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关系 被引量:97
1
作者 李都厚 刘群 +1 位作者 袁伟 刘浩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对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疲劳驾驶事故中驾驶人特征、事故时段分布及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主要成因,研究了疲劳驾驶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和驾驶人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疲劳驾驶预防对策。分析结果表明:30岁以下男驾驶人、... 对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疲劳驾驶事故中驾驶人特征、事故时段分布及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主要成因,研究了疲劳驾驶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和驾驶人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疲劳驾驶预防对策。分析结果表明:30岁以下男驾驶人、3年以下驾龄和10年左右驾龄的驾驶人是疲劳驾驶事故的高发群体;2:00~6:00与15:00~16:00是疲劳驾驶事故的高发时段;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比例远高于普通公路;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长时间驾驶、睡眠不足或质量差、生理节律、驾驶人因素等。通过保证驾驶人有充足的睡眠与短暂休息,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及使用疲劳预警装置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疲劳的产生,减少疲劳驾驶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 交通事故 事故特征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欧洲公路隧道营运安全技术的启示 被引量:52
2
作者 刘伟 袁学勘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1年第1期5-10,共6页
本文通过对欧洲公路隧道营运安全思路的分析,结合欧洲现有公路隧道营运安全的调查,以及对勃朗峰隧道和托恩隧道火灾事故的反思,提出了我国公路隧道,尤其是特长公路隧道,营运安全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欧洲 公路隧道 营运安全技术
下载PDF
矿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1
3
作者 张争奇 赵战利 张卫平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级配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探讨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方法,借鉴SHRP和贝雷法级配初拟几种级配,对其低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比较,并推荐了低温性能好的级配。在分析沥青路面低温开裂机理和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 为了研究级配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探讨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方法,借鉴SHRP和贝雷法级配初拟几种级配,对其低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比较,并推荐了低温性能好的级配。在分析沥青路面低温开裂机理和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合理评价方法,认为沥青混合料低温收缩性和低温柔性是反映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性能的2个方面,小的收缩性和高的低温柔性使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抗低温开裂的潜能;应综合收缩系数和低温破坏应变2个指标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矿料级配 低温性能 评价方法
下载PDF
中国绿色公路建设与评估技术 被引量:65
4
作者 张正一 王朝辉 +2 位作者 张廉 王帅 曾伟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6,共11页
为了解决中国绿色公路建设中目前存在的建设理念不统一、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系统梳理中国绿色公路理念发展历程,明确绿色公路建设基本思想,进而确定绿色公路基本概念;全面调查了中国80余条和国外部分道路以绿色、景观、生态、节... 为了解决中国绿色公路建设中目前存在的建设理念不统一、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系统梳理中国绿色公路理念发展历程,明确绿色公路建设基本思想,进而确定绿色公路基本概念;全面调查了中国80余条和国外部分道路以绿色、景观、生态、节能、低碳为主题的绿色公路建设概况,总结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外绿色公路的建设特点,提出中国典型区域绿色公路建设的建议;基于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技术指标,提出现阶段绿色公路评估技术要求;从绿色理念、生态保护、资源节约、节能低碳、安全智慧、服务提升、品质建设7个方面,构建了包括7类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58项评估内容的绿色公路评估体系,明确了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及建设状况下的绿色公路可不参评指标,确定了绿色公路相应评估指标权重及评估分值计算方法,并运用该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国某绿色公路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绿色公路评估体系可涵盖待评估公路的评价指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参评的绿色公路总分为64.06,在资源节约与服务提升等方面略有不足;绿色公路评估体系对中国绿色公路的发展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可为中国绿色公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绿色公路 建设 评估 方法
原文传递
公路隧道火灾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王明年 杨其新 +1 位作者 袁雪戡 杨忠 《地下空间》 CSCD 2003年第3期317-322,共6页
隧道火灾随着通风风速和火灾规模不同 ,其温度场也发生了变化 ,本文对五种不同风速下的三种火灾规模进行了试验 ,研究了火区内和火区下游最高温度的变化规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温度沿隧道纵向分布规律、温度沿隧道横断面分布规律... 隧道火灾随着通风风速和火灾规模不同 ,其温度场也发生了变化 ,本文对五种不同风速下的三种火灾规模进行了试验 ,研究了火区内和火区下游最高温度的变化规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温度沿隧道纵向分布规律、温度沿隧道横断面分布规律等 ,这对公路隧道防灾减灾设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火灾 温度场 分布 防灾减灾
下载PDF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网络通风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明年 杨其新 +2 位作者 曾艳华 袁雪戡 杨忠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68,共4页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研究一直是公路隧道界关注的焦点 ,由于特长公路隧道风流进出口 (竖井或斜井 )多、联络通道多、风道多、风机多等特点 ,因此 ,其运营通风技术复杂。本文结合秦岭终南山 18km特长隧道的实际情况 ,将网络通风理论应...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研究一直是公路隧道界关注的焦点 ,由于特长公路隧道风流进出口 (竖井或斜井 )多、联络通道多、风道多、风机多等特点 ,因此 ,其运营通风技术复杂。本文结合秦岭终南山 18km特长隧道的实际情况 ,将网络通风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网络通风系统
下载PDF
桥梁拆除工程分析探讨 被引量:32
7
作者 金宏忠 高巍 来猛刚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笔者从结构寿命角度分析了桥梁拆除的原因,对桥梁拆除过程中引发事故的原因作了总结归纳,提出了桥梁拆除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整理了国内外目前常用的桥梁拆除方法,以及一些新型机具的应用,并对桥梁拆除工程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拆除 坍塌事故 工艺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标准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徐志荣 常艳婷 +2 位作者 陈忠达 孙建 刘芸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共8页
以国外研究成果和经验为基础,采用无侧限抗压测试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对静压成型试件的空隙分布不均匀性进行了验证,对试件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静压成型切割试件,并对2种试件的空隙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Vander Poe... 以国外研究成果和经验为基础,采用无侧限抗压测试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对静压成型试件的空隙分布不均匀性进行了验证,对试件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静压成型切割试件,并对2种试件的空隙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Vander Poel公式,确定了荷载频率。采用有间隙的加载模式,以试样达到稳态振动为基本原则确定了荷载循环作用次数,并以最后5次的平均应变峰值计算动态模量。确定了荷载级位与应变测量方式,并选取处于稳定期的试验数据作为最终的试验结果。测试了静压成型切割试件的动态模量,计算了动态模量均值、均方差与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静压成型切割试件的空隙率平均为4.2%,远小于静压成型试件的空隙率平均值6.5%,而且离散性较小,试件空隙分布均匀,较静压成型试件更接近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且在荷载作用下更容易达到稳定状态;Haversine荷载波形、10Hz荷载频率、0.9S荷载作用间隙时间和0.7MPa荷载级位较接近行车荷载的作用;采用顶面法测量试件变形;当荷栽作用次数为200次时,认为试件已达到稳态振动,所以荷栽循环作用次数取200次;对于单个试件,选取第3~5次的试验数据计算其动态模量,如第5次与第3次试验动态模量差值大于等于200MPa,应将试件废弃;3种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为1650~2970MPa,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小,均方差为100~230MPa,变异系数为59,6~99/6,可见,试验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材料 沥青混合料 动态模量 试验标准 荷载 应变
原文传递
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网络通风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明年 杨其新 +2 位作者 曾艳华 袁雪戡 杨钟 《地下空间》 CSCD 2002年第1期65-71,共7页
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的通风技术研究一直是公路隧道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结合秦岭终南山 1 8km特长隧道的实际情况 ,将网络通风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网络通风系统 隧道火灾
下载PDF
特长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邓顺熙 谢永利 袁雪戡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2,共4页
简要回顾了各国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含有CO的环境中,CO对人的时间意识、视力敏感度以及行动反应能力产生的不良影响;依据限制公路隧道内污染物浓度的目的是保障隧道内行驶机动车内人的健康、卫生和隧道的营运安全... 简要回顾了各国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含有CO的环境中,CO对人的时间意识、视力敏感度以及行动反应能力产生的不良影响;依据限制公路隧道内污染物浓度的目的是保障隧道内行驶机动车内人的健康、卫生和隧道的营运安全,建立了确定特长公路隧道内CO浓度设计限值的剂量—反应方程。以某特长公路隧道(长18.020km)工程为例,取CoHb=2%,得到了机动车以不同行驶速度经过该特长隧道对应的CO浓度设计限值。其结果可供相关特长公路隧道在环境保护、通风和防火灾方案设计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CO浓度设计限值 剂量-反应方程 通风
下载PDF
我国长大公路隧道建设的有关技术问题 被引量:18
11
作者 夏永旭 杨忠 黄骤屹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1年第6期1-3,9,共4页
文章详细论述了我国长大公路隧道建设的有关技术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急待研究的相关课题。
关键词 长大公路隧道 隧道建设 技术问题 中国 防排水技术 地质
下载PDF
公路隧道火灾情况下风压场变化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明年 杨其新 +1 位作者 袁雪戡 杨忠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3,共4页
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对隧道安全构成威胁的是烟流和温度的扩散,而烟流和温度的扩散速度主要依赖于风流速度,影响风流速度的主要因素是风压。由于隧道火灾产生的烟流节流效应阻力、烟流摩擦阻力、烟流浮力效应的作用,使隧道内风压发生很... 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对隧道安全构成威胁的是烟流和温度的扩散,而烟流和温度的扩散速度主要依赖于风流速度,影响风流速度的主要因素是风压。由于隧道火灾产生的烟流节流效应阻力、烟流摩擦阻力、烟流浮力效应的作用,使隧道内风压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研究风压的变化规律对救援和通风方案的制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火灾 风压场
下载PDF
中国城市建筑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陆宁 陆路 +2 位作者 李萍 马红军 朱琳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9-82,共4页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的建筑垃圾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为科学制订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对策,依据科学性、整体完备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四项原则,针对目前各城市建筑垃圾产量不明确的现状,建立了影响城市建筑垃圾年产...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的建筑垃圾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为科学制订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对策,依据科学性、整体完备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四项原则,针对目前各城市建筑垃圾产量不明确的现状,建立了影响城市建筑垃圾年产量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影响城市建筑垃圾产量的主要指标体系以及主要指标,并考虑指标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给出了城市建筑垃圾年总产量的计算及预测方法,进而提出《城市建筑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的具体构架,为计算、预测中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量及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建筑垃圾 环境保护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与施工机械 被引量:21
14
作者 聂涛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5-58,共4页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不同种类,提出了选择预防性养护的时机和具体措施;针对表面封层、裂缝填封等预防性养护技术,阐述了其技术特点和施工要求;系统地介绍了同步碎石封层和裂缝处治技术中材料和设备的选用、机械施工技术要求等问题,...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不同种类,提出了选择预防性养护的时机和具体措施;针对表面封层、裂缝填封等预防性养护技术,阐述了其技术特点和施工要求;系统地介绍了同步碎石封层和裂缝处治技术中材料和设备的选用、机械施工技术要求等问题,可为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预防性养护 施工技术 施工机械
下载PDF
路桥过渡段容许差异沉降计算模型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洪亮 胡长顺 吕文江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3,共5页
为确定路桥过渡段桥台与引道之间的差异沉降,考虑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以人的振动频率和加速度最大瞬态振动值作为控制指标,建立了台阶状和折线形不设搭板与设搭板的路桥过渡段模型,提出以容许台阶高度和搭板容许纵坡变化值作为不设... 为确定路桥过渡段桥台与引道之间的差异沉降,考虑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以人的振动频率和加速度最大瞬态振动值作为控制指标,建立了台阶状和折线形不设搭板与设搭板的路桥过渡段模型,提出以容许台阶高度和搭板容许纵坡变化值作为不设搭板与设搭板的路桥过渡段容许差异沉降,以三自由度体系作为单轮平整度测定车模型,以五自由度体系作为双轴车辆模型,而且五自由度体系中不能忽略车架的转动惯量.容许最大瞬态振动值为1.0 m/s2时,搭板容许纵坡变化计算值为0.42%,位于行车调查得到的0.4%~0.5%范围内,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桥头跳车 最大瞬态振动值 容许差异沉降 计算模型 车辆模型
下载PDF
土石混合料路用工程力学性质试验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志军 南浩林 张熠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5,共5页
为研究土石混合料的工程力学性质,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型击实仪对不同粗颗粒质量分数、级配、击实方法及击实功情况下的土石混合料进行系统的击实试验,并对不同粗颗粒质量分数的土石混合料开展了无侧限抗压强度、CBR(加州承载比)及回弹模... 为研究土石混合料的工程力学性质,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型击实仪对不同粗颗粒质量分数、级配、击实方法及击实功情况下的土石混合料进行系统的击实试验,并对不同粗颗粒质量分数的土石混合料开展了无侧限抗压强度、CBR(加州承载比)及回弹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石混合料的级配在泰勒理想级配范围内,其压实性能最好,且压实过程中,击实功不易太大,否则易使土石混合料的级配退化;在实际工程中,最好选用大型击实法来确定土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否则会降低压实标准;土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较好,且浸水后膨胀量小于一般细粒土的膨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土石混合料 击实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 CBR 回弹模量
下载PDF
陕西省路面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申爱琴 张登良 +2 位作者 胡保存 冯明怀 胡春年 《公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10,共5页
本研究根据陕西省地形特征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 ,按照陕西省二级公路自然区划 ,提出了路基土回弹模量建议值。并对陕西省常用的半刚性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 。
关键词 陕西 路面设计 自然区划 回弹模量 材料设计参数 路基土
原文传递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田伟平 马保成 舒淼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130,共6页
结合沿河路基水毁的研究资料和野外现场调查,根据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易损性评价具有多因素和模糊性的特点,选取路基自身强度及稳定性、防护措施、洪水特性和河床因素等4个因素共10个子因素构成评价因素集,在建立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 结合沿河路基水毁的研究资料和野外现场调查,根据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易损性评价具有多因素和模糊性的特点,选取路基自身强度及稳定性、防护措施、洪水特性和河床因素等4个因素共10个子因素构成评价因素集,在建立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素及其子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易损性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提高了沿河路基水毁易损性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根据易损性评价结果,可采取相应的沿河路基水毁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山区 路基水毁 易损性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生态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南浩林 景宏伟 +1 位作者 丁宁 张耀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4期35-39,共5页
介绍生态监测的定义,监测的原理、内容、特点、类型。其指标体系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型。总结了我国在生态监测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对策。
关键词 生态监测 指标体系 发展趋势 应用
下载PDF
中国沙棘平茬萌蘖种群的密度动态及其调节规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甜江 李允菲 +4 位作者 田涛 贺斌 徐德兵 高甲荣 李根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3-719,共7页
以样地每木检尺资料为基础,依据"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法"以及"样地编年序列法"的原理,探讨了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iodes subsp.sinensis平茬萌蘖种群的密度动态及其调节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萌蘖植株、分蘖和构... 以样地每木检尺资料为基础,依据"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法"以及"样地编年序列法"的原理,探讨了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iodes subsp.sinensis平茬萌蘖种群的密度动态及其调节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萌蘖植株、分蘖和构件密度制约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中国沙棘从个体数量、分株形态、构件生物量分配等不同层次维持种群适宜的数量和结构。①种群通过萌蘖植株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不断改变着种群密度,依次可将种群密度动态分为上升、下降和平稳等3个阶段。②种群通过分蘖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不断改变着萌蘖植株的形态。随着种群基盖度的增大,合轴型分株的比例下降而单轴型分株的比例上升。③种群通过构件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不断改变着构件的生物量分配。随着种群基盖度的增大,枯枝生物量分配上升而叶片生物量分配下降,克隆器官和根系的生物量分配均呈下降趋势。④研究对象的生物量分配已趋于平稳,亟待再次平茬或创造林窗恢复种群的繁殖、生长和存活能力。由此可得出结论:中国沙棘平茬后,通过克隆植株、分蘖及构件的密度制约出生与死亡调节,使种群形成与环境资源供应水平相适应的个体数量与分株形态,从而实现对生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种群持久性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平茬萌蘖 密度动态 克隆生长型 生物量分配 调节规律 中国沙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