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肝素治疗对ICU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沈国锋 李响 +1 位作者 倪金迪 王慧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1~2012—12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ICU收治的83例ALUARDS脓毒症患者,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呼吸支持等综合治...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1~2012—12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ICU收治的83例ALUARDS脓毒症患者,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肝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IU治疗(每12h1次,连续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PLT、PT、APTT、FIB,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人住时间、28d病死率。结果7d后肝素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好转(290.7±35.4vs.239.1±51.8),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9±6.1vs.17.8±4.3)。肝素组机械通气时间(11.31±1.73vs.14.35±2.48)、ICU入住时间(16.86±2.67VS.25.60±4.15)和28d病死率较对照组下降(15.4%vs.36.4%)(P〈0.05)。PLT、PT、APTT、FI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脓毒症患者ALI/ARDS可以提高氧合指数,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沈国锋 李响 +1 位作者 邓星奇 倪金迪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145例机械通气时间≥48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53例患者发生VAP,发生率为36.6%(53/145),死亡33例,病死率为62.3%(3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145例机械通气时间≥48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53例患者发生VAP,发生率为36.6%(53/145),死亡33例,病死率为62.3%(33/53),显著高于非VAP患者(30.4%,2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留置胃管、使用制酸剂、机械通气时间长、营养状况、年龄≥60岁、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VAP导致ICU较高的病死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能防止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危险因素 呼吸 人工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倪菊平 姜丽静 +3 位作者 沈国锋 孙英杰 张璐 李响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诊断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68例临床疑诊CRBSI患者,确诊后分为CRBSI组29例及非CRBSI组39例,记录2组入住ICU24h内及疑诊CRBSI当日血...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诊断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68例临床疑诊CRBSI患者,确诊后分为CRBSI组29例及非CRBSI组39例,记录2组入住ICU24h内及疑诊CRBSI当日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按28d转归将CRBSI患者分为生存组18例和死亡组11例,分析血清降钙素原诊断CRBS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降钙素原与CRBSI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入住ICU 24h内,2组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疑诊CRBSI当日,CRBSI组血清降钙素原((3.46±1.84)μg/L)、白细胞计数((14.07±2.66)×10^9/L)和C反应蛋白((40.39±20.73)mg/L)、APACHEⅡ评分(25.00±7.45)、SOFA评分(8.69±3.77)均高于非CRBSI组((1.32±1.79)μg/L、(11.26±3.95)×10^9/L、(30.47±14.69)mg/L)、16.69±5.67、5.51±5.55(P〈0.05);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诊断CRBSI的AUC分别为0.90(95%CI:0.82~0.98)、0.73(95%CI:0.61~0.85)、0.66(95%CI:0.52~0.79);以1.53μg/L为cut-off值,血清降钙素原诊断的CRBSI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影响CRBSI预后的危险因素(OR=2.53,95%CI:1.13~5.66),但并非独立危险因素(OR=2.89,95%CI:0.61~6.61)。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诊断CRBSI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CRBSI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降钙素原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冠脉介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成碧 顾俊 +8 位作者 胡伟 肖红兵 冯小弟 余强 金贤 尹桂芝 陈诚军 陈跃光 张大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697-699,共3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0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收集在IABP支持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6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IABP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和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0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收集在IABP支持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6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IABP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IABP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可使患者的心率、血压趋于稳定,即刻病情改善率为50%。30d、3个月的病死率分别为41.7%,47.2%。结论应用IABP支持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误诊为心源性肺水肿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5
作者 余跃天 刘春艳 倪菊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5期6056-6058,共3页
目的探讨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的临床表现、误诊及漏诊原因。方法报道1例典型TRALI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此例患者误诊后治疗效果不佳,经明确诊断后症状缓解,预后改善。结论 TRAIL病死率高,危害性大,且容易误诊漏诊,临床应... 目的探讨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的临床表现、误诊及漏诊原因。方法报道1例典型TRALI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此例患者误诊后治疗效果不佳,经明确诊断后症状缓解,预后改善。结论 TRAIL病死率高,危害性大,且容易误诊漏诊,临床应提高对其的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肺疾病/病因学/诊断 输血/副作用 误诊 水肿 心源性/诊断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倪菊平 张天宇 +3 位作者 余跃天 沈国锋 刘春艳 王成碧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送检的247例深静脉导管(DVC)标本的培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7例DVC标本中,阳性结果41例患者作为确诊...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送检的247例深静脉导管(DVC)标本的培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7例DVC标本中,阳性结果41例患者作为确诊CRI,阴性结果206例患者作为未确诊CRI;与未确诊CRI患者比较,发现CRI与患者有无感染性疾病、导管留置时间及穿刺部位有关(P〈0.05);CRI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58.5%,2414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22.O%,9/41),绝大多数病原菌出现严重耐药。结论CRI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对于留置DVC患者应加强病原学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导管相关性感染 病原学
原文传递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4
7
作者 倪菊平 余跃天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11期1022-1022,F0002,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炎 误诊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卒中相关性肺炎对ICU老年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响 姜丽静 +4 位作者 倪金迪 孙英杰 沈国锋 倪菊平 蔡振林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8期-,共4页
目的 调查ICU老年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后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入住ICU发生SAP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通过变量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SAP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27±... 目的 调查ICU老年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后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入住ICU发生SAP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通过变量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SAP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27±8)d与(12±5)d,t=11.30,P=0.002],SAP组病死率高于非SAP组[37.9% (44/116)与22.0% (22/100),x2=6.423,P=0.011].SAP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基础疾病、较高CRUB-65评分、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呛咳、机械通气、休克和高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与SAP预后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其OR值分别为2.778(95%CI:1.205~6.401)、1.978(95%CI:0.871~11.098)、3.601(95% CI:0.244 ~9.477)、3.020(95% CI:1.305 ~ 10.603)、2.654(95%Cl:1.176~5.990)、2.636(95%CI:1.164~5.969)和2.333(95%CI:1.046~5.206).采用COX回归分析发现,GCS<9分是SAP患者30 d内死亡唯一危险因素(HR=7.23.95%CI:2.24~20.11,P=0.001).结论 卒中相关性肺炎是ICU老年卒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以影响患者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卒中 肺炎 预后
原文传递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3
9
作者 倪菊平 余跃天 +3 位作者 沈国锋 刘春艳 李响 邓星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6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VAP患者中所分离出的61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资料。结果2007—2011年各年度发生VAP的...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VAP患者中所分离出的61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资料。结果2007—2011年各年度发生VAP的病例数分别为57、102、83、39、36例,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所致VAP分别为5、15、17、10、14例,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分别为8.77%(5,57)、14.71%(151102)、20.48%(17/83)、25.64%(10/39)、38.89%(14136)。所分离出的61例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19例,占31.15%(19161)。2007—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呋辛持续耐药,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由3/5升高至13/1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1,5升高至8/14。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略呈下降趋势(由3/5降低至7/14)。15种抗菌药物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但呈上升趋势(由1/5升高至6/1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各地区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成功救治坠落致严重损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国锋 王成碧 张建众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48-350,共3页
高空坠落导致的损伤在多发性损伤中占第5位〔1〕,表现为多种形式、多部位伤害、涉及临床多个学科,病情复杂,漏诊、误诊比例较高〔2〕。本文就2例坠落后严重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抢救环节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关键词 坠落伤 创伤性休克 综合救治
原文传递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倪菊平 刘春艳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危险因素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目前主张采用不拔除导管的方法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在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判断是否拔除导管,并早期给予抗生素治疗。建立监测系统、选用药...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危险因素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目前主张采用不拔除导管的方法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在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判断是否拔除导管,并早期给予抗生素治疗。建立监测系统、选用药物涂层装置及药物涂层导管、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本文将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及防治策略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血流感染 诊断 预防
原文传递
胸腺肽α1对脓毒症小鼠CD4+CD25+Foxp3+T细胞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健 单怡 +3 位作者 林兆奋 邓星奇 单红卫 杨兴易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8-372,共5页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危重患者最主要的死因[1],同时抗菌素滥用导致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2-3]。近年来发现免疫紊乱是脓毒症发病的重要机制,但对免疫调节治疗却充满争议[4]。胸腺肽α1(thymosin-α1,Tα1)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危重患者最主要的死因[1],同时抗菌素滥用导致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2-3]。近年来发现免疫紊乱是脓毒症发病的重要机制,但对免疫调节治疗却充满争议[4]。胸腺肽α1(thymosin-α1,Tα1)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胸腺肽Α1 干预效应 T细胞 小鼠 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活性 严重脓毒症
原文传递
暴发型心肌炎一例成功救治与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庄丽花 赵玉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7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暴发型心肌炎 救治 护理
下载PDF
麻疹孪生球菌致肺部感染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菊平 王成碧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3期324-324,共1页
病历摘要:患者男,88岁。因咳嗽、气促4d入院。患者人院前4d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有气促,无咯血、胸痛,急诊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为11.4×109/L,中性粒细胞0.875。查胸部X线片提示两肺散在片状密度增高影,肺纹理紊乱。查血... 病历摘要:患者男,88岁。因咳嗽、气促4d入院。患者人院前4d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有气促,无咯血、胸痛,急诊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为11.4×109/L,中性粒细胞0.875。查胸部X线片提示两肺散在片状密度增高影,肺纹理紊乱。查血气分析提示存在I型呼吸衰竭。收入ICU予以面罩接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孪生球菌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成功抢救外伤性心脏穿透伤并心包压塞一例
15
作者 倪菊平 刘春艳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159-159,共1页
男性,20岁,因“左胸部刀刺伤后1小时”送入我院急诊科,当时神志清晰.Bp50/20mmHg,呼吸20次/分,查B超提示“心包腔积液(中等量),左侧胸腔积液”。急诊予以伤口清创缝合、扩容、止血等治疗1.5h后收入ICU。入ICU查体:Bp83/48... 男性,20岁,因“左胸部刀刺伤后1小时”送入我院急诊科,当时神志清晰.Bp50/20mmHg,呼吸20次/分,查B超提示“心包腔积液(中等量),左侧胸腔积液”。急诊予以伤口清创缝合、扩容、止血等治疗1.5h后收入ICU。入ICU查体:Bp83/48mmHg,神志清晰,急性病容,平卧位,呼吸13次/分,颈静脉怒张,唇无绀。左乳头上缘见一长约3cm横行缝合伤口,左肺呼吸音较右肺偏低,心脏相对浊音界向双侧扩大,HR106bpm.心音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穿透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