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福建科举家族的规模、代数构成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6
1
作者 蔡惠茹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46,共10页
科举家族通常是指在以首位考取举人功名者为起点的直系五代亲属及其同父兄弟中,至少出现举人、进士各一名或三名举人的家族。明代福建符合以上条件的家族673个,共拥有进士960名、举人1091名,分别约占明代福建进士、举人总数的41.6%、18... 科举家族通常是指在以首位考取举人功名者为起点的直系五代亲属及其同父兄弟中,至少出现举人、进士各一名或三名举人的家族。明代福建符合以上条件的家族673个,共拥有进士960名、举人1091名,分别约占明代福建进士、举人总数的41.6%、18.4%。其中,具有两代科举功名的家族占到总数的56.7%,足见科举家族的赓续并非易事,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明代福建科举保持了很高的社会流动率。此外,明代福建科举家族的空间分布虽很广泛,但又相当不平衡,高度集中于沿海地区,这与其所具有的科举实力大致相当,不过也有个别科举家族的规模、具有科举功名的代数远超其所处地区科举发展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福建 科举家族 规模 代数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20世纪以前马来亚半岛正一天师道闾山法教传承--兼论闽南与客家道教研究的观念、视角与方法
2
作者 王琛发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闽南正一系统的闾山法教传承,道士不论何时何地祀奉同样中华神明体系、服务同一群体跨境组构的整体社会,正能反映中华文明连续性、统一性与包容性的特征。帆船时代,季候风决定着道脉所服务社会是跨海一体,保证了道脉跨海传播的连续性;... 闽南正一系统的闾山法教传承,道士不论何时何地祀奉同样中华神明体系、服务同一群体跨境组构的整体社会,正能反映中华文明连续性、统一性与包容性的特征。帆船时代,季候风决定着道脉所服务社会是跨海一体,保证了道脉跨海传播的连续性;另一方面,道坛放兵收兵的时间设定、道士受箓,以及仙逝以后处理生前箓牒等因素,也导致华东南和南海必须有相互联结的处理,保证统一性。这其中,道教礼俗导致难以寻找文献说明历史,反而可证明历史久远。所幸民国初期摄影留下的记录,以及旧时公庙道坛过去留下布局与设施遗痕,有助追溯其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微 道士 法教 南海 村社
下载PDF
中国台湾新剧运动的发生及影响
3
作者 刘丽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肇始于日本殖民时期的中国台湾新剧,既是传统戏曲向现代话剧的过渡阶段,剧本创作逐渐取代幕表制,不断革新剧场艺术,也是对中、日戏剧资源的转化,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堪称中国台湾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锋。蓬勃发展的民族运动加速... 肇始于日本殖民时期的中国台湾新剧,既是传统戏曲向现代话剧的过渡阶段,剧本创作逐渐取代幕表制,不断革新剧场艺术,也是对中、日戏剧资源的转化,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堪称中国台湾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锋。蓬勃发展的民族运动加速了新剧运动的兴起,借助“剧场”这一舞台,新剧运动以思想启蒙为已任,尝试寻求自由、平等、解放的路径,以其反殖民主义精神在中国台湾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中国台湾新剧运动 剧场艺术 思想启蒙
下载PDF
秋嘉禾父子宦游与秋瑾生年考
4
作者 汤毓贤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出生于福建云霄,与其祖父秋嘉禾宦闽两度署理漳州府云雪厅同知、其父秋寿南历三次科举落第携誉随侍南来的史实息息相关。通过秋嘉禾宦闽履历、秋寿南辗转闽台湘等历史人物生平事迹,以及秋瑾留下其他相关内容的关键...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出生于福建云霄,与其祖父秋嘉禾宦闽两度署理漳州府云雪厅同知、其父秋寿南历三次科举落第携誉随侍南来的史实息息相关。通过秋嘉禾宦闽履历、秋寿南辗转闽台湘等历史人物生平事迹,以及秋瑾留下其他相关内容的关键佐证,再次考证秋瑾出生年和诞生地,揭示并还原此桩历史谜案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嘉禾 秋寿南 秋瑾 云霄
下载PDF
明清漳州开漳圣王信仰的发展与变迁考察 被引量:6
5
作者 蔡惠茹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明清漳州地区的开漳圣王信仰快速发展,其影响力度与广度大大超过前朝,主要表现在:一是开漳圣王在民间影响力及地位的提升;二是开漳圣王信仰体系神灵队伍不断扩大;三是漳属各县开漳圣王信仰体系祠庙遍布城乡。
关键词 陈元光崇拜 漳州 封号 部将 祠庙
下载PDF
明清时期妈祖信仰在琉球的传播与式微 被引量:4
6
作者 钟建华 《八桂侨刊》 2022年第1期34-41,共8页
明初中琉朝贡关系建立,妈祖信仰传播到了琉球,在明清两代持续对琉球产生影响,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在地化。然而,随着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并,短时间里琉球妈祖信仰迅速衰弱,甚至一度陷入沉寂。究其原因,除了妈祖信仰传播到琉球的历史特殊性之... 明初中琉朝贡关系建立,妈祖信仰传播到了琉球,在明清两代持续对琉球产生影响,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在地化。然而,随着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并,短时间里琉球妈祖信仰迅速衰弱,甚至一度陷入沉寂。究其原因,除了妈祖信仰传播到琉球的历史特殊性之外,日本幕府蚕食乃至最后吞并琉球,成为琉球妈祖信仰衰弱的直接因素,由此折射出妈祖信仰在琉球传播与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制度 琉球 妈祖信仰 日本幕府 式微
下载PDF
中华宗族村社的南海跨境共同体——以闽南语系为主的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南海各地的华东南宗族村社先民,曾经从祖辈思想文化借助养分,将宗族成员依托海丝沿线建立的各处聚落,或散居各处聚落的族人,相互联系成为网络社会,组成家族/宗族的跨境共同体。他们通过这种跨海的社会模式,既是集体社会又是分布各地,以... 南海各地的华东南宗族村社先民,曾经从祖辈思想文化借助养分,将宗族成员依托海丝沿线建立的各处聚落,或散居各处聚落的族人,相互联系成为网络社会,组成家族/宗族的跨境共同体。他们通过这种跨海的社会模式,既是集体社会又是分布各地,以“唐人”自古以来积累的航海技术和经贸优势,共享跨境的信息、人事与资源便利,并且贡献南海多民族生存共同体,促进实质的声气相通,互通有无。这种跨海跨境的开枝散叶,既利于民族交流而又能保证社会一体的实践,维护着子孙不分裂、不独立,也是先民留下的传统的铸牢中华共同体认同的模式,现有待重新回顾,亦是牵涉着回归民族话语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宗族村社 跨境共同体 《迁流诗》 族谱 历史话语
下载PDF
陈新政与钟乐臣的忧患岁月:马来亚华人反抗《1920年学校注册法令》一百年祭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琛发 《闽台文化研究》 2020年第3期5-24,共20页
英属马来亚《1920年学校注册法令》曾经冲击华文教育,造成至少315间华校在1925年至1928年间关闭。殖民政府最初称法令是要提升各族学校教学环境,华人却察觉其不利子弟教育普及,兼有民族压迫意味。可是南洋华人抗争逾年,最后却意见益分,... 英属马来亚《1920年学校注册法令》曾经冲击华文教育,造成至少315间华校在1925年至1928年间关闭。殖民政府最初称法令是要提升各族学校教学环境,华人却察觉其不利子弟教育普及,兼有民族压迫意味。可是南洋华人抗争逾年,最后却意见益分,功败垂成。甚至因外力只能寻求北洋政府,后者弱势外交却是忽略华人南海各地历史参与主权,反承认殖民地立法事务属他国内政。公使只能以个人能力叮咛义士注意安危。此后,槟城文教先驱陈新政和钟乐臣,为了保卫母语教育,双双被驱逐出境,历经操劳和飘零,都是英年早逝。如今百年民族复兴,犹当反思以慰先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民政务司 北洋政府 内政 外交 方言学校 民族权利
下载PDF
从乡贯意识转变看明代卫所的地方化——基于闽南卫所的考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榕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5,共11页
明代卫所不仅是军事体系,更是人口与耕地的管理系统,卫所军制在地方社会的实践产生了众多军事社区。军户在地化、卫所制度变迁与社会变迁促使卫所成为军民共同的社会生活空间。卫所已非单纯的军事组织单位,而是成为明帝国稳定的行政区,... 明代卫所不仅是军事体系,更是人口与耕地的管理系统,卫所军制在地方社会的实践产生了众多军事社区。军户在地化、卫所制度变迁与社会变迁促使卫所成为军民共同的社会生活空间。卫所已非单纯的军事组织单位,而是成为明帝国稳定的行政区,从而引发卫所地方意识与认同感勃兴,对人们日常生活及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贯意识 军户在地化 卫学 卫所地方化
原文传递
闽南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成果——“世遗时代·文化交流与互鉴”论坛学术综述
10
作者 邓文金 戚瑶瑶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112-120,共9页
2023年4月15日至16日,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主办,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泉州学研究所、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世遗时代·文化交融与互鉴”论坛在泉州市举行,... 2023年4月15日至16日,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主办,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泉州学研究所、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世遗时代·文化交融与互鉴”论坛在泉州市举行,出席论坛的有来自省内外、海峡两岸的各级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地方文史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等200余人,论坛收到论文133篇,录用12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文史工作者 学术综述 信息工程学院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海峡两岸 泉州市委
下载PDF
陈成贵与大山脚初期的华人社会--再论早期作为公共产业的“大伯公尝”
11
作者 王琛发 《客家研究辑刊》 2023年第1期128-149,共22页
一、前言:马来西亚大山脚市镇以惠州人为主的地方先民,至迟在19世纪中叶,便已借助华南客家潮州村镇运营公共产业的传统,以“公尝”的组织模式,在较固定土地领域共同活动,建构属于彼此的集体地方社会。他们在一方面,主要是参与洪门义兴... 一、前言:马来西亚大山脚市镇以惠州人为主的地方先民,至迟在19世纪中叶,便已借助华南客家潮州村镇运营公共产业的传统,以“公尝”的组织模式,在较固定土地领域共同活动,建构属于彼此的集体地方社会。他们在一方面,主要是参与洪门义兴公司跨境的武装自治开拓共同体,声气相通,维护马六甲海峡北方各地群体共同利益;另一方面,他们作为大山脚地方华人社会,则是继承华南地区的神道设教,以祭祀开拓先辈领袖“大伯公”的需要,成立“公尝”,筹资购置土地及开发商贸市集,在此基础上积累财富,从照顾大众养生送死到办学兴校,逐渐推动形成市区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社会 马六甲海峡 公共产业 19世纪中叶 神道设教 共同利益 马来西亚
原文传递
谁之庙宇 祠堂何在——清初复界后漳泉沿海的主客之争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榕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2,共8页
清初"迁界"瓦解了福建沿海地区原有的聚落结构与社会秩序,"复界"后沿海地方在社会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夹杂着主与客的矛盾。祠堂与庙宇等文化资源在社会秩序重构过程中往往成为不同宗族建构在地定居历史、声索地方资... 清初"迁界"瓦解了福建沿海地区原有的聚落结构与社会秩序,"复界"后沿海地方在社会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夹杂着主与客的矛盾。祠堂与庙宇等文化资源在社会秩序重构过程中往往成为不同宗族建构在地定居历史、声索地方资源所有权的有力佐证,不同人群依凭自身的文化资源与策略运用达成对地方社会的控制。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地方宗族如何运用文化资源建构祖先历史,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庙宇、祠堂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泉沿海 主客之争 祠堂 庙宇
原文传递
子弟教育、签诗和童:南洋闽粤公庙神道设教的信俗操作与实践
13
作者 王琛发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24-33,共10页
南洋各埠闽粤公庙代表华人在南海的开拓主权,建构社会和维续公共秩序的机构,也是祭拜神明场所,是以神明叙事和信俗,凝聚中华历史文化与价值观为内在元素,完成教化民众、建构属于集体的地方社会文化。当公庙神道设教的操作是通过签诗、... 南洋各埠闽粤公庙代表华人在南海的开拓主权,建构社会和维续公共秩序的机构,也是祭拜神明场所,是以神明叙事和信俗,凝聚中华历史文化与价值观为内在元素,完成教化民众、建构属于集体的地方社会文化。当公庙神道设教的操作是通过签诗、扶乱或乱童等方式,以人神之间沟通文字为形式,实则辅导着信众的自信与多方向思考,这样便很容+易促进民众集体体验文化和文字的重要,理解不论本群体社会发展,或由神明代言民族社会之神圣,都须要文化支撑。所以庙宇透过各种活动推动民族教育,大众以捐献教育回馈神明求功德,也可谓至今最常见的信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观卦 学塾 签诗:扶乱或乱童价值观历史文化传承
下载PDF
张新之及其《妙复轩评石头记》序跋作者考论——以台湾宦游文人的记述为中心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艳华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7-201,共15页
张新之与王希廉、姚燮同为红楼梦评点派的重要作家,其《妙复轩评石头记》流传颇广。但由于资料限制,学界对张新之其人其事了解不多,目前仅见胡文彬先生在《太平闲人张新之生平追索》中作出过相关讨论。《妙复轩评石头记》成于台湾,故借... 张新之与王希廉、姚燮同为红楼梦评点派的重要作家,其《妙复轩评石头记》流传颇广。但由于资料限制,学界对张新之其人其事了解不多,目前仅见胡文彬先生在《太平闲人张新之生平追索》中作出过相关讨论。《妙复轩评石头记》成于台湾,故借助道咸时期台湾宦游文人的相关记述,可以补证张新之的籍贯、生平事迹及其完成《妙复轩评石头记》时的台湾社会情形,并进而对其《妙复轩评石头记》的序跋作者进行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新之 妙复轩评石头记 序跋作者 台湾地区
原文传递
国家权力、宗族与基层社会——民国时期的闽南宗族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榕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3-220,共8页
传统社会国家利用宗族组织治理基层社会,达成行政目标。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国家建设,目标旨在改造传统社会与现代性不相容的一面,建立极具现代效能的政权体系。然而在国家权力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基层社会往往依凭传统力量因应、重塑国... 传统社会国家利用宗族组织治理基层社会,达成行政目标。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国家建设,目标旨在改造传统社会与现代性不相容的一面,建立极具现代效能的政权体系。然而在国家权力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基层社会往往依凭传统力量因应、重塑国家权力的刚性力量,这种博弈过程因地域差别而呈现出不同形态。对民国时期闽南宗族活动、功能及与国家关系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化过程中基层社会的"变"与"不变",进而描摹20世纪以来中国基层社会变迁的总体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力 宗族 基层社会 闽南
下载PDF
论台湾兰屿作家笔下的达悟文化意象 被引量:3
16
作者 向忆秋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4,共6页
老海人、拼板船、飞鱼和海是兰屿作家夏本奇伯爱雅和夏曼·蓝波安创作生涯中倾力书写和抒情的达悟文化意象,凝聚着族人的情感、想象和精神信仰,凸显了独特的族群经验、族群意识,内蕴着族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达悟文化的... 老海人、拼板船、飞鱼和海是兰屿作家夏本奇伯爱雅和夏曼·蓝波安创作生涯中倾力书写和抒情的达悟文化意象,凝聚着族人的情感、想象和精神信仰,凸显了独特的族群经验、族群意识,内蕴着族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达悟文化的重要符号。兰屿作家以其富于族群文化和海洋文化特色的文学创作,开启了母体文化传承的路径,丰富了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版图,拓展了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悟文化 夏曼·蓝波安 夏本奇伯爱雅 海洋文学
原文传递
李弥逊家族诗文辑佚——兼及其族“诗礼簪缨”之成因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弢 《闽台文化研究》 2019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福州连江珠浦李弥逊家族是一个文教科举昌隆绵延数代"诗礼簪缨"的鼎盛家族。从《珠浦李氏族谱》中辑得珠浦李氏家族历代先祖十三人诗十六首,及李徽《司训公暨陈氏孺人行状》一篇;又得李光孙撰《近故县尹竹隐李公圹志》一篇,... 福州连江珠浦李弥逊家族是一个文教科举昌隆绵延数代"诗礼簪缨"的鼎盛家族。从《珠浦李氏族谱》中辑得珠浦李氏家族历代先祖十三人诗十六首,及李徽《司训公暨陈氏孺人行状》一篇;又得李光孙撰《近故县尹竹隐李公圹志》一篇,李正臣撰《先室安人黄氏墓志铭》一篇。李弥逊家族"诗礼簪缨"之成因,除了其家族之先世贵为李唐诸王苗裔之外,归为三点原因:良好的家风学风、尊师重道的学风,优良的姻亲渊源,以及家族成员个体的修身养性与专力苦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弥逊 《珠浦李氏族谱》 诗文辑佚 “诗礼簪缨”
下载PDF
南海的“地方性”记忆:从闽粤文化到开漳圣王信俗的跨境共同体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琛发 《闽台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28-46,共19页
以中外文献为据,华东南先民早在16世纪已经是有组织的以传统信俗承载集体认同,因应季候风与航海贸易的经济生态,将家族生活基础确立在依赖跨境人事与资源的生存方式;华东南村镇和“海丝”沿线各地华人聚落,因着成员、历史渊源与文化细... 以中外文献为据,华东南先民早在16世纪已经是有组织的以传统信俗承载集体认同,因应季候风与航海贸易的经济生态,将家族生活基础确立在依赖跨境人事与资源的生存方式;华东南村镇和“海丝”沿线各地华人聚落,因着成员、历史渊源与文化细节同一,在日常生活和共同福利互绑,实质便是跨海社会共同体。由此,南洋至今未见17世纪以前华人宫庙记载,倒可能是本有社会模式的体现;明清两朝更迭,各地出现公众观音庙,巴达维亚则出现最早个别群体拜祭的开漳圣王,还有后来各地信俗演变,反能诠释民众面临殖民强势,力保海域本有生活模式的各种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共同体 季候风 信俗 跨海跨境 地方性
下载PDF
闽南文化学术研究的新进展——海洋·非遗文化论坛(厦门)学术成果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文金 林晓峰 《闽台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2021年12月10日至11日,由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和厦门文化旅游局共同主办的海洋·非遗文化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参加本次论坛的领导、专家及有关单位的代表近200人,会议收到论文162篇,全文收录130篇。总结这次论坛,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2021年12月10日至11日,由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和厦门文化旅游局共同主办的海洋·非遗文化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参加本次论坛的领导、专家及有关单位的代表近200人,会议收到论文162篇,全文收录130篇。总结这次论坛,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成果显著。会议的主题“海洋·非遗文化论坛”体现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符合党中央关于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的要求。与会专家学者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闽南文化大有文章可做”的指示精神,紧扣论坛确定的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论坛安排四位专家作大会主题发言,分三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分组汇报交流。论坛时间虽短,但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和学术创见为我们奉送了一次丰富的学术盛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交流讨论 海洋强国 汇报交流 成果综述 学术研究 非遗文化 大会主题发言
下载PDF
现存明代福建地方科举文献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惠茹 郭培贵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130,143,共9页
明代福建地方科举文献可分成三类:第一,明代福建科举原始文献,即专门记载明代福建科举的、未经裁剪的文献;第二,明代福建科举名录;第三,福建方志中的明代科举专篇。它们各有特色,可取长补短。全面挖掘、梳理明代福建地方科举文献,不仅... 明代福建地方科举文献可分成三类:第一,明代福建科举原始文献,即专门记载明代福建科举的、未经裁剪的文献;第二,明代福建科举名录;第三,福建方志中的明代科举专篇。它们各有特色,可取长补短。全面挖掘、梳理明代福建地方科举文献,不仅有助于开拓明代福建科举研究的新思路、新视角,还有利于深化对明代科举制度的认识;其所蕴含的大量福建地方社会史料,对福建乃至全国社会史研究都有着重要价值。不过,明代福建地方科举文献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综合诸文献,加以考证,并建立专门的明代福建举人、进士信息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科举文献 《闽省贤书》 《福建乡试录》 福建 明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