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榆林侏罗纪层序地层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廷周 崔永泉 赵忠良 《陕西地质》 1996年第A01期27-41,共15页
陕西榆林侏罗系可划分4个层序。通过大断面写真、钻孔断面分析发现,层序-2(延安组)是3种类型小层序的重复叠覆,可归并为9个体系域,与海相地层有较大差异。系统分析其层序地层学特征,对于恢复古盆地水动力循环系统、沉积过程及矿... 陕西榆林侏罗系可划分4个层序。通过大断面写真、钻孔断面分析发现,层序-2(延安组)是3种类型小层序的重复叠覆,可归并为9个体系域,与海相地层有较大差异。系统分析其层序地层学特征,对于恢复古盆地水动力循环系统、沉积过程及矿产预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榆林 小层序 枯水体系域 湖泊扩张体系域 丰水体系域 湖泊萎缩体系域
下载PDF
黄土湿陷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5
2
作者 谢婉丽 王延寿 +2 位作者 马中豪 葛瑞华 王家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7-407,共11页
在回顾早期黄土湿陷机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黄土湿陷机理的发展历程,从微观结构、数理分析方法、土力学角度和建立本构模型4个方面总结了黄土湿陷机理的研究现状。通过工程实例研究提出了当前黄土湿陷机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 在回顾早期黄土湿陷机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黄土湿陷机理的发展历程,从微观结构、数理分析方法、土力学角度和建立本构模型4个方面总结了黄土湿陷机理的研究现状。通过工程实例研究提出了当前黄土湿陷机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应以黄土微观结构研究为基础,结合先进测试仪器和分析软件,从非饱和土力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离散元分析手段,考虑溶盐因素,系统建立各种应力路径下黄土湿陷本构关系,从而完善黄土湿陷机理的研究。这对正确理解和研究黄土湿陷机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湿陷机理 微结构 土力学
下载PDF
陕西勉略蛇绿构造混杂结合带组成及演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永成 陈家义 +1 位作者 李荣社 霍向光 《陕西地质》 1996年第4期1-12,共12页
勉略蛇绿构造混杂结合带是晚古生代以来裂解扩张、在裂谷基础上发育的有限洋盆,属古特提斯海域北部陆缘分支,于早中生代俯冲消亡,印支期碰撞拼合遗留的缝合带。其兼收南北陆缘不同时期的变形基质及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不同构造坏境增... 勉略蛇绿构造混杂结合带是晚古生代以来裂解扩张、在裂谷基础上发育的有限洋盆,属古特提斯海域北部陆缘分支,于早中生代俯冲消亡,印支期碰撞拼合遗留的缝合带。其兼收南北陆缘不同时期的变形基质及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不同构造坏境增生拼贴构造残块,与基底变质岩块混染间列,经早期剥离—滑脱、主期剪切—逆冲、晚期隆升走滑,组成强带、弱域间互网结状蛇绿构造混杂结合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洋盆 汇聚对接 蛇绿构造混杂 勉略带 陕西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陕西部分)地壳演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洪学 韩湘涛 乔僖 《陕西地质》 1996年第A01期1-13,共13页
秦岭造山带(陕西部分)奠基于硅铝壳,是由同一个岩石圈板块经多次裂解增生和挤压拼合而成。自新太古代以来,秦岭基本构造格局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其演化可划分为5个重要阶段,即:(1)结晶基底形成阶段(Ar3-Pt1);(2)结晶基... 秦岭造山带(陕西部分)奠基于硅铝壳,是由同一个岩石圈板块经多次裂解增生和挤压拼合而成。自新太古代以来,秦岭基本构造格局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其演化可划分为5个重要阶段,即:(1)结晶基底形成阶段(Ar3-Pt1);(2)结晶基底裂解与古中国板块形成阶段(Pt2-Pt31);(3)古中国板块裂解与北秦岭造山阶段(Pt32-Pz1);(4)特提斯及南秦岭造山阶段(Pz2-T2);(5)超碰撞及大幅度差异活动阶段(T3-Q)。秦岭造山带现今地壳三维结构特征,除保留了古构造格局的残余外,明显受到燕山期以来特提斯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地壳演化 陕西部分
下载PDF
陕西凤太泥盆纪盆地东缘发现古老结晶基底 被引量:2
5
作者 校培喜 张俊雅 王洪亮 《西北地质科学》 1999年第1期4-9,共6页
通过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变形变质特征的研究及区域对比,认为凤太泥盆纪盆地东缘(黄柏原一带)原划泥盆纪地层应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变质达角闪岩相,其可能是佛坪穹隆构造向西北延伸,进一步证明了泥盆纪时西部凤... 通过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变形变质特征的研究及区域对比,认为凤太泥盆纪盆地东缘(黄柏原一带)原划泥盆纪地层应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变质达角闪岩相,其可能是佛坪穹隆构造向西北延伸,进一步证明了泥盆纪时西部凤太盆地和东部山(阳)柞(水)镇(安)盆地是两个独立盆地,中间被佛坪穹隆隔挡。该项成果对研究南秦岭地壳演化和指导凤太地区的地质找矿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太地区 古老结晶基底 隆滑构造 泥盆纪 盆地
下载PDF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系统职工培训现状分析
6
作者 李俊锋 陈建权 张宗虎 《测绘技术装备》 2014年第1期61-64,共4页
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工培训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目前陕西省的测绘培训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工培训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测绘培训培训效果培训方式
下载PDF
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小奴气沟一带原划中元古代白云常合山单元的重新厘定
7
作者 朱国栋 《中国电子商务》 2014年第17期301-302,共2页
经过野外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分布在明安镇小奴气沟一带前人所划中元古代白云常合山单元钾长花岗岩(Pt 2ξY),根据其中所测同位素年龄数据1854Ma及稀土元素特征、地球化学含矿性特征以及与古元古代十八倾壕单元二长花岗岩(Pt1ηγ... 经过野外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分布在明安镇小奴气沟一带前人所划中元古代白云常合山单元钾长花岗岩(Pt 2ξY),根据其中所测同位素年龄数据1854Ma及稀土元素特征、地球化学含矿性特征以及与古元古代十八倾壕单元二长花岗岩(Pt1ηγ)为脉动侵入接触关系,将其从中元古代白云常合山单元解体出来,厘定为古元古代中细粒蚀变钾长花岗岩.命名为小奴气单元(Pt1ξγ),侵入时限晚于十八倾壕单元变质黑云二长花岗岩(Pt1η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奴气沟 小奴气单元 白云常合山单元 蚀变钾长花岗岩
下载PDF
平利县线河街钒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浅析
8
作者 肖振龙 王小刚 +1 位作者 柳云龙 刘团峰 《地下水》 2015年第6期182-183,共2页
平利县线河街钒矿体不仅与早期沉积作用有关,也与断裂构造关系较为密切,通过对线河街钒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对矿体成因进行浅析。
关键词 平利县 钒矿 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下载PDF
西昆仑叶城南部麻扎地区志留纪几丁虫动物群新发现 被引量:14
9
作者 姚建新 肖序常 +5 位作者 高联达 计文化 尹宗义 韩芳林 纪占胜 武桂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7,共3页
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早志留世轻变质碎屑岩地层时代的确定主要依据三叶虫、头足类和珊瑚等大化石,一直没有微体化石方面的证据。最近,在西昆仑地区进行的地质调查中,在温泉沟地区新发现了较丰... 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早志留世轻变质碎屑岩地层时代的确定主要依据三叶虫、头足类和珊瑚等大化石,一直没有微体化石方面的证据。最近,在西昆仑地区进行的地质调查中,在温泉沟地区新发现了较丰富的志留纪Desmochitina,Sphaerochitina,Rhabdochitina,Conochitina等属几丁虫化石,为早志留世碎屑岩地层时代的确定、西昆仑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志留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和西昆仑地区地质演化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微体化石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纪 几丁虫动物群 新发现 麻扎地区 西昆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