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增塑剂对PLA/BF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淑琼 刘瑞来 +1 位作者 王兆礼 梁达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3,共6页
采用注塑工艺,探讨了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聚乙二醇1500(PEG1500)、甘油(GY)和聚乙二醇200(PEG200)四种增塑剂及ATBC含量对聚乳酸/竹纤维(PLA/B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性、热稳定性、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增塑剂都能使... 采用注塑工艺,探讨了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聚乙二醇1500(PEG1500)、甘油(GY)和聚乙二醇200(PEG200)四种增塑剂及ATBC含量对聚乳酸/竹纤维(PLA/B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性、热稳定性、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增塑剂都能使复合材料PLA/BF的相容性有所改善,但作用不同,少量ATBC的添加有利于PLA/BF复合体系相容性的提高。PEG1500和GY的添加有利于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增加,而PEG200和ATBC则相反。PEG1500使复合材料的吸水率改变最大。力学性能分析可知,PEG1500对复合材料的韧性作用最显著,但同时拉伸强度的下降幅度也是最大,综合各因素得出ATBC最适合做该PLA/BF复合材料的增韧改性剂。随着ATBC含量的增加PLA/BF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下降,吸水率提高,拉伸强度下降,韧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竹纤维 增塑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性能
下载PDF
壳聚糖对聚乳酸/竹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淑琼 王兆礼 李冲 《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2,46,共5页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材料,竹纤维(BF)为增强材料,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为增塑剂,壳聚糖(CS)为填充剂,采用注塑工艺制备了PLA/BF/CS复合材料。探讨了PLA/BF/CS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结果表明:少量CS有利于提高...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材料,竹纤维(BF)为增强材料,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为增塑剂,壳聚糖(CS)为填充剂,采用注塑工艺制备了PLA/BF/CS复合材料。探讨了PLA/BF/CS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结果表明:少量CS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当CS含量超过10%时,相容性变差;随CS含量的增加,PLA/BF/CS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发生前移,热稳定性变差;少量的CS对PLA/BF/C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略有增强而对韧性则有减弱作用;当CS含量超过10%时,拉伸强度显著变差而韧性却得到较好的改善;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则随着CS含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竹纤维 壳聚糖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不同界面改性茶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兆礼 赵升云 +1 位作者 赵缙云 龚新怀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7,共5页
以茶叶废弃物为原料,磨成茶粉(TD),以聚丙烯为基体,分别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硅烷偶联剂(KH550)和异氰酸苯酯(MDI)作为界面改性剂,采用密炼的方法混合得到复合材料,然后注塑样条进行测试。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 以茶叶废弃物为原料,磨成茶粉(TD),以聚丙烯为基体,分别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硅烷偶联剂(KH550)和异氰酸苯酯(MDI)作为界面改性剂,采用密炼的方法混合得到复合材料,然后注塑样条进行测试。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热重分析仪(TGA)测试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并对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对茶粉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MAPP是一种良好的界面改性剂,有效地改善了茶粉和聚丙烯的界面相容性,在茶粉的质量分数为10%~40%的范围内,拉伸强度提高了7.6%,而在茶粉质量分数达到50%时,拉伸强度提高了17.6%。但是,MAPP这种良好的界面改性方法使得茶粉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和吸水性能略微下降。KH550和MDI的界面改性方法没有达到理想的界面改性效果,引起茶粉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聚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略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粉 聚丙烯 界面改性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硅烷偶联剂 异氰酸苯酯
下载PDF
壳聚糖-高岭土-丙烯酸-丙烯酰胺四元共聚树脂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珍珍 刘淑琼 +1 位作者 苏延飞 吴方棣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16-21,共6页
采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较全面地研究了壳聚糖(CS)和高岭土(KL)的添加,对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系列树脂在吸水和吸盐性能上的改善,并探讨了共聚合成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条件,优化出最佳的工艺生产配比与反应条件,得出制备吸水率最佳的... 采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较全面地研究了壳聚糖(CS)和高岭土(KL)的添加,对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系列树脂在吸水和吸盐性能上的改善,并探讨了共聚合成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条件,优化出最佳的工艺生产配比与反应条件,得出制备吸水率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是:0.7%引发剂,3%CS,90%中和度,70℃,30%的KL,10%AM和0.01%的交联剂,利用该优化的工艺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倍率为612 g/g。红外测试表明该合成树脂为四种原料单体的接枝共聚物,而重复吸水性能的测试也表明该四元共聚树脂有较好的重复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共聚树脂 吸盐 吸水 重复利用能力
下载PDF
茶粉/聚丙烯复合材料加速老化性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龚新怀 赵升云 陈良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8-314,共7页
为高值化利用茶产业剩余物资源,拓宽木塑复合材料中植物纤维来源,以废弃茶梗(tea stalk,TS)为有机填料,与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制备了TS/PP复合材料;同时为研究其户外应用和老化机制,考察了冻融循环老化对TS/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为高值化利用茶产业剩余物资源,拓宽木塑复合材料中植物纤维来源,以废弃茶梗(tea stalk,TS)为有机填料,与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制备了TS/PP复合材料;同时为研究其户外应用和老化机制,考察了冻融循环老化对TS/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材色及热性能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FTIR)、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等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及老化机制。结果表明:在经历12次冻融循环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弯曲模量及硬度值保留率分别为28.9%、40.1%、34.5%和86.5%,复合材料的亮度变化值(△L*)、红绿轴色品指数变化值(△a*)、黄蓝轴色品指数变化值(△b*)及色差值△E分别为16.41、2.80、9.03和18.93;复合材料维卡软化点(vicat softing point,VSP)下降了2.9℃,茶粉组分的最快热降解温度降低了4℃;茶粉中木素苯环结构红外吸收峰强度减弱甚至消失,表明在冻融循环老化中茶粉中木素成分发生了降解。SEM显示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TS/PP复合材料表面裂纹数量增多,裂纹深度和宽度增大,甚至出现交叉裂纹。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茶塑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规律,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丙烯 傅里叶红外光谱 茶梗 冻融循环 加速老化
下载PDF
AHP/MPP复配阻燃HDPE/BF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兆礼 赵升云 +1 位作者 江慧华 龚新怀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提高竹纤维增强高密度聚乙烯(HDPE/B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三聚氰胺磷酸盐(MPP)和次磷酸铝(AHP)作为复配阻燃剂,通过密炼的方法制备复合材料,对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等方法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阻燃剂... 为了提高竹纤维增强高密度聚乙烯(HDPE/B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三聚氰胺磷酸盐(MPP)和次磷酸铝(AHP)作为复配阻燃剂,通过密炼的方法制备复合材料,对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等方法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阻燃剂MPP和AHP的配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的添加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明显下降。MPP和AHP协同使用比单独添加具有更好的阻燃效果。当MPP和AHP的配比是1∶5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最好,其LOI达到27.9%,与未添加阻燃剂的复合材料相比提高了50.8%,与单独添加MPP和AHP的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8.6%和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高密度聚乙烯 阻燃性能 三聚氰胺磷酸盐 次磷酸铝
原文传递
茶粉/聚丙烯复合材料自然老化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龚新怀 陈良壁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37-1445,共9页
为高值化利用茶产业剩余物,拓宽木塑复合材料中植物纤维来源,以茶粉(TD)为有机增强相,聚丙烯(PP)为基体,采用开炼-注塑工艺制备了TD/PP复合材料;为研究其户外应用及老化机制,采用户外自然老化形式考察了老化时间对TD/PP复合材料力学性... 为高值化利用茶产业剩余物,拓宽木塑复合材料中植物纤维来源,以茶粉(TD)为有机增强相,聚丙烯(PP)为基体,采用开炼-注塑工艺制备了TD/PP复合材料;为研究其户外应用及老化机制,采用户外自然老化形式考察了老化时间对TD/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材色及表面形貌的影响,并用FTIR分析了其老化机制。结果表明:与木材纤维相比,TD中纤维素含量更少,而各种形式的抽提物含量要高很多,纤维长径比更小。户外自然老化8个月后,TD/PP复合材料的亮度变化值、红绿轴色品指数变化值、黄蓝轴色品指数变化值及色差值分别为37.64、-10.40、-3.38和39.19;TD/PP复合材料的弯曲、缺口冲击强度、弯曲模量及硬度值分别降低了38.7%、42.4%、41.4%和9.14%。FTIR分析表明,在户外自然老化环境中,TD/PP复合材料中的PP分子链和TD中木质素组分发生了光照降解。SEM照片显示,随户外自然老化时间延长,TD/PP复合材料表面出现裂纹,且裂纹数量逐渐增多,深度和宽度增大,并且局部地方出现粉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粉 聚丙烯 复合材料 自然老化 力学性能 颜色变化
原文传递
电纺La_(2)O_(3)纳米纤维对氟离子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简绍菊 程意婷 +3 位作者 康晓燕 洪慧芳 肖金玉 杨为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177,共6页
以聚丙烯腈为模板,采用高压静电纺丝与烧结相结合制备了La_(2)O_(3)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La_(2)O_(3)纳米纤维进行分析。将其用作除氟剂,探讨了La_(2)O_(3)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以聚丙烯腈为模板,采用高压静电纺丝与烧结相结合制备了La_(2)O_(3)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La_(2)O_(3)纳米纤维进行分析。将其用作除氟剂,探讨了La_(2)O_(3)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La_(2)O_(3)对氟离子的吸附数据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ΔG^(0))0、熵变(ΔS^(0))及焓变(ΔH^(0))均大于零,说明La_(2)O_(3)对氟离子吸附过程为多级控制的自发熵增加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镧 静电纺丝 动力学 热力学 氟离子
下载PDF
Bi_2O_3/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太阳光处理孔雀石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为森 周美珠 +2 位作者 简绍菊 林维晟 王兆礼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2-275,共4页
以竹纤维为模板,五水合硝酸铋[Bi(NO_3)_3·5H_2 O]和二水合醋酸锌[Zn(OAc)2·2H_2 O]为原料,采用浸渍-热转化法制备一系列Bi含量不同的氧化铋(Bi_2O_3)/氧化锌(ZnO)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 以竹纤维为模板,五水合硝酸铋[Bi(NO_3)_3·5H_2 O]和二水合醋酸锌[Zn(OAc)2·2H_2 O]为原料,采用浸渍-热转化法制备一系列Bi含量不同的氧化铋(Bi_2O_3)/氧化锌(ZnO)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表征。以孔雀石绿染料为模拟污染物,在太阳光照射下进行光降解实验,探究了煅烧温度和Bi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保持了竹纤维模板物的纤维形貌;煅烧温度和Bi掺杂量对Bi_2O_3/ZnO光催化性能影响显著。600℃煅烧2h制备的Bi掺杂量为2.5%(摩尔分数)的Bi_2O_3/ZnO催化剂对孔雀石绿降解效果最佳,太阳光照射240min后对100mL质量浓度为20mg/L的孔雀石绿降解率可达95.84%。催化剂重复利用4次后对孔雀石绿的催化降解率仍可保持在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铋 氧化锌 太阳光 孔雀石绿
下载PDF
太阳光活性Ce/Bi2O3生物质模板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简绍菊 吴敬林 +2 位作者 何敏慧 杨为森 饶瑞晔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37-240,共4页
以竹纤维为生物模板制备了太阳光活性的Ce掺杂Bi2O3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热失重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浸渍时间和Ce掺杂摩尔分数对Ce/Bi2O3在太阳光作用下光催化... 以竹纤维为生物模板制备了太阳光活性的Ce掺杂Bi2O3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热失重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浸渍时间和Ce掺杂摩尔分数对Ce/Bi2O3在太阳光作用下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Bi2O3保留了竹纤维的纤维形貌;浸渍2h制备的前驱物于马弗炉中600℃焙烧2h获得的含Ce摩尔分数为1.0%的Ce/Bi2O3复合材料,经太阳光照射450min后对100mL浓度为10mg/L的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87.14%,且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板 竹纤维 Ce/Bi2O3 光催化 亚甲基蓝
下载PDF
微晶纤维素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兆礼 赵升云 +1 位作者 龚新怀 赵缙云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31,共5页
以聚丙烯(PP)为基体、微晶纤维素(MCC)为增强材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为相容剂,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MCC/PP-g-MA复合材料,同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后分别选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PP/... 以聚丙烯(PP)为基体、微晶纤维素(MCC)为增强材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为相容剂,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MCC/PP-g-MA复合材料,同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后分别选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PP/MCC/PP-g-MA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改性,考察了两种增韧剂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加入PP-g-MA后,PP/M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另外,增韧剂的引入使PP/MCC/PP-g-MA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显著改善,其中POE对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优于EPDM。但是增韧剂的引入会造成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弯曲强度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EPDM增韧复合材料的上述性能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以海藻酸钠为骨架的四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淑琼 唐陈云 +1 位作者 李真真 陈兴钊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海藻酸钠-硅藻土-丙烯酸-丙烯酰胺(SA-DM-AA-AM)共聚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正交试验较全面地研究了该四元接枝共聚树脂的合成条件,并以树脂吸水倍率为评价指标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AM、SA、DM、交联剂及...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海藻酸钠-硅藻土-丙烯酸-丙烯酰胺(SA-DM-AA-AM)共聚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正交试验较全面地研究了该四元接枝共聚树脂的合成条件,并以树脂吸水倍率为评价指标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AM、SA、DM、交联剂及引发剂用量分别为10%、10%、5%、0.01%和0.3%,中和度为60%,反应温度为85℃的条件下进行接枝共聚,可得到吸水倍率高达636.5 g/g的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重复吸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硅藻土 四元接枝共聚树脂 吸水倍率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PLA/PVP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为森 吴敬林 王庆铭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29-33,共5页
以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2/1)为溶剂,阿司匹林为药物模型,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载药量阿司匹林/聚乳酸(PL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纳米纤维,并考察其释药性能。通过傅星叶红外(FTIR)和扫描电镜(SEM)探究阿司匹林含量对复合纳米纤... 以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2/1)为溶剂,阿司匹林为药物模型,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载药量阿司匹林/聚乳酸(PL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纳米纤维,并考察其释药性能。通过傅星叶红外(FTIR)和扫描电镜(SEM)探究阿司匹林含量对复合纳米纤维结构与形貌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并研究了阿司匹林/PLA/PVP复合纳米纤维的药物释放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药物与PLA/PVP以物理共混的形式结合,随着阿司匹林含量的增加,阿司匹林/PLA/PVP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逐渐减小,药物释放速率逐渐增加。PLA/PVP纤维对阿司匹林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载药量不同的阿司匹林/PLA/PVP纤维在30 h内累积释药率均在70%以上。PLA/PVP作为载药材料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聚乳酸 聚乙烯吡咯烷酮 复合纳米纤维 药物缓释
下载PDF
甘油/聚乙二醇复配增塑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简绍菊 叶名伟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7-11,共5页
以甘油和聚乙二醇为复配增塑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甘油/聚乙二醇复配增塑改性的壳聚糖/聚乙烯醇(CS/PVA)共混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量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和拉伸性能测试等考察了复配增塑剂含量... 以甘油和聚乙二醇为复配增塑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甘油/聚乙二醇复配增塑改性的壳聚糖/聚乙烯醇(CS/PVA)共混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量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和拉伸性能测试等考察了复配增塑剂含量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配增塑剂能削弱CS/PVA共混膜氢键作用,使CS/PVA体系结晶性变差,降低CS/PVA的熔融温度和结晶度,对CS/PVA具有优异的增塑效果。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增塑改性后的CS/PVA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大。甘油/聚乙二醇含量为30%的CS/PVA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为33.77、64.24 MPa,分别较纯的CS/PVA共混膜的下降了38.74%、79.30%,断裂伸长率为414.13%,较纯的CS/PVA共混膜提高了7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增塑 甘油 聚乙二醇
下载PDF
聚酰胺6/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兆礼 龚新怀 +1 位作者 赵升云 赵缙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1,共5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浸渍装置,通过熔融浸渍法制备了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酰胺6(PA6/LCF)复合材料。研究了LCF对PA6/LCF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LCF的加入对PA6基体具有异相成核作用,增容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H)和聚丙烯接枝马... 利用自行设计的浸渍装置,通过熔融浸渍法制备了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酰胺6(PA6/LCF)复合材料。研究了LCF对PA6/LCF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LCF的加入对PA6基体具有异相成核作用,增容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H)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的加入均能促进LCF对PA6基体的异相成核作用。PA6的等温结晶均相成核和异相成核共存,PA6/LCF复合材料则以异相成核结晶为主。非等温结晶研究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PA6,PA6/LCF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变大,半结晶时间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连续碳纤维 结晶速率 半结晶时间
下载PDF
温敏性嵌段共聚物PNIPAM-b-PEO修饰的纳米金的制备及其表征
16
作者 王兆礼 江慧华 +1 位作者 赵升云 龚新怀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6-20,共5页
通过三硫酯基团与金的相互作用,将结点处带有三硫酯基团的嵌段共聚物聚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NIPAM-b-PEO)接枝到纳米金的表面制备得到温敏性纳米金颗粒。制备得到的V型聚合物刷修饰的纳米金(Au-V聚合物刷)经溶解度测试、紫外(UV... 通过三硫酯基团与金的相互作用,将结点处带有三硫酯基团的嵌段共聚物聚异丙基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PNIPAM-b-PEO)接枝到纳米金的表面制备得到温敏性纳米金颗粒。制备得到的V型聚合物刷修饰的纳米金(Au-V聚合物刷)经溶解度测试、紫外(UV–vis)、红外(FT-IR)、透射电镜(TEM)和光散射(DLS)测试,结果发现Au-V聚合物刷可以溶解在水中也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Au-V聚合物刷表现出温敏性,温度高于34℃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PNIPAM-b-PEO 三硫酯基团 嵌段共聚物 V型聚合物刷 温敏性
下载PDF
复合改性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龚新怀 赵升云 +1 位作者 饶瑞晔 陈良璧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4-70,共7页
为改善竹纤维(BF)与聚丙烯(PP)的界面结合,采用碱(NaOH)和异氰酸酯偶联剂(TDI)复合改性竹纤维,制备BF/PP复合材料。分析了竹纤维改性前后主要化学成分、热行为及化学结构变化,考察了竹纤维改性对复合材料维卡软化点(VSP)和动态热力学性... 为改善竹纤维(BF)与聚丙烯(PP)的界面结合,采用碱(NaOH)和异氰酸酯偶联剂(TDI)复合改性竹纤维,制备BF/PP复合材料。分析了竹纤维改性前后主要化学成分、热行为及化学结构变化,考察了竹纤维改性对复合材料维卡软化点(VSP)和动态热力学性能影响,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断面进行了观察,最后探讨了改性竹纤维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经复合改性后,表面形成了氨酯键结构,竹纤维素晶体尺寸和结晶度增大,竹纤维的最快热降解温度和复合材料的VSP分别提高了20℃和4.5℃。SEM、DMA分析显示,竹纤维复合改性改善了两相界面结合,利于力学性能提高。拉伸实验表明,在复合改性竹纤维添加比例为40%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增加了21.6%、23.3%和27.8%,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分别增加了24.2%和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界面改性 聚丙烯 竹塑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静电纺丝法制备CeO_(2)微纳米纤维及其除氟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简绍菊 程意婷 +6 位作者 洪慧芳 肖金玉 刘涛 张铭鑫 史丰硕 胡家朋 杨为森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6-323,共8页
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六水合硝酸铈[Ce(NO_(3))_(3)·6H_(2)O]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Ce(NO_(3))_(3)/PAN纤维,在空气中热处理得到CeO_(2)微纳米纤维,通过XRD、BET和SEM对CeO_(2)微纳米纤维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 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六水合硝酸铈[Ce(NO_(3))_(3)·6H_(2)O]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Ce(NO_(3))_(3)/PAN纤维,在空气中热处理得到CeO_(2)微纳米纤维,通过XRD、BET和SEM对CeO_(2)微纳米纤维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CeO_(2)微纳米纤维去除水溶液中氟离子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初始氟离子浓度及共存阴离子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3时,CeO_(2)微纳米纤维对F-的吸附性能最佳,CeO_(2)吸附量随着F-浓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CeO_(2)微纳米纤维对F-的吸附等温线遵循Langmuir模型,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CeO_(2)微纳米纤维对F-的吸附过程。CeO_(2)微纳米纤维的除氟性能优良,可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 除氟 微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热力学 动力学 吸附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PLA/BF复合材料的增塑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淑琼 刘瑞来 +1 位作者 赵升云 许少平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79,共5页
以聚乙二醇400(PEG400)为增塑剂,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竹纤维(PLA/BF)复合材料,探讨了PEG400用量对PLA/BF复合材料增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400的引入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PLA/BF复合材料两相相容性的提高,但会使复... 以聚乙二醇400(PEG400)为增塑剂,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竹纤维(PLA/BF)复合材料,探讨了PEG400用量对PLA/BF复合材料增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400的引入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PLA/BF复合材料两相相容性的提高,但会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下降、吸水性提高。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PEG400用量的增加,PLA/B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下降,冲击强度则基本呈上升趋势,即PEG400对复合材料可起到一定的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竹纤维 聚乙二醇 增塑性能
原文传递
DOPO阻燃PLA/BF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兆礼 赵升云 +1 位作者 赵缙云 龚新怀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3,共5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阻燃剂,制备了聚乳酸/竹纤维(PLA/BF)阻燃复合材料,并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等手段考察了阻燃剂DOPO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热降...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阻燃剂,制备了聚乳酸/竹纤维(PLA/BF)阻燃复合材料,并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等手段考察了阻燃剂DOPO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热降解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OPO对PLA/B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其中当DOPO用量达到4%时,复合材料的LOI由DOPO添加前的22.5%增至29.5%,材料的阻燃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也明显提高,其最大热分解温度由331℃升至357℃,DTG曲线面积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竹纤维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阻燃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