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栽培和野生型大黄五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奇娟 胡慧玲 +1 位作者 王战国 王友 《中药与临床》 2016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四川栽培和野生型大黄五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Chromasil C18色谱柱(5μm,250×4.6 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 目的:比较分析四川栽培和野生型大黄五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Chromasil C18色谱柱(5μm,250×4.6 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4.1-65.1、3.9-63.1、4.0-63.4、4.1-66.0、2.0-31.6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47-102.38%,RSD均小于2.56%。采用建立的HPLC方法测定茂县、北川两地栽培的唐古特三年生大黄及野生型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等6批样品中五种蒽醌类成分的总含量分别为2.33±0.02,2.42±0.03,2.88±0.02,1.63±0.04,3.51±0.07,2.76±0.06%,结果表明,栽培唐古特大黄均已达到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的药用标准,但是较野生型唐古特大黄的总蒽醌含量要低,其与野生型药用大黄相当。结论:栽培唐古特大黄符合药典药用标准,但总蒽醌含量较野生型含量低。其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栽培大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栽培大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