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年限蒙古黄芪转录组学分析及三萜皂苷合成关键基因挖掘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祥 王育朋 +6 位作者 安佳 王七龙 井亚江 黄建萍 张岗 彭亮 颜永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5-925,共11页
目的探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三萜皂苷的合成基因及参与后加工修饰的CYP、UGT基因。方法对两、三年生蒙古黄芪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Illumina HiSeq平台测序共得到42.22 Gb数据,Trinity软件拼接得到369790条... 目的探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三萜皂苷的合成基因及参与后加工修饰的CYP、UGT基因。方法对两、三年生蒙古黄芪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Illumina HiSeq平台测序共得到42.22 Gb数据,Trinity软件拼接得到369790条Transcripts和336068条Unigene,与非冗余蛋白质序列(non-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 database,Nr)、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consortium,GO)、同源蛋白质簇(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egg NOG/CO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Swiss-Prot、Pfam等数据库比对注释,结果显示蒙古黄芪与植物鹰嘴豆Cicer arietinum同源序列最多。KEGG分析表明蒙古黄芪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萜类骨架生物合成、二萜类生物合成、氨基酰基-tRNA生物合通路中,进一步从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通路中鉴别出114条差异表达Unigene,包含15种关键酶基因,其中三年生蒙古黄芪hexPS表达均显著上调,ACAT、HMGCS、HMGCR、MVK、MVAK2、MVD、IDI、FDPS、GGPS1、FNTB、STE24、STE14、FCLY、DHDDS有上调也有下调表达的Unigene。进一步挖掘蒙古黄芪三萜皂苷生物合成后修饰基因,发现8条CYP差异表达关键酶基因,分别为acyP、PPID/CYPD、PPIH/CYPH、CYP26A、CYP51、CYP84A、CYP61A、cypD_E/CYP102A/CYP505;2条UGT差异表达关键酶基因HUGT、SUGT1。结论两、三年生蒙古黄芪的皂苷合成基因和CYP、UGT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基因共同参与黄芪皂苷的合成、加工与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黄芪皂苷 生物合成途径
原文传递
UPLC-TOF-MS、GC-MS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炙甘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燕 邹远荣 +9 位作者 黄建萍 王红艳 夏泽冰 王七龙 井亚江 彭亮 高静 张岗 王丹阳 颜永刚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84-93,共10页
目的将炙甘草的化学成分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探讨炙甘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UPLC-TOF-MS、GC-MS技术分析炙甘草的化学成分。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Gene Cards数据库搜集药物作用... 目的将炙甘草的化学成分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探讨炙甘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UPLC-TOF-MS、GC-MS技术分析炙甘草的化学成分。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Gene Cards数据库搜集药物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借助Cytoscape 3.8.2软件筛选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关键成分-核心靶点-通路图,分子对接验证由Autodocking vina 1.2.0软件完成。结果共分析出289种化学成分,其中异甘草素、酪氨酸等16个成分为抗心律失常的关键成分;蛋白互作网络共筛选出ALB、AKT1、VEGFA、EGFR等55个核心靶点,GO富集共获得476个条目,KEGG共得到130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异甘草素、黄豆黄素、蜜桔黄素与核心靶点对接活性较好。结论炙甘草可能通过调节ALB、AKT1、VEGFA、EGFR等多个靶点,以及参与癌症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内分泌耐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等信号通路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 网络药理学 UPLC-TOF-MS GC-MS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基于“辨状论质”理论分析不同采收期黄芩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
3
作者 黄建萍 夏泽冰 +7 位作者 井亚江 王七龙 邹远荣 彭亮 张岗 高静 王红艳 颜永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87-3496,共10页
目的探索不同采收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含量之间的关联性,为黄芩的“辨状论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光测色仪及游标卡尺测定黄芩外观性状指标(药材粉末颜色、根长、根粗),采用HPLC测定黄芩12种黄酮类成... 目的探索不同采收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含量之间的关联性,为黄芩的“辨状论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光测色仪及游标卡尺测定黄芩外观性状指标(药材粉末颜色、根长、根粗),采用HPLC测定黄芩12种黄酮类成分(野黄芩苷、野黄芩素、黄芩苷、木犀草素、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芹菜素、去甲汉黄芩素、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含量。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黄芩外观性状与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对黄芩“外观性状指标-成分含量-产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黄芩外观性状与有效成分含量有相关性,但无显著性回归关系。黄芩色黄明者,黄酮苷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色暗、根长、根粗者,黄酮苷元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陕西省淳化地区黄芩药材秋季较适宜采收期为“寒露”节气前后。结论黄芩饮片的色泽是其内在质量的具体体现,黄芩外观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快速评价黄芩药材质量的方法,为黄芩“辨状论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指导黄芩的采收与药材优劣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辨状论质 外观性状 内在质量 采收期 野黄芩苷 野黄芩素 黄芩苷 木犀草素 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 汉黄芩苷 芹菜素 去甲汉黄芩素 黄芩素 汉黄芩素 白杨素 千层纸素A
原文传递
基于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芪“补气升阳”功效的质量标志物
4
作者 王七龙 井亚江 +8 位作者 黄建萍 王祥 安佳 王育朋 张岗 彭亮 高静 王昌利 颜永刚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6期1550-1557,共8页
目的 基于HPLC-ELSD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黄芪“补气升阳”相关功效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针对黄芪“补气升阳”的功效进行药效学实验。应用HPLC-ELSD技术建立不同黄芪样品的指纹图谱,获取黄芪完整的化学成... 目的 基于HPLC-ELSD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黄芪“补气升阳”相关功效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针对黄芪“补气升阳”的功效进行药效学实验。应用HPLC-ELSD技术建立不同黄芪样品的指纹图谱,获取黄芪完整的化学成分信息。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技术手段,对多种数据库筛选得到的黄芪化学成分作用靶点与相关通路进行预测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成分-靶点-通路-疾病”图。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将质量标志物与核心靶点进行对接验证,预测黄芪发挥“补气升阳”功效的成分。结果 药效学实验证明黄芪水煎液可下调机体丙二醛(MDA)、乳酸(LD)积累、肌酸激酶(CK)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上调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以达到补气、延缓疲劳、抗炎抗肿瘤等“补气升阳”类作用;黄芪指纹图谱指认了10个共有峰,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候选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筛选获得14个核心靶点,20条代谢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预测的质量标志物与靶标分子结合良好。结论 从质量标志物可测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出发,结合药效学实验、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将黄芪传统功效与现代疾病紧密联系对应,初步预测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异黄芪皂苷Ⅰ这5种成分为黄芪发挥“补气升阳”功效的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质量标志物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药效学
下载PDF
远志细胞色素P450家族PtCYP72A546克隆、亚细胞定位与表达分析
5
作者 罗瑶 净易尧 +6 位作者 胡本祥 杨冰月 姬海月 颜永刚 张岗 赵璠 彭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927,共9页
目的旨在克隆获得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基因CYP72A546的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并对其理化特性、系统进化关系、组织表达、激素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等展开分析。方法基于远... 目的旨在克隆获得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基因CYP72A546的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并对其理化特性、系统进化关系、组织表达、激素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等展开分析。方法基于远志全长转录组文库筛选并克隆远志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PtCYP72A546,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分析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理化性质、结构域等分子特征;利用MEGA11分析进化关系,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织、激素及非生物胁迫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从远志中成功克隆得到远志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PtCYP72A546,其ORF序列全长共计1560 bp,编码51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9770,系疏水性稳定蛋白,含有1个保守结构域,不具有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卷曲,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PtCYP72A546-GFP融合蛋白定位于内质网。qPCR结果显示,远志根中CYP72A546表达量显著高于茎和叶片;200μmol/L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200μmol/L壳聚糖(chitosan,CHT)处理下,CYP72A546均于12 h达峰值,分别为空白对照的7.45倍和5.49倍;在非生物(干旱、盐)胁迫处理下,CYP72A546的表达均先受抑制(6 h),再上调后缓慢下降。结论通过对远志CYP72A546基因的克隆、鉴定与分析,为深入研究其在远志三萜皂苷合成途径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细胞色素P450 亚细胞定位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远志bZI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净易尧 罗瑶 +7 位作者 史嘉周 陈晓颖 党小琳 张岗 高静 杨冰月 胡本祥 彭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40-4149,共10页
目的鉴定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bZIP基因,为远志抗逆性改良及次生代谢调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远志三代全长转录组数据库,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远志bZI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其在... 目的鉴定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bZIP基因,为远志抗逆性改良及次生代谢调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远志三代全长转录组数据库,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远志bZI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及处理中的表达特性。结果共鉴定得到27个含有特征性保守结构域的PtbZIP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为143 aa(PtbZIP24)~846 aa(PtbZIP9),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6201.52~92932.30,等电点(pI)介于4.59~9.69,其中25个家族成员为不稳定蛋白,所有家族成员均为亲水性蛋白。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构成,均无信号肽,存在多种互作现象。进化树分析将27个PtbZIP蛋白分为A、B、C、D、F、G、I、S 8个亚组,其中G亚组含有PtbZIP家族成员数量最多(共有8个),占总数的29.63%,没有PtbZIP基因被归类到E和K组。PtbZIP家族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适应性较弱。表达模式分析显示,PtbZIP4/15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茎和根次之;PtbZIP8/24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叶和根次之;PtbZIP1/17的表达量为根>叶>茎;其余21个的表达模式均为根>茎>叶。qPCR结果表明,PtbZIP26基因受脱落酸、壳聚糖的诱导,且能显著应答干旱和盐胁迫。结论鉴定了远志bZIP家族基因及其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研究PtbZIP基因在调控远志发育及次生代谢物合成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bZIP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基于LC/GC-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黄-桃仁药对逐瘀泻热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黄建萍 井亚江 +7 位作者 王七龙 邹远荣 夏泽冰 王红艳 彭亮 张岗 高静 颜永刚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892-901,共10页
目的 分析大黄-桃仁药对水煎液的化学成分,探讨其逐瘀泻热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TOF-MS、GC-MS对大黄-桃仁药对水煎液进行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大黄-桃仁药对逐瘀泻热的“疾病-成分-靶点”网络,筛选目标信号... 目的 分析大黄-桃仁药对水煎液的化学成分,探讨其逐瘀泻热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TOF-MS、GC-MS对大黄-桃仁药对水煎液进行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大黄-桃仁药对逐瘀泻热的“疾病-成分-靶点”网络,筛选目标信号通路。采用间隔24 h两次大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复制“瘀热”大鼠模型,通过大鼠体温变化,血液流变、凝血四项(TT、PT、APTT、FIB)、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水平等的测定对大黄-桃仁药对逐瘀泻热进行药效评价。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对预测的核心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从大黄-桃仁药对水煎液中鉴定得到化合物64个,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大黄-桃仁药对中芦荟大黄素、圣草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原花青素等核心成分,通过作用于AKT1、PTGS2、SRC、IL1B、TNF等核心靶点,调控VEGF、MAPK、IL-17、TNF等通路达到逐瘀泻热的目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大黄-桃仁药对给药后,模型大鼠的氧化应激(NO、SOD、MDA)、凝血四项、血液流变、体温等指标均向正常回调,大黄-桃仁药对能够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17、TNF-α含量以及核心靶点AKT1、SRC、MYC、EGFR、PTGS2、TP53 mRNA表达。结论 圣草酚、芦荟大黄素、原花青素、没食子酸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化合物为大黄-桃仁药对逐瘀泻热的药效物质。大黄-桃仁药对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调控机体炎症、氧化应激、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等方面发挥逐瘀泻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桃仁药对 逐瘀泻热 UPLC-TOF-MS GC-MS 网络药理学 药效学实验
下载PDF
基于Apriori算法与网络关联的含桃仁方剂应用规律探析
8
作者 邹远荣 夏泽冰 +8 位作者 黄建萍 井亚江 王七龙 颜永刚 彭亮 张岗 高静 沈霞 王红艳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6期1638-1644,共7页
目的 运用Apriori算法挖掘含桃仁方剂的配伍规律及桃仁炮制品、每日用量与主治病证及病证类型的关联性,为桃仁的临床实践及现代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桃仁的方剂,运用Excel 2017、IBMSPSSModeler 18.0、Cytosca... 目的 运用Apriori算法挖掘含桃仁方剂的配伍规律及桃仁炮制品、每日用量与主治病证及病证类型的关联性,为桃仁的临床实践及现代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桃仁的方剂,运用Excel 2017、IBMSPSSModeler 18.0、Cytoscape 3.9.1软件、Chiplot网站进行频次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收集含桃仁方剂1563首,多来源于宋朝,涉及486味中药,以补血药、理气药、温里药为主;主治病证366种,可归为30种病证类型,高频病证为闭经、跌打损伤、癥瘕积聚等,高频病证类型为气血津液病证、产后病证、月经病证等;桃仁炮制品以桃仁为主,其次为麸炒桃仁、燀桃仁,其中桃仁关联病证和病证类型最多,麸炒桃仁与气血津液病证关联性最好;桃仁每日用量主要分布于<3 g、5~10 g、3~4.9 g,其中桃仁<3 g与主治病证跌打损伤、产后腹痛、产后便秘等相关联,与病证类型产后病证关联性最好;3~4.9 g、5~10 g与主治病证跌打损伤关联性最好,与病证类型产后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等相关联。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桃仁治疗闭经的核心配伍为当归、大黄、肉桂、川芎,治疗跌打损伤的核心配伍为当归、红花、大黄、赤芍,治疗气血津液病证的核心配伍为当归、肉桂、木香、大黄,治疗产后病证的核心配伍与同气血津液病证相同,仅有主次之分。结论 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桃仁炮制品、每日用量与主治病证及病证类型间的关系,揭示了桃仁在具体病证中的应用特点,结果可为桃仁的临床合理应用及后续新方的研发提供参考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数据挖掘 《中医方剂大辞典》 APRIORI算法
下载PDF
基于文献挖掘的阿娜尔妇洁液组方实践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韩会利 曹福麟 +4 位作者 李柳柳 吴博 杨帆 张武波 颜永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6期178-180,F0003,共4页
近年来,妇科炎症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持续上升,阿娜尔妇洁液作为该领域治疗药物,在组方与剂型上具有独特优势,疗效发挥显著。现从阿娜尔妇洁液组方基础、临床应用、药理作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阿娜尔妇洁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近年来,妇科炎症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持续上升,阿娜尔妇洁液作为该领域治疗药物,在组方与剂型上具有独特优势,疗效发挥显著。现从阿娜尔妇洁液组方基础、临床应用、药理作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阿娜尔妇洁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娜尔妇洁液 组方实践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卵叶远志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瑶 胡本祥 +9 位作者 张晗 史嘉周 姬海月 净易尧 陈晓颖 王帮庆 颜永刚 赵璠 李艳茸 彭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6065-6073,共9页
目的解析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叶绿体因组的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CTAB法提取卵叶远志叶片基因组DNA,通过IlluminaHi Seq平台测序,再用Get Cellelle组装叶绿体基因组,通过MEGA11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法)系统... 目的解析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叶绿体因组的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CTAB法提取卵叶远志叶片基因组DNA,通过IlluminaHi Seq平台测序,再用Get Cellelle组装叶绿体基因组,通过MEGA11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法)系统发育树。结果卵叶远志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5192bp,GC含量为36.70%,共编码124个基因,其中包含8个rRNA基因、42个tRNA基因和74个蛋白编码基因;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显示,67.29%的密码子的使用度>1,密码子偏好A、T结尾;共检测到287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其中以单核苷酸重复次数最多,占80.61%,单核苷酸主要由A和T组成,这表明在碱基形成过程中A和T被频繁使用;边界分析显示,9种远志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边界较为稳定,卵叶远志、香港远志P.hongkongensis、远志P.tenuifolia、瓜子金P.japonica和合叶草P.subopposite基因结构存在相似性;变异分析显示,9种远志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变异幅度较小;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卵叶远志、香港远志、瓜子金、远志、合叶草和西南远志P.crotalarioide因较高的支持率可聚成一支。结论构建了高质量的卵叶远志全叶绿体基因组,为卵叶远志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卵叶远志 叶绿体基因组 序列特征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芸苔素对铅胁迫下远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姬海月 胡本祥 +3 位作者 杨冰月 罗瑶 颜永刚 彭亮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93-2102,共10页
以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为研究对象,采用3 mmol·L^(-1)醋酸铅溶液模拟铅胁迫,探讨两种处理方式(预浸种、拌种)不同浓度(0~100μmol·L^(-1))芸苔素(EBL)对远志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及铅含量的影响。... 以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为研究对象,采用3 mmol·L^(-1)醋酸铅溶液模拟铅胁迫,探讨两种处理方式(预浸种、拌种)不同浓度(0~100μmol·L^(-1))芸苔素(EBL)对远志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及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远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胚芽长度、鲜重、干重在铅胁迫下显著降低,EBL预浸种和拌种处理可有效缓解远志种子和幼苗遭受铅胁迫的伤害且具有剂量效应。(2)在铅胁迫下,远志幼苗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EBL浓度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它们在0.01μmol·L^(-1) EBL拌种处理下分别为0μmol·L^(-1) EBL处理的1.99、2.31、1.95倍,且拌种处理影响较浸种处理更为显著。(3)在铅胁迫下,远志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EBL浓度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且预浸种和拌种处理的酶活性均在0.01μmol·L^(-1) EBL浓度下最强。(4)在铅胁迫下,远志幼苗MDA和H 2O 2含量均随着EBL浓度增加而先下降后上升,均与空白对照(CK)差异显著,且预浸种和拌种处理的含量均在0.01μmol·L^(-1) EBL浓度下最低。(5)远志种子和幼苗中Pb含量在铅胁迫处理后均大幅显著增加,拌种处理种子中铅含量增幅远大于浸种处理,而幼苗中铅含量增幅在两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铅胁迫种子中铅含量在0.0001μmol·L^(-1) EBL预浸种处理后显著升高,在0.0001~1.0μmol·L^(-1) EBL拌种处理后显著降低,而幼苗中铅含量在各浓度EBL拌种和浸种处理后均显著升高,并均在0.01μmol·L^(-1) EBL处理下最高。研究发现,铅胁迫致使远志幼苗抗氧化酶防御系统受损,严重抑制了远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适宜浓度(0.01μmol·L^(-1))EBL能通过调节铅胁迫下远志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系统活性而有效缓解过氧化伤害,增强植株抵抗铅胁迫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铅胁迫 芸苔素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远志属6种药用植物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瑶 杨冰月 +8 位作者 净易尧 史嘉周 陈晓颖 朱奕涵 张艺蕾 颜永刚 张岗 胡本祥 彭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535-4544,共10页
目的揭示远志属中6种药用植物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差异,为远志属药用植物的快速、准确鉴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对远志属6种药用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卵叶远志P.sibirica,瓜子金P.japonica,黄... 目的揭示远志属中6种药用植物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差异,为远志属药用植物的快速、准确鉴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对远志属6种药用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卵叶远志P.sibirica,瓜子金P.japonica,黄花倒水莲P.fallax,小花远志P.arvensis和华南远志P.glomerata干燥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聚类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数据可视化的形式解析远志属6种药用植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性。结果HS-GCIMS共获得远志属6种药用植物中90个特征信号,定性鉴别出76种,包括38种醛类、10种醇类、10种酯类、9种酮类以及呋喃类等其他成分9种。其中,醇类和酮类成分数目最多的为华南远志,分别为8种和6种;醛类和酯类成分数目最多的为小花远志,分别为36种和9种。PCA、PLS-DA和聚类分析均能将远志属6种药用植物区分开来。聚类热图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甲基丁酸丁酯、水杨酸甲酯等14种特征挥发性成分可作为鉴别远志属6种药用植物的标志物。结论HS-GCIMS技术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能够鉴定及可视化远志属6种药用植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差异,为远志属不同药用植物的区分和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卵叶远志 瓜子金 黄花倒水莲 小花远志 华南远志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有机物 2-甲基丁酸丁酯 水杨酸甲酯
原文传递
基于HS-GC-IMS技术解析远志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性
13
作者 党小琳 杨冰月 +6 位作者 姬海月 高静 陈莹 颜永刚 张岗 胡本祥 彭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363-6371,共9页
目的获得远志Polygala Radix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质谱(headspace-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测定远志根、远志筒、蜜远志、制远志的挥发性有机物... 目的获得远志Polygala Radix及其炮制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质谱(headspace-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测定远志根、远志筒、蜜远志、制远志的挥发性有机物,构建HS-GC-IMS指纹图谱,VOCal软件对检测到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applic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聚类热图对样品进行识别和差异性分析。结果基于HS-GC-IMS技术从远志及其炮制品中共获得了45种挥发性有机物,定性鉴别出41种;构建了远志及其炮制品的HS-GC-IMS指纹图谱,4组样品的指纹图谱整体轮廓类似,组内相对含量基本一致,但组间相对含量差异显著;聚类热图分析将4组样本聚为2类,远志根单独一类,远志筒、蜜远志和甘草炙远志聚为一类;PCA和PLS-DA可将远志根、远志筒、蜜远志、制远志明显区分开来,庚醛M、庚醛D等16个成分可作为品种识别和区分质量的关键因子。结论HS-GC-IMS指纹图谱可用于识别与评价远志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和差异,为远志饮片的质量评价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炮制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有机物 庚醛M 庚醛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