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沙市2007-2015年成蚊密度监测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肖珊 彭莱 +1 位作者 龙建勋 何俊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调查长沙市2007—2015年成蚊密度,分析其季节消长规律,为蚊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2015年每年4—12月采用诱蚊灯法捕获蚊类,计算蚊密度;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预测2016年各月成蚊密度。结果共捕获成蚊94 515... 目的调查长沙市2007—2015年成蚊密度,分析其季节消长规律,为蚊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2015年每年4—12月采用诱蚊灯法捕获蚊类,计算蚊密度;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预测2016年各月成蚊密度。结果共捕获成蚊94 515只,成蚊总密度为6.48只/(灯·h);不同生境的优势蚊种差异明显,牲畜棚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50.83%;其他各生境中均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构成比均>51.00%;9年中成蚊密度最高峰在6月,6—9月为成蚊密度高峰期。ARIMA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既往成蚊密度序列,构建ARIMA(1,0,0)(2,1,1)_(12)模型,残差序列通过白噪声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决定系数为0.61。结论基本掌握了长沙市蚊虫种群构成及其季节消长情况,构建的ARIMA(1,0,0)(2,1,1)_(12)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长沙市成蚊密度变化趋势;建议对农村地区加大蚊虫消杀力度,在成蚊密度高峰来临前的4、5月进行全面的灭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密度 监测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原文传递
长沙市2020—2021年白纹伊蚊和家蝇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斌 彭莱 +3 位作者 肖珊 朱彩英 陈建勇 龙建勋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9期843-845,共3页
目的 了解2020—2021年长沙市白纹伊蚊和家蝇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白纹伊蚊采用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测定其抗药性,家蝇采用点滴法测定其抗药性。结果 2020—2021年长沙市白纹伊... 目的 了解2020—2021年长沙市白纹伊蚊和家蝇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白纹伊蚊采用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测定其抗药性,家蝇采用点滴法测定其抗药性。结果 2020—2021年长沙市白纹伊蚊幼虫对残杀威、双硫磷、吡丙醚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9.37、4.55和47.02;白纹伊蚊成虫对0.03%溴氰菊酯、0.40%氯菊酯、0.08%高效氯氰菊酯、0.07%高效氯氟氰菊酯均产生了抗药性,对0.50%马拉硫磷、0.20%杀螟硫磷表现为可能抗性,对0.05%残杀威、0.20%噁虫威、2.00%毒死蜱均敏感。2020—2021年长沙市家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均产生了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25.02、69.34,对敌敌畏敏感。结论 长沙市白纹伊蚊幼虫对吡丙醚处于高抗性水平,成虫对0.03%溴氰菊酯、0.40%氯菊酯、0.08%高效氯氰菊酯、0.07%高效氯氟氰菊酯均产生了抗药性,应减少这几种药物对白纹伊蚊的杀灭使用;长沙市家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均处于高抗性水平,应减少这2种药物对于家蝇的杀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幼虫 成蚊 家蝇 抗药性 杀虫剂
原文传递
湖南省长沙市内五区白纹伊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研究
3
作者 朱彩英 赵春春 +4 位作者 王纯玉 陈建勇 肖珊 王文强 孟凤霞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检测长沙市内五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野外种群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的基因型及分布特点,了解其击倒抗性情况,为白纹伊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6—7月在长沙市内五区采集白纹伊蚊成蚊,经形态学鉴定后,用75%乙醇溶液浸... 目的检测长沙市内五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野外种群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的基因型及分布特点,了解其击倒抗性情况,为白纹伊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6—7月在长沙市内五区采集白纹伊蚊成蚊,经形态学鉴定后,用75%乙醇溶液浸泡,并于-20℃冻存备用。对白纹伊蚊单只样本提取基因组DNA,扩增VGSC基因目的片段,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确定VGSC基因V1016、I1532和F1534单位点突变及多位点组合突变情况。结果共采集白纹伊蚊成蚊样本184份(只),3个位点均测序成功的样本共计180份(只)。检测发现VGSC基因V1016与F1534位点存在突变。V1016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GTA/V(占比74.72%)和突变型GGA/G(25.28%);有3种基因型,分别是野生型纯合子V/V(58.33%)、野生/突变型杂合子V/G(32.78%)和突变型纯合子G/G(8.89%)。I1532位点未发现突变个体,只检测到1种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即野生型ACC/I(100%)和野生型纯合子I/I(100%)。F1534位点检测到3种等位基因,为野生型TTC/F(23.62%)、突变型TCC/S(39.44%)和TGC/C(36.94%);有6种基因型,即野生型纯合子F/F(6.67%)、野生/突变型杂合子F/S(21.67%)和F/C(12.22%),突变型纯合子S/S(14.44%)和C/C(16.67%),突变型杂合子S/C(28.33%)。结论长沙市中心城区白纹伊蚊VGSC基因V1016和F1534位点突变率高且突变基因型丰富多样,从分子层面说明其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提示应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并加强抗药性监测,从而延缓抗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击倒抗性 长沙市
原文传递
2017-2022年长沙市淡色/致倦库蚊监测结果分析
4
作者 林斌 陈建勇 +2 位作者 彭莱 朱彩英 肖珊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38-542,575,共6页
目的分析长沙市2017-2022年淡色/致倦库蚊的季节消长趋势及在不同生境的分布规律,为长沙市淡色/致倦库蚊的防制和蚊媒传染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每年的4-11月,使用诱蚊灯法选择城镇居民区、公园... 目的分析长沙市2017-2022年淡色/致倦库蚊的季节消长趋势及在不同生境的分布规律,为长沙市淡色/致倦库蚊的防制和蚊媒传染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每年的4-11月,使用诱蚊灯法选择城镇居民区、公园、医院、民房、猪圈开展监测,获取淡色/致倦库蚊,对其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生境分布进行分析。采取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对不同年份的蚊密度进行分析,采取两因素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对不同月份、不同生境的蚊虫密度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2年长沙市淡色/致倦库蚊蚊虫平均蚊密度为17.83只(/灯·夜)。全年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双峰分布,5-6月和9月为密度高峰。不同月份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21,P<0.001),5月和6月蚊密度最高,分别为38.92和40.42只(/灯·夜);不同生境的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014,P<0.001),猪圈和民房蚊密度最高,分别为40.06和30.23只/(灯·夜);“月份”与“生境”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5.563,P<0.001)。结论长沙市淡色/致倦库蚊活动高峰在5月和6月,猪圈和民房蚊密度高,建议应根据生境和季节制定相应的防制方案,应重点加强农村地区5月和6月的蚊虫防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库蚊 致倦库蚊 蚊密度 月份 生境。
原文传递
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在长沙市蝇密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珊 陈建勇 +3 位作者 林斌 龙建勋 彭莱 朱彩英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793,共6页
目的构建长沙市蝇密度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并对2023年1-12月蝇密度进行预测。方法应用R 4.3.0软件对2005年1月-2022年6月的蝇密度数据构建ARIMA模型,将2022年7-12月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进行模型预测效果评价,进而对2023... 目的构建长沙市蝇密度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并对2023年1-12月蝇密度进行预测。方法应用R 4.3.0软件对2005年1月-2022年6月的蝇密度数据构建ARIMA模型,将2022年7-12月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进行模型预测效果评价,进而对2023年1-12月蝇密度进行预测。结果采用ARIMA模型对2005年1月-2022年6月蝇密度监测数据构建,选取最佳模型为ARIMA(1,0,0)(0,1,1)_(12),其赤池信息准则(AIC)值及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值均最低,分别为986.50及996.37;模型残差序列为白噪声,模型有效;预测2022年7-12月的蝇密度与实际密度基本一致,实际监测值均落入了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内,均方根误差(RMSE)为0.649,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522,可用于短期蝇密度预测。利用该模型预测2023年1-12月蝇密度,其密度平均值为2.89只/笼,低于2005-2022年平均密度(3.22只/笼),高于2022年平均密度(1.20只/笼)。结论ARIMA(1,0,0)(0,1,1)12模型对长沙市蝇密度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蝇密度的短期预测,为预防控制蝇类危害事件及蝇传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密度 监测 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 预测
原文传递
长沙市2006-2015年蝇类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彭莱 何俊 +1 位作者 肖珊 龙建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掌握长沙市蝇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5年在辖区内随机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店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4种生境进行监测。采用笼诱法,每年的4-12月每月监测1次,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掌握长沙市蝇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5年在辖区内随机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店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4种生境进行监测。采用笼诱法,每年的4-12月每月监测1次,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捕获蝇类6 969只,平均密度为5.16只/笼,家蝇为优势蝇种,占捕获总数的26.24%(1 829/6 969);不同生境蝇密度依次为绿化带>居民区>农贸市场>餐饮店外环境;10年间月平均蝇密度高峰期在6月。结论基本掌握了长沙市蝇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应根据不同生境及季节消长规律,合理制定蝇类防制方案,并坚持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密度 监测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原文传递
长沙市2006-2015年鼠密度监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彭莱 何俊 +1 位作者 肖珊 龙建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掌握长沙市鼠类分布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鼠类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15年随机选取长沙市居民区、特殊行业和农村3种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采用夹夜法,全年每月监测1次,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 目的掌握长沙市鼠类分布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鼠类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15年随机选取长沙市居民区、特殊行业和农村3种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采用夹夜法,全年每月监测1次,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2016-2017年鼠密度。结果共捕获鼠类676只,平均密度为1.06%,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捕获总数的50.15%(339/676);不同生境鼠密度依次为特殊行业>农村>居民区;10年的月平均鼠密度高峰在3月,次高峰在6月;鼠密度随时间推移呈降低趋势。结论基本掌握了长沙市鼠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应根据不同生境及季节消长规律,合理制定鼠类防制方案,并坚持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密度 监测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