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平片在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聂富祥 杨晓龙 上官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9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00例以腰腿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分析其临床分型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1)按照Castellvi等标准共检出第5腰椎横突肥大96例,检出率32.0%,对... 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00例以腰腿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分析其临床分型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1)按照Castellvi等标准共检出第5腰椎横突肥大96例,检出率32.0%,对照组检出21例,检出率1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X线平片是诊断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和分型提供直接依据;(2)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是腰痛的常见原因,对慢性腰腿痛患者应常规拍摄X线平片;(3)Ⅰ、Ⅱ型发生率较其他各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平片 腰椎 横突 肥大
下载PDF
小儿股骨转子下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16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晓龙 聂富祥 +2 位作者 王雁录 邱瑾 王伟亮 《当代医学》 2012年第5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小儿股骨转子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髋人字石膏外固定的疗效。结果 16例均获得24~68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全部于2~4月,平均2.8月愈合,功能评价优良。结论闭合复... 目的探讨小儿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小儿股骨转子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髋人字石膏外固定的疗效。结果 16例均获得24~68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全部于2~4月,平均2.8月愈合,功能评价优良。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股骨转子下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股骨转子下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4例疗效观察
3
作者 杨晓龙 邱瑾 +1 位作者 张伟 聂富祥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6期5737-5738,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患肢穿防旋鞋,2周后不负重关节功能锻炼,4周后X线片显示骨痂开始形成时患肢逐步负重活动...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患肢穿防旋鞋,2周后不负重关节功能锻炼,4周后X线片显示骨痂开始形成时患肢逐步负重活动。结果:5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2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周。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定标准,髋关节功能评分优44例,良6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92.6%。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各类型及各种骨质条件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锁定型接骨板
下载PDF
不同大小后踝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唐自银 王伟亮 +4 位作者 唐厚学 张涛 胡泊 刘成毫 杨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大小后踝骨折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复位程度及AOFAS评分,探讨后踝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53例后踝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分析后踝骨折块<25%(A组)和≥25%(B组)胫骨远端关节面患者解剖复位率及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 目的对比不同大小后踝骨折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复位程度及AOFAS评分,探讨后踝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53例后踝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分析后踝骨折块<25%(A组)和≥25%(B组)胫骨远端关节面患者解剖复位率及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异。结果 53例均获随访18-29个月,平均23.19个月。A、B组胫骨远端关节面解剖复位率及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解剖复位组及非解剖复位组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后踝骨折块≥25%胫骨远端关节面或移位大于2 mm时应尽量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当外踝已经完全复位、距骨脱位完全矫正,即使后踝骨折块<25%胫骨远端关节面也应该复位并固定后踝,且骨折复位固定的顺序为:外踝、后踝、内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解剖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150例留置细胃管反复洗胃联合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春芳 张文秋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8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究留置细胃管反复洗胃联合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口服致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抢救,观察组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究留置细胃管反复洗胃联合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口服致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抢救,观察组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加用留置细胃管反复洗胃联合血液灌流。比较两组阿托品化所需时间、阿托品化量、阿托品总量、氯磷定总量、治愈时间;治疗前后及痊愈时胆碱酯酶CHE活力;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阿托品中毒AP、阿托品依赖AD、反跳OPR、呼吸衰竭RF、中间综合征IMS和猝死SD)及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阿托品化时间及治愈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阿托品化量、阿托品总量、氯磷定总量都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及痊愈时胆碱酯酶CHE活力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周内AP、AD、OPR、RF、IMS和S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留置细胃管反复洗胃联合血液灌流,可以彻底清除胃肠道内残存的未被吸收的有机磷农药,吸附血液内吸收入血而未被结合的游离的有机磷农药,对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胃 血液灌流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导向技术在经皮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宇德 王烨 +1 位作者 唐淑君 朱志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8期2164-2166,共3页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对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诸如中心静脉压监测、评估右心功能、麻醉术前诱导、快速扩容、肿瘤化疗、血液净化及静脉营养等方面。穿刺常用的深静脉主...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对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诸如中心静脉压监测、评估右心功能、麻醉术前诱导、快速扩容、肿瘤化疗、血液净化及静脉营养等方面。穿刺常用的深静脉主要包括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特殊情况下采用股静脉。传统体表解剖定位盲穿置管术易受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医师操作经验的影响,导致手术成功率相对较低,并发症较多。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临床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中心静脉压监测 导向 锁骨下静脉 手术成功率 医学事业
下载PDF
肺超声评分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定量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7
作者 王烨 王斐倩 李宇德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85-286,共2页
目的 探讨与分析肺超声(lung ultrasound)评分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定量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130例作为CAP组,另选同期入院的非感染... 目的 探讨与分析肺超声(lung ultrasound)评分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定量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130例作为CAP组,另选同期入院的非感染性肺炎患儿13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都给予肺超声评分,所有CAP组患儿都严格按照指南进行治疗,在治疗后7 d进行预后判定,并评估肺超声的判断价值。结果 CAP组肺超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130例经过对症治疗后,治疗后7d预后良好105例,占比80.8%,预后良好组的肺超声评分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在130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Spearsman分析显示预后不良与肺超声评分存在正相关性(r=-0.682,P=0.000)。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肺超声评分都为导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肺超声评分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应用可有效定量评估病情状况,也可指导进行预后判断,有无创、安全、可重复好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超声评分 儿童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下载PDF
陕西农村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及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狄佳 吴涛 +5 位作者 吴金鑫 马小东 钟瑜 夏茜 常丹燕 郑向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18-525,共8页
目的:调查陕西农村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HP感染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MLN)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3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 目的:调查陕西农村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HP感染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MLN)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3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子洲县中医院、陕西勉县中医院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儿童的临床资料,完成HP感染基本情况分析、HP感染与慢性MLN患病特点分析、HP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与慢性MLN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陕西省北、中、南部农村地区儿童709例,其中HP阳性329例,阴性380例,HP感染率为46.40%;慢性MLN患儿112例,无慢性MLN 597例,MLN患病率为15.80%。HP感染基本情况分析显示,各年龄段HP感染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15~18岁儿童HP感染率最高;男童HP感染率显著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安市农村地区儿童HP感染率显著高于榆林市及汉中市,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共用刷牙口杯、共用餐具、无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喜食零食、直系亲属有胃肠病史及家庭人口≥4人的儿童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无上述习惯的儿童(均P<0.001)。HP感染与慢性MLN患病特点分析显示,HP感染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6、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显著升高,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显著降低(均P<0.05);紫癜患儿HP感染率显著高于贫血与口腔溃疡患儿(均P<0.05);HP感染患儿腹腔淋巴结最大短径、肠壁水肿及腹腔液性暗区深度显著增加(均P<0.01);慢性MLN患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CD4^(+)计数、CD8^(+)计数、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无慢性MLN儿童(均P<0.05);贫血、口腔溃疡、发育缓慢患儿的MLN患病率相当,并显著高于其他患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儿童 肠系膜淋巴结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星佑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2339-2340,共2页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6例,均未接受胰岛素及口服药治疗。分别在用胰岛素泵前后做胰岛功能测定,取得空腹及餐后30 min、120 min的血糖、胰岛...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6例,均未接受胰岛素及口服药治疗。分别在用胰岛素泵前后做胰岛功能测定,取得空腹及餐后30 min、120 min的血糖、胰岛素、C肽值。使用EXCEX实用临床统计程序4统计。并计算出ΔI30/ΔG30与Homa-IR。结果:治疗后30 min、120 min胰岛素、C肽值均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分泌指数由治疗前3.4±0.9上升至5.3±2.1,胰岛素抵抗指数由6.5±2.6降低至4.8±1.4。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胰岛功能有所恢复,胰岛素抵抗下降。短期胰岛素泵治疗,耗费低,患者收益颇大,对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亦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空腹
下载PDF
孕期心脏超声检查,守护母子健康的智慧之眼
10
作者 李宇德 《妈妈宝宝》 2024年第4期51-53,共3页
在孕育新生命的奇妙旅程中,每一位准妈妈都承载着无尽的希望与期待,而孕期的心脏超声检查,无疑是这段旅程中一道温暖而坚定的守护者之光,被誉为守护母子健康的“智慧之眼”。它不仅洞察着胎儿心脏成长的奥秘,还细心监测着孕妈自身心血... 在孕育新生命的奇妙旅程中,每一位准妈妈都承载着无尽的希望与期待,而孕期的心脏超声检查,无疑是这段旅程中一道温暖而坚定的守护者之光,被誉为守护母子健康的“智慧之眼”。它不仅洞察着胎儿心脏成长的奥秘,还细心监测着孕妈自身心血管系统的微妙变化,为母婴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心脏超声检查以其无创、直观、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在孕期检查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利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在不产生电离辐射的情况下,清晰地呈现出胎儿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状态,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等潜在风险。同时,对于孕妈而言,这项检查也能有效监测孕期高血压、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宝贵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心脏 心脏超声检查 孕期检查 母婴安全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季 闫军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800-1802,共3页
目的 分析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在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经接诊医师初诊为右肺上叶肺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单次多层螺旋CT平扫、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检查,均行手术及肺穿病理检查明确... 目的 分析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在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经接诊医师初诊为右肺上叶肺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单次多层螺旋CT平扫、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检查,均行手术及肺穿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以手术及肺穿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检查对右肺上叶肺癌病理类型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指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及肺穿病理检查诊断为肺腺癌23例,肺鳞癌20例,小细胞肺癌16例,肺腺鳞混合癌1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19例;CT平扫诊断为肺腺癌20例,肺鳞癌17例,小细胞肺癌13例,肺腺鳞混合癌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9例;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检查诊断为肺腺癌22例,肺鳞癌19例,小细胞肺癌15例,肺腺鳞混合癌1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11例;以手术及肺穿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经诊断四格表计算,CT平扫联合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纯CT平扫检查;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CT平扫检查。结论 采用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联合CT平扫诊断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可明显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肺上叶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CT平扫 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全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6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患儿主...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FVC、FEV1、PEF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血清CRP、IL-6、TNF-α含量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 肺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心肌超声造影对冠心病经皮冠脉支架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红涛 李宇德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963-1964,共2页
目的分析心肌超声造影对冠心病经皮冠脉支架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经皮冠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6例,对比其术前、术后心肌超声造影检查参数差异。结果经皮冠脉支架术后4周、术后8周,患者左心室心肌超声造影参数(A、MBF... 目的分析心肌超声造影对冠心病经皮冠脉支架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经皮冠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6例,对比其术前、术后心肌超声造影检查参数差异。结果经皮冠脉支架术后4周、术后8周,患者左心室心肌超声造影参数(A、MBF、K)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8周,左心室RTMCE参数高于术后4周(P<0.05);经皮冠脉支架术后4周、术后8周患者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8周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术后4周(P<0.05);经皮冠脉支架术后4周、术后8周患者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8周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术后4周(P<0.05);左心室心肌超声造影参数(A、MBF、K)与冠心病患者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呈相关(P>0.05)。结论左心室心肌超声造影参数(A、MBF、K)在治疗前较低,术后出现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为正相关,因此通过心肌超声造影可确定冠心病经皮冠脉支架术治疗效果,判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超声造影 冠心病 经皮冠脉支架术
下载PDF
手足口病187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新杰 刘芳 +2 位作者 王凝 宁红霞 胡小娟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107-108,共2页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较多,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潜伏期为3~8 d。临床以发热及手、足、口腔及臀部...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较多,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潜伏期为3~8 d。临床以发热及手、足、口腔及臀部的斑丘疹、浆液性疱疹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鼻咽分泌物 肠道病毒 传染病 夏秋季 潜伏期 斑丘疹 浆液性
原文传递
彩超误诊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
15
作者 李宇德 王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7期741-741,744,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炎 超声诊断
下载PDF
临床治疗假性动脉瘤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宇德 王烨 +3 位作者 李继舟 韩升 庄思远 谭茜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331-1333,共3页
我国人口众多,疾病的发展呈多样化及年轻化,伴随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外周血管穿刺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对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诸如冠状动脉造影术、心脏射频消融术、先心病封堵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脑血管造影... 我国人口众多,疾病的发展呈多样化及年轻化,伴随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外周血管穿刺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对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诸如冠状动脉造影术、心脏射频消融术、先心病封堵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脑血管造影术、肿瘤动脉栓塞术、肾透析等;同时高效抗凝及抗血小板的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临床治疗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 脑血管造影术 血管穿刺术 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不同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17
作者 闫军 李季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964-1966,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者70例,采用X线诊断、螺旋CT诊断,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评估与观察扫描图像,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诊断异物诊断准确率高... 目的探究不同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者70例,采用X线诊断、螺旋CT诊断,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评估与观察扫描图像,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诊断异物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诊断(P<0.05),螺旋CT诊断肺不张、肺气肿、肺炎、纵隔位置变化、支气管阻塞检出率高于X线诊断(P<0.05)。结论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儿可使用螺旋CT诊断,可有效检出疾病,提高诊断准确率,并明确肺不张、肺气肿等病变,诊断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 放射影像技术 螺旋CT诊断 X射线诊断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的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莉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4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与护理经验。结果本组4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4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与护理经验。结果本组4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3例,存活45例,抢救成功率为93.7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属急危重症,应尽早行血液灌流治疗,配合药物解毒及对症、支持等救治,做好血液灌流前、中、后的观察与护理,可降低死亡风险,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血液灌流 护理
原文传递
减少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次数100例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淑琴 张春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0期129-130,共2页
目的减少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次数,以减轻患者注射次数增多所致的痛苦,并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及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方法将200例需要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按教科书上的脱敏注射法)和试验组(按减少一次注射的脱敏注射法),... 目的减少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次数,以减轻患者注射次数增多所致的痛苦,并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及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方法将200例需要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按教科书上的脱敏注射法)和试验组(按减少一次注射的脱敏注射法),对这2组患者进行局部疼痛、等待时间、注射次数、护理节约时间等的比较;并进行面色有无苍白、血压有无下降、脉搏、打喷嚏、皮疹、关节疼痛等过敏症状的观察。结果 2组在注射次数、注射疼痛次数、患者等待时间、护士节省时间等结果方面,均有显著差异;而对2组患者的血压、面色、脉搏、皮疹、关节疼痛等过敏症状的观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减少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一次,既可以减少患者一次肌注的痛苦及患者等待时间,又可以为护士节省观察时间,还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减少脱敏注射次数 护理观察
下载PDF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37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春文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5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临床资料:分析了938例LC术中37例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发生原因以急慢性炎性反应使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术中出血、"B"超的漏诊、上腹部手术史后肝下间隙包裹性粘...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临床资料:分析了938例LC术中37例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发生原因以急慢性炎性反应使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术中出血、"B"超的漏诊、上腹部手术史后肝下间隙包裹性粘连、胆管、十二指肠损伤为主。结论:严格掌握LC适应征,提高LC操作技术水平,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中转开腹 原因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