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地产食用菌氨基酸组成比较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74
1
作者 陈巧玲 李忠海 陈素琼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46,81,共5页
检测5种地产食用菌的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组成,对比样品间的氨基酸组成差异,并做出营养评价。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检测5种食用菌的氨基酸组成,采用AAS、CS以及EAAI等营养学方法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5种食用菌均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 检测5种地产食用菌的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组成,对比样品间的氨基酸组成差异,并做出营养评价。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检测5种食用菌的氨基酸组成,采用AAS、CS以及EAAI等营养学方法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5种食用菌均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杏鲍菇、金福菇、茶树菇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值(E/T)接近WHO/FAO模式参考值40%;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的值(E/N)在参考值0.6左右,属于优质蛋白质。根据AAS值除茶树菇氨基酸丰富外,其余样品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而CS值显示5种食用菌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EAAI值显示茶树菇、秀珍菇为优质蛋白源,香菇为良好蛋白源。茶树菇和秀珍菇的必需氨基酸AAS、CS、EAAI评分证明这两种菌类的营养价值与人体所需的营养水平较为接近,是较好的蛋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氨基酸组成 营养评价
下载PDF
新工科浪潮下四段式混合教学金课建设探索与实践--以《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为例 被引量:57
2
作者 薛山 江文辉 李变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3-308,共6页
在新工科浪潮下,食品专业必修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已是大势所趋。《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以"两性一度"金课为标准,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涵,凝练课程特色,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四段式"混合教学模式。该文总结... 在新工科浪潮下,食品专业必修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已是大势所趋。《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以"两性一度"金课为标准,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涵,凝练课程特色,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四段式"混合教学模式。该文总结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实践方法与经验,提出"金课"建设的思路,以期为构建面向新工科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动力,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基础,为培养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优质共享的学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混合教学 四段式
下载PDF
茶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秀芬 陈荣锋 +2 位作者 刘连军 马仙花 莫周美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9年第4期424-429,共6页
茶多酚广泛应用于食品贮藏保鲜,是一种天然高效的食品添加剂。本文中,笔者介绍了茶多酚的主要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工业(包括水产品、肉类及肉制品、果蔬、油脂、功能性食品等)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茶多酚在食品贮藏保鲜领域中的应用... 茶多酚广泛应用于食品贮藏保鲜,是一种天然高效的食品添加剂。本文中,笔者介绍了茶多酚的主要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工业(包括水产品、肉类及肉制品、果蔬、油脂、功能性食品等)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茶多酚在食品贮藏保鲜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生物活性 食品工业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下紫苏叶精油成分组成及抗氧化功效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薛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7-74,共8页
本文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萃取法(UASE)以及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从紫苏叶子中提取精油,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方法提得精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 本文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萃取法(UASE)以及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从紫苏叶子中提取精油,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方法提得精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还原能力。结果表明:从提取率来看SDE法最高(8.21 mg/g),UASE次之(2.85 mg/g),而SD(2.37 mg/g)最低;经GC-MS分析,三种方法总共得到了75种紫苏叶精油挥发性物质(SD、UASE以及SDE法分别得到了46、26、27种紫苏叶精油成分),其中酮类是紫苏叶精油中最主要的成分(44.8%~62.4%),尤其是呋喃酮类(44.6%~60.7%);三种方法提得的最多的物质均为紫苏酮(44.0%~59.7%),其次是4-(2-甲基环己-1-烯)-2-丁烯醛(14.2%~33.7%);不同体外抗氧化体系实验表明,三者方法提得的紫苏叶精油在1.0~3.0 mg/m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且与浓度梯度呈正相关。综上所述,SD、UASE以及SDE三种方法对紫苏叶精油的提取均具有可行性,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紫苏叶精油的得率、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为紫苏叶精油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精油 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抗氧化
下载PDF
感官评价在调理鸡排腌料配方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凤霞 胡元庆 +2 位作者 罗雯慧 林娴 邱欣瑶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17,27,共5页
研究了调理鸡排腌制配料的最佳配比及感官评价与质构仪测定质构特性的相关性。以鸡胸肉为主料,优选肉豆蔻、丁香、白芷、砂仁4种具有抑菌抗氧化效果的香辛料为腌制配料的变量,以感官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4种香辛料的最... 研究了调理鸡排腌制配料的最佳配比及感官评价与质构仪测定质构特性的相关性。以鸡胸肉为主料,优选肉豆蔻、丁香、白芷、砂仁4种具有抑菌抗氧化效果的香辛料为腌制配料的变量,以感官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4种香辛料的最佳配比,并分析了感官与质构仪测定的质构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腌料的最适添加量为肉豆蔻2%、丁香0.6%、白芷3%、砂仁1%;感官评价和质构仪测定的硬度与内聚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两者测定的弹性的结果无显著相关性。采用该配方腌制的鸡排口感佳、质地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鸡排 配方 感官评价 相关性
下载PDF
1-MCP延缓采后‘油木奈’果实衰老及其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辉 林毅雄 +3 位作者 林河通 袁芳 林艺芬 陈艺晖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127,共7页
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采后‘油木奈’果实衰老的影响及其与能量代谢的关系。采后‘油木奈’果实分别用0(对照)和1.2 μL/L的1-MCP处理12 h,之后在(25±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细胞膜透性,ATP、ADP和AMP... 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采后‘油木奈’果实衰老的影响及其与能量代谢的关系。采后‘油木奈’果实分别用0(对照)和1.2 μL/L的1-MCP处理12 h,之后在(25±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细胞膜透性,ATP、ADP和AMP含量,NAD激酶(NADK)活性,NAD、NADH、NADP和NADPH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能延缓‘油木奈’果实细胞膜透性的上升,促进贮藏后期(12~18 d)ATP含量的积累,延缓整个贮藏期间能荷值的下降;1-MCP处理可保持‘油木奈’果实较高的NADK活性,降低NAD和NADH含量,提高NADP和NADPH含量。据此认为,1-MCP处理能较好维持采后‘油木奈’果实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延缓果实衰老可能与保持较高的能荷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木奈 果实 1-甲基环丙烯(1-MCP) 衰老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柑橘皮渣中非水溶性抗氧化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9
7
作者 薛山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1-155,201,共6页
用酶法提取榨汁后剩余柑橘皮渣中的非水溶性抗氧化膳食纤维(IADF),并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作为抗氧化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响应曲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比33.58:1(mL/g),蛋白酶用量0.21 mL/g·皮渣,淀粉酶作用温度67℃... 用酶法提取榨汁后剩余柑橘皮渣中的非水溶性抗氧化膳食纤维(IADF),并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作为抗氧化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响应曲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比33.58:1(mL/g),蛋白酶用量0.21 mL/g·皮渣,淀粉酶作用温度67℃,糖化酶作用温度64℃条件下,所提取的IADF抗氧化效果最显著,为3.520 mmol Trolox/100g IA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皮渣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抗氧化
下载PDF
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丽敏 王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第24期105-106,111,共3页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初中生物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尝试构建具体可行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初中生物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干制荔枝果肉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辉 林河通 +2 位作者 林毅雄 袁芳 林福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09-315,共7页
为了解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含水率与水分活度、贮藏温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为干制“乌叶”荔枝果肉贮藏条件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运用吸附原理,在水分活度为0.112~0.976范围内,研究了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在20、30和40℃时的水分吸... 为了解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含水率与水分活度、贮藏温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为干制“乌叶”荔枝果肉贮藏条件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运用吸附原理,在水分活度为0.112~0.976范围内,研究了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在20、30和40℃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采用8种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比较模型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确定用于描述干制“乌叶”荔枝果肉吸附等温线的最适模型;通过不同温度下干制“乌叶”荔枝果肉的吸附等温线数据获得净等量吸附热、焓变、熵变和自由能等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干制“乌叶”荔枝果肉的水分吸附呈Ⅲ型等温线,在相同水分活度时,平衡含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Peleg模型用于描述吸附等温线是较适合的,决定系数为R2为0.9950~0.9979,均方根误差为1.9431~2.7102。热力学性质显示,净等量吸附热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在较高含水率时趋近于0。焓变与净等量吸附热有相同的值,其范围为0.95~186.98 kJ/mol。熵变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并没有表现出对温度的依赖性。自由能随含水率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焓-熵补偿理论适用于干制“乌叶”荔枝果肉中的水分吸附过程,此水分吸附过程是焓驱动的。研究结果为干制“乌叶”荔枝果肉的加工和贮藏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 吸附 热力学性质 荔枝 果肉 等温线 平衡含水率 LITCHI (Litchi CHINENSIS Sonn.)
下载PDF
玫瑰茄果冻的配方与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洪璇 陈仲巍 +1 位作者 王丽霞 杨莲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2,共7页
以玫瑰茄为主要原料,魔芋粉、卡拉胶、黄原胶、琼脂为主要凝胶剂,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研究玫瑰茄果冻的配方和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以果冻质量100 g为基准,凝胶剂用量0.5%,白砂糖用量13.5%,2%柠檬酸溶液0.4%,玫瑰茄汁用量3.2%... 以玫瑰茄为主要原料,魔芋粉、卡拉胶、黄原胶、琼脂为主要凝胶剂,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研究玫瑰茄果冻的配方和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以果冻质量100 g为基准,凝胶剂用量0.5%,白砂糖用量13.5%,2%柠檬酸溶液0.4%,玫瑰茄汁用量3.2%,在该条件下制得的果冻外形完整、弹性适宜、酸甜可口、口感细腻、质地均匀,色泽呈鲜明的红宝石色,有玫瑰茄独特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茄 果冻 配方 加工工艺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与多级模糊评价方法的生态公路景观评价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明峰 唐黎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7-331,共5页
生态公路景观评价结果可为生态公路景观规划建设及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分析生态公路景观特征,构建了生态公路景观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与多级模糊评价法对福建省东山岛苏峰山生态公路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东山岛... 生态公路景观评价结果可为生态公路景观规划建设及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分析生态公路景观特征,构建了生态公路景观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与多级模糊评价法对福建省东山岛苏峰山生态公路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东山岛苏峰山生态公路生态环境、设计要素及文化景观指标权重分别为0.50、0.28和0.22;其景观评价分值为3.59,属一般水平。并结合评价结果及实地考察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景观评价 多级模糊评价方法 生态公路
下载PDF
前列腺素E2及其受体对炎性痛调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黄冰晴 王兵丽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5-70,共6页
前列腺素类E2(prostaglandin E2,PGE2)是一种重要的脂质代谢产物,它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炎性疼痛.研究PGE2在疼痛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机制有利于阐明痛觉生理和发现疼痛治疗的新手段.目前研究表明,PGE2在中枢可以通过EP受体... 前列腺素类E2(prostaglandin E2,PGE2)是一种重要的脂质代谢产物,它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炎性疼痛.研究PGE2在疼痛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机制有利于阐明痛觉生理和发现疼痛治疗的新手段.目前研究表明,PGE2在中枢可以通过EP受体引起神经递质谷氨酸等的释放,从而导致中枢敏感化;在外周参与伤害性感受器的活化,促进伤害性信息的传递.PGE2及其受体可以作为开发镇痛药物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类E2 前列腺素类E2受体 微粒体前列腺素E合酶-1 炎性痛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柚叶多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建福 林洵 +1 位作者 陈俊尧 庄远红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4,共8页
以柚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柚叶多酚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影响柚叶多酚提取率的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液料比、超声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提取各因素与柚叶多酚提取率的二... 以柚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柚叶多酚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影响柚叶多酚提取率的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液料比、超声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提取各因素与柚叶多酚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柚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3℃、超声功率245 W、液料比(m L/g)25、超声时间28 min,柚叶多酚提取率为29.14 mg/g,与模型预测值(29.42 mg/g)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95%,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 柚叶 多酚 优化
原文传递
水产品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郑烟梅 刘智禹 +4 位作者 路海霞 陈晓婷 叶琳弘 蔡水淋 吴靖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干燥是水产品加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但采用不同的干燥技术会导致最终产品风味和质地的差异。因此,本文从传统干燥技术和新型干燥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水产品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了自然晾晒、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 干燥是水产品加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但采用不同的干燥技术会导致最终产品风味和质地的差异。因此,本文从传统干燥技术和新型干燥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水产品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了自然晾晒、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冷风干燥、热泵干燥、微波干燥和红外干燥技术的研究情况,概述了各种干燥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指出水产品干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旨在有效提高水产品干燥效率,并促进水产品的加工利用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干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干燥技术 研究现状
下载PDF
PBL-LBL互融教学理念在《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中应用的探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薛山 薛庆利 李辉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5-159,共5页
分析了《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此为基础引入了PBLLBL互融教学理念,从理论上阐述了PBL-LBL模式的含义与理念精髓,并探讨了在《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中的改革应用,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过... 分析了《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此为基础引入了PBLLBL互融教学理念,从理论上阐述了PBL-LBL模式的含义与理念精髓,并探讨了在《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中的改革应用,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对教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入探究PBL-LBL互融教学理念在《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以期切实可行地解决本科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LBL 教学改革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原文传递
维生素E在油脂中抗氧化与促氧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甜甜 黄丽君 +7 位作者 周蕊 雷苗 胡梦莹 郑苡诺 蔡杰 何静仁 刘刚 费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21期155-157,184,共4页
维生素E作为一类脂溶性维生素,不仅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抗氧化剂。但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在一些条件下维生素能表现出促氧化性能。因此,在介绍了天然维生素E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着重就其抗氧化与促氧... 维生素E作为一类脂溶性维生素,不仅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抗氧化剂。但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在一些条件下维生素能表现出促氧化性能。因此,在介绍了天然维生素E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着重就其抗氧化与促氧化作用进行了阐释,旨在为维生素E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抗氧化作用 促氧化作用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柚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建福 曾勤 +1 位作者 吴丽敏 曾小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5-30,共6页
以柚叶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柚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考察与优化。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和pH值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酶解工艺中各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柚叶总黄酮的最... 以柚叶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柚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考察与优化。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和pH值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酶解工艺中各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柚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6℃,酶解时间64 min,酶用量3%和pH 5.5,在该条件下测得柚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8.62 mg/g,与预测值(38.79 mg/g)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44%,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叶 总黄酮 纤维素酶 提取 响应面
下载PDF
微波辅助法提取火龙果果皮色素及其功能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元庆 王建荟 李凤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82-188,202,共8页
优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微波辅助法提取工艺,并对色素的功能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火龙果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了真空干燥色素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 优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微波辅助法提取工艺,并对色素的功能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火龙果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了真空干燥色素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50 (g/mL)、乙醇浓度20%、微波功率440 W、微波处理时间60 s的条件下,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效果最佳,色素得率为1.074%;2~10 mg/mL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DPPH·均具有清除作用,其中对O2^-·的清除效果最好,比VC的清除效果略低;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最低杀菌浓度为2.5 mg/mL,抑制效果最好,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志贺氏菌和蜡状芽孢杆菌。本研究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工艺条件,所得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且对常见食源性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果皮色素 微波辅助法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胡萝卜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建福 钟艳琴 +1 位作者 曾小芳 吴雪凤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72,共7页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胡萝卜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温度、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研究四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进行分析,确定超声...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胡萝卜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温度、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研究四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进行分析,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胡萝卜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为71℃,液料比为15mL/g,乙醇浓度为72%,超声时间为40 min。在上述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42.13 mg/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33%,说明该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可用于胡萝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总黄酮 胡萝卜叶 提取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玫瑰茄色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丽霞 王贤龙 +2 位作者 王玉玲 潘一山 王少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8-43,共6页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处理玫瑰茄干花萼。选取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液料比为自变量,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玫瑰茄红色素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3.26 min,超声温度47.23℃,超声功率57.98%,液料...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处理玫瑰茄干花萼。选取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液料比为自变量,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玫瑰茄红色素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3.26 min,超声温度47.23℃,超声功率57.98%,液料比128.73∶1(m L/g),该试验条件下花色苷含量的预测值为4.66 mg/g。依据实际试验情况,将其修正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60%即120 W、液料比130∶1(m L/g),经验证此条件下花色苷实际提取量为4.63 mg/g,实际值接近理论预测值,说明响应面法优化玫瑰茄色素提取工艺参数的可行性。超声联合超微粉碎可以显著提高玫瑰茄红色素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茄色素 超微粉碎 超声波 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