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专业卫生士官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的设计与思考
1
作者 樊宇兵 刘云轻 李玮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69-270,共2页
随着我军作战部队卫生力量编成和职能任务的调整,我校培养的三年制大专临床医学专业生长干部学员,先后调整为营区医学专业卫生士官、战场救治专业卫生士官、战救医学专业卫生士官(本文简称医疗士官,下同)[1-2],培养目标也重新定位为达... 随着我军作战部队卫生力量编成和职能任务的调整,我校培养的三年制大专临床医学专业生长干部学员,先后调整为营区医学专业卫生士官、战场救治专业卫生士官、战救医学专业卫生士官(本文简称医疗士官,下同)[1-2],培养目标也重新定位为达到基层部队医疗救护员岗位首次任职能力要求和军队卫生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中级技能等级,履行战伤紧急救治和部队常见伤病处置等职能。士官学员在校学习只有3年,给予解剖学课程的总学时只有100学时。“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人体解剖学课程作为医疗士官的“基石”课程,为了在有限的课程学习时间内提高培训效果,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干部学员 卫生士官 力量编成 部队卫生 军队卫生 医疗专业 任职能力 士官学员
下载PDF
在军队院校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增加生物恐怖相关内容的思考
2
作者 赵美玲 韩晓静 +1 位作者 耿进霞 仇艳光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73-174,共2页
当今国际社会局势复杂多变,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发的敌对情绪促使有些国家采用特殊手段威胁别国的安全,生物恐怖就是其中的一种。当下,反生物战、反生物恐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研究课题[1]。1生物恐怖的概念与... 当今国际社会局势复杂多变,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发的敌对情绪促使有些国家采用特殊手段威胁别国的安全,生物恐怖就是其中的一种。当下,反生物战、反生物恐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研究课题[1]。1生物恐怖的概念与特点1.1概念生物恐怖是指利用各种手段释放致病性微生物或其毒素,从而造成烈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以达到制造伤亡、恐慌、社会动荡和经济损失的目的[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学院校 医学微生物学 生物恐怖 教学内容
下载PDF
军队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中应用框架式教学法的改革初探
3
作者 耿进霞 王海波 +6 位作者 仇艳光 赵美玲 韩晓静 李玮 马利才 刘云轻 王骥昊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79-380,共2页
现代教育理念和新军事变革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卫生士官学员具备综合素质——不但会治疗、会护理,而且懂预防、会宣教、会组训,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中必须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把学员培养成"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1]。医学... 现代教育理念和新军事变革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卫生士官学员具备综合素质——不但会治疗、会护理,而且懂预防、会宣教、会组训,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中必须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把学员培养成"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1]。医学基础课是各专业学员的必选课,也是后期专业课程的奠基石,对学员今后的知识结构、学习自觉性、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医学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既要合乎现代教育理念的规范,又要符合军队改革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基础课 框架式教学 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下载PDF
壳寡糖的生物学效用及其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燕 刘琳 韩晓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2期308-310,共3页
壳寡糖(COS)的众多功能特性和生物学效应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在农业、环境、营养和制药领域的潜在用途。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COS的生物学功能及研究进展。结果表明,COS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抗肿瘤、调节糖脂代谢等作用。... 壳寡糖(COS)的众多功能特性和生物学效应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在农业、环境、营养和制药领域的潜在用途。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COS的生物学功能及研究进展。结果表明,COS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抗肿瘤、调节糖脂代谢等作用。本文综述的生物学影响可能为今后COS的应用提供一个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生物学活性 应用
下载PDF
跨学科集体备课的实践与探索
5
作者 仇艳光 时兰春 +1 位作者 耿进霞 赵美玲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92-593,共2页
集体备课是指在个人备课的前提下,课堂讲授开展之前,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专家和教师审定教学提纲、筛选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配教学任务、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1-2]。集体备课通常以教研室为单位,教授同一学科的教师发挥集体的... 集体备课是指在个人备课的前提下,课堂讲授开展之前,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专家和教师审定教学提纲、筛选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配教学任务、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1-2]。集体备课通常以教研室为单位,教授同一学科的教师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素质的系列教研活动。我校开展教学改革后,将原有的五门学科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及病理学的课程进行了部分整合,原来五个教研室合并组建为一个教研室。在教研室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面对新的教学改革,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取舍、还是教法与学法的选用,单凭同学科的教员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关的医学基础学科之间集体研讨,合作交流,才能使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优化、高效。因此,我们打破学科界限,提出了跨学科集体备课,并进行了多次跨学科集体备课的尝试,逐步摸索出跨学科集体备课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备课 医学基础 跨学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