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病患者颈内动脉、椎动脉远段超声检查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熊建群 徐恩 +2 位作者 李应华 谢海峰 谌谨环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讨低频凸阵探头在颈部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比较高频、低频探头、二维、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超声的优缺点。方法 对 86例受检者同时采用 7.5 MHz线阵探头和 3.75 MHz凸阵探头的二维(B- U S)、彩色多普勒 (CDFI)、能量多普... 目的 探讨低频凸阵探头在颈部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比较高频、低频探头、二维、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超声的优缺点。方法 对 86例受检者同时采用 7.5 MHz线阵探头和 3.75 MHz凸阵探头的二维(B- U S)、彩色多普勒 (CDFI)、能量多普勒 (CDE)超声 ,观察颈内动脉、椎动脉显示长度。结果 高、低频探头对颈内动脉的显示长度 B- US为 1.85± 0 .4 9cm vs 3.12± 1.5 4 cm,CDFI为 1.93± 0 .5 3cm vs 4 .4± 1.0 1cm,CDE为 2 .0 4± 0 .5 6 cm vs4 .7± 0 .93cm,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左右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频、低频探头对椎动脉的显示长度为 1~ 2个 vs5~ 6个椎间隙 ,2 .0± 0 .83cm vs8.0± 1.2 4 cm,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低频凸阵探头、能量多普勒能更好地显示远段颈内动脉与椎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颈内动脉 能量多普勒 CDFI 缺血性脑病 彩色多普勒 患者 超声检查 方法学 CDE
下载PDF
孤立性甲状腺结节介入治疗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熊建群 李应华 +1 位作者 黄季春 谌谨环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3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单发的非功能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 18例单发的非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实性3例,囊性变6例,囊内出血4例,纯囊性病变5例。在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囊内液后注入无水酒精4-10 ml(抽出的液体量或实性结节体积的1...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单发的非功能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 18例单发的非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实性3例,囊性变6例,囊内出血4例,纯囊性病变5例。在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囊内液后注入无水酒精4-10 ml(抽出的液体量或实性结节体积的1/4)。结果 无效4例(22.2%),好转9例(50.0%),痊愈5例(27.8%),总有效率(77.8%)。主要并发症为声嘶(1例)。结论 甲状腺单发结节硬化治疗的效果取决于肿块的物理性质,而与结节大小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甲状腺结节 介入治疗 疗效观察 无水酒精
下载PDF
超声诊断大网膜病变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1
3
作者 熊建群 黄季春 谌谨寰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 评价大网膜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积累超声诊断大网膜病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腹腔镜或腹水细胞病理学证实的 3 3例大网膜病变的超声改变。结果  3 3例中超声诊断大网膜有病变 2 7例 ,提示良性或恶性病变 2 6例 ,与... 目的 评价大网膜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积累超声诊断大网膜病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腹腔镜或腹水细胞病理学证实的 3 3例大网膜病变的超声改变。结果  3 3例中超声诊断大网膜有病变 2 7例 ,提示良性或恶性病变 2 6例 ,与手术或腹腔镜对照 ,病变部位诊断符合率 81.8% ,病理性质 (良性或恶性 )诊断符合率 78.8%。声像图特征 :大网膜趋向于病变部位 ,且发生厚度、形态和回声改变。结论 只要积累经验 ,超声医师可根据大网膜所在部位及回声改变来推断原发病变的部位和病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肠系膜 大网膜病变 诊断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熊建群 殷建瑞 +4 位作者 邱少东 李应华 徐恩 谢海峰 谌谨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CDFI观察31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葛根素治疗前后ICA、VA的内径、Vp、R I、AT的改变,同期观察血浆ET、CGRP、TXB2、6-K-PGF1α的变化。结果治疗前...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CDFI观察31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葛根素治疗前后ICA、VA的内径、Vp、R I、AT的改变,同期观察血浆ET、CGRP、TXB2、6-K-PGF1α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ICA、VA的内径、血浆ET、CGRP无显著性差别(P>0.05),ICA、VA的Vp、R I、AT及血浆TXB2、6-K-PGF1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能有效改善脑供血,其作用可能与调节TXB2/6-P-PGF1α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脑缺血 颈内动脉 椎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