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7%氟虫脲·甲维盐对飞蝗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娟 王斌 +3 位作者 卫军峰 柳树斌 任富平 安德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92,共5页
为寻求防治飞蝗的高效、低毒农药,在室内毒力测定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室内配方筛选试验,将氟虫脲与甲维盐进行复配,对飞蝗3龄蝗蝻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氟虫脲与甲维盐以有效成分8∶1复配对飞蝗杀虫活性最高,共毒系数达528.6,增效... 为寻求防治飞蝗的高效、低毒农药,在室内毒力测定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室内配方筛选试验,将氟虫脲与甲维盐进行复配,对飞蝗3龄蝗蝻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氟虫脲与甲维盐以有效成分8∶1复配对飞蝗杀虫活性最高,共毒系数达528.6,增效作用显著。以有效成分复配成2.7%混剂进行田间笼罩药效试验,2.7%氟虫脲.甲维盐速效性与持效性均优于单剂,与单剂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具0.05的显著性差异和0.01的显著性差异水平。防后第8天飞蝗的死亡率达96.9%,可作为替代高毒农药的优良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脲 甲维盐 飞蝗 室内配方筛选 毒力测定 共毒系数 差异显著性
下载PDF
西北地区小麦黄矮病流行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娟 何振才 +2 位作者 任福平 安德荣 张文斌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1-265,共5页
对西北地区半干旱气候区小麦黄矮病1992--2009年发生、流行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分析,选择制约小麦黄矮病发生、流行的23个因素,利用三层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逼近任意连续函数,对非线性预测系统进行模拟处理的特点,分析所选预测分子,提... 对西北地区半干旱气候区小麦黄矮病1992--2009年发生、流行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分析,选择制约小麦黄矮病发生、流行的23个因素,利用三层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逼近任意连续函数,对非线性预测系统进行模拟处理的特点,分析所选预测分子,提出一套完整的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并建立陕西省BP神经网络长期预测模型。对1992-2006年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利用2007-2009年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以发病率为指标,输出结果误差在0.001~0.034之间;以发病级别作为预测结果,模型计算得出的数值与实际病级完全吻合,准确率为100%。说明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小麦黄矮病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半干旱地区 小麦黄矮病 BP人工神经网络 非线性预测系统
原文传递
“西粳四号”高产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晓林 段振生 +2 位作者 王荣成 金列钧 薛建勋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3-5,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陕西省关中稻区在较好的土壤肥力条件地区,“西粳四号”做麦茬稻应用,产量650kg/667m2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优化模型是插植18~2万穴/667m2,底肥施磷酸二铵32~35kg/667m2,追施尿素15~17kg/667m2,秧龄48~52d。
关键词 水稻 西粳四号品种 高产农艺措施 优化数学模型 麦茬栽培
下载PDF
陕西省旱地小麦引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段长林 慕芳 +3 位作者 赵英震 司发余 段乾元 张雪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7期62-64,共3页
[目的]筛选出适合陕西旱地种植的优异小麦品种。[方法]对近年来国家黄淮旱地和陕西省旱地审定通过的11个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铜麦6号田间表现良好,产量位居第一,比对照品种晋麦47增产16.9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铜... [目的]筛选出适合陕西旱地种植的优异小麦品种。[方法]对近年来国家黄淮旱地和陕西省旱地审定通过的11个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铜麦6号田间表现良好,产量位居第一,比对照品种晋麦47增产16.9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铜麦6号各方面比其他审定品种表现优良,适合在陕西省旱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产量 相关性
下载PDF
陕西省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5
5
作者 陈雪燕 王亚娟 +1 位作者 雒景吾 吉万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6-460,共5页
为进一步挖掘小麦种质资源潜力,给小麦新品种选育创造条件,对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1 225份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7个形态性状、3个农艺性状和2个抗病性状都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为进一步挖掘小麦种质资源潜力,给小麦新品种选育创造条件,对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1 225份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7个形态性状、3个农艺性状和2个抗病性状都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三个地区小麦12个性状的比较发现,在株高、千粒重、颖壳颜色3个性状上,陕北地区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较高,存在较大的变异;关中地区小麦品种在穗粒数、粒色、穗型和赤霉病抗性4个性状上遗传多样性指数(H′)较高,表现较大的变异;陕南地区小麦品种则在冬春性、成熟期、芒长、硬度和条锈病抗性5个性状上遗传多样性指数(H′)较高,变异较大,并且性状内的变异也相当丰富,这些都是陕西小麦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氮磷肥水平对旱作冬小麦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王兵 刘文兆 +1 位作者 党廷辉 高长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1-107,共7页
为了探求氮磷肥合理和高效利用的科学依据,以黄土高原中南部的旱地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选取了不同施氮和施磷水平,探讨了不同降水年份,氮磷肥用量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水年份施氮水平在... 为了探求氮磷肥合理和高效利用的科学依据,以黄土高原中南部的旱地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选取了不同施氮和施磷水平,探讨了不同降水年份,氮磷肥用量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水年份施氮水平在0~45kg/hm2和干旱年份在0~90kg/hm2范围内作物产量和收获指数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迅速提高,超过这个范围后则差异较小;施磷水平在0~45kg/hm2之间产量增幅较大,干旱年份施磷量反而降低了收获指数;吸氮量随氮磷用量变化与产量有相似趋势;不同降水年份施氮水平对氮素收获指数均无显著影响,而施磷水平在干旱年份对氮素收获指数没有显著影响,平水年份则随施磷水平增加而有所提高;平水年份氮素利用效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干旱年份施氮水平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施磷则在不同降水年份均比不施磷肥的处理提高了冬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但较高的施磷水平之间差别较小。冬小麦产量和吸氮量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干旱年份更接近二次曲线,氮素利用效率随吸氮量增加呈直线下降趋势。旱作农田氮磷配施及采用适中的氮磷肥用量可以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同时得到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从而使冬小麦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强抵御干旱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氮素 吸收 施肥
下载PDF
长武旱塬轮作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 被引量:24
7
作者 党廷辉 高长青 +1 位作者 彭琳 李玉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61-64,103,共5页
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位于陕西省长武县旱塬上 ,规模宏大的两个长期定位试验——长武轮作定位试验 (36个处理 ,10 8区 ,占地 874 1m2 )和肥料定位试验 (2 4个处理 ,72区 ,占地 2 2 0 0 m2 )的设计方案与管理方法。试验布设于 1984年 ,过去的... 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位于陕西省长武县旱塬上 ,规模宏大的两个长期定位试验——长武轮作定位试验 (36个处理 ,10 8区 ,占地 874 1m2 )和肥料定位试验 (2 4个处理 ,72区 ,占地 2 2 0 0 m2 )的设计方案与管理方法。试验布设于 1984年 ,过去的 18年里在旱作产量效应、肥料合理施用、土壤培肥机理、硝态氮的累积规律、土壤干层形成理论等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武轮作与肥料定位试验 试验设计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苹果全生育期病虫害绿色防控药剂组合示范 被引量:13
8
作者 宁殿林 王亚红 +3 位作者 陈宏 申丽 崔俊锋 王渊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9-61,25,共4页
通过开展示范实践,明确了苹果全生育期病虫害绿色防控药剂品种组合方案,集成应用了病虫基数控制、植物免疫诱导、科学药剂防治三大技术,有效控制了病虫为害,提高了苹果产量和品质,建立了相配套的苹果全生育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关键词 苹果病虫害 绿色防控 药剂组合 示范
原文传递
灌水对不同春小麦品种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党根友 魏亦勤 +7 位作者 李红霞 刘旺清 方亮 裘敏 张双喜 樊明 沈强云 耿建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0-538,共9页
为给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6个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47号、宁春39号、H2038和H2127)为材料,研究了二棱水(W1)、二棱水+拔节水(W2)和二棱水+拔节水+开花水(W3)3种灌水条件下春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 为给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6个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47号、宁春39号、H2038和H2127)为材料,研究了二棱水(W1)、二棱水+拔节水(W2)和二棱水+拔节水+开花水(W3)3种灌水条件下春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灌水较少条件(W1、W2)下,宁春50号、宁春4号、H2038籽粒产量的主要物质来源于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在花后的转运,而H2127、宁春47号、宁春39号则主要来源于开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增加灌水(W2、W3处理)有利于各春小麦品种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促进花后光合产物累积。增加灌水可明显增加H2038、宁春4号叶绿素含量,而后期适度灌水(W3处理)能增加宁春50号、宁春39号叶绿素含量;6个品种中,宁春47号、H2127受灌水影响较大。在生育中后期缺水条件(W1处理)下,宁春50号、宁春47号、H2127能保持较高叶面积系数;H2038、宁春4号叶面积系数随着生育后期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异系数为W1>W3>W2;同一灌水条件下H2038、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39号的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利用效率、抗旱指数均显著高于宁春47号和H2127,收获指数亦较高。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利用效率,H2038、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39号是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及节水品种,二棱水+拔节水是春小麦获得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灌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种 灌水 产量形成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两株链霉菌对玉米的促生增产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军妮 刘玉涛 +4 位作者 李玉龙 孙跃跃 杨邦民 来航线 薛泉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5-326,共12页
为探索娄彻氏链霉菌(D74)和密旋链霉菌(Act12)及其混合菌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采用皿内发芽试验、沙培试验及小区试验观察供试链霉菌无细胞发酵滤液及活菌制剂种子包衣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叶片诱导酶活性、光合作用、穗性状、产量及品质... 为探索娄彻氏链霉菌(D74)和密旋链霉菌(Act12)及其混合菌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采用皿内发芽试验、沙培试验及小区试验观察供试链霉菌无细胞发酵滤液及活菌制剂种子包衣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叶片诱导酶活性、光合作用、穗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链霉菌无细胞发酵滤液处理玉米种子可促进玉米胚根、胚轴及幼苗生长,提高玉米幼苗叶片诱导酶活性.D74发酵液稀释1000倍处理可使玉米胚根长度、胚轴长度及须根数较对照分别增加43.4%、26.4%和100.7%(P<0.05);D74原液可使玉米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较对照增加40.2%.Act12发酵液稀释100倍处理可使玉米胚根长度、胚轴长度和须根数较对照分别增加36.3%、36.3%和117.5%(P<0.05),玉米幼苗总鲜质量、根系鲜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1.1%、36.6%(P<0.05);Act12稀释10及1000倍处理玉米种子可使玉米叶片PPO活性分别较对照增加38.1%和39.5%(P<0.05).混合菌剂种子包衣具有以下作用:1)促进玉米根系发育;2)显著增强叶片光合能力;3)显著改善穗性状并提高籽粒产量;4)显著促进籽粒灌浆速度;5)明显提高灌浆期玉米叶片诱导酶活性.表明供试链霉菌制剂包衣玉米种子可显著影响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光合生理及生化代谢,刺激根系发育,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剂 生物量 光合作用 种子包衣 根系发育
原文传递
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优化及优良受体基因型筛选 被引量:10
11
作者 栗聪 雒景吾 +3 位作者 张磊 田增荣 刘新伦 吉万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3-590,共8页
为了筛选出高再生能力的基因型,对成熟胚接种前处理、取胚方式和诱导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优化的再生体系对196个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接种前4℃浸种15h结合切割取胚是成熟胚的最佳诱导前预处理组合,Mg... 为了筛选出高再生能力的基因型,对成熟胚接种前处理、取胚方式和诱导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优化的再生体系对196个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接种前4℃浸种15h结合切割取胚是成熟胚的最佳诱导前预处理组合,Mg诱导培养基更利于成熟胚植株再生。筛选出分化率高于21.29%的优良基因型10个,其中小麦品种郑麦366及小麦新品系D白C23、Z50和56-10-7的分化率(分别为31.58%、36.78%、34.72%和29.38%)显著高于对照品种Bobwhite(23.98%),而洛阳8716、陕农N82(2)、阎麦8911、西农928、宁春23和临远207的分化率与Bobwhite无显著差异。所获得的高再生能力的小麦品种(系)可用于下一步的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成熟胚 再生体系 基因型
下载PDF
六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东晟 许烨 +2 位作者 冯安荣 陈江锋 吴争增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4-5,共2页
30%戊·福90 g·667 m-2与当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几种常用药剂品种进行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戊·福90 g·667 m-2、50%多菌灵80 g·667 m-2、70%甲基硫菌灵50 g·667 m-2、30%己唑醇10 g·667 m-2... 30%戊·福90 g·667 m-2与当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几种常用药剂品种进行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戊·福90 g·667 m-2、50%多菌灵80 g·667 m-2、70%甲基硫菌灵50 g·667 m-2、30%己唑醇10 g·667 m-2、43%戊唑醇6 g·667 m-2防效较好,均在80%以上,且对小麦安全,可作为当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药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药剂 防效
下载PDF
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鉴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月霞 王小利 +2 位作者 宋亚珍 谢惠民 唐宁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随着小麦近缘植物外源遗传物质不断导入普通小麦,对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入。目前,鉴定方法有传统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生化标记与原位杂交、分子标记等。本文从不同层次对这些鉴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随着小麦近缘植物外源遗传物质不断导入普通小麦,对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入。目前,鉴定方法有传统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生化标记与原位杂交、分子标记等。本文从不同层次对这些鉴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优缺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形态标记简单直观,但其数目少,多态性差;染色体计数和染色体构型分析能反应染色体在结构和数目上的变化,但无法确定外缘染色体的来源与易位位置,且费时费力;染色体分带对带有特征带的整条或大片段易位特别有效,对不显带的小片段无能为力;同工酶和种子贮藏蛋白常被用来鉴定部分同源染色体归属,稳定性好,但其标记的数量比较有限;分子原位杂交能准确鉴定是否含有外缘染色体,但无法明确附加、代换及易位的哪一条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RFLP、RADP、AFLP、SSR、SCAR和STS等分子标记以多态性高、不受季节环境影响而被广泛采用,但其在染色体定位上还需与其它鉴定方法相结合。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鉴定的准确性依赖于以上鉴定方法相互结合,相互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近缘植物 外源遗传物质 鉴定方法
下载PDF
苹果蜜蜂授粉和绿色防控增产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示范 被引量:8
14
作者 范东晟 王亚红 +2 位作者 陈宏 杜建林 王渊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34,17,共4页
通过开展示范,明确了苹果花期蜜蜂授粉和全生育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效果,苹果坐果率提高,果实发育良好,种子饱满,果形端正,苹果树腐烂病、金纹细蛾等病虫得到有效控制,果品产量提高,品质改善,效益显著。
关键词 苹果 蜜蜂授粉 绿色防控 技术集成 应用示范
原文传递
关中西部麦田杂草分布及危害损失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虎强 师宝君 +3 位作者 张满让 李冬生 呼延玲 胡定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3-47,共5页
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关中西部麦田杂草主要有22 种,分属10 科22 属,危害严重的有10 种。6 个生态区杂草种类、优势组合及分布特点有一定差异,尤以川地灌区与塬区旱地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杂草分布的因素除地理条件外,还有... 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关中西部麦田杂草主要有22 种,分属10 科22 属,危害严重的有10 种。6 个生态区杂草种类、优势组合及分布特点有一定差异,尤以川地灌区与塬区旱地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杂草分布的因素除地理条件外,还有人为传播、耕作栽培、降雨量、化学防除措施等。不同除草时间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小麦分蘖期除草对产量损失影响较小,损失率为0 .2 % ~2 .1% ;拔节后除草对产量损失影响较大,损失率为6.41 % ~16 .19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杂草分布 危害损失 化学防除
下载PDF
中医农业投入品在番茄上的肥效田间试验
16
作者 魏益涛 李省印 +2 位作者 庞启勇 张宁 张会民 《西北园艺》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污染环境及水源,土壤有机质缺乏。为了改善产地环境,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们将中医的原理、技术、方法应用于农业,使“水、土、气”立体环境得到改善和提升。中医农... 目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污染环境及水源,土壤有机质缺乏。为了改善产地环境,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们将中医的原理、技术、方法应用于农业,使“水、土、气”立体环境得到改善和提升。中医农业生产实现了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和集成创新,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农业 番茄 提质增效
下载PDF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17
作者 徐宗卫 胡振华 文联社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2期34-36,共3页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变化,小麦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病虫害频发、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研究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小麦种植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变化,小麦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病虫害频发、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研究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探讨了种子处理、施肥技术、轮作关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等方面的方法和策略,期望为小麦种植者提供科学的栽培和防治技术,促进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措施
下载PDF
杂交小麦组织氮积累及含量的杂种优势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万春 高翔 +1 位作者 鱼昌为 王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47,共5页
选用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材料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的氮积累和含量的杂种优势及其与籽粒产量、籽粒氮产量和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施氮条件下,组织氮积累和含量在多数取样期表现正向杂种优势,杂... 选用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材料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的氮积累和含量的杂种优势及其与籽粒产量、籽粒氮产量和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施氮条件下,组织氮积累和含量在多数取样期表现正向杂种优势,杂交种CH51和APOLLO尤为如此。6个杂交小麦籽粒产量杂种优势的平均值为9.6%,MERCURY的杂种优势最高,达到了22.72%。在施N条件下,APOLLO的籽粒氮含量杂种优势为8.1%,在6个杂种小麦中最高。在多数取样期,植株、茎秆氮积累和含量的杂种优势与籽粒氮产量和含量杂种优势存在中度偏高的正相关关系,与籽粒产量的杂种优势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在杂交小麦选育中,在保持较高的籽粒产量优势下,选择高的组织氮积累和含量优势,很有可能提高籽粒氮含量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氮积累 杂交小麦 籽粒产量 含量 茎秆 亲本材料 条件 组织 选择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纯度与大田玉米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成德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48,共3页
玉米杂交种纯度与大田玉米产量之间有着极显著的消长关系。母本自交系株率在 0 .6 7%~ 16 %范围内 ,纯度提高 1% ,增产 0 .4 75 1% ,增产量为 4 0 .2 5kg hm2 ;同品种F2 株率在 0 .33%~ 16 %范围内 ,纯度提高 1% ,增产 0 .2 84 6 % ,... 玉米杂交种纯度与大田玉米产量之间有着极显著的消长关系。母本自交系株率在 0 .6 7%~ 16 %范围内 ,纯度提高 1% ,增产 0 .4 75 1% ,增产量为 4 0 .2 5kg hm2 ;同品种F2 株率在 0 .33%~ 16 %范围内 ,纯度提高 1% ,增产 0 .2 84 6 % ,增产量为15 .94kg hm2 ,采取得力措施提高种子纯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纯度 产量 品种
下载PDF
商洛山区绿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林 董卫玲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70-73,共4页
分析了商洛山区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经验,指出了绿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导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经营主体扩大产业规模、加强市场营销... 分析了商洛山区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经验,指出了绿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导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经营主体扩大产业规模、加强市场营销开拓市场、以"三品一标"为重点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建议,从而推进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商洛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