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首个国际共识的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平 朱琳 +1 位作者 范琼丽 陈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5-820,共6页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dLS)是一种以严重神经发育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遗传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智力障碍、典型的面部特征、宫内和生后生长发育迟缓及多器官系统畸形等,发病率约1/10 000~1/30 000。2017年国际CdLS共识小组成立,并于2018年...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dLS)是一种以严重神经发育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遗传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智力障碍、典型的面部特征、宫内和生后生长发育迟缓及多器官系统畸形等,发病率约1/10 000~1/30 000。2017年国际CdLS共识小组成立,并于2018年7月发表了国际上首个关于CdLS的共识"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firs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的诊断和管理:第一份国际共识声明》)。该共识通过改良德尔菲法制定,对CdLS患儿的诊断和管理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该文对共识进行解读,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诊断、规范随访及管理CdL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 国际共识 诊断 管理 解读
下载PDF
儿童睡眠障碍的常见症状及其发病机制 被引量:18
2
作者 雷丽君 吴至凤 +2 位作者 李骁 吴长利 王文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睡眠障碍包含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启动及维持障碍、过度睡眠障碍、与特定睡眠阶段有关的各种睡眠障碍。目前儿童睡眠障碍研究较成人少,而睡眠在儿童脑功能的发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严重的睡眠障碍会对儿童脑功能的发育造成极大... 睡眠障碍包含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启动及维持障碍、过度睡眠障碍、与特定睡眠阶段有关的各种睡眠障碍。目前儿童睡眠障碍研究较成人少,而睡眠在儿童脑功能的发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严重的睡眠障碍会对儿童脑功能的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的颁布,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部分类型的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得以阐明,睡眠障碍的分类标准也有所更新。本文总结了睡眠障碍各个分类中已知的发病机制,并结合儿童睡眠障碍症状作一概述,旨在为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吸引更多的临床工作者关注儿童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睡眠障碍 临床症状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内皮素-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张娅 温恩懿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524-526,530,共4页
血管重构是血管壁功能和结构异常改变的过程,涉及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病理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血管重构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内皮素-1是一种活性多肽,参与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增殖、迁移和基因表达等... 血管重构是血管壁功能和结构异常改变的过程,涉及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病理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血管重构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内皮素-1是一种活性多肽,参与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增殖、迁移和基因表达等多项细胞功能。内皮素-1在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防止血管重构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丽 肖静 温恩懿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751-2754,共4页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该院儿科NICU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早产儿58例,分为试验组(初乳口腔免疫)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口腔免疫)。比较两组早产儿机械通气时VAP发生...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该院儿科NICU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早产儿58例,分为试验组(初乳口腔免疫)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口腔免疫)。比较两组早产儿机械通气时VAP发生率、口腔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结果试验组VAP发生率和口腔感染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3例VAP早产儿气管导管内痰培养为革兰阴性菌,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没有检出相同细菌;对照组11例VAP早产儿导管内痰培养与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有7例检出相同细菌;两组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乳口腔免疫能有效预防早产儿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 婴儿 早产 口腔免疫 通气机 机械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下载PDF
减轻静脉穿刺疼痛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和珂 李晓琴 +4 位作者 曾瑜 肖静 万应伶 邓梦慧 郑蜀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46-250,共5页
静脉穿刺是临床工作中诊断、治疗和抢救患者的常见操作,但有的患者因血管较细、位置较深或走行不好等障碍易导致重复操作,降低了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穿刺时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穿刺部位、进针角度、拔针方法等众多因素有关。减轻静脉穿... 静脉穿刺是临床工作中诊断、治疗和抢救患者的常见操作,但有的患者因血管较细、位置较深或走行不好等障碍易导致重复操作,降低了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穿刺时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穿刺部位、进针角度、拔针方法等众多因素有关。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主要包括:穿刺部位敷麻醉药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将“乏神经区”作为手背静脉穿刺部位;改进进针角度和拔针方法;选择小型静脉注射器;在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针头型号、穿刺角度等条件相同时,穿刺针头斜面向左或向右。本文就如何减轻穿刺引起疼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静脉穿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掌背静脉 皮神经 疼痛 角度 穿刺成功率 乏神经区
下载PDF
咀嚼功能训练治疗脑瘫儿童口腔运动功能障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范琼丽 吴至凤 +4 位作者 余秀梅 曾小云 彭利双 苏丽莎 张雨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7-572,共6页
目的观察咀嚼功能训练(FuCT)对脑瘫儿童咀嚼功能、舌尖推力严重程度、流涎严重程度及流涎频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断为口腔运动功能障碍的脑瘫儿童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uCT组(n=24)和口腔运动训练组(n=24... 目的观察咀嚼功能训练(FuCT)对脑瘫儿童咀嚼功能、舌尖推力严重程度、流涎严重程度及流涎频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断为口腔运动功能障碍的脑瘫儿童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uCT组(n=24)和口腔运动训练组(n=24)。每组均接受12周训练,评估两组儿童咀嚼功能、舌尖推力严重程度、流涎严重程度和流涎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儿童训练前咀嚼功能、舌尖推力严重程度、流涎严重程度及流涎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周后,FuCT组咀嚼功能、舌尖推力严重程度、流涎严重程度均有改善(P<0.05),但流涎频率无明显改善(P>0.05);口腔运动训练组咀嚼功能、舌尖推力严重程度、流涎严重程度及流涎频率均无明显改善(P>0.05)。训练12周后,FuCT组舌尖推力严重程度、流涎严重程度及流涎频率均优于口腔运动训练组(P<0.05)。结论 FuCT是改善脑瘫儿童咀嚼功能、舌尖推力严重程度、流涎严重程度及流涎频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咀嚼功能训练 咀嚼功能 流涎 舌尖推力 儿童
下载PDF
锌、镁、铁和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林 胡斌 +1 位作者 张雨平(综述) 何丽(审校)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875-878,共4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虽然支持营养补充剂治疗ADHD的证据有限,但大量研究表明ADHD患儿的锌、镁、铁和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这些营养素在神经功能中...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虽然支持营养补充剂治疗ADHD的证据有限,但大量研究表明ADHD患儿的锌、镁、铁和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这些营养素在神经功能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锌、镁、铁和维生素D缺乏与ADHD关系的研究进展,鼓励医务工作者通过回顾患儿的饮食历史,采取适当的筛查和预防性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维生素D 儿童
原文传递
睡姿干预对早产儿头颅畸形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斌 王成举 +3 位作者 杨望 常琴 李文藻 张雨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睡姿干预对早产儿头颅畸形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儿保门诊及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218例,将其分为睡姿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03例)。睡姿干预组在婴儿住院及出院后给予睡姿干预,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睡姿干预对早产儿头颅畸形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儿保门诊及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218例,将其分为睡姿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03例)。睡姿干预组在婴儿住院及出院后给予睡姿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婴儿6月龄时头颅畸形的发生率。结果睡姿干预组正常婴儿显著多于对照组,睡姿干预组轻度、中度、重度头颅畸形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姿干预可降低早产儿头颅畸形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姿干预 早产儿 畸形
下载PDF
早产儿神经学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成举 胡斌 张雨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随着医疗救治水平的提升,我国早产儿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脑损伤早产儿数量也逐步上升,而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神经学评估工具是一类早期识别异常的重要方法,其具有无创、经济、实用、易于操作的特点,已经广泛开... 随着医疗救治水平的提升,我国早产儿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脑损伤早产儿数量也逐步上升,而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神经学评估工具是一类早期识别异常的重要方法,其具有无创、经济、实用、易于操作的特点,已经广泛开展于临床。目前应用于儿童发育评估的工具种类很多,但早产儿由于胎龄小、脆弱等特点,大多数评估工具并不适用于早产儿评估,所以需要选择专用的早产儿神经评估工具。本文对目前国际上用于早产儿的神经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学评估工具 脑损伤 早产儿
原文传递
642例矫正胎龄38~58周婴儿运动表现测试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成举 赵树琳 +5 位作者 申量 胡斌 卜晓琴 蔡益 肖璨 张雨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重庆3所医院矫正胎龄38~58周婴儿的运动表现测试(TIMP)数据与美国常模数据的差异,为TIMP在国内的引进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使用TIMP对2016年1~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重庆市妇幼保健... 目的探讨基于重庆3所医院矫正胎龄38~58周婴儿的运动表现测试(TIMP)数据与美国常模数据的差异,为TIMP在国内的引进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使用TIMP对2016年1~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早产儿随访门诊或儿保门诊就诊的642例矫正胎龄38~58周婴儿进行评估测试,统计评估得分并与美国常模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该组婴儿TIMP得分随婴儿矫正胎龄的增加而升高,从38~39+6周龄组的37±5分,增加至56~57+6周龄组的83±12分。但各周龄组平均得分均低于美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IMP评估得分可反映不同矫正胎龄婴儿的运动能力。基于重庆3所医院门诊矫正胎龄38~58周婴儿的TIMP数据与美国常模相比差异较大,提示在国内使用TIMP评估小婴儿运动能力前建立中国TIMP常模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运动表现测试 常模 婴儿
原文传递
儿童脑性瘫痪超早期诊疗循证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斌(综述) 王成举(综述) 张雨平(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9年第7期491-494,共4页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组由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的活动受限性疾病,是导致儿童时期残疾的主要疾病.该病的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始终是神经学界研究的难点和临床专家关注的重点.近年来,脑瘫的遗传学研究和早期评估方法...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组由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的活动受限性疾病,是导致儿童时期残疾的主要疾病.该病的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始终是神经学界研究的难点和临床专家关注的重点.近年来,脑瘫的遗传学研究和早期评估方法取得了较显著的新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联合运用标准化评估和影像学可早期识别异常临床表现,以便进行规范化的早期干预和管理.该文就目前关于脑瘫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遗传学病因 早期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发热小婴儿病因分析及炎性标志物联合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奎林 张雨平 +6 位作者 温恩懿 杨张娅 杨望 金玲 张红 游静 常琴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12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分析小婴儿(0~90d)发热病因,探讨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eutrophil count percentage,NEU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诊断小婴儿严重细菌感染... 目的分析小婴儿(0~90d)发热病因,探讨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eutrophil count percentage,NEU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诊断小婴儿严重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发热住院小婴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64例罹患单一疾病199例,合并≥2种疾病65例,肺炎发病率为68.93%;严重细菌感染72例,非严重细菌感染160例,可疑严重细菌感染32例;严重细菌感染患儿WBC [(14.49±4.81)×109个/L]、NEUT%[(58.44±15.66)%]、CRP[(45.15±30.01)mg/L]、PCT[(3.32±3.04)μg/L]水平均高于非严重细菌感染患儿[(11.32±7.52)×109个/L、(41.52±15.54)%、(8.12±7.78)mg/L、(0.28±0.24)μg/L](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WBC以12.60×109个/L为最佳截断值,诊断小婴儿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AUC为0.718 7(95%CI:0.618 3~0.819 1,P<0.001),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69.8%;NEUT%以53%为最佳截断值,诊断小婴儿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AUC为0.781 8(95%CI:0.690 7~0.873 0,P<0.001),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9.1%;CRP以15.65mg/L为最佳截断值,诊断小婴儿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AUC为0.897 1(95%CI:0.829 6~0.964 7,P<0.001),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2.6%;PCT以0.88μg/L为最佳截断值,诊断小婴儿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AUC为0.981 4(95%CI:0.928 2~0.996 5,P<0.001),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7.7%;WBC+NEUT%+CRP+PCT联合诊断小婴儿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AUC为0.993 4(95%CI:0.968 3~0.999 1,P<0.001),灵敏度为99.4%,特异度为99.1%,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小婴儿发热病因以肺炎多见,WBC+NEUT%+CRP+PCT对小婴儿严重细菌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细菌感染 发热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小婴儿
原文传递
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康复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冷明月 彭宏浩(综述) 吴至凤(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随着疾病修正治疗的出现,SMA的预后得以显著改善,也引起了人们对家庭康复与护理的重视,长程规范的家庭康复与护理可延缓SMA疾病进展,提升患儿及照...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随着疾病修正治疗的出现,SMA的预后得以显著改善,也引起了人们对家庭康复与护理的重视,长程规范的家庭康复与护理可延缓SMA疾病进展,提升患儿及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该文综述了SMA患者家庭康复的目标、基本的功能训练方法、呼吸管理、营养管理以及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强调在康复过程中获得适当家庭康复与护理支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家庭康复 生活质量评价
下载PDF
早产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14
作者 常琴 张雨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0期1515-1517,共3页
随着重症监护设备的进步和早产儿救治技术的飞速发展,早产儿存活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早产儿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同时,在救治过程中有较多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静脉营养等的应用,导致近年来早产儿医院感染率逐年上升... 随着重症监护设备的进步和早产儿救治技术的飞速发展,早产儿存活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早产儿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同时,在救治过程中有较多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静脉营养等的应用,导致近年来早产儿医院感染率逐年上升。据国内局部研究表明,我国早产儿医院感染率为10.0%~20.0%,而不同国家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的医院感染率差异较大,以3.0%~40.0%居多,有的文献报道甚至高达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 危险因素 综述
下载PDF
104例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王养才 李思洁 +1 位作者 罗兴 陈伟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4年第1期10-14,20,共6页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患者预后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患者预后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04例患者中有67例行CT检查,报告显示平扫期多数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软组织影,肿瘤内若存在坏死灶,则可能出现混杂密度影,部分肿瘤内有钙化,增强期大多呈现轻度或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行MRI检查,强化时均呈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均减退;病理结果示chRCC主要包括两种细胞类型,一种为体积较大的多角形半透明细胞,另一种为小圆形的嗜酸性细胞。8例患者失访,3例患者因非肾肿瘤性疾病死亡,2例因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均长期生存,预后良好。结论chRCC临床症状不典型,超声可作为首选体检筛查手段,CT和MRI检查在chRCC诊断上也具有一定优势。手术为早期chRCC首选治疗方案,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极少数患者术后出现转移或复发。晚期chRCC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肾嫌色细胞癌 影像学检查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推拿主导的“产儿一体化”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对婴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
16
作者 赵雪晴 王成举 +5 位作者 董玲 张明 罗意 卢明悦 霍焰 陈启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466-470,共5页
目的 评价推拿主导的“产儿一体化”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对婴儿生长发育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0月1日—2020年10月1日重庆市中医院产科和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生后1 d的200名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名新... 目的 评价推拿主导的“产儿一体化”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对婴儿生长发育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0月1日—2020年10月1日重庆市中医院产科和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生后1 d的200名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名新生儿。对照组接受常规儿童保健指导,研究组在常规儿童保健指导的基础上增加推拿主导的中医养护指导。比较两组婴儿不同时段的体格生长发育指标、神经行为指标及常见疾病患病率等。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1、3、6、8、12月龄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6、8、12月龄身长均高于对照组,6、8、12月龄头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评(NBNA)评分分别为(38.39±0.74)分和(38.42±0.8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5,P>0.05)。两组婴儿6、12月龄《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3版》(ASQ-3)的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个人-社会能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婴儿6、12月龄《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社会-情绪(第2版)》(ASQ-S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腹泻、肺炎、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推拿主导的“产儿一体化”中西医健康管理可促进婴儿体格生长及神经发育,降低常见疾病的患病率,操作简便,易掌握,可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儿一体化 中西医结合 健康管理 推拿 儿童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风险因素阈值与预测价值
17
作者 胡楠 屈福祥 +2 位作者 程旺 颜丽君 杨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患病率正在上升,本文旨在研究儿童SMPP风险因素阈值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22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 目的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患病率正在上升,本文旨在研究儿童SMPP风险因素阈值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22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重症组(114例)和非重症组(11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D-二聚体水平,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一步将有意义的指标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SMPP的独立风险因素,然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找到各预测指标诊断阈值及预测价值。结果与非重症组比较,重症组CRP、LDH、D-二聚体水平更高,PLT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重症组比较,重症组WBC、AST、A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分别纳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一步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反应蛋白(OR=0.032,P=0.006),LDH(OR=0.006,P=0.044)、D-二聚体(OR=0.006,P<0.0013)是儿童SMPP的独立预测指标,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32、0.696、0.807,诊断阈值分别为10.35 mg/L、296.15 U/L、231.5 ng/ml。结论CRP≥10.35 mg/L、LDH≥296.15 U/L、D-二聚体≥231.5 ng/ml是SMPP的早期独立风险因素阈值,其中D-二聚体对SMPP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支原体肺炎 风险因素 阈值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婴儿运动表现测试及其在婴儿早期发育相关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申亚丽 张雨平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699-703,共5页
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TIMP)是一种适用于4月龄以内婴儿的运动评估工具,能早期识别婴儿的运动发育迟缓。因此,对于可能导致婴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疾病,TIMP具有识别作用,尤其在婴儿早期即表现出运动发育迟缓... 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TIMP)是一种适用于4月龄以内婴儿的运动评估工具,能早期识别婴儿的运动发育迟缓。因此,对于可能导致婴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疾病,TIMP具有识别作用,尤其在婴儿早期即表现出运动发育迟缓的疾病。此外,TIMP的临床应用还包括为发育迟缓婴儿的早期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案,并在干预后进行疗效评估等。该文对TIMP在可能导致婴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TIMP在这些疾病的早期识别及后期康复中的作用和价值,为TIMP在婴儿早期发育相关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婴儿运动表现测试 运动发育迟缓 运动评估
原文传递
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神经发育追赶状况及校正终止年龄探讨
19
作者 程旺 王成举 +2 位作者 申亚丽 吴至凤 张雨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114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的神经发育追赶状况及校正终止年龄。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2023年3月1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918例无明显高危因素早产儿的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 目的探讨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的神经发育追赶状况及校正终止年龄。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2023年3月1日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918例无明显高危因素早产儿的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结果,以6684例足月儿作为对照。按胎龄分为早产儿组(早期、中期、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组,比较实际年龄48个月内各组儿童各能区DQ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早产儿组所有能区DQ在实际6~48月龄均呈现追赶趋势(P<0.05)。晚期早产儿组在实际36月龄时所有能区DQ与足月儿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早期早产儿组在实际36月龄时多数能区DQ与足月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月龄时所有能区DQ与足月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的神经发育校正终止年龄也许应该持续到36月龄以后,且胎龄越小,校正所需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 发育商 追赶 校正年龄 早产儿
下载PDF
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疗效比较
20
作者 王敏 何菲 +2 位作者 常琴 吕奎林 张雨平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3008-3012,共5页
目的比较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5日至2022年12月30日该院儿科收治的12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自出生后3 d开始,在肠道能耐受情况下开始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按照补充维生素D剂量的不... 目的比较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5日至2022年12月30日该院儿科收治的12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自出生后3 d开始,在肠道能耐受情况下开始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按照补充维生素D剂量的不同分为500、900、2100 IU/d组,比较分析各组维生素D起始水平及补充后水平的差异。结果126例早产儿中维生素D缺乏52例,维生素D不足74例。与维生素D不足比较,维生素D缺乏早产儿的母亲补充维生素D的比例更低(P<0.05)。3组出生后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及出生后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补充后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00 IU/d组低于2100 IU/d组(P<0.05)。2100 IU/d组补充维生素D最长时间为90 d,补充后25-羟维生素D水平最高为48.3 ng/mL,未出现维生素D中毒,900 IU/d组补充后仍然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40例(85.1%),2100 IU/d组17例(25.8%)。结论建议在早产儿出生后给予维生素D 2100 IU/d以预防发生维生素D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不足 维生素D补充剂量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