微体化石,其分类位置长期以来因内部构造常被成岩作用破坏而未得到解决。本文在薄片镜下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技术,对黔北桐梓地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生物礁中的Nuia化石进行形... Nuia是早奥陶世备受争议的一种疑难钙化微体化石,其分类位置长期以来因内部构造常被成岩作用破坏而未得到解决。本文在薄片镜下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技术,对黔北桐梓地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生物礁中的Nuia化石进行形态解剖分析并探讨其钙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Nuia由发射状丝状体(filaments)聚集而成的胶群体(colony)以及外围的钙化外鞘(calcified encrustation)组成,丝状体基部往往有异形胞和(或)厚壁孢子聚集成暗色的中央区。据此,Nuia可能是蓝藻门念珠藻目胶须藻科(Rivulariaceae,Nostocales,Cyanophyta)的早期代表。通过类比现代蓝藻的钙化机制模型,Nuia可能具有比较复杂的钙化过程:原植体通过二氧化碳聚集机制(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ng mechanisms,CCMs)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碳酸盐颗粒首先在原始丝状体的基部胶鞘内沉淀形成黑色的中央区;随着藻丝的生长和假分枝的出现,丝状体的相应位置可形成反映季节变化的钙化带,显示为特殊的分层现象,藻丝生长停止后,藻体表面形成一层公共胶鞘,并经浸染作用和(或)结壳作用形成钙化外鞘;丝状体在早期成岩阶段受到重结晶作用而被交代为方解石纤维。此外,Nuia的中央区和公共胶鞘可能有细胞降解残留的有机大分子,限制了矿物晶体的快速生长,钙化过程中只形成细小的方解石矿物,因而在薄片中呈现出比围岩和钙化丝状体更深的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ia 形态分类 钙化机制 早奥陶世 红花园组 黔北红花园剖面
下载PDF
陕南张家沟剖面寒武纪早期微体化石Hexaconularia sichuanensis的新材料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虎 刘云焕 +8 位作者 秦嘉琛 张亚楠 邵铁全 张婷 魏荣浩 王凤 张宏泽 罗磊 尹春涛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3-439,共7页
陕南西乡张家沟剖面的寒武系下部岩层中发现了大量原始锥石类,根据整体形态特征和原始锥石类化石分类方案将其归属到六方锥石属Hexaconularia。前人对于六方锥石分类方案众多,本文对其进行重新厘定。本文报道的六方锥石新材料在中央锥... 陕南西乡张家沟剖面的寒武系下部岩层中发现了大量原始锥石类,根据整体形态特征和原始锥石类化石分类方案将其归属到六方锥石属Hexaconularia。前人对于六方锥石分类方案众多,本文对其进行重新厘定。本文报道的六方锥石新材料在中央锥面上具有两条不连续的角沟,这不仅丰富了种内特征,而且为六方锥石的壳体演化趋势提供了依据。前人发现的该类化石与本文描记的化石类型相同,产地不同,因而具有地层对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锥石 原始锥石类 口部 宽川铺组 梅树村期
原文传递
陕南寒武系幸运阶宽川铺组软体动物Mediata鳞片状纹饰显微结构
15
作者 岳宁 宋祖晨 +8 位作者 王邓 何凯悦 雍媛媛 郝文静 鱼驰洋 孙洁 郭俊锋 田莹 韩健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马哈螺(Maikhanellids)是一类具单壳的、壳体表面发育特殊鳞片状纹饰的软体动物化石。目前对maikhanellids鳞片状纹饰的研究主要涉及整体形态和分类,关于鳞片状纹饰的组成和内部结构的研究为数甚少。马哈螺科中Mediata属以壳顶大(约占... 马哈螺(Maikhanellids)是一类具单壳的、壳体表面发育特殊鳞片状纹饰的软体动物化石。目前对maikhanellids鳞片状纹饰的研究主要涉及整体形态和分类,关于鳞片状纹饰的组成和内部结构的研究为数甚少。马哈螺科中Mediata属以壳顶大(约占整个壳面的1/3–1/2)、不同大小的长卵形鳞片状纹饰、背部具有一条从壳体前端延伸至壳体后端的宽脊、无规则的生长纹等特征有别于该科其他各属。本文基于陕南寒武系幸运阶宽川铺组产出的大量保存精美的Mediata标本,详细描述了Mediata鳞片状纹饰的形态特征、超微结构和原始矿物组成。Mediata的纹饰鳞片从外到内可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为覆盖整个鳞片状纹饰的原始角质层。中层由磷灰石集聚体组成,该集聚体在中层外部表现为紧密且无定形排列,说明其原始成分可能为有机质;而在中层内部集聚体则排列成纤维状结构,暗示其原始矿物成分可能为文石。内层由平行于鳞片长轴方向的束状结构组成,束状结构内部有许多相互平行的微米级细长空心棱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之间被有机膜分隔。Mediata内层的超微结构和蒙古西南部纽芬兰统Bayangol组发现的软体动物Postacanthella voronini的柱状有机基质在形态和大小上非常相似,因此笔者推测Mediata内层束状结构很可能是一种有机框架,代表了目前已知最早的有机框架的化石记录。如果这种有机框架是用来控制鳞片状纹饰分泌方解石,这表明在寒武纪幸运期该属可能就具有了同时分泌方解石和文石两种矿物以构筑坚硬壳体的能力,那么这种壳体结构就为解释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类群的兴盛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哈螺 鳞片状纹饰 有机框架 软体动物 方解石 文石 寒武纪早期
原文传递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国黑色页岩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青山 常超 +1 位作者 吴来源 张兴亮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4-1242,共19页
黑色页岩是地球深部及地表多圈层联动条件下生命过程和非生命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含有丰富的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是坚持“四个面向”、开展学科交叉基础前沿研究、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研究领域。为全面了解中国黑色页岩研... 黑色页岩是地球深部及地表多圈层联动条件下生命过程和非生命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含有丰富的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是坚持“四个面向”、开展学科交叉基础前沿研究、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研究领域。为全面了解中国黑色页岩研究现状,厘清热点研究课题,深入挖掘研究前沿与热点并掌握其发展动向,使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收录在中国知网(1466篇)和Web of Science(1069篇)数据库中有关中国黑色页岩的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显示:相关论文发表量自21世纪以来逐年上升,机构间合作研究网络逐渐增强,研究走向国际化,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核心研究主题包括页岩气、龙马溪组和四川盆地等关键词;研究前沿聚类涵盖“南华北盆地”(Southern North China Basin)“五峰—龙马溪组”“奥陶系—志留系过渡时期”“早寒武世”“镍钼多金属硫化物层”“埃迪卡拉纪放射性成因Sr同位素偏移”“奥陶系—志留系五峰—龙马溪页岩“”鄂尔多斯“”华南“”页岩气潜力“”寒武纪沉积相“”早寒武世黑色页岩”等12个子域。总结得出,中国黑色页岩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热点研究学科为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热点研究区域为四川盆地,热点关注地层有五峰组—龙马溪组和牛蹄塘组等。前沿研究主题由早期的矿床学和沉积学研究等向现在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研究转移。整体上看,中国黑色页岩研究在“学科”“区域”以及“地层”方面关注力度不均衡,尤其学科间分割现象较明显,合作不紧密,多学科协同研究没有体现;对黑色页岩本身的研究重点关注沉积环境和氧化还原条件,沉积过程和机理研究不够显著。建议加强学科节交叉和融合,从面向科学前沿和服务国家需求两方面开展黑色页岩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页岩气 四川盆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CITESPACE
原文传递
卢氏发育模式——莱德利基虫目三叶虫的发育
17
作者 代韬(文/图) 张兴亮(文/图) 彭善池(文/图) 《生物进化》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一、引言三叶虫是已经灭绝的海生节肢动物,也是最受关注的无脊椎动物化石类群。由于它们具有矿化的外骨骼,因此在古生代海相地层中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记录。目前已发现5000多个属、上万个种,归于10多个目级分类单元,其中莱德利基虫目是最... 一、引言三叶虫是已经灭绝的海生节肢动物,也是最受关注的无脊椎动物化石类群。由于它们具有矿化的外骨骼,因此在古生代海相地层中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记录。目前已发现5000多个属、上万个种,归于10多个目级分类单元,其中莱德利基虫目是最早出现的三叶虫类群之一,仅存在于寒武纪第二世(距今5.21—5.09亿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海相 发育模式 三叶虫 化石记录 分类单元 脊椎动物化石 外骨骼 寒武纪
原文传递
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中受创伤的中间型始莱德利基三叶虫(Eoredlichia intermedia)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美蓉 韩健 +3 位作者 欧强 张志飞 郭进 张兴亮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435,共11页
三叶虫是寒武纪海洋中的常见动物,其受伤愈合现象的化石记录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竞争关系。中国华南寒武纪早期澄江化石生物群因保存软躯体构造化石而成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古海洋生态群落的绝佳窗口,然而,澄江生物群中三叶... 三叶虫是寒武纪海洋中的常见动物,其受伤愈合现象的化石记录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竞争关系。中国华南寒武纪早期澄江化石生物群因保存软躯体构造化石而成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古海洋生态群落的绝佳窗口,然而,澄江生物群中三叶虫受伤愈合现象的化石至今未见报道。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Eoredlichia intermedia Lu,1940)是澄江生物群的常见物种,也是我国寒武系第二个三叶虫化石带的标准带化石。在2 000余枚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标本中,发现两枚成体标本的头甲侧边缘、颊刺和胸甲肋节保存了不同程度的残缺。据此推测,Eoredlichia intermedia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曾受到碎壳型捕食动物的攻击或其他伤害而形成伤口。伤口部位边缘加厚且光滑,显示了明显的愈合痕迹。这些特征表明始莱德利基虫在受到非致死的伤害后,具备自身修复损伤的能力。这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也是在澄江生物群中首次发现的三叶虫受伤并且愈合的标本,反映了寒武纪第二世第三期底栖生态系统中碎壳型捕食者和三叶虫猎物之间的军备竞赛生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 创伤愈合 碎壳型捕食者 寒武纪大爆发 澄江化石群
原文传递
松属植物地质历史及生物地理演变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祎 梁莉娜 +1 位作者 肖良 李相传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2年第3期243-256,共14页
松属(Pinus L.)约113种,是松科现代属中最原始的类群。松属植物种类丰富且研究领域广泛,对其已经积累的资料数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松属大化石资料,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地质背景和地理隔离事件讨论了其地史分... 松属(Pinus L.)约113种,是松科现代属中最原始的类群。松属植物种类丰富且研究领域广泛,对其已经积累的资料数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松属大化石资料,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地质背景和地理隔离事件讨论了其地史分布及植物地理学意义;该属化石在早白垩世至全新世地层中均有记录。化石证据表明松属很可能在早白垩世(之前)起源于西欧地区,从这一起源地通过北大西洋陆桥扩散到北美洲东部,而东亚的类群可能是从北美洲西部经过白令陆桥散布的。在晚白垩世分化出双维管束松亚属Subgenus Pinus L.及单维管束松亚属Subgenus Strobus(D.Don)Lemmon,前者更接近祖先类群。古新世由于全球显著增温以及白垩纪末期大灭绝等地质事件的影响使松属数量急剧减少,在晚始新世至中新世时期随着气温转凉转冷再次分化扩散,中新世达到其发展高峰且分布面貌与现代类群近似。松属多样性时空历史可能和新生代气候变迁及晚新生代构造运动塑造的山地隆升等环境变化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属 地理迁移 化石记录 单维管束松亚属 双维管束松亚属
下载PDF
寒武纪软舌螺壳体形态解剖研究与冠轮动物演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璠 张志飞 Christian B.Skovsted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3631-3644,共14页
软舌螺是一类寒武纪出现并于二叠纪末灭绝的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具有重要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意义.但是对于该动物本身生物属性等问题一直莫衷一是,近年中国寒武纪早期的特异型埋藏化石库中发现了大量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动物化石.结... 软舌螺是一类寒武纪出现并于二叠纪末灭绝的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具有重要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意义.但是对于该动物本身生物属性等问题一直莫衷一是,近年中国寒武纪早期的特异型埋藏化石库中发现了大量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动物化石.结合华南、华北同期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中的壳体化石,系列报道将软舌螺的化石生物学、壳体矿化和分类系统学研究推到新的高度,为探讨寒武纪大爆发壳体动物的演化,尤其是冠轮动物的系统学提供新的化石证据.澄江动物群的直管螺目三槽螺属化石发现保存有粗大的扇状触手器官,其基部可以在壳体内自由伸缩,与触手基部固定的触手冠动物明显不同,表明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具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取食机制.综合最新微细结构的发现,支持软舌螺是一类与软体动物关系紧密的冠轮动物.软舌螺新材料的研究对寒武纪大爆发后生动物的演化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后生动物在矿化体制发生演化中到底是整个壳体出现早,还是多骨片的骨骼系出现早——即形态上完整的生物壳体是由多个骨片愈合而成,还是反之.如何将矿化的整壳和骨片系与壳体内部组织器官和显微结构进行有效的极向系统分析,是未来冠轮动物进化生物学和古生物系统学研究的共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舌螺 寒武纪 壳体结构 解剖学 摄食器官 消化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