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良县2013-201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魁 李红芬 +2 位作者 严桂莲 资素琼 魏雪鸿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监测陆良县含麻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掌握人群麻疹病毒IgG抗体水平,及时发现工作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每年对目标人群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监测点8个年龄组随机抽取45-54人做为对象,每个... 目的监测陆良县含麻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掌握人群麻疹病毒IgG抗体水平,及时发现工作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每年对目标人群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监测点8个年龄组随机抽取45-54人做为对象,每个对象完成调查,采静脉血3-4ml,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麻疹病毒IgG抗体,汇集数据,做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陆良县人群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95.53%,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62,P〈0.05);抗体保护性率为77.67%,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31,P〈0.05);抗体均值为1989.47m IU/ml,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48,P〈0.05)。人群首剂含麻疫苗接种后10-23月后抗体均值最高达2505.12 m IU/ml,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07,P〈0.05)。结论人群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较高、保护率中下,地区间人群抗体水平不均衡,适时强化有利提高人群防御麻疹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IgG抗体 健康人群 监测 含麻疫苗
下载PDF
8月~4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抗体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魁 严桂莲 +3 位作者 李红芬 资素琼 魏雪鸿 俞文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目的了解陆良县﹤5岁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Bs Ag,Anti-HBs)情况,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陆良县十个... 目的了解陆良县﹤5岁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Bs Ag,Anti-HBs)情况,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陆良县十个乡镇按人口数分层整群抽样624名儿童,经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s Ag和Anti-HBs,并统计分析。结果该年龄段Hep B(Hepatitis B Vaccine,Hep B)接种率为99.68%,Hep B1及时接种率为89.74%;HBs Ag阳性率为0.48%,Anti-HBs阳性率为75.48%,两指标的阳性率与地区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ep B1及时和全程接种是阻断HBV感染因素之一,Anti-HBs阳性率随着人群年龄呈现下降趋势。加强﹥3岁儿童Anti-HBs监测,对高危人群开展Hep B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陆良县
下载PDF
儿童不同剂次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魁 李红芬 +1 位作者 李陆美 严桂莲 《浙江预防医学》 2016年第5期508-509,共2页
目的了解儿童不同剂次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按学号系统等距随机抽取陆良县芳华镇小学生337人,要求1岁内接受过基础接种但未加强免疫,且接种前乙肝两对半5项均为阴性.其中306人加强免疫1剂次为1剂次组,31人加强免疫3剂次(0,1,6... 目的了解儿童不同剂次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按学号系统等距随机抽取陆良县芳华镇小学生337人,要求1岁内接受过基础接种但未加强免疫,且接种前乙肝两对半5项均为阴性.其中306人加强免疫1剂次为1剂次组,31人加强免疫3剂次(0,1,6)程序为3剂次组,对两组学生接种后1个月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37名小学生年龄6~14岁,1剂次与3剂次组加强免疫后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4.12%和10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抗-HBs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14岁儿童加强免疫1剂次或3剂次乙肝疫苗后均能产生较高的抗-HBs阳性率;但3剂次是否优于1剂次,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免疫 乙肝疫苗 不同剂次 乙肝表面抗体
原文传递
1952~2014年陆良县麻疹疫情分析
4
作者 刘魁 严桂莲 +2 位作者 资素琼 魏雪鸿 俞文 《预防医学论坛》 2016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了解陆良县1952~2014年麻疹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陆良县1952~2014年报告的麻疹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2~2014年累计上报麻疹100 473例,平均发病率为550.43/10万。其中1952~1979年麻... 目的了解陆良县1952~2014年麻疹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陆良县1952~2014年报告的麻疹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2~2014年累计上报麻疹100 473例,平均发病率为550.43/10万。其中1952~1979年麻疹累计上报发病97 218例,平均发病率1 215.89/10万;其次1980~2014年,麻疹累计上报发病3 255例,平均发病率18.08/10万。1980年前后相比,麻疹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下降98.14%、99.86%,麻疹疫苗控制发病效果明显。发病主要集中在11~5月,占72.72%(2 365/3 252)。结论陆良县麻疹发病率总体上自开展计划免疫后迅速降低,现处低发病阶段;春季高发;5岁以下儿童高发,近年1岁内发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灯盏花提取物治疗烧烫伤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黎学礼 郑永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3期79-79,共1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提取物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II度烧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灯盏花提取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伤口结痂时间... 目的:观察灯盏花提取物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II度烧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灯盏花提取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伤口结痂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伤口结痂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镇痛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提取物治疗II度烧烫伤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烫伤 灯盏花提取物 灯盏花乙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