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脾养儿颗粒与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桢 杨玥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0期2347-2350,共4页
小儿腹泻是病因繁多的消化道综合征,临床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形状及性状均发生改变,严重时含有黏液、脓液以及血液等物质,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长期腹泻会导致患儿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脱水,会影响患儿正常... 小儿腹泻是病因繁多的消化道综合征,临床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形状及性状均发生改变,严重时含有黏液、脓液以及血液等物质,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长期腹泻会导致患儿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脱水,会影响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1]。幼儿因为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肠道分泌的胃酸和消化酶过少,导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儿童腹泻发生和延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控制患儿腹泻的症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脾养儿颗粒 儿童腹泻 蒙脱石散 酸碱失衡 电解质紊乱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小儿腹泻 消化系统发育
下载PDF
口服维生素D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费钧 李成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9-71,76,共4页
目的 探讨口服维生素D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分层随机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维生素D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哮喘症状... 目的 探讨口服维生素D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分层随机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维生素D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哮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哮喘病情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啰音消失以及咳嗽消失的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维生素D辅助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以及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维生素D 肺功能 哮喘发作次数
下载PDF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及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晓芳 童晓玲 安阳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根据有无合并心肌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 目的分析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根据有无合并心肌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检测三组患儿血清CK-MB、cTnI及NT-pro BNP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观察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联合检测诊断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CK-MB敏感度高于cTnI和NT-pro BNP,特异度低于cTnI、NT-pro BNP(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血清CK-MB、cTnI及NT-pro BNP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发生心肌损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心肌损害 CK-MB CTNI NT-pro BNP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CK、CK-MB与酸中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董建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9期2868-2871,共4页
目的探究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以及二者与酸中毒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儿科诊治的114例病毒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组,包括轮状病毒(RV)感染85例、诺如病毒(NV)感染16例... 目的探究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以及二者与酸中毒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儿科诊治的114例病毒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组,包括轮状病毒(RV)感染85例、诺如病毒(NV)感染16例、肠腺病毒感染7例及星状病毒感染6例,评定酸中毒情况;另选取30例无心肌损伤非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CK、CK-MB检测及血气分析,并分析CK及CK-MB与酸中毒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患儿比较,研究组RV感染性腹泻、非RV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CK、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且RV感染性腹泻患儿明显高于非RV感染性腹泻患儿(P<0.05);RV感染性腹泻患儿酸中毒发生率明显高于非RV感染性腹泻患儿(P<0.05)。研究组中,无酸中毒、轻度酸中毒、中度酸中毒、重度酸中毒患儿血清CK、CK-MB水平依次明显升高,pH值依次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CO2)依次明显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CK、CK-MB水平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r=-0.356、P=0.004,r=-0.443、P=0.002),与PCO2呈显著正相关(r=0.410、P=0.002,r=0.389、P=0.003)。结论病毒性腹泻患儿,尤其是RV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CK、CK-MB水平可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与酸中毒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酸中毒
下载PDF
妥洛特罗贴剂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5
作者 童晓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第2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妥洛特罗贴剂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CVA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 目的:探讨妥洛特罗贴剂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CVA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肺功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FEV1、PEF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FEV1、PEF升高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显效率为9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24/45),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VA患儿在常规吸入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应用妥洛特罗贴剂,可有效缓解CVA患儿的咳嗽症状,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妥洛特罗贴剂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